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不斷追求卓越的杭州教育品牌——-杭州學軍中學篇(2 / 3)

(4)實施彈性評價。在彈性教育實踐中,學校對不同學生、不同教育內容采取彈性評價,主要有這樣一些策略:對傳統測驗評價的彈性化改良,采取彈性考試,如基本題十附加題,選做題,A、B卷,開卷十閉卷等;注重鼓勵學生的縱向評價方式;采取展示性評價、過程評價等一些新的評價方式。

經過多年彈性教育研究和實踐,杭州學軍中學逐漸形成了彈性教學的保障係統和功能係統兩大係統,提出了具有杭州學軍中學特色的一套實施彈性教育的操作方法。彈性教育的針對性、交互性使每一個學生得到了最大的發展,既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為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杭州學軍中學要求學生從高一起就開展研究性學習,並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為每個班級配備了研究性學習導師。杭州學軍中學的研究性學習嚴格按照開題階段、實施階段和結題階段三步開展,先是開題,包括確立課題、成立課題組、寫出課題方案、完成開題,再是實質性研究,過程中會進行中期檢查,最後是結題,包括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展示研究成果和評價,整個一輪研究性學習控製在6個月左右完成。調查顯示,90%的學生對自主選擇課題的研究性學習很感興趣,認為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開拓了知識麵,增強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也頗豐:曾有學生的一項關於廢舊電池回收問題的研究性課題,提出加速廢舊電池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究等幾點建議,引起中國橫店東磁集團的關注,專程來到學校,給課題組成員頒獎。還有學生製作發明的藝術品“小西湖”,申請專利後,成功進入西湖博覽會旅遊紀念品市場。《中學生校服的挑選與設計》、《“課本輪流使用製”可行性研究》分別獲2007年、2008年浙江省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一等獎。

麵對激烈的教育競爭,杭州學軍中學對中學教育規律和節奏的把握也有獨到之處。杭州學軍中學倡導“全麵質量觀”,既要為學生奠定紮實的人生基礎,也要重視學習成績、重視高考。那麼,高中教育各個階段的重點是不同的:高一先學規矩,成為教養學子;高二文理分科,學生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多參加競賽得到鍛煉也贏得機會;高三高考衝刺。高二年級時,幫助學生提出發展規劃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既注重學科的平衡發展,又能利用好高二這個“競賽黃金期”,確保學生的深度發展。

杭州學軍中學也深深明白教學質量和成績對評價一所學校的極端重要性,所以,必須以先進的理念和完善的教學工作管理製度,來保障全麵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求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促成有效教學。要達到這個目的,提高45分鍾的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轉變角色,不隻是精心備課,不隻是關注怎樣傳授知識、怎樣訓練能力,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設計教學,使教學過程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狀態,使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杭州學軍中學的教學管理製度完善,且人人自律,在教學常規製度上,有“集體備課六查製度”、“教學調研製度”、“教學質量分析製度”、“後進生輔導製度”、“補弱製度”、“作業檢查製度”等,全體教師都將這些學校的規定轉化為自覺的行為,認可且自律。

四、學術立身,立在內涵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首要資源,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支撐與保障,杭州學軍中學要提升辦學品質,從“優秀”走向“卓越”,必須依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須豐富教師的內涵。新時期的教師不能隻做埋頭苦幹的“老黃牛”,要學會抬頭看路,要用自己的內涵和智慧教書育人。杭州學軍中學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提出了“學術立身、立在內涵”的教師發展理念,倡導做學術型的教師,做有思想的實踐者。學術立身,就是要以教書育人的本領立身;立在內涵,意在讓教師的教育充滿思想,讓教師的教育蘊涵智慧,讓教師的教育滿懷激情。

為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學校搭建了一個具有杭州學軍中學特色的平台——學軍中學學術節。一年一度的學術節成為了教師鑄煉思想、激發智慧、創造激情的舞台。2007年底,首屆學術節圍繞“做一個學術型的教師”展開,學校邀請了華東師範大學文新華教授和全體教師一起探討如何“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學術節期間,全體教師進行了研究課的交流,舉行了“讓教學蘊含智慧”的教學論壇,“讓教育充滿思想”等話題深入教師心中。2008年學術節的主題是“做一個有思想的實踐者”,上海育才中學校長朱吉政和全體教師一起探討了如何“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隨後,舉行了語文、政治、數學、生物研究課,開展了主題為“從教養學子的視角看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論壇,以及主題為“有效教研引領有效教學一的教學論壇,通過這一係列的學術研究活動,全體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第三屆學術節邀請華東師範大學胡惠閔教授與全體教師分享了“基於學生經驗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學術節的親近和普及,讓老師們的精神活動變得更加豐富了,也讓老師們能更好地把握課程內容,引領學生發展。

現任校長馬裏鬆心裏有個信條:價值取向決定工作激情;師者,應為人師。學校堅持把為“人師”作為教師的核心價值取向,幫助教師提升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學軍中學的老師中間,“為自己的榮譽而工作”;“理智地想,有效地教”;“愛心十責任十智慧一成功”……這些樸素的集體名言,讓老師們把工作激情、職業精神轉變成了創造力。

五、文化立校.立在發展

一所學校,實現中短期發展,要靠提高教學質最;實現長期發展,就要靠文化;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和品格,一個學生,選擇一所學校,就是選擇一種學校文化,就是選擇一種發展的方式和方向。以追求學生發展為圓心的學軍文化,有三個關鍵詞“教養、創意、健康”——在品行上,有“教養”;在思維上,有“創意”;在身心上,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