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陽關就足夠了認清你自己(2 / 3)

人生如爬山,有的人還在山腳,有的人正在山腰,還有的人已經爬上山頂。此時的你不管在山的什麼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時刻苛求自己,不斷提高攀登技能。否則,你將會重蹈“龜兔賽跑”的覆轍,甚至落得個粉身碎骨抑或身敗名裂的下場。發掘自身的寶藏

有位心理學家一次看到兩位年輕的女性在一起,一個長得非常漂亮,身材勻稱苗條;另一個相貌平平,身材條件也屬一般。然而不知怎的,他總覺得那個相貌平平的女性要比那個美麗漂亮的女性有魅力得多。因為後者舉止大方自然,情緒開朗樂觀,言語得體並富於感染力;而前者卻拘謹畏縮,情緒陰鬱煩躁,言語平淡無味。

這個現象引起心理學家的好奇,他找機會分別和這兩位姑娘交談了一番。結果發現,這個美麗的姑娘,小時候在家不被父母尊重,上學老受老師的否定,等到上班又常遭領導批評,因此她一直處於一種自卑的人生狀態之中。而那個有魅力的女性,成長於一個民主、樂觀、幸福的家庭,父母不斷地給予她肯定與鼓勵,教育她對付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得她建立起人生的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對自己充滿信心。

魅力表現上的差異,背後的本質其實是自信的差異。

人是自己命運的舵手,自信就是指引人生小舟舵向的羅盤。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故事。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有一個不小的遺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沒能給他尋找到一個最優秀的閉門弟子。

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承傳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挖掘一位好嗎?”

“好的,好的。”助手很尊重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以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

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一位又一位,總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了。每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元功而返地回到蘇格拉底病床前時,病人膏肓的蘇格拉底硬撐著坐起來,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辭懇切地說,“找遍城鄉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推薦給您。”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坐在病床前,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裏,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衷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隻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著的這個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後悔、自責了整個後半生。

“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每個向往成功、不甘沉淪者,都應該思索和牢記先哲的這句至理名言。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在非洲有一個農場主,一心想要發財致富。一天傍晚,一位珠寶商前來借宿。農場主對珠寶商提出了一個藏在他心裏幾十年的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值錢?” 珠寶商回答道:“鑽石最值錢。” 農場主又問:“那麼在什麼地方能夠找到鑽石呢?”珠寶商說:“這就難說了。有可能在很遠的地方,也有可能在你我的身邊。我聽說在非洲中部的叢林裏蘊藏著鑽石礦。”

第二天,珠寶商離開了農場,四處去收購他的珠寶去了。農場主卻激動得一宿未合眼,並馬上做了一個決定:將農場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一位年輕的農民,然後匆匆上路,去尋找遠方的寶藏。

第二年,那位珠寶商又路過農場,晚餐後,年輕的農場主和珠寶商在客廳裏閑聊,突然,珠寶商望著書桌上的一塊石塊兩眼發亮,並鄭重其事地問年輕的農場主這塊石頭是在哪裏發現的。農場主說就在農場的小溪邊發現的。珠寶商非常驚奇地說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這是一塊天然鑽石!隨後,他們在同樣的地方義發現了一些天然鑽石。後來經勘測發現:整個農場的地下蘊藏著一個巨大的鑽石礦。而那位去遠方尋找寶藏的老農場主卻一去不返,聽說他成了一名乞丐,最後跳進尼羅河裏了。

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不敢相信自己,總是認為別人比我們要強很多,一件事情要得到別人的肯定才是正確的。其實這又何必呢?你自己或者你的身邊就是一座金閃閃的金礦!

我們可以羨慕別人的才能、幸運和成就。同時,我們不要浪費自己。時間是寶貴的,開發自己,你的潛在金礦就能變成一座燦爛的金山。 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無論你現在幹什麼工作,或者還在學校上學,趕緊行動吧,擁有一項出色的本領,它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生的幸福。

很久以前,德國一家電視台推出高薪征集“IO秒鍾驚險鏡頭”活動。在諸多的參賽作品中,一個名叫“臥倒”的鏡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

拍攝這10秒鍾鏡頭的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剛剛踏人工作崗位的年輕人,而其他參賽選手多是一些在圈內很有名氣的大家。所以這個10秒鍾鏡頭一時引起轟動。幾個星期以後,獲獎作品在電視的強檔欄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組鏡頭,IO秒鍾後,每一雙眼睛裏都是淚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10秒鍾後足足肅靜了IO分鍾。

鏡頭是這樣的:在一個小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列徐徐而來的火車扳動道岔。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列火車從相反的方向駛近小站。假如他不及時扳道岔,兩列火車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時,他無意中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那一端玩耍,而那列開始進站的火車就行駛在這條鐵軌上。

搶救兒子或避免一場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那一刻,他威嚴地朝兒子喊了一聲:“臥倒!”同時,衝過去扳動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

那一邊,火車也呼嘯而過。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曾經千鈞一發,他們也絲毫不知道,一個小生命臥倒在鐵軌邊上——火車轟鳴著駛過鐵軌時,絲毫無傷。那一幕剛好被一個從該地經過的記者攝人鏡頭中。

人們猜測,那個扳道工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後來,人們才漸漸知道,那個扳道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許多記者在進一步的采訪中了解到,他惟一的優點就是忠於職守,從沒遲到、早退、曠工或誤工過一秒鍾。

這個消息幾乎震住了每一個人,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弱智兒童。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誡兒子說:“你長大後能幹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死攸關的那一秒鍾,他卻“臥倒”了——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遊戲時惟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看了這樣的故事,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有什麼感想?

當然這樣的事情不一定甚至不可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是作為謀生的手段,我們必須有一些看家本領。很不要怨天尤人 你的欲望有多麼強烈,就能爆發出多大的力量;當你有足夠強烈的欲望去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所有的困難、挫折、阻撓都會為你讓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難,就能戰勝多大的阻撓。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發成功的欲望,因為欲望即力量。

美國人約翰·富勒的故事深深地影響了我們一代人。富勒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他從5歲開始工作,9歲時會趕騾子。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她經常和兒子談到自己的夢想:“我們不應該這麼窮,不要說貧窮是上帝的旨意,我們很窮,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為你爸爸從未有過改變貧窮的欲望,家中每一個人都胸無大誌。”這些話深深植入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躋身於富人之列,開始努力追求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