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陽關就足夠了認清你自己(1 / 3)

第二章有陽關就足夠了認清你自己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是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隻有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你才能客觀地評價和正確對待你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你知道自己行為上的不足之處以及情感上的缺陷,而且你也有方法來克服這些不足——取人之長,避已之短。認識你自己,你便能夠從失敗中總結教訓,並將不斷成長。

在希臘帕爾納索斯山南坡上,有一個馳名整個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這是一組石造建築物,它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三千.多年前。文獻上說,人們可以在這個神托所的人口處看到刻在石頭上的兩個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認識你自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愛引用這句格言教育別人,因此後世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這是他講的話。但在當時,人們則認為這句格言就是阿波羅神的神諭。這其實是家喻戶曉的一句民間格言,是希臘人民的智慧結晶,後來才被附會到大人物或神靈身上去的。有意思的是:兩三千年前這句格言看來直到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每個人都是惟一,即使現在克隆技術可以應用到人的身上,但也隻是一種生命的遞延,無法複製的還是一個人貫穿始終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這種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就是惟一的,你隻有找到這些線索,你才會認識自己。另外,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你生來就是冠軍,因為你是奔跑在最前麵的與之結合的產物。現在的問題可能是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當冠軍的領域。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就是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隻有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你才能客觀地評價和正確對待你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你知道自己行為上的不足之處以及情感上的缺陷,而且你也有方法來克服這些不足——取人之長,避己之短。認識你自己,你便能夠從失敗中總結教訓,並將不斷成長。

但怎樣才能認識自己,是一件令人“傷透腦筋”的事。人的自我意識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青年人開始走向獨立生活,自我意識大大地增強了,但常常表現出某些偏見。我們平時經常聽人說:“我對自己最清楚!”“難道我對自己還不了解嗎?”其實,講這些話的人中間有許多對自己並未真正了解,對自己的才貌、學識、成績、貢獻以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要麼估計得過高,要麼估計得過低。對自己估計過高的人,往往自尊心過強,自尊心本來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激發人的進取精神,自尊、自愛,自覺維護應有的榮譽和人格。但是,自尊心太強,則是一種有害身心健康的壞脾氣。這種人往往以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總是看不起別人,目中無人,以為自己處處比別人強,一旦別人超過自己就不高興,容易產生嫉妒心。別人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感到不快,因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易出現心情沮喪、牢騷滿腹而導致身心疾病。對自己估計過低的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謙虛謹慎、虛懷若穀本是一種美德,承認自己知識少的人,往往是勤奮好學、有真才實學的聰明人。然而,事事處處都覺得自己不行,也是一種有害心理健康的意識。例如,在身體上嫌自己長得太矮、太胖或太瘦,懷疑自己的健康;在學習上甘居中遊、下遊,缺乏進取精神;在事業上缺乏信心,無所作為;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慚愧、羞怯、畏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有自卑心理的人對外界的反應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極的暗示,稍受批評就心灰意懶,甚至產生厭世輕生的危險念頭,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正確地進行自我分析,是個體認識世界的組成部分,也是心理衛生的一條基本原則。

一輩子不認識自己而做出了可恥可悲的事情不是大有人在嗎?今天不是還有一部分青年正是由於不認識自己,不充分理解生活在今天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幸福,經受一點點挫折、打擊就悲觀、失望、苦惱、抱怨、彷徨,終於在唉聲歎氣、無所作為之中把時光白白浪費掉了麼?就像過去以進士出身為正路的仕途那樣,這幾年由於某些不太恰當的措施,人們忽然又以為隻有考上大學才足唯一的出路,把它作為追求的大目標,好像如果有誰進不了大學,別的一切就都談不到了。其實,隨便找一部名人傳記翻一下就可以看到,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甚至隻念了一兩年書而後來成為大名家的大有人在。

認識你自己吧!當然,這是很困難的。然而作為一個想正正經經做一番事業的人,對自己先要有個正確的認識,難道不應當是一個起碼的要求嗎?比如說,你可能解不出那樣多的數學難題,或記不住那樣多的外文單詞成語,但你在處理事務方麵卻有特殊的本領,能知人善任、排難解紛,有高超的組織能力;你的理化也許差一些,但寫小說、詩歌是能手;也許你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有一雙極其靈巧的手;也許你連一張桌子也畫不像,但是有一副動人的歌喉;也許你不善於下棋,但是有過人的臂力。在認識到自己長處的這個前提下,如果你能揚長避短,認準目標,抓緊時間把一件工作或一門學問刻苦認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會結出豐碩的成果。記得魯迅說過,即使是一般資質的人,一個東西鑽上10年,也可以成為專家,更何況它又是你自己的長處呢?

英國著名詩人濟慈(1795 - 1821)本來是學醫的,後來他發現了自己有寫詩的才能,就當機立斷,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寫詩。他雖不幸隻活了二十幾歲,但已為人類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詩篇。馬克思年輕時曾想做一個詩人,也努力寫過一些詩,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長處其實不在這裏,便毅然放棄做詩人的打算,轉到社會科學的研究上麵去了。如果他們兩個人都不認識自己,那麼英國至多不過增加一位不高明的外科醫生濟慈,德國至多不過增加一位蹩腳的詩人馬克思,而在英國文學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則肯定要失去兩顆光彩奪目的明星。

認識你自己吧!無論什麼都要切切實實地做,大而無當、好高騖遠的想法一定要排除。比如說,僅僅為了麵子,不顧自己的特點,卻不自量力地非要報考某個名牌大學的某個尖端的係,有什麼必要呢?社會是豐富多采的,它需要各行各業的專家和能工巧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固然需要出色的核物理學家,但製作糕點的專家我們同樣需要,二者都是高尚的、有用的人,並無高下之分。一個人有抱負,也不是非成為馳名世界的大科學家或大文豪不可,炒菜、傲衣服、設計花布、種西紅柿、開車、跳舞、收廢品、捏麵人、演戲、唱歌、說相聲、售貨、修自行車、刻圖章、養魚等等,隻要是社會上的一項有益的工作,做好了都能出色,成一門大學問,就看每個人的努力如何了。

古人早就說過:“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當你認識了你自己之後,就應該堅定信心,成為有韌性、有戰鬥力的強者,為了社會主義祖國的複興,在你的專長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如果老是觀望,人家已經做出成績來了。雖然說隻要開始就不算晚,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能早就不要拖晚。你在尋找什麼機會?機會不正在你自己手裏嗎? 找準自己的位置 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自始至終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然後付諸行動,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

1775年6月,在波士頓郊區來克星頓和康科德的抗英戰鬥(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爆發後幾星期,約翰·亞當斯(後任美國第二屆總統)在費城召開的大陸議會上提名大陸軍總司令的候選人時,他站起來大聲喊道:“先生們!我知道這些條件是要求過高了,但我們都必須認識到,在此危急存亡之際,作為一位總司令,我認為這些條件是必須具備的。會不會有人說,全國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呢?我可以回答你們,在我們中間就有一位。他,就是喬治·華盛頓。”大陸議會一致投票讚成亞當斯的提名。

然而,當時年僅34歲的華盛頓,並沒有如同人們想象的那樣歡欣雀躍,或轟轟烈烈地慶賀一番,而是“眼睛閃爍著淚花”,對人們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將成為我的聲譽日益下降的開始。”

華盛頓獲得提名後,並沒有陶醉於榮譽之中,相反,他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考慮到的首先使自己與大陸軍總司令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間的差距,從而對他以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多的曆史事實也表明,正是由於華盛頓高標準、嚴要求地對待自己,所有這些都為他後來榮任美國第一屆總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自始至終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然後付諸行動,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因為他們心中明白這樣的道理:人最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在自己出了名、有了一定的地位的時候,更難以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因而,即使頂著成功的花環,他們也決不會做“珠光寶氣”之“秀”,而是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標準,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