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王馬共天下(1 / 3)

8.王馬共天下

西晉末年,一些北方士族看到中原局勢惡化,紛紛往南遷往江東。西晉執政的東海王司馬越令其侄司馬睿為安東將軍,負責鎮守建鄴。司馬睿的南下出自王導的精心籌劃。西晉末年的政局紛亂異常,使王導感到將爆發大規模的戰亂,南下許能避開災難。於是,他遊說鼓動東海王妃裴氏的支持,促成司馬睿鎮守建鄴。

永嘉元年,司馬睿遇到了如何爭取江南士族支持的問題。晉末動亂,這裏雖未像中原那樣罹患戰禍,但同樣是個多事之邦。江南士族剛剛消滅了企圖割據江東的廣陵相陳敏,其所顯示出來的力量,使司馬睿感到,如不能保障江南士族的利益,他將無法站穩腳跟。這時江南的諸多大族也需要一個有號召力的、並能尊重他們利益的西晉皇室鎮戍江南,以使南方的政局能夠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注重出身的江南世家大族認為司馬睿不是皇室的正根,既無名望又無業績。

基於以上原因,司馬睿到建鄴後半年多的時間,當地的世家大族沒有一戶向他表示親近。王導和當時在建鄴的族兄青州刺史王敦共謀對策,決定選一個合適的機會,共同排演一場好戲給南方士人看,目的是提高司馬睿的威望。

永嘉二年,按照當地的風俗是禊節,建鄴城的士庶官員照例要在水邊舉行一年一度的楔祓活動,以“求福消災”。在王導的安排之下,司馬睿乘坐裝飾華麗的肩輿,前麵由威風凜凜的儀仗隊鳴鑼開道,大隊人馬簇擁著出遊觀禊。王導、王敦以及北來的大族名士們都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儀仗隊的後邊作為扈從。南方士族領袖紀瞻、顧榮等人看到王導、王敦這些聲名赫赫的人對司馬睿這樣尊敬,也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趕快出來排在路邊進行參拜,以此表示他們對司馬睿的恭敬。

這次觀禊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王導義為司馬睿進一步謀劃;通過拉攏紀瞻、顧榮等南上頭麵人物,以實現整個江南士族集團歸附。於是王導代表司馬睿親自登門拜訪顧榮等人。經過這一番往來,紀瞻、顧榮等人皆紛紛應召而至,拜見司馬睿。司馬睿則請他們出來做官,並且讓顧榮等人參與有關軍事政務的機要活動。在王導安排下,司馬睿又吸收了北方士族的人才,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於是一個以南北士族為核心的江東政權初步形成了。

317年,司馬睿在建鄴稱晉王。次年,當晉湣帝司馬鄴被殺的消息傳來後,司馬睿正式稱帝,是為晉元帝。正是由於王導的苦心經營和謀劃,才使得司馬睿坐上了皇位,穩定了東晉政權。司馬睿任命王導為宰相,執掌朝政,又讓王導的堂兄王敦都督六州軍事,握有重兵。朝廷其他重要官職,大多數也由王氏家族的人擔任。東晉王朝,實際上是王導和司馬睿共同執掌的。當時人們就流傳說:“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後,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麵,起用劉隗、刁協為心腹,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排除王導勢力。王敦先發製人,從武昌起兵擊敗劉隗,殺死刁協。後在千導的勸說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東晉政權還足由王導控製。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導勢力,心巾非常抑鬱,不久病死幹建康宮中的內殿。

王猛捫虱談天下

王猛,字景略,北海劇縣人,後來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前秦大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王猛出身貧寒,小時候曾經以販畚為業。長大後,王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一些庸俗輕浮的士族子弟瞧不起他,而他也不屑與他們為伍。當時無人能識,惟徐統見後,召請他為功曹,王猛卻“懷佐世之誌,希龍顏之主”,避而不應。遂隱居住華山,候風雲之變而後動。 此時北方戰亂不斷,氐族首領苻洪乘機自立為王,不久被部將毒死。其子苻健遵囑率眾西歸,於穆帝永和七年占領關中,建都長安,國號秦,次年稱帝,勢力日強。永和十年,桓溫北伐,進抵長安城東灞上。王猛披著一件破舊的短衣去求見,一邊捉虱子,一邊縱談天下大事。桓溫問王猛:“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說:“公不遠數千裏,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王猛意思是說桓溫誌在立威,以功名鎮服江東,並非真心伐罪吊民,恢複晉土。這正說中桓溫心事,沉吟半晌,才慢慢說:“江東無卿比也。”此時東晉軍糧食緊缺,但秦人堅壁清野,使桓溫軍糧秣供應困難。恒溫被迫撤軍,邀請王猛一同南下。王猛回山向其師請教,其師說:“卿與桓溫豈並世哉!在此自可富貴,何為遠乎!”王猛遂拒絕桓溫。

永和十一年苻健死,子苻生繼位。苻生性殘忍,上台不足兩年已把前秦拖到崩潰邊緣。苻雄之子苻堅則雄才大略,而且羽翼甚豐。薛纘、權翼見朝政混亂,便建議苻堅推翻苻生的腐朽統治。尚書呂婆樓說:“仆,刀環上入耳,不足以辦大事。仆裏舍有王猛者,其人謀略不世出,殿下宜請而谘之。”苻堅和王猛二人“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苻堅殺符生即位,以王猛為中書侍郎,委以機密。

前秦社會中氐族貴族形成強大的社會勢力,危害極大。始平縣的氐族豪強人多是跟隨苻洪在枋頭起兵的舊人,他們自恃有功,在鄉裏橫行霸道。苻堅把王猛派到始平去任縣令,整頓社會秩序。王猛執法嚴明,惹翻了氐族豪強。他們聯名上書誣告王猛,將王猛投入獄中。苻堅親自提審王猛,說:“為政之體,德化為先,蒞任未幾而殺戮無數,何其酷也!”王猛說:“臣聞宰寧國以禮,治亂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劇邑,謹為明君翦除凶猾。始殺一奸,餘尚萬數,若以臣不能窮殘盡暴,肅清軌法者,敢不甘心鼎鑊,以謝孤負。酷政之刑,臣實未敢受之。”苻堅醒悟,原來一味實行德政行不通,下令釋放王猛。苻堅免左丞程卓官職,以王猛代之,監督朝廷百官。王猛日益受到苻堅信任。

特進、姑臧侯樊世是立有大功的氐族貴族,當眾羞辱王猛說:“吾輩與先帝共興事業,而不預時權.君無汗馬之勞,何敢專管大任?是為我耕稼而君食之乎!”王猛說:“方當使君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樊世大怒說:“要當懸汝頭於長安城門,不爾者,終不處於世也。”王猛把樊世的挑釁報告苻堅,苻堅說:“必須殺此老氐,然後百僚可整。”樊世入朝聽見苻堅問王猛:“吾欲以楊壁尚主,壁何如人也?”樊世勃然大怒說:“楊璧,臣之婿也,婚已久定,陛下安得令之尚主乎!”王猛叱責樊世說:“陛下帝有海內,而君敢競婚,是為二天子,安有上下!”

樊世暴跳如雷要打王猛,侍衛趕忙製止,樊世遂破口大罵。苻堅忍無可忍,下令將樊世斬首。苻堅以王猛為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特進強德是苻健妻弟,光天化日之下掠人財貨子女。強太後找苻堅說情,苻堅無奈下詔赦免,使者馳馬趕來隻見強德已被陳屍示眾。於是“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化大行。”在苻堅有力的支持下,王猛法治政策獲得了巨大成功,有效抑製氐族貴族勢力,加強了前秦的中央集權。苻堅慨歎道:“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為尊也。”王猛當時36歲,一年中5次升遷,權傾內外。從此“上下成服,莫有敢言。”

王猛創立了薦舉賞罰製度和官吏考核標準,興辦教育培養人才,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在處理民族關係上也做出了很大貢獻。政治上,王猛革新措施.使前秦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國家。而在軍事上,王猛多次率軍出征,為前秦統一北方作出了重要貢獻。

淝水之戰

建元十八年,苻堅商討伐晉大計。他躊躇滿誌地說:“自我繼承大業,至今已經近30年。現在四方大體平安,惟有東南一隅不肯歸降。每當想起天下尚未統一,我飯都吃不下去。估計我們現有兵力,大約有97萬,我準備親自領兵伐晉,大家意下如何?”尚書左仆射權翼反對說:“臣以為不能伐晉。如今晉國雖然微弱,但未有大惡,謝安、恒衝是江左大才,其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因此,目前還不是伐晉的時候。”

太子左衛率石越說:“現在歲星、鎮星守於鬥牛,福運在晉一方;而夷夏的人情,也還向往晉主。他們有長江的天險,無分裂的氣象,臣認為我們隻能保境養兵,等待時機。”苻堅反駁說:“聽說當年武工伐紂逆歲星,卻取得勝利.夫差、孫皓憑借天險,卻不免滅亡。現在我有如此之眾,投鞭足以斷流,有什麼險要可以依恃的呢!”苻融說:“現在出兵一天道不順,二晉國無隙,三我軍數戰疲憊,有畏敵情緒,所以主張不伐晉才是上策。”

苻堅叱道:“你竟也這樣,我還有誰可以商量?如今我強兵百萬,糧草器仗如山,我雖不敢自稱明主,但也絕非昏庸,乘連戰連勝之勢,攻擊垂死之國,還擔心不能攻克嗎?難道我們還要留下它,使它成為國家的禍患?”苻融哭諫道:“臣的憂慮還不隻是這個。陛下優待鮮卑、羌、羯族人,讓他們遍布於京城附近,而我們的同族舊人,反而遷徙遠方。當陛下舉國南下,隻有太子監國和數萬孱兵弱卒留守京師,一旦風煙突起,後悔莫及呀!”

苻堅本來比較能夠納諫,但在伐晉問題上,異常固執。雖然朝中許多大臣都一再進諫,但苻堅不為所動。惟有慕容垂迎合苻堅,他對苻堅說:“強以並弱,大以並小,這是勢所必然,不準理解的。陛下神明英武,成加海外,雄兵百萬,良將滿朝,豈能容忍江南蕞爾小國,獨抗王命!”苻堅高興地說:“與我共同平定天下的,隻有卿一人而已。”

建元十九年,苻堅頒布進攻東晉命令,規定百姓每十人抽一人當兵。征調各州公私馬匹,一律充作軍馬。苻堅從長安出發,旗鼓相望,前後千裏。當苻堅抵達項城時,涼州兵才到鹹陽,蜀、漢兵才順流而下,而幽、冀兵到彭城,東西萬裏。前秦大軍表麵上聲勢浩大,實際上戰線拉得過長,分散了力量。十月,前鋒苻融攻克壽陽、鄖城,壽陽初戰告捷,便派人馳告苻堅,說:“敵人很少,容易降服,但恐怕他們逃遁,諸軍應該火速南下。”苻堅得到報告後隻率領輕騎八千,日夜兼程趕到了壽陽。苻堅派尚書朱序到東晉軍中勸降。

朱序本為東晉襄陽守將,兵敗被俘,前秦任以度支尚書。朱序向東晉征討大都督謝玄獻策說:“如果秦百萬大軍俱來,的確難與為敵。現在乘諸軍尚未到達,必須迅速出擊,隻要打敗其前鋒,挫其銳氣,就可以戰而勝之。”晉將劉牢之領精兵五千,攻擊洛澗秦軍,秦兵死者一萬五千人,於是晉軍水陸並進。當苻堅登上壽陽城頭,隻見晉軍陣容整齊,氣勢不凡,遙望八公山上的草木,像是一大片軍隊。苻堅麵有懼色,回頭對苻融說:“這明明是勁敵,怎麼說少呢!”秦、晉兩軍夾淝水布陣,隔河對峙。

晉軍要求秦軍退卻,以便渡河決一勝負。秦軍將領認為敵少我眾,要遏守淝水。但苻堅認為不如將計就計,在晉軍渡河時,用騎兵突襲,於是下令全軍稍向後撤。秦軍剛剛撤退,朱序突然在陣後疾呼:“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麵的秦軍嚇得撒腿就跑,後麵的秦軍也跟著狂奔,陣腳大亂。晉將乘機渡過淝水,奮勇衝殺。苻融想攔住秦兵,但逃兵如潮,擠垮他的坐騎,他跌落馬下被迫兵所殺。秦軍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僥幸逃脫者丟盔棄甲,風聲鶴唳。苻堅逃至淮北,想到半生心血付諸東流,潸然淚下,哽咽地對張夫人說:“如今我還有什麼瞼而治理天下啊!”

科學巨匠祖衝之

祖衝之,字文遠,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製造家。祖衝之的原籍是範陽郡遒縣。在西晉末年,祖家故鄉遭到戰爭的破壞,遷到江南居住。祖衝之的祖父祖昌,曾在宋朝政府裏擔任過大匠卿,負責主持建築工程,掌握一些科學技術知識;同時,祖家曆代對於天文曆法都很有研究。祖衝之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麵的書籍,對於自然科學、文學和哲學都有廣泛興趣,特別是對天文、數學和機械製造,更有強烈的愛好和深入的鑽研。祖衝之青年時,就得到博學多才的名聲,宋孝武帝聽說後,派他到“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