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猛醒,仔細分析,探索其他行業,思考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最後,他選擇和夫人一起開展不動產業務,這讓他取得了推銷葡萄酒永遠也不能帶來的成功。
許多職業專家認為,一個人一生中至少要經過兩三次的變換,他才能最後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事業,而確定自己合理的目標,則需要同樣長的一段時間。
1 8世紀英國的大政治家伯基說過:“無法付諸實現的事物,是不值得我們去追求的。在這個世界上,若是經過了解以及正確的追求而仍然無法得到的東西,那麼這種東西對我們毫無益處可言。”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你永遠要有目標——屬於自己的目標,不是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目標——這是你自己真正的目標。
目標必須是你自己的,否則你的努力便對你沒有好處。你必須澄清自己的思想,除去不相幹的事件,並深入內心,看清你要達到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在擬定自己的目標時,不要讓慣常的思維奪走你的決心。假如做一張桌子能使你感到滿足,這就是一個值得完成的目標 一縱使除你以外的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價值,那也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寫一本500頁的書使你感到厭倦,這就是一個不值一試的目標了,為什麼?因為它不能使你滿足,盡管別人認為它很重要,你也不必去管。
舉個例子,安東尼·羅賓的妻子請了一位調音師到家裏來給孩子的鋼琴調音。這位調音師是個能手,他很仔細地鎖緊了每一根琴弦,使它們都繃得恰到好處,發出正確的音符。當完成整個調音工作後,羅賓問他要付多少錢,他笑一笑答道:“還不急,等我下次來的時候再付吧!”羅賓不解地問道:“下次?你這是什麼意思?”調音師說:“明天我還會再來,然後一連四個星期每周來一次,再接下來每三個月來一次,共來四次。”他的話弄得羅賓一頭霧水,不由得問道:“你說什麼?鋼琴不是已經調好音了嗎?難道還有問題?”調音師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是調好音了,可是那隻是暫時的,如果想要琴弦能保持在正確的音符上,就必須繼續‘調正’,所以我得再來幾次,直到這些琴弦能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繃緊程度。”
聽完他的話,羅賓不禁心裏感歎道:“原來調音還有這麼大的學問!”羅賓著實是上了重要的一一課。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希望目標能維持長久直至實現,那就得像鋼琴的調音工作一樣。一旦我們有了什麼樣的進展就得立即強化,而且,這種強化的工作不能隻做一次,要持續做到目標完成為止。
即使你有確定的目標並想真心實意地達到,這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你的目標切實可行嗎?許多人都有一種對自己要求過高的習慣,總是想做到最好,但有時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例如,你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很想成為國際明星,但你具備的條件與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差距很大。所以說,認識到這種現實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使你在失敗的時候不會責怪自己。一些對自己要求過高的人,總是拿別人最好的優點與自己一般的特點相比。他們會拿自己與著名的模特兒相比來評價自己的身材相貌;他們會拿自己與所知道的最富有的人相比來判斷自己的財富。很顯然,這種比較是不切實際的,它也不可避免地會貶低自己的自尊心。將大的目標分解成小目標
通常說“一口吃不成胖子”,這個道理不知被重複多少遍。我們希望你也能深知其道,把自己人生的目標分階段地實施,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想法。如果你沒有這樣一個分階段的習慣,這很有可能會在某一時段摧毀你的身心c成事者的眼裏應該是有大目標,也有小目標,用小目標組合大目標!
人們往往並沒有意識到,大事是由小事累積而成,大目標的達成是由小目標的達成所累積出來的;每一個成大事的人,都是在達成無數的小目標之後,才實現他們偉大夢想的。
美國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羅布裏提出了“小目標成功學”o他認為,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能一步登天,所以常夢想一舉成名,一下子就成為一個成大事者。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於個人能力並不夠,二是由於成大事必須要經過長久磨煉。可見,真正的成大事者尤其善於“化整為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看一個例子,25歲的雷因因失業而挨餓。他白天在馬路上亂走,目的隻有一個:躲避房東討債。
一天,他在42號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裏賓先生。雷因在失業前,曾經采訪過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夏裏賓竟然一眼就認出了他。
“很忙嗎?”他問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他想夏裏賓應該看出了他的際遇。
“我住的旅館在第103號街,跟我一同走過去好不好?”
“走過去?但是,夏裏賓先生,60個路口,可不近呢。” “ 說”,他笑著說,“隻有5個街口。” “……”雷因不解。 “是的,我說的是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遊藝場。” 這話有些所答非所問,但雷因還是順從地跟他走了。 “現在,”到達射擊場時,夏裏賓先生說,“隻有1 1個街口了。”不多一會,他們到了卡納奇劇院。
“現在,隻有5個街口就到動物園了。”
又走了12個街口,他們在夏裏賓先生的旅館停了下來。奇怪得很,雷因並不覺得怎麼疲憊。
夏裏賓給他解釋了其中的緣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裏,這是生活藝術的一個教訓。無論你與你的目標有多遙遠的距離,都不要擔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個街口的距離,別讓那遙遠的未來令你煩悶。”
在東京一次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借什麼取勝時,他隻說了“憑智慧戰勝對手”這麼一句話,當時許多人認為山田本一在故弄玄虛。
2年後,在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山田本一再次奪冠。記者又請他談經驗,性情木訥的山田本一還足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許多人對此仍迷惑不解。
1 0年後,山田本一在自傳中解開了這個謎。他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畫下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終點。比賽開始後,我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 40多千米的賽程,就這樣被我分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完成了。最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目標定在40千米外的終點線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千米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許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困難大,而是因為成功距離較遠,正是這種心理因素導致了最終的失敗。如果把長距離分解成若幹個距離段,逐一跨越它,就會輕鬆許多,而目標具體化正是可以讓你清楚當前該做什麼、怎樣能做得更好。
目標必須具體,比如你想把英文學好,那麼你就訂一個目標,每天一定要背10個單詞、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內能看懂英文書報。由於你定的目標很具體,並能按部就班去做,這就容易達到。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人分成兩組,讓他們去跳高。兩組人個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過了2米。然後,他對一組人說:“你們能跳過2.1米。”而對另一組隻說:“你們能跳得更“。。結果是第一組由於有2.1米這樣一個具體要求,每個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組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他們隻跳過2米多一點,不是所有的人都跳過了2.1米。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第一組有一個具體目標。
山田是一位擁有出色業績的推銷員,可他一直都希望能躋身於最高業績的行列中。這一開始隻不過是他的一個願望,從
瞄沒真正去爭取過。直到三年後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話:“如果準目標 願望更加明確,就會有實現的一天。”能於是,他當晚就開始設定自己希望的總業績,然後再逐漸增箭加,這裏提高5%,那裏提高10%,結果顧客就增加了20 %,甚至更高。這更加激發了山田的熱情,不論什麼狀況,在任何交易中,他都會設立一個明確的數字作為目標,並鞭策自己在一二個月內完成。
“我覺得,目標越是明確越感到自己對達到目標有股強烈的自信與決心。”山田這樣說。他的計劃裏包括“我想得到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後,他把所有的訪問都準備得充分、完善。相關的業界知識加之多方麵的努力積累作為依托,山田在第一年的年終,創造了空前的業績,以後年頭的效果更佳。
山田曾做了一個總結:“以前,我不是不曾考慮過要擴展業績,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為我從來隻是想想而已,不管是否付諸行動,當然所有的願望都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