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千年府學百年新學——江蘇省蘇州中學篇(2 / 3)

蘇州中學還被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兩部聯合評定為“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蘇州中學黨委被授予“2006-2008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蘇州中學被授予“蘇州市教育局2006-2008年度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基礎教育影響力形象學校”榮譽稱號。

蘇州中學在其悠久的曆史上素以名師眾多、人才輩出而著稱。100年來,先後在此執教的名師有:國學大師羅振玉、王國維、錢穆,史學家呂思勉,文學家吳梅,語言學家呂叔湘,美術家顏文梁,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等。“桃李門牆多俊彥”,蘇州中學百年新學培養了一大批牽動社會曆史發展走向,構建人文、科學美好世界的時代精英。他們中既有秦邦憲等中共早期領導人,也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永康以及為我國體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袁偉民;不僅有葉聖陶、顧頡剛、胡繩、匡亞明、吳作人、陸文夫等大師名家,還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和錢偉長等40餘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畢業的校友中,周永康(前公安部長、現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金人慶(前財政部長)、袁偉民(前體育總局局長)三人在黨的十六大上都當選為中央委員。據不完全統計,蘇州中學校友中擔任省部級領導的有70多名,擔任大學校長的有40多名,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上的有30多名。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中學培養的一大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目前也已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其中的佼佼者有:31歲即成為榮獲美國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的華人科學家、哈佛大學物理化學雙聘教授莊小威(女),24歲即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蔡天西(女),全莢Pew學者獎獲得者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許朝暉,世界,卜最著名的財經雜誌《福布斯》封麵人物、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鬱亮等。

三、不可複製的蘇州中學

名牌高中絕非隻是訓練學生考取名牌大學的應試機構,而首先是具有深厚學術文化底蘊與卓越課程創造的一流學府。作為一流學府的名校,其最本位的特征乃是教師可以拿出上佳的學術研究與教學。這樣的名校肯定會有很高的升學率,考入名牌大學也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努力以卓越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來培養精心選拔上來的學生,才是名校的分內之事。汪懋祖時代的蘇州中學不僅可以證明一流學府或文化名校的上述本質,而且能夠為建成具有上述本質的文化名校指明道路。

江蘇省蘇州中學校長張昕認為:“一所有生命力的學校必須獨具特色,而學校特色的最高價值是獨一無二和不可複製。”依托“千年府學”、“百年新學”的深厚積澱,蘇州中學注重對學生的精神引領和文化熏陶,“向創新精神和素質教育要質量,讓素質與分數並行”。

2007年,隨著學校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蘇州中學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在繼承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立足國家、社會對學校辦學的新要求和學校對自身發展的高要求,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質量是硬道理,領先是硬道理”。

1.形成學校先進理念,用理念指導辦學

蘇州中學提出並強調“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的方法求和諧的發展”以及“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形成並落實“將素質教育與教育質量落實於每個人每件事”的工作思路和“管理重心到年級、德育重心到班級、教學重心到個人(教師和學生)”的重心下移管理策略。提出“有底蘊,更要有底氣”、“曆史隻能證明過去,我們要證明自己”以及“今天我們以曆史為榮,明天要讓曆史以我們為榮”的創新曆史觀。提出“師德帶動生德,教風引領學風”以及“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教師精神,並倡導以“職業快樂”為主題的教師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一步提升教師團隊的精神麵貌和整體素質。

2.高尚多元陽光的學校生活,落實素質教育

蘇州中學注重在學生中開展以“人生奮鬥”為主題的高尚人生觀和正確價值觀教育。提出“要學會創業,先學會創社”的理念,將學生社團作為孕育領袖和創業者的搖籃。心理劇、“心靈空間”網站、教師心健俱樂部、核心期刊報道、全國及國際會議的主題發言、國際立項課題、全國十佳學校等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榮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提出並推進學生多元發展指導工作,以實踐生涯教育。注重班集體建設和家庭教育,開辦《班主任報》、舉辦“親子樂園”家庭教育網站。注重國際交流對學生全麵發展的作用,利用已有的22個海外友好學校關係及其他渠道,每年公派出訪師生人次數以百計,接待來訪師生數以千計。目前共擁有校方獎學金留學項目10個,為優秀學生國際多元發展提供了更加廣泛的途徑。

3.科學細致到位的教學,提高教育質量

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在不加班加點的狀態中,學校堅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尤其注重探索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並將其轉化為過程管理、目標管理、個體管理三個方麵,通過實施“學生學業水平自我評價”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智慧學習,最終力求借助控製論思想形成生機勃勃的內動力係統。在強調落實教學“六認真”的同時,提出並強調把握教學“七適度”,以此促使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強調“主動、創新、科學、細致、到位”的十字管理精神,並努力使之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精神,成為學校新時期的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