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粗心的代價(3 / 3)

朋友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地退出了總經理的辦公室。善於發現錯漏的人才能有進步,職員有進步公司才能有發展。

奇特的考試

一家外企要聘請一批有實戰能力又有開拓進取精神的營銷人員,朋友在大學時是學銷售的,因此,對這個行業充滿激情和期待。學校根據他們班的實際情況,推薦了部分學生去競聘,其中,也有我這個朋友。

因為該企業不僅規模大效益好,而FL年薪很高,待遇豐厚,所以,前去應聘的人特別多。既有久經商戰的銷售精英,也有初試鋒芒的銷售新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當時,參加報名的人數足有上百,坐滿了該企業會議室大廳。

筆試就在會議大廳裏舉行。試卷一發下,朋友就眼前一亮,發現考試的題目都是他們大學教材中的基本理論常識。這無疑給朋友開了盞綠燈。整個會議大廳裏很多看上去是老推銷員的人,個個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惟有像朋友那種稚氣未褪的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操起筆如關羽操弄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過關斬將,輕易闖過一道道問題的關卡。顯然,這家外貿公司偏向招收一批年輕而有銳氣的新人。

初次筆試後,該外資公司從百人之中有選擇性地挑出十五位進入複試。複試中,外資老板專門聘請了本市有“銷售五虎”之稱的五位銷售業成功人士主持這次考試,讓他們五人在參加複試的應聘者中每人挑三名考生進行測試。朋友則被“五虎”之一的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趙授成選中,另外選中的一位叫楊決,一位叫夏小芳。他們分別被招進一間辦公室進行最後測試。

朋友這組,最先點到名的人是楊決。他進辦公室後,主考官也不多問,隻是從U袋裏掏出一張百圓大鈔,叫他去門口指定的商場買包香煙回來。

楊決在社會上廝混多年,幫別人跑跑腿他認為很正常,何況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於是,他拿了錢便跑到門口商場買了包煙。可楊決把主考官塞給他的錢交給收銀台的時候,收銀員告訴揚決,他這張錢是假幣。楊決不信,拿回錢仔細看了看,發現那錢真的很假,楊決腦於多靈活,立即意識到,這哪兒是測試,這是主考官變著法兒向他們索賄。他毫不猶豫地摸出自己的錢包,掏出自己一百塊錢再次交給收銀員。出門時,他把那張假幣撕得粉碎。主考官趙授成心安理得地接過暢決的煙和買煙找回來的零錢,說了句:“你測試完了,明天來看結果。”久經職場的楊決還是頭一次碰上這麼輕鬆的考試,並為自己的聰明之舉暗暗得意。

第二個點到名的足那位叫夏小芳的考生一進辦公室後,t考官也沒多問,還是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百圃大鈔,也叫她去門口指定的商場買包香煙回來。盡管夏小芳不太願意,她還是捏著錢去了商場,遭遇的結果和楊央樣,收銀員告訴她,那張錢是假幣。夏小芳也沒多想,就把煙放了回去,捏著錢空手回到測試室,如實告訴主考官,說:“這張錢足假幣。”哪知主考官堅決地說:“不,這張錢足真幣,你再去其他商場試試。”夏小芳又匆匆捏著這張錢到另外一家隨場去買煙.結果,她遭受了同樣的尷尬。夏小芳叉把錢帶丁回來。可主考官的態度仍是那樣肯定。這次把夏小芳弄糊塗J'。她決定去銀行的櫃台前把錢驗驗。錢一放進點鈔機,點鈔機馬上瘋狂地叫了起來:請注意,這張是假幣,請注意,這張是假幣。夏小芳這次心裏有底了,回去再次告訴主考官,這張錢的確是假的,主考官很不以為然,說:“是銀行的驗鈔機出了問題,我的錢是真的?”這次,夏小芳又失去了主意,捏著錢,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主考官說話了:“你測試完了,明天過來看結果。”

最後叫到朋友的名字。朋友進辦公室後,主考官不多問,也是交給他一張錢,叫他到門口的商場去幫忙買包香煙。朋友家和我家一樣,父輩都是做生意的,有空經常幫忙坐坐店收收錢。因此,他從主考官手裏剮接過錢,便意識到錢是假的。當著主考的麵,他就指出,這錢是假的。主考看了一眼朋友,肯定地說:“這錢是真的,不信你去商場試試。”朋友笑了笑說:“主考官,不用試,這錢根本買不到東西。你看錢的顏色這麼綠,又沒防偽圖案,細心人一看就能看出這是一張廢紙。”主考不聽朋友解釋,堅決她說:“這是真錢,你買東西就知道了。”朋友見狀,把錢往桌上一扔,生氣地說:“我是來應聘的,不是幫你用假錢去蒙人的。”說完,轉身就準備出門。主考官馬上站起來,說了聲:“你測試完了,明天過來看結果。”

因為朋友不僅經驗豐富,而且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在這組測試中,他成了惟一被錄用的人。

石頭的價值

畢業那年,有幾個工作供我選擇,斟酌再三,我還是拿不定主意去應聘哪一個,困惑之際,便去詢問教過自己心理學的老教授。老教授聽完,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了他一塊石頭叫他去菜市場,並叮囑他說:“不要賣掉它,隻是試著賣。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回來告訴我這塊石頭大約可賣什麼價錢。”徒弟聽完,領命而去,石頭一擺上菜市場,就有人指指點點,說可以當很好的擺設,可以把它當秤砣,或者可以當鐵錘用。不過,他們出價隻有幾個硬幣。

第二天,禪師又把門徒叫來,還是交給他那塊石頭。這次,他讓他把石頭擺到黃金市場上去,不準把它賣掉,仍隻是探探價,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塊塊石頭太好了,他們最低也出到三四百塊錢。”禪師聽後,微微點頭。

第三天,彈師讓門徒把石頭帶去珠寶店,讓他向珠寶商試售。門徒去了珠寶商那兒,一問價,令門徒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並不想賣,但繼續抬高價格,試探這塊石頭最後究竟可以值多少錢,結果他們出到幾百萬。門徒以為珠寶商都瘋了,在門徒眼中,這種石頭能賣到菜市場上的價已經不錯了。

教授把故事講完,問我:“你想把自己擺到菜市場去賣還是擺在珠寶商麵前去賣?”

當然.教授給我講這個故事價,而是讓我認清楚自身的價值不一定是想讓我把自己“賣”個高找準自己的人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