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瞄準目標才能一箭中的(2 / 3)

人生目標可以和個人生活有關(如改善和配偶的關係),也可以和工作有關(如爭取升遷以提升在公司的影響力),或二者兼顧(如找一份不需整天麵對電腦的工作以增加和別人相處的機會)。這些目標可以描繪出理想的人生藍圖,也是自己精力的主要投注之處。

國外的成功學研究者發現,雖然某些目標不難達到,但如果它能具備下列五個特質,就將更容易完成。

(l)具體:“寫一份計劃書”,這不能視為目標,最多隻是一個想法或需要而已;但“每天寫三頁,直到計劃完成”,這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要有更多閑暇時間”,這是一個夢想;但“空出三個星期到希臘走走”,這則是一個目標。具體的目標還有另一個好處:它可以讓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達到目標。

(2)可量化:隻有確定一個量化的目標,才能衡量每日進度,才能幫助你了解目標的完成狀況及未來所需努力的程度。

(3)可達到:在妥善運用所有資源(時間、金錢、教育、經驗及技能)的情況下,你的目標能否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比方說五年內?你要清楚:不論目標設定過高或過低,它都會消磨你的誌氣。

(4)實際:這個目標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想賺更多的錢,你願意犧牲目前生活中的哪一項去交換?這些都是需要你認真思考的問題。也許你所獲得的還比不上失去的;可能你因職位升遷而嚐到了擁有權力的好處,但卻被隨之而來的責任壓垮。這些都是目標不實際帶來的後果。

(5)時效:有效地規定期限能夠提升生產力與工作品質。要在最後期限內達到預定目標的一個方法是:把最後完成期限分成許多較短的完成期限。這就是說,如果你希望在下個月底完成某一目標的話,不妨將工作分成幾個段落,然後對其分別設定期限,這樣達到目標的幾率會較大。例如,你可以要求自己分別在上、中、下旬完成某些工作。有了一個最後期限的壓力,可以促使你努力工作;設定次要的完成期限,則可分散工作壓力,並能讓你集中心力,一次認真完成一件事。

將以上五個特質綜合起來,有利於幫助你找到一個最符合你實際情形的目標。你可以找幾張紙,分別寫下每個目標,這種方式可讓目標更具體可行,而不隻是漂浮在腦海中的空想。畢竟,一個停留在腦海中的想法,一不留神就會被其他更緊急的事情取代。如果能寫在紙上,它就會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提醒,要你集中精力,並且隨時留意自己的進度。

那麼,我們具體該怎麼確定合適的目標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目標應該是明確的

有些人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但他的目標是模糊的、泛泛的、不具體的,因而也是難以把握的,這樣的目標其實同沒有差不多。

不妨舉個例子,一個人在少年時期確定了要成為一名科學家的目標,這樣的目標就不是很明確。科學的門類很多,究竟要成為哪一學科的科學家,確定目標的人其實也並不是很清楚,因而目標也就難以把握。

如果目標不明確,人們行動起來就會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就有可能浪費時間和耽誤前程。

生活中有不少人,有些甚至是相當出色的人,就是由於自己確定的目標不明確、不具體而最終一事無成。目標應該是實際的

一個人確定奮鬥的目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能夠有助於發揮自己的長處。

如果目標不切實際、與自身條件相差甚遠,它就不可能達到。為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目標花費大量精力,這同浪費生命沒什麼兩樣。

確定實際的目標,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欲望和需要。我們通常把欲望和需要混為一談,以致我們看不到真正本質性的東西。由於這種混淆很容易扭曲我們對成功的界定,因準目標此,把我們真正需要的事物與那些我們不需要的,但僅僅是欲望才能對象的事物區別開來,這是很重要的。

柏拉圖說:“在奢侈品不被需要、必需品也成為多餘時,人生的是最幸福的。”要想感受到真正的成功,我們就必須滿足自己基本的需要。然後,我們再繼續努力去實現那些最終欲望或得到奢侈品,但它們不是幸福的真正基礎。如果不首先滿足身體的需要而去追求欲望,我們就極有可能置自己於悲慘的境地。

許多人確定的目標往往反映出他的欲望,但這卻與其需要相矛盾。曾經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經常確定那些使他承受超越自身壓力極限的目標。他宣稱:“我必須為自己確立目標,否則我將沒有成就感。”於是,第一天,他強迫自己跑兩英裏;第二大,他跑了三英裏;在兩周內,他跑步的距離達到七英裏;在第四周,他拉傷了韌帶,三個月不能跑步。在他的其餘愛好、工作中,這個模式也在不斷地重複著。作為一個汽車推銷商,他習慣性地為自己製定一些不可企及的目標。可以預見,他的目標必須常常落空。這使他感到萬分沮喪,對家人、朋友動輒發火。通過分析他的情況,我們看到,正是那些習性使然的目標讓他筋疲力盡,因為這些都是根據其欲望、而非需要製定的。

一旦這個運動員不再用距離和速度來衡量自己的表現,他就會發現自己對體育運動更感興趣、更少受傷,對堅持鍛煉的劃也更有熱情。如果他把同樣的原則應用於工作,他就會發現適度的成就目標使他有更多的成功機會,這反過來又會讓他在家庭中保持一種積極的情感。逐漸地,他會發現自己絕大部分欲望已經變為現實,但不是刻意追求它們,而是先保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後逐步發展。

2.目標應該是專一的

一個人確定的目標要專一,而不能經常變換幻不定。

確定目標之前需要深入細致的思考,要權衡各種利弊,要考慮各種內外因素,以便使自己能從眾多可供選擇的目標中找到最合適的。

一個人在某一個時期或其一生中一般隻能有一個主要目標,目標過多會使人無所適從、應接不暇。

有些人可能做的事情很多,但結果沒有一樣做得精。曾經有一位房產商人,居然記不清自己手頭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築物的生意,接著增加到兩座,後來信用更大了,擴展到其他業務。他曾回憶說:“刺激得很,我在試驗自己的極限。”

有一天,銀行發來通知,說他擴張過度,冒太大風險,並停止給他信貸。這位奇才於是失敗了。

起初,他怨天尤人,埋怨銀行、經濟環境、職員。最後他清醒地意識到:“我明白我沒有量力而為——欲速不達。”緊接著,他重定目標,找出最拿手的生意——發展地產。他熬了好幾年,終於又慢慢振作起來。如今,他又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做事也更有分寸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沒有什麼成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常確立目標而又經常變換目標,所謂“常立誌”者就是指這樣一種人。目標應該是特定的

目標不能過於廣泛,而應該確定在一個具體的點上。這就如同用放大鏡聚集陽光使一張紙燃燒一樣,要把焦距對準,紙片才能點燃。如果不停地移動放大鏡,或者對不準焦距,都不能使紙片燃燒。

這也好像建造一座大樓一樣,圖紙設計不能隻是個大概樣子或者含糊不清,而必須在麵積、結構、款式等方麵都是特定和具體的。目標應該用具體的細節反映出來,否則它就會顯得過於籠統而無法付諸實施。

3.目標應該是長期的

一個人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確立長期的目標,要有長期打硬仗的思想和心理準備。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世界上的確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確定了長期的目標,就不怕暫時的挫折,也不會因為前進中遇到困難而畏縮不前。許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須付出時間和代價,甚至一生的努力。

4.目標應該是遠大的

目標有大小之分,這裏講的主要是有重大價值的目標。隻有遠大的目標,才會有崇高的意義,才能激起人們心中的渴望。目標必須是自己的.

美國著名的不動產經紀人安德魯最初是葡萄酒推銷員,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於是他認為自己的目標就是“賣葡萄酒”。最初他為一個賣葡萄酒的朋友幹活,接著為一名葡萄酒進口商工作,最後同另外兩個人合作經營了自己的進口業務,這並非出自熱情,而正如他自己所說:“為什麼不?我過去一直在賣葡萄酒。”

不巧地是,生意越來越糟,可安德魯還是拚命地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閉。他還是不改行,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事業的失敗迫使他去上一門教人們如何創業的課。他的同學有銀行家、藝術家、汽車修理工等,他逐漸認識到這些人並不認為他是個“賣葡萄酒的”,而認為他是個“有才能的人”、“多麵手”,這些看法使他拋棄了原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