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年,他在南徐州刺史府裏從事,先後任南徐州從事史、公府參軍,464年調至婁縣任縣令。祖衝之雖然生活很不安定,但仍繼續學術研究,並取得巨大成就。在天文上,祖衝之博覽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曆法的嚴重誤差,在他33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曆》,開辟了曆法史的新紀元。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隻有50秒;測定月亮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
462年,祖衝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曆。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衝之擅自改變古曆,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衝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曆法是古人製定的,後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衝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隻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曆法的人跟祖衝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衝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曆。直到祖衝之死了10年之後,他創製的《大明曆》才得到推行。 在數學上,祖衝之給《九章算術》和劉徽的《重差》作過注解。他還著有《綴術》一書,彙集了父親的數學研究成果。這本書內容深奧,以致“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故廢而不理”。《綴術》在唐代被收入《算經十書》,成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當時學習《綴術》需要四年的時間,可見《綴術》的艱深。他的最傑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7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衝之還與他的兒子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采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麵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麵的平麵所截,如果兩個截麵的麵積恒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氏原理”。
在科學發明上,祖衝之也是個多麵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裏船”,在新亭江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100多裏。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春米碾穀子,叫做“水碓磨”。他還設計製造過計時儀器——漏壺和欹器。此外祖衝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衝之著述很多,但人多都已失傳。祖衝之確實是一位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宋朝末年,祖衝之同到建康任謁者仆射,此後直到宋滅亡一段時間後,他花了較大精力來研究機械製造。
當祖衝之晚年的時候,政治腐敗黑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北朝的魏乘機發人兵向南進攻。對於這種內憂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麵,祖衝之非常關心。大約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間,他擔任長水校尉的官職。當時他寫了一篇《安邊論》,建議政府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安定民生,鞏固國防。齊明帝看到了這篇文章,打算派祖衝之巡行四方,興辦·些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業。但是由於連年戰爭,他的建議始終沒有能夠實現。500年,祖衝之逝世,享年72歲。為紀念祖衝之,人們將月球背而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祖衝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衝之小行星”。
孝文帝改製
北魏孝文帝是我國曆史上有作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順應時勢,銳利進取,做出的一係列促進文化上的改革一直被世人廣為傳頌。他的漢文化修養很深,十分器重出身江南高門的王肅,認為鮮卑族必須漢化才能鞏固政權,統一南北。當時的北魏鮮卑雖已經開始富強,但較之與中原地區,還是野蠻、蒙昧的。一個相對落後的民族如何統治比它先進得多的民族,這是擺在鮮卑族統治者麵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當時,鮮卑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鬥爭激烈,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銳。鮮卑族統治者經常發動戰爭,掠奪人口,牲畜和財物,讓俘虜進行奴隸般的勞動。統一北方以後,對各族人民的統治也非常殘暴,租稅眾多,徭役繁重。他們強迫各族人民當步兵,在打仗時衝在前麵,鮮卑族騎兵在後麵督陣,稍有遲緩和怠慢,就會被後麵的騎兵踏死。北魏統治者殘酷的階級剝削和民族壓迫,激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斷反抗,僅在北魏建國後的100年間,各地的起義和暴動就有七八十次之多。在魏孝文帝統治時期,史書記載人民暴動的事件也有十幾起。
於是孝文帝將改革的核心放在漢鮮卑漢化上,以文化為切入點層層深入,目的是利用先進的漢族文明來征服野蠻與蒙昧,落後與腐朽,完善自身的國家體製。他改變鮮卑姓氏,如改拓跋為元.禁止使用鮮卑語言和服飾。元宏因為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無漕運之路,而且僻處北邊,不利於控製中原,便向南發展,遷都於東漢以來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陽。
中國古代信巫。巫師用龜甲或蓍草進行占卜,預知所謂天地神鬼的意圖,以推斷人事的吉凶禍福,對社會政治生活具有很大的幹預力量。迷信巫師占卜的風氣盛行於商周奴隸製時代,延續到封建社會。
北魏初年,巫師的地位仍舊很高。每年國家搞兩次大祭祀,“皆女巫行事”。屆時,從皇帝到文武百官,都要聽眾女巫的擺布。
孝文帝即位以後,銳意改革。保守派貴族、朝臣就勾結女巫,利用卜筮迷信,妄圖幹擾和破壞改革。孝文帝認識到,要順利地推行各項改革措施,就必須同卜筮迷信進行鬥爭。
公元485年,19歲的孝文帝下詔說:“卜筮迷信興起於夏、商、周三代,絕不是當今治國的法典,隻能給壞人提供興風作浪的依據。從現在起,卜筮書籍全部焚毀,如果誰敢保留它們,以刑罪論處!”孝文帝的這篇詔書,實際上是討伐卜筮迷信的戰鬥檄文。
公元491年,天大旱,土地龜裂,禾苗枯焦。一群官員向孝文帝上奏章,請求祭神求雨。孝文帝回答說:“昔日成湯、齊景遇到旱災,並沒有祭神求雨,而足依靠人力戰勝天災。現在普天大旱,神若有靈,也不應該安享牲禮。”不久,孝文帝又下詔書,決定減少神廟。
公元493年,孝文帝召集群臣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太極殿商議遷都洛陽的具體事宜。太尉亢丕提出:“凡欲遷都,汛之卜筮,審定吉凶然後可。”孝文帝立即反駁說:“卜筵是古代的做法。過去周公、召公用卜筮的方法,選擇伊、洛地區建都城。可現在沒有周公、召公那樣的人了,用不著占卜了。況且占卜的目的是解除疑難,而現存遷都洛陽是既定的方針,占卜還有什麼用呢?”
漢化與遷都遭到鮮卑族人的反對,太子恂反對其政策,終於被廢、被殺。遷都以後,元宏更多地親迎中州儒士,拓跋氏宗室和代北舊人更加不滿,在平城發動叛亂,被鎮壓下去。遷都的次年,元宏即以齊明帝蕭鸞篡奪政權為借口,米率大軍南伐,從東路渡淮水向壽春進軍。他有意南臨長江,但淮南三大重鎮壽春、盱眙、淮陰都未攻克,隻得遣使臣臨江責罵蕭鸞。二十一年又從西路南下攻南陽、新野,親自率軍攻懸瓠(今河南汝南).沔北大震。次年蕭奄死,元宏以禮不伐喪而退軍。二十三年再從西路南伐,進到馬圈城(今河南鄧州北),因病班師,死於軍中。
陳後主亡國
在北方政治上動亂的時候,南陳王朝獲得了一個暫時的安定局麵,陳朝自武帝開國,綱紀粗備,天下漸安,江南之地號稱富庶。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又一次大割據時期。與春秋戰國相比,君主大都失去了那種銳意改革、積極進取的鬥誌與誌向,這一表現尤以南朝為最。君臣或者苟且偷安,或者趁機享樂,醉心於營造鶯歌燕舞的升平景象,而政治上的墮落更加劇了宮廷內部的爭權奪利和皇族內的兄弟相殘。誰隻要當上了君王,便花天酒地,美女成群。
陳叔寶是南朝最後一個皇帝,即位之後耽於詩酒,專喜聲色。登基後的第3年,國事未定,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光照殿前修建臨春、結綺,望仙3座豪華的樓閣。門窗都是沉香與檀香木,而且到處用金玉珠翠裝飾。建造如此豪華的殿宇,其花費自然要轉嫁到百姓頭上:“稅江稅市,征取百端”,以致“刑罰酷濫,牢獄常滿”。
都官尚書孔範是陳叔寶最信任的人之一,此人深知陳叔寶不願聽人指責自己的過失,每當有大臣進諫,都披他以種種罪名斥退,孔範就曲為文飾,把陳後主的過失說成美德。這些天花亂墜的溢美之詞,陳叔寶飄然如仙,自然欣賞有加,對其倍加寵信。 陳叔寶生活奢侈荒淫,終日與妃嬪、文臣遊宴,完全不理朝政。陳叔寶最為寵幸貴妃張麗華,陳叔寶多半將張麗華抱在腿上,“共商國事”,張麗華“才辯強記,善候主人顏色”。朝政人事,最先知道的是她,然後再通報後主,與其共同決斷。人臣有不同意見,“亦因而譖之”。陳後主對張貴妃言聽計從,因而宦官近侍都與張麗華內外勾結。
就在陳後主等人沉醉幹歌舞升平之時,火頂之災已經悄然降臨。公元587年,隋文帝基本平定了突厥的入侵,便做滅陳的準備,他命令住建康城上遊大造戰船,伺機順江東下。
隋軍咄咄逼人,陳朝朝野驚惶。麵對種種反常之舉,陳後主一麵照舊狂歡作樂,一麵又心煩意亂,常做噩夢。他企圖效法前代皇帝,“自賣於佛寺為奴以禳之”,並在建康城內大造皇佛寺,建七層塔,以求神靈保佑。然而,七層寶塔尚未完工,就被大火焚毀,還引發京城大火,連累百姓。望著京城衝人的人火,酒後的陳叔寶聲汨俱下:“大要滅我!”
隋軍打進皇宮,文武百官自奔東西,到處找不到陳後主。原來他拉上心愛的張貴妃、孔貴妃,出後堂景陽殿,跑到一口枯井旁,跳井藏身。後來,隋軍捉住了幾個太監,才找到陳後主。
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滅亡了。中國自從公元3 1 6年西晉滅亡起,經過270多年的分裂局麵,重新獲得了統一。
隋、唐、五代
隋煬帝遊江都
隋煬帝楊廣,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卻以殘暴著稱於世。他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後麵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麵目。 604年7月,文帝臥病在床,楊廣認為自己登上皇位的時機來了,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處理文帝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隨即宣楊廣入宮,要當麵責問他。正在此時,楊堅的寵妃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調戲她,使文帝頓悟,拍床大罵。急忙命人傳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了密報,謀殺了文帝。楊廣又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未及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楊廣以弑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 隋煬帝時期,大修各種建築工程,搜羅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又下令各地貢獻草木花果、奇禽異獸,征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公元605年,隋煬帝派管理建築工程的大臣宇文愷負責造東都。字文愷是個高明的工程專家,他迎合隋煬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規模搞得特別宏大。建造宮殿需要的高級木材石料,都是從人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來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為了造東都,每月征發200萬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們還在洛陽西麵專門造了供隋煬帝玩賞的大花園,叫做“兩苑”,周圍200裏,園裏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尤其別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樹葉凋落的時候,他們派人用彩綾剪成花葉,紮在樹上,使這座花園四季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