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選擇自己的路(2 / 3)

在做每一個決定前,判斷者必然會有自己的價值觀,而這個價值觀是獨一無二的,因每個人需求不同而定。我們在下各種判斷時,總會先給自己一個“尺度”,以方便我們做比較和判定。

例如,一對情侶相約去西餐廳吃飯,女的向侍應生點了一盤生菜沙拉;男的則點了一盤牛排。

男的建議女的多吃肉才有精神及力氣,女的則反對這種說法,因為她點生菜沙拉有她自己的需求和考慮。她考慮到自己不能吃熱量太高的食物,否則身材容易肥胖;再者,生菜沙拉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和水分,對皮膚很有幫助。這些考慮就是她判斷食物好壞的尺度。而那位男士則考慮到需要高熱量食物的生理需求,所以在他的尺度裏,生菜沙拉是一個不好的決定,他否定了生菜沙拉的價值。

可見,我們在判斷一個決定時,先要有一個合乎我們價值觀的尺度存在。一旦這個尺度建立,我們就可以很明確地去判斷自己選擇的答案是好或不好、對或不對;而價值判斷的實際過程就是將你心中的想法一一拿出來對比被選擇的答案。例如,你會考慮自己膽固醇太高,中式餐點太油膩可能對健康不好;天氣太熱,中式餐點大多又辣又燙,會不會吃得滿身大汗?附近有哪幾家中式餐廳?距離會不會太遠?……你會按照自身需要逐一去比較、判斷。

當然,考慮因素的多寡卻因人而異。有些人比較注重檔次及氣氛,所以拚了老命也要去高級一點的餐廳,至於距離、健康、時間成本、交通等因素就不會那麼注意;有些人比較精打細算,一旦評估了所有的因素,可能就推翻了出去吃的決定,改成幹脆在家“吃方便麵”算了。

每個人的判斷依據(尺度)不一樣,很難說誰的決定必然是對的、十全十美的。個人品味及需求不同,人與人之間很難有一個共同的尺度。

有些人常在一些決定中拿不定主意,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好幾把“尺”:“想吃蛋糕又怕身體太胖,不吃蛋糕又不甘心”;“星期六下午想去看電影,又想和朋友去爬山,還想和男朋友去跳舞……”類似這些矛盾,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

不管每個人的“尺”有幾把、每個人的價值標準差異有多大,在做判斷思考時,方法和理論其實都大同小異,隻是有些人反複在更換自己的“尺度“。但無論我們有多少選擇,最後隻能有一個決定。

因此,了解自己在做判斷時的“尺度”,統一自己的“尺度”,這有助於我們更明快地下決定,不會在猶豫中浪費時間和傷透腦筋。讓選擇符合自身效益

前麵我們說過,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當我們在比較事物、權衡利害得失時,它就是判定一切的標準。

雖然我們心中的這把“尺”是根據自身的需求打造出來的,但它卻有很多不合邏輯之處,甚至和現實背道而馳。所謂的現實邏輯就是現實世界中的各項事實及定律,比如說,酗酒和抽煙對身體不好;違法犯紀必須受法律的製裁;下雨時地上會濕;水往低處流;肚子餓了要吃飯……這些都是合乎邏輯的事實。

如果一個人隻為了滿足自我需求而做出一些不合現實邏輯的決定,像是殺人盜竊、飲酒過度、亂穿馬路、搶銀行等,這些行為必然無法為自己帶來好處,反而會帶來災禍。

有時候,我們在做決定時,除了自己是阻礙自我效益原則的因素外,外在的客觀因素也是一大阻礙。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個人下決定時所依據的竟然是“別人的”尺度。這種做法等於放棄自己選擇人生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所作出來的決定,不見得是符合自身效益的。

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結婚”o當事人在做決定時,可能以別人、父母親友、社會或道德的尺度來作為判斷依據,這種情況下所做的決定很難說是個好決定。因為隻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隻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效益點在哪裏。完全以別人的考慮來決定,這根本就是個錯誤的決定方法。

還有一個常見的情形便是高考後的選填誌願。本來,要選填什麼科係應該是由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來選擇,然而大部分的人卻會受到社會價值觀、父母的期望等等因素影響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常常聽到因為興趣不合造成念書很辛苦的例子,適應力強的會繼續念下去,也有人幸運地念出興趣,但仍有不少人連文憑都混不到。

如果當初能夠以自己的興趣為依據進行選擇,或許可以少走些冤枉路。與其花時間去適應那些沒興趣或不擅長的事物,還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這樣的收獲必定會更多,心情也會更自在開朗。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事可能要在自己做了選擇之後才會發現!

或許有人會覺得,發生這種情況也是不得已的,做決定的人有太多的苦衷和無奈,或許這種決定才是完美的決定,能讓大家喜歡。這種想法可說是大錯特錯,就像“世上沒有不死的人”一上也沒有“完美的決定”o記住這一點,你永遠無法同時滿足眾人的要求,隻有符合自身效益的決定,才是正確的決定。提防環境的幹擾

當你看不清前麵的路時,你所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好決定”是一個我們欲到達的目的地,那麼環境的因素就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地圖。如果這張地圖畫的街道和方向跟實際地理環境相差太多,那麼我們就很難順利到達目的地。

造成環境誤導的因素千奇百怪,不過大致上可分為下列兩人類。

(1)信息不足的誤導。

(2)錯誤信息的誤導。

其實,造成環境誤導的因素非常複雜多變,難以一一列舉。相信每個人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或回想,在這裏我們僅把各種因素歸納為上述兩種類型,讀者可以舉一反三,向各個方向推展,必然可得到更多的驗證。

1.信息不足

老王是一個工作了十幾年的上班族,生活經驗單純。有一天,他看中了一棟房子,想想自己租屋租了十幾年,終於有能力自己買棟房子了。但老王對於買房子的程序和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因此,對於房屋銷售員所說的一切,包括附近的房價行情以及將來有重大交通建設興建使地價增值等信息,老王隻能姑且聽之。

雖然老王很想買這棟房了,但是房價超出了他的預算。一天,老王和太太商量,如果這棟房子的價錢真如銷售員所說已是附近最低的,且兩年後會有好幾條公路及高速公路經過附近,那房價勢必會漲。現在就算買貴了一點,到時可以轉手賺差價,也是不錯的主意。老王在心裏盤算過後,覺得這的確應該是很合理的交易。

於是,老王隔天就訂下那棟房子。談到銀行貸款時,房產銷售員表示最好由房地產公司出麵找銀行,利率會比較低。老王一聽有好處,也沒有另外去求證,就和銷售員簽了約。

事後,老王遇見了一位老同學,盤算了這棟房子的價值,才知道自己買貴了近十萬,連貸款利率也比別家高了一點。老王上網查了城市規劃,又發現幾年後根本沒有公路經過附近,他這才知道被騙了。做決定前的信息不足使老王平白損失了近十萬元錢。2.引用錯誤的信息林太太是一個很節儉的家庭主婦。有一天,她去市場買菜時,看到隔壁張太太和賣米的老板娘耳語,好奇心驅使她湊到張太太旁邊探聽。張太太勉為其難地告訴她,“聽賣米的老板娘說,省糧食局及蔬菜供應中心最近要調漲米價及菜價。老板娘說,政府一調漲,他們這些米商、菜商一定會跟著漲,叫我們趕快多買一點,可以省很多錢。還有,不要跟太多的人說,否則就買不到了。”林太太一聽,暗自慶幸自己真是幸運,得到這個情報,一定要妥善安排,還允諾改天要請張太太吃飯。

林太太和張太太兩人於是買了不少食物及日常用品。在她們的生活經驗裏,隻要米價和菜價一調動,所有的日常用品也都會跟著漲,所以現在買的越多,相對地就能省得越多。‘兩個人連續采購了一個星期,然後在家靜靜等待市場調漲熱潮的出現。

等了一個多月,市場上還是以正常的物價在運轉。張太太.不解地去問賣米的老板娘,老板娘說這些消息是她老公從一個公務員那邊聽來的,或許要再等一陣子吧!又過了一個多月,市場物價不漲反跌。具體原因大家也搞不清楚,或許是生產過剩吧!總之,林太太和張太太買了一大堆東西堆在家裏,不但沒有省到錢,反而大出血。

“人雲亦雲”是很可怕的信息來源。在接收信息的同時,我們最好能先求證一番,不要盲目跟進,否則將得不償失。在第一時間掌握選擇時機時間,在所有決定的要素中,有時是最重要的。

基本上,所有的決定都有時間上的限製,隻是時間的長短不同罷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常都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做出決定。其中有一部分的決定,更需要在問題發生的當時馬上做出,一分鍾也不能耽誤。因此,做決定時掌握“第一時間”是很重要的。

所謂的“第一時間”,並不見得是最快、最急的時間,而是“最適合當前的決定,能為當前的決定帶來最大效益的決定時間”。

第一時間所考慮的最大效益主要有兩個層麵。決定品質的最大效益有時,我們做出決定的時間越短,對我們就越有利。但是,如果我們隻是為了講求時效而忽略了這一決定的品質,即使時間再快,它仍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此,做出決定的第一時間,也就是我們準備做出最好決定的最短時間。2.決定時機的最大效益決定的時間效益除了要迅速之外,也必須講求時機所謂“時機”是根據客觀環境而定的決定時刻。有些決定可能在短時間裏做出,也十之八九可以成功,並且會帶來很大的效益;但有些決定卻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點做出,才能算是成功。這時候,不管你是早點或是晚點做決定,都是不好的。

那麼,第一時間該如何掌握?

不同的決定有不同的第一時間。如何掌握第一時間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模式,必須要看這個決定的時間有多少,急不急?如果真的十萬火急,不待思索就下決定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如果不是那麼緊迫,你做出決定的最短時間點就是你的第一時間。不過,有很多人因為太過心急,常常為了爭取時效,在考慮尚未周詳時就貿然下決定。這是一個很大的毛病,但大部分的人卻常犯下這個毛病。

《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它告誡人們如果時間許可,奉勸大家盡量多算(分析研判),絕不可“無算”就想成功。另外,如何掌握第一時間的最佳時機,就更要看決定的性質及當時客觀環境的變數。讀者朋友隻要記住第一時間的時機原則一 “能為決定帶來最大效益的時間點”,做到隨機應變、臨場活用就可以了。

比方說,如果今天你開車去赴一個重要約會,不巧在路上車子拋錨了,眼看時間緊迫,這時你就要立刻、果斷地做個決定:把車暫時停放在路邊,趕緊打的士去赴約。你越快下決定,所得的效益就越大,因為這個重要約會對你的事業影響重要,所以你要以準時赴約這個目標作為決定的主要考慮因此。這個時候,最快的時間也就是第一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