三、重慶南開中學之“特”
重慶南開中學踐行“公能教育”,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業表現,更注重學生素質的全方位發展。學校多元化的課程體係建設以及與國際接軌的辦學理念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傑出的人才,形成了獨特的素質教育模式。
1.允公允能的南開精神
公——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承
“學校經曆了無數的變化更迭,唯一不變的是南開人代代相傳的‘公能教育,理念,愛國愛群、化私為公體現了南開精神。”在重慶南開中學工作了幾十年的一名退休教師這樣感歎。
曾任重慶南開中學校長的宋璞稱,校訓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一種人文底蘊、學脈淵源,積澱成為貫穿學校曆史、賦予學校長久創造力的精神力量,啟迪陶冶了成千上萬南開人。
如今,重慶南開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在樹立大德育觀的指導下,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處處都有德育工作”為準則,強調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每棟教學樓都有,一道“別樣的風景”,..麵木框穿衣鏡上方刻有一則“鏡箴”:“麵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匆匆從鏡前路過的學生,紛紛不由自主地朝鏡中投入審視的一瞥。
新教師、新學生一人校便有一門“必修課”,解讀校史、校訓,背誦“鏡箴”,逢大型集會必高唱校歌,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養成南開學子獨特的精神氣質。
同時,學校也加強班主任隊伍和學生幹部隊伍的建設,重視班集體形成,培養良好班風。辦好學生黨校、少年團校、家長學校,每年都有優秀的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
“紅五月”歌詠會、國旗下的講話、祭掃歌樂山烈士陵園,一項項主題教育活動貫穿於整個學校愛國主義教育中。
能——具有獨立精神和健康體魄
“南開培養的絕不是沒有頭腦的工具,追逐享樂的寶貝。他們應該是具有獨立意誌、獨立人格、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具有遠大目標、高尚情操、豐富學識和平常心態的精英。”一位學校負責人如是說。
重慶南開中學所提倡的“能”,囊括智能、才能、體能、創新能力、健康心理等豐富的內容。
鼓勵名師兼課,為特色教師的成長創設平台,以孕育一種“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大學式校園氛圍。
通過讓學生讀一本好書,聽一次講座,上一次選修課,參與一次科技活動,培養他們自主學習、選擇性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3點半,操場見”是南開學生的口頭禪。指文化課後都要到操場去,跑跑步、打打球,鍛煉身體。重慶南開中學的田徑隊和女子籃球隊聲名在外。2009年,學校組織參加的各級各類比賽共計61項,其中在國際、國家級比賽中獲獎35人次,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258人次,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重慶南開中學被譽為“中學裏的大學”。從學校畢業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對此有精辟的注解。他說,南開教育之所謂“高貴”,指的並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和安逸,也不是目中無人和頤指氣使,而是對於德、智、體、美四育並進的高素質要求。而這種獨特的校園氣韻已糅合在重慶南開中學的一草一木、一點一滴之中。
校園以田徑場居中,教學樓館分布在田徑場兩側,風格穩健,外形端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包容意識。墨綠的爬山虎生機盎然地在行政樓外牆上搖曳生姿,厚厚落葉鋪滿“三友路”,金秋的下午,透過道路兩旁枝繁葉茂的樹葉,可以看到雲淡風輕的天空。
除此之外,重慶南開中學諸如“忠恕圖書館”、“勤儉樓”等富含文化意蘊的建築和傳鑒亭、校訓壁、院士壁、三峽石等人文景觀,與學校的功能建築、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大氣而不張揚,穩重而又常新。
在圖書館自修室裏,不同年級學生在課餘時間,靜悄悄地在那裏自習,隻可聽見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的聲音。圖書館裏的老師告訴記者,圖書館全年為學生開放,很多學生在這裏度過了寒暑假。
2.多元化的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