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千年府學百年新學——江蘇省蘇州中學篇(3 / 3)

4.追求高質領先卓越,建設理想學校

確立理想學校的願景,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追求:①責任感。一種從校長傳遞到主任、傳遞到教工、傳遞到學生,大家都具備的高度的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②幸福感。一種從家庭美滿、從身體健康、從理想實現、從人際和諧、從工作成就、從轉變學生、從幫助別人、從解決難題中都能獲得的非物質的非狹義的幸福觀。③成就感。一種從自身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發展中去獲得自信、獲得成功、達成目標、實現理想的積極人生觀。

5.推進國際化戰略,培養最優秀的學生

進入全球化時代,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戰略,努力融入國際教育。學校和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十多所著名大學(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和知名中學(如英國倫敦德威學院、新加坡立化中學等)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積極拓展學生發展的國際通道,每年均有10%左右的學生通過學校的國際合作項目出國留學;2007年又成功引進了英國劍橋國際高中課程。一大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人才已從蘇州中學走向世界,在哈佛、劍橋、牛津、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等世界一流大學的校園中不乏蘇中學子矯健的身影。

6.先進的集團化辦學思路,打造當代領先高中教育模式

學校的集團化發展是優質教育的輻射和延伸。1996年創辦的以初中為主體的蘇州立達中學(2005年改製為國有控股的股份製蘇州立達學校),現已成為蘇州市民首選的初中教育品牌學校。創辦於2003年、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中學園區校,以其“多元文化教育”、“地球學習村”、“全寄宿製和小班化教學”、“校園濕地文化”、“對外漢語推廣”等鮮明特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新焦點、學子向往的新天地、國際融合的新典範。目前,蘇州中學集團化辦學已形成“各具特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麵。

四、蘇州中學啟示錄——筆者手記

又是一所古樸的“千年府學”,優秀的辦學曆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越的辦學選址使得蘇州中學無不透露出一股文化名校的氣息。這樣的一種獨特氣息,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進步的蘇州中學不斷融合,造就了今日蘇州中學的輝煌。

1.取向清晰、鹿蘊深厚的學術文化傳統

蘇州中學首任校長汪懋祖選址三元坊辦學,他延續三元坊的優良辦學傳統,以創造一流的學術作為辦學目標,他希望將蘇州中學(高中部)辦成一所真正的學府:不僅讓學生考上大學,而且讓他們懂得何謂學術,進而以學術涵養人格。汪校長的辦學理念被蘇州中學一直保存、珍惜、發揚,延續至今,依托“千年府學”、“百年新學”的深厚積澱,蘇州中學注重對學生的精神引領和文化熏陶,取向清晰、底蘊深厚的學術文化傳統的育人功能極強,對於學生的培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成就了今日蘇州中學的文化名校之道。

2.走在全國前列的高中心理教育

蘇州中學以心理教育著稱由來已久。自20世紀90年代開展心理教育以來,蘇州中學始終把心理教育列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十五”、“十一五”七項重點課題的研究,蘇州中學用科學指導心理教育的傳統不斷發展深入。近20年來,學校在心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方麵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蘇州中學學生都非常享受學校全麵先進的心理教育,尤其是校園心理劇,作為學校心理教育的一大特色,其影響已經走出全國,走向海外。學校編寫的專著《校園心理劇》是國內最早研究校園心理劇的專著,填補了國內這方麵的空白。

3.社團文化興盛,發展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大舞台

社團,是蘇州中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搖籃”。每年新學期,蘇州中學校園內,學生社團都會舉行“市場推介會”,大幅海報和精彩“路演”,吸引了高一新生前來“應聘”。與普通的人才招聘雙選會不同,“社團公司”竭力“推銷”自己,而“應聘者”則“挑肥揀瘦”地選起了“用人單位”。在蘇州巾學,社團引進了“法人”概念,每個社團都經過規劃、申請、自籌經費、審核、注冊成立後,按照公司模式開展運行,並要求遵循“企業法”、“知識產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學校還將創業元素引進社團,用“創社”來進行“創業”的演練,在校園中模擬出一個“微型社會”,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前成為“有準備者”。學校將創業意識引入社團中給了學生更大的發展自我的空間,特別是讓學生有了未來規劃的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和抗挫的能力。在這樣的預演未來的過程中,中學生學著怎樣將夢想照進現實,讓學科學習與社團活動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