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慧眼識人(2 / 3)

在高明的觀察者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狀況的“海報”。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當人們與他人交往時,無論是否麵對麵,都會下意識地表達各自的情緒,與此同時也注視著對方做出的各種表情,正是這種過程,使人們的社會交往變得複雜而又細膩、深刻。

19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生理學家科瑞爾在《人,神秘莫測者》一書中論述道:“我們會見到許多陌生的麵孔,這些麵孔反映出了人們的心理狀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映得將越來越清楚。臉就像一台展示我們人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內心活動的顯示器。

如下這些“臉語”是比較容易讀懂的:蹙眉皺額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緒;雙眉上揚、雙目張大,可能足表現驚奇、驚訝的神情;皺鼻,一般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等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有如下特點。

(1)嘴角拉向後方。

(2)麵頰往上展。

(3)眉毛平舒,眼睛變小。

不愉快的表情的特點如下:

(1)嘴角下垂。

(2)麵頰往下拉,變得細長。

(3)眉毛深鎖,皺成倒“八”字。

此外,眉、鼻、嘴的不同動作也會表現出人的性格特征。人們一般可以從麵部發生的不同表情和動態中,窺探到對方的性格特征和真實意圖的大致麵目。

眉——有心理學家研究,眉毛可有20多種動態,分別表示不同感情。漢語中常用詞語有:柳眉倒豎(發怒),橫眉冷對(輕蔑、敵意),擠眉弄眼(戲謔),低眉順眼(順從)o宋代詞人周邦彥有一句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這是因為一個人眉間的肌肉皺紋較為典型地體現出他的焦慮和憂鬱,而一旦眉間放開、舒展,則是心情變得輕鬆、明朗的標誌。

鼻——鼻子的表情動作較少,而含義也較為明確。人在J犬惡時聳起鼻子,輕蔑時嗤之以鼻,憤怒時鼻孔張大,緊張時鼻腔收縮,屏息斂氣。

嘴——嘴部的表情主要體現在口形變化上。傷心時嘴角容易下撇,歡快時嘴角會提升,委屈時通常撅起嘴巴,驚訝時伴有張口結舌的動作,忍耐痛苦時常常是緊咬下唇。所以,嘴唇的曲線能敏感而自然地暴露入的內心活動。

當一個人正在工作時,忽然沉默下來,而且,很明顯地露出不愉快的表情,那麼這種人在危機中,極難承受得起精神上的負荷。他屬於欲求不滿而又缺乏耐性的人,對於事態的發展無法應付自如;在實際生活方麵,他根本就缺乏堅強的性格;如果是在逆境的情況下,他就會立刻表現出軟弱的本性。

這是一種失衡的表情,由於內心的衝突,使他的麵部表情失去原有的平衡。對於一般人而言,佯裝出一種與感情不符的表情,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內心的活動會造成他臉部肌肉發生連鎖反應,表情的變化隨之產生了。

如果某個職員不滿公司主管的言行,卻隻能敢怒不敢言,隻好裝出一副毫無表情的樣子。而事實上,不管這人如何壓抑那股憤怒的感情,內心的不滿依然很強烈,如果仔細觀察他的麵孔,你會發現他的臉是僵直的麵孔。

還有兩種可能造成毫無表情的情形。一種是漠不關心,另一種是根本沒有放進心裏去。當然,這也可能意味著他對人非常關心,卻不願讓人輕易地看出來。憤怒、憎恨、悲哀等感情能夠從麵部表現出來,很容易成為阻礙正常社會活動的因素,所以人們都竭力設法壓抑這種負麵的感情,而盡量表露出喜歡或笑容滿麵的正麵表情。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正麵角色,而討厭反麵角色,就是這個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最能體現這種現象的例子莫過於夫妻之間的爭吵。當彼此間的不調和達到很激昂的情況時,不快樂的表情反而會逐漸消失,結果呈露出愉快的笑臉,態度也顯得謙恭而親切。

如果彼此間常常會陷入強烈的敵意和反感之中,在對方的麵前表現這種敵意和反感的話,不但會給對方帶來不愉悅,對家庭、社會都有不良的影響,所以,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人們產生了言不由衷的表情。這是一種無奈的方式。

人的喜怒哀樂是通過臉部的活動來表達的。很少有人注意過人左右臉的變化並不是對稱的,表情先是由左臉開始的。

一位美國學者沃爾夫對人的麵部表情做了深入的研究後,在論文巾指出,人的臉部在表達情緒時,左邊要比右邊變化來得強烈。

論文發表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係三位心理學家隨即找了86個不同性格的人,進行了一係列實驗,結果證實了沃爾夫的論斷:人麵部表情左右不對稱,表情變化是通常先由左臉開始的。這是由於左臉是由大腦右半球所控製的緣故。大腦右半球通常和外界有著直接的聯係,不必通過言語作為媒介(言語是由左半球控製的),因而左臉的表情要比右臉來得快.來得強一些。

這就是說,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製,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即經過克製和偽裝的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

從對方表情上,能夠一眼洞察別人的內心動機,春秋時期的淳於髡是個中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廣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因此,梁惠王連連召見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與他傾心密談。但前兩次淳於髡都沉默不語,弄得梁惠王很難堪。事後梁惠王責問推薦人:“你說淳於髡有管仲、晏嬰的才能,哪裏是這樣,要不就是我在他眼裏是一個不足與言的人。

推薦人以此言問淳於髡,他笑笑回答道:“確實如此,我也很想與梁惠王傾心交談。但第一次,梁王臉上有驅馳之色,表明他正想著驅馳奔跑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就沒說話。第二次,我見他臉上有享樂之色,是想著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也就沒有說話。”

那人將此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一回憶,果然如淳於髡所言,他非常歎服淳於髡的識人之能。透過眼睛看人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透過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看出此刻他在想什麼。常見有人懷疑對方說謊話時,對他說:“看著我的眼睛!”此時若對方沒說假話,就會迎著挑釁的目光看過去,反之就會目光躲閃或幹脆眼觀別處、不予回答。一個人的眼睛不能掩蓋心裏的邪惡念頭,心胸純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從一個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個人的品質高下、心術正邪。

孟子曾經指出,觀察一個人的善惡,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為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的醜惡。心正,眼睛則明亮;不正,則昏暗。聽一個人說話時,注意觀察他的眼睛,這個人的善惡能往哪裏隱藏呢?

心理學家珍·登布列在《推銷員如何了解顧客的心理》一文中說:“假如一個顧客眼睛向下看,而臉轉向旁邊,表示你被拒絕了;如果他的嘴是放鬆的,沒有機械式的笑容,下顎向前,他可能會考慮你的提議;假如他注視你的眼睛兒秒鍾,嘴角乃至鼻子的部位帶著淺淺的笑意,笑意輕鬆,而且看起來很熱心,這個買賣大概就有戲了。”

每一個人,不管自覺或不自覺,他的眼睛往往是他的靈魂的忠實解釋者,正如《簡·愛》中寫道:“靈魂在眼睛中有一個解釋者 一時常是無意的,但卻是忠實的解釋者。”

從眼睛看人的方法由來已久。情所表現的最顯著、最難掩的部分,不足語言,不足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我們看眼睛識人,不在乎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

三國時,曹操派刺客去見劉備,刺客見到劉備之後,並沒有當時下手,而是與劉備討論削弱魏國的策略,他的分析極合劉備的意思。

不久之後,諸葛亮進來,刺客很心虛,便托辭上廁所。

劉備對諸葛亮說:“剛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幫助我們攻打曹操的勢力。”

諸葛亮卻慢慢地歎道:“此人見我一到,神情畏懼,視線低而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漏出來,他一定是個刺客。”

於是,劉備連忙派人追出去,刺客已經跳牆逃去了。在瞬息之間,透過眼神的變化看出一一個人的目的和動機,固然需要先天的智慧,但更多的是靠後天的努力,在環境中磨煉和培養出來。諸葛亮能夠看透此人,主要是從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中發現破綻的。而那些儀表不俗、舉止軒昂之輩,想一眼識破他的行徑,就可能比較困難了。以下是一些透過眼神識人的方法。

(1)你見他眼神沉靜,便可明白,他對於你所認為著急的問題早已成竹在胸,應付之後,定操勝算。你隻管向他請示辦法,表示焦慮。如果他不肯說明白,這是因為事關機密,你不必要多問,隻靜待他的消息便是。

(2)如果你見他眼神散亂,便可明白,對於你所認為著急的問題他也是毫無辦法,困心焦慮之餘,反弄得六神無主。你徒然著急是無用的,向他請示也是無用的。此時,你得平心靜氣,另想應付辦法,不必一事多問,這隻會增加他的煩躁。這時是你顯示本領的機會,還是快快自己去想辦法吧!

(3)如果你見他眼神橫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他對於你是異常冷淡的。如有請求,暫且不必向他陳說,陳說反而顯得你不知趣、不識相。你應該從速借機退出,即使多逗留一會兒也是不適合的。你不妨退而研究他對你冷淡的原因,再謀求恢複感情的途徑。

(4)你見他眼神陰沉,應該明白這是凶狠的信號,你與他交涉須得小心一點。他那隻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後伺機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準備想和他見個高低,那麼最好從速鳴金收兵,且防追奔逐北。

(5)你一旦見他眼神流動異於平時,便可明白他是心藏詭 計,想給你苦頭嚐嚐。這時你應步步為營,不要輕近,前後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跌翻在他的手裏。他是個詭而不正的人,不要過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語,這是鉤上的餌,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6)你見他眼神呆滯,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對於當前的問題惶恐萬狀,盡管口中說不要緊、有辦法,其實他雖未絕望,也的確還在想辦法,卻一點也想不出所以然來。你不必再多問,應該退去考慮應付辦法,作為互相切磋的資料,如果你已有辦法,應該向他提出,並表示有幾成把握。

(7)你見他眼神似在發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燒,意氣極盛,如果不打算與他決裂,你應該表示可以妥協,速謀轉機。否則,再逼緊一步,勢必引起爭鬥,甚至發生正麵的劇烈衝突。

(8)你見他眼神恬靜,麵有笑意,你可明白他對於某事非常滿意。你要討他的歡喜,不妨多說幾句恭維話;你要有所求,這也是個良好機會,相信他一定比平時更容易滿足你的願望。

(9)你見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對於你的話已經感到厭倦,再說下去必無效果。你如果不趕緊告一段落,或乘機告退,或者尋找新話題,談談他所願聽的事,便是自討沒趣了。

(10)你見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對於你的話認為有一聽的必要,應該按照你預定的計劃,婉轉陳述。隻要你昀見解不差,你的辦法可行,他必然是樂於接受的。

(11)要是你見他眼神下垂,連頭都向下傾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憂、萬分苦痛。你不要向他說得意事,你的得意事反而會加重他的苦痛;他也小該向你說苦痛事,因為同病相憐越發難忍。你隻好說些安慰的話,並且從速告退,多說也是無趣的。透過握手看人

握手寒暄現在可以說是最普遍被采用的世界性“見麵禮”。

握手是從原始的雙手舉起的姿勢(表示沒有攜帶武器)演變而來,後來采用羅馬式手碰胸的姿勢表示問候之意。在羅馬帝國時代,人們並不握手,而是抓著彼此的前臂。在現代,握手是表示歡迎,手心張開表示公開,而接觸表示合二為一。

握手這一形式雖然簡單,但每個人握手的方式都不盡相同。美國心理學家伊蓮嘉蘭在一本書中指出,一個人與人握手時所采用的方式,能反映出他的個性。

使勁握手的人,通常表示他的主動性很強,而且充滿了信心,反之,不大用勁兒握手的人,除表示其身體欠佳、有氣無力外,就是其性格脆弱。在公共場合裏,不斷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這個人富有社交經驗或是強烈的自我表現欲。

利用握手的方式,怎樣才能了解對方微妙的心理活動呢?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現象,就是通過手的溫度來判斷。.在人的身體中,當發生恐怖或驚嚇的感情變化時,跟自己無關的自我神經意識會突然活動起來,並引起呼吸的緊張、血壓與脈搏的變化或是汗腺的興奮等。你如果跟對方握手時,發現對方的手掌出汗,這就表示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表征。有些女性表麵上看來冷若冰霜,但若握住她的手,卻發現她的掌心有些濕,這是男性的容貌、身體或者語言、氣氛等,引起了她某種興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