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牌學校的傳奇最牛班級的誕生——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篇(2 / 3)

(一)關於教師

1.教師隊伍及特點根據2009年底的統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7人,其中高級教師68人,特級教師11人,首席教師7人。全校教師中已取得博士學位的2人,取得碩士學位的21人。華東師大二附中的教師有一些相同的特點:

(1)高尚師德的體現者。對學生他們永遠熱情真誠,他們是學生成長曆程的航標燈;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對家長客氣友好,不慍不火l對同事謙遜友善,不張揚跋扈;對領導認真負責,不卑不亢,因此他們的師德是大寫的,是有口皆碑的,是響當當的。在校園裏漫步,隨處可以看到學校每個學生、員工對他們是十分尊重的,或點頭或鞠躬或行禮,這種尊重是他們高尚師德的直接體現。

(2)先進理念的追求者和實踐者。華東師大二附中的每一位首席教師和特級教師都對教育教學及課程改革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們不僅是先進理念的追求者,同樣也是先進理念的實踐者。名師具有廣闊的胸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可能已經不僅是華東師大二附中的財富,他們也是上海教育界的財富。

(3)善於思考。名師最大的特點是善於觀察生活,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思考。一件小事會引發他們深層次的思考,而且這種思考是有結果的、有價值的,是可以帶給我們感悟的。有時間與他們長談,真有一種“指點迷津”、頓悟與“大徹大悟”的暢快。

(4)帶動學校發展。學校的發展成就了名師,而名師們將更大程度地回報學校。在教研組中,名師是學術權威;在學校發展中,名師們成為學校管理的“軍師”,敢於諫言、直育,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

2.教師社團及俱樂部

雖然是名校名師,但是華東師大二附中的教師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他們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在工會的組織下,學校裏活躍著許多教師社團,例如:教師合唱團、足球社、羽毛球社、籃球社、橋牌社、校本課程研究社、車友俱樂部,等等。八人以上就可以申報成立杜團,每個社團都在校工會的監督下開展活動,每周活動一次,表現不佳的社團,到學期末就會被解散,而表現良好的社團也會得到校工會的表彰獎勵。

(二)育人模式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育人”目標,構建德育大格局;積極推進課程建設,加強學科德育研究;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實現了教育教學探索與反思的價值提升;學校還積極實踐教育教學,發揮了帶教引領作用。

1.“六個一百”

華東師大二附中提出並完善了在學生中開展“六個一百”為標誌的育人模式,搭建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平台,努力追求麵向全體學生的優質教育。開展的學生黨建工作在學生巾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德育無痕”和“學科德育”工作經驗已經形成示範、輻射和聯動效應。學校還被評為上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1) 100%的學生在校期間做100課時誌願者,落實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100%的學生參與“小課題研究”,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學校開設100餘門課程供學生選擇,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特長。

(4) 100%的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5)學生在校做100個實驗,切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6) 100%的學生學會遊泳,強健學生的體魄。

2.每個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

這句話似乎很熟悉了,但是能真正落實在教學實踐中的學校卻不多。華東師大二附中借助“六個一百”,可以說真正實現了“100%教師是德育工作者”,“六個一百”的育人模式促使華東師大二附中的教師將德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三)優化的課程設置

學校重視對有個性特長的學生的培養,長期以來形成了理科見長的辦學特色。學校以“讓課程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為宗旨,設置了基礎型、拓展型和探究型相結合的課程結構,重視因材施教,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有自編的校本教材,還有100多門校本課程,供有興趣愛好的學生選修。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十餘所中學建立了友好關係,有80多位教師和數百名學生先後赴國外考察、進修或短期留學,拓展了國際視野。

1.課程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

(1)提供五種學習活動

●品格形成和人格發展的經曆

●潛能開發和認知發展的經曆

●體育與健身的經曆

●藝術修養和發展的經曆

●社會實踐的經曆

(2)提供八大學習領域

●語言文學學習領域:語文、外語課程

●數學學習領域:數學課程

●自然科學學習領域:包括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課程

●社會科學學習領域:曆史、地理、思想政治

●技術學習領域:信息科技、勞動技術

●藝術學習領域:藝術

●體育與健身學習領域:體育與健身

●綜合實踐學習領域:社會實踐、學軍、學農、社會調查、社區服務

2.特色課程

特色一:保送班·導師製·人文餐

每年的12月初,華東師大二附中都會成立一個由保送生組成的新班級。隨著保送進程的繼續,隨時還會有新的成員加入這個班級。保送生班是大學預科性質的班級。在充分地征求專家和學生意見的基礎上,保送生班開設了高等數學(4節)、線性代數(4節)、大學英語(6節)、計算機編程和應用(12節)、語文閱讀(4節)、曆史(2節)、體育(6節)等課程。其中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聘請上海交大的教授授課。不用緊張地複習備戰高考,提前拿到大學入場券的保送生們該如何合理安排剩下來的高中時光?何曉文校長說:“保送成功,不意味著人生目標完成,學校和家長還要做好孩子的人生導航。”

班主任肖家芸介紹說:高巾引入“導師製”,在滬上中學裏是首次,這既讓學生提前體驗大學式教育,也讓導師引導他們如何把正方向。全校最好的老師被集中起來,每個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將完成一項小課題研究。

不光語文課開出“文化巡禮”係列講座、政治課有“哲學對話”,數學老師也講起“數學發展史”。非常規的課堂內容吸引了保送生。高三年級組長田偉說:“今年學生偏科的現象並不嚴重,但是適當加點‘人文餐’對他們的成長有幫助。”

除了課堂內不打“常規牌”,肖家芸還每周安排一位學者或商業人士做講座。他笑道:“我們也用用名人效應。用名人的自身體驗去感染孩子,激發孩子主動、有目標地學習。”

特色二:選修課

華東師大二附中從2002年開始開設選修課,按照課程內容他們將選修課分為以下幾類:大文化類課程、STS科技係列課程、語言類課程、拓展閱讀課程、雙語課程、第二外語課程、德育課程、經濟類課程、技術類課程。2005學年第一學期教務處推出了66門課程供高一、高二同學選修。2005年第二學期的校本課程共開設了67門。2006年第一學期,教務處推出了75門課程供高一、高二同學選修。豐富的選修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麵,同時也是教師進行完善自我、提升價值的一種途徑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