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我很願意擔此重任,但我還不夠成熟,實在是怕有負重托呀!”雖然井深大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但是他還是知道老板壓給他的擔子有多重——那絕對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應付得過來的。
“新的領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陌生的,關鍵在於你要和大家聯起手來。眾人的智慧合起來,這才是你們的強勢所在,這樣還能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呢?”盛田昭夫語重心長地說道。
井深大的心裏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對呀,我怎麼隻想到自己呢?不是還有20多員工嘛,為什麼不向他們虛心求教,和他們一同奮鬥呢?”
井深大隨後便找到市場部的人員了解銷路不暢的原因,他得到這樣的答複:“磁帶錄音機之所以不好銷,一是太笨重,一台大約45公斤;二是價錢太貴,每台售價16萬日元,一般人很難接受,半年也賣不出一台。您看能不能在‘輕便’和‘低廉’這兩方麵著手改變一下?”井深大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點頭稱是。然後,他馬上又找到信息部的同事了解情況,信息部的人告訴他:“目前美國已采用晶體管生產技術,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非常輕便。我們建議您在這方麵下工夫。”井深大點頭,回答道:“謝謝。我會朝著這方麵努力的!”
得到了好的建議,井深大便帶領員工們著手進行改進。在研製過程中,他和生產第一線的工人們一同團結合作,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終於於1954年試製成功日本最早的晶體管錄音機,並順利地推向市場,索尼公司也由此開始了企業發展的新紀元!
井深大通過充分調動團隊成員間合作的積極性,使每一名員工都能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群策群力,將團隊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最終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利潤,而他自己也榮升為索尼公司的副總裁。
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認為:“在一家具有整體高智商公司裏工作的雇員,如果能夠有效的協作,就會使公司的聰明人彼此發生可能的聯係。也就是說,當這些高智商的人才進行良好的協作時,其能量會衝出一條路;團結、交叉合作的激勵會產生新的思想能量——那些新來的、不太有經驗的雇員,也會因此被帶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上,從而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可見,一個人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將直接關係到他的工作業績和事業的長遠發展。
因此,要想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員工,一定要打破自己的個人主義,培養自己的協作能力,學會欣賞別人,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
同時,在職場之中,即使有競爭和利益上的衝突,同事之間、同行之間也並不是敵對關係,而是相輔相成、互相幫助、互相協作的夥伴關係。每一名員工在職場中要有正確的競爭心態:既要竭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又要顧及大家的利益;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幫助他人努力工作;既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又要實現協作和雙贏。
韓立友和白宏同時進入加州電力工程公司,在工作中他們不相上下。韓立友是董事長的兒子,由於這一層關係,上司自然比較關照韓立友;白宏則單槍匹馬,無依無靠。但白宏並未因自己沒有這樣的關係而表現出消極情緒。相反,在工作中白宏經常與韓立友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中的難點。在完成11萬伏高壓輸電線路的安裝過程中,兩人晚上看圖紙、安排工序,白天拚命工作,把預定的工期提前了1/3,因此還得到了公司的獎勵。
這時,有朋友勸白宏,韓立友本來就有上層關係,現在你幫他的忙,就等於拆了自己升遷的梯子。他卻說:“我佩服韓立友的能力和人品,他是董事長的兒子,但他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全公司有多少人能夠進行11萬伏的帶電作業?他就是其中一個。”
過了一段時間,公司董事長通過韓立友也認識了白宏,並且很欣賞他的工作能力與敬業合作的精神。在韓立友被提升為安裝工程處經理之後,白宏也被提升為副經理,不久白宏又被調到另一部門擔任正職。
在麵對競爭對手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從公司的全局利益出發,而不會去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與同事協同作戰,往往會得到更多的回報,從而實現與團隊的雙贏。
作為員工,要想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精神,建立與團隊成員精誠合作的關係,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去做:
1.不做“勾心鬥角”的人
如果員工之間處於一種無序和不協調的狀態之中,出現雙方之間互相扯皮、推諉責任以致使各種積極力量被互相抵消的現象,“就是我做不成,我也不讓你做成”,那麼.這個團隊就岌岌可危了,作為企業的老板也最討厭這種由於員工之間的爭鬥而引起的內耗。
2.積極地參與到集體中
在許多團體場合,有的人喜歡讓別人出頭露麵,在討論中首當其衝,而自己卻靜靜地坐在那裏,做一個似乎感興趣的旁觀者。這樣做的結果是,你無法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贏得團體中其他成員對你的尊重,或者對團體的決定施加影響。既然你同樣對團體的最終決策負有責任,無論你態度積極或保持沉默,你都可以貢獻你的聰明才智。
3請他人幫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界上沒有人可以說“萬事不求人”,請求他人幫忙,在公司之中,在團體之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另外,請求他人的幫助,不但能夠解決你的難題,另一方麵也加強了團隊的合作風氣。
需要強調的是,在請求他人幫忙時,也要有所注意:
(l)直接說出請求,這比拐彎抹角更容易讓人接受;
(2)把理由說明白,你所強調的必須是真正的理由而非借口;
(3)不要利用友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平等的,不要以為有了交情就可以隨意讓人幫助你:
(4)尊重別人說“不”的權利,如果對方已明確告訴你無法幫忙時,不要苦苦相逼或糾纏不休,這隻會讓人厭煩,離你遠去。
總之,正如俗話所說,“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群體成員之間互相提供幫助和鼓勵,每個人都能貢獻出自己獨特的技能,這樣團體的一致性和認同感激勵著團體成員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形成一種“團隊精神”,它能使每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成就事業上的長遠發展。
建立和諧的合作環境
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人,不僅取決於本職工作的完成質量,更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其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著名社會專家戴維博士曾說:“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便墜人了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家中,你是子女,又是父母;在企業,你是下屬,又是上級;在社會,你是小輩,又是長輩;在交往中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在這個巨大的網上,你個人就像是一個關節點,從個人出發,像水紋一樣,形成一圈圈以個人為中心的人際關係網。”
職場之中,一個人能否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人,不僅取決於本職工作的完成質量,更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其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這是因為,要想使所做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同事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是一件絕不能忽略的大事。
作為員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在自己周圍創造出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才能有利於工作上的交流,以便能夠通過團隊的力量進行有效合作,促進工作上的進展;同時也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及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艾爾·艾倫是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業務部的一名職員,雖然他一心想成為像自己的同事吉姆那樣的王牌推銷員,但他的業績卻一直毫無起色。於是,每當他看到自己的同事做出成績贏得讚賞時,他都會非常羨慕,也渴望像他們那樣,讓別人翹起大拇指來誇獎自己。
後來,有一次,艾爾·艾倫冒著嚴寒沿著一家家商店攬業務,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他非常沮喪。當他非常懊惱地回到公司時,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工作能力出色的同事吉姆正在等他,他看到了吉姆熱情的眼光和懇切的表情。
“艾爾,辛苦了!”吉姆為艾爾·艾倫遞上一杯咖啡,非常真誠地說道。
“謝謝!”艾爾·艾倫非常感動。
“我什麼都不想跟你說,我隻想告訴你,困難總會過去的,你什麼都不要怕,我會支持你的!我也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真的,你會是最棒的保險業務員的!”吉姆知道,在此時,幫助艾爾·艾倫重樹信心便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真的嗎?好,我一定會加油的!我會成為你希望的那樣的!”艾爾·艾倫對吉姆鄭重地承諾,也是對自己的承諾。
第二天,艾爾·艾倫從公司出發前,又一次信心滿滿地對吉姆說:“等著看好了!今天我要再去拜訪那些客戶,並且爭取到和你一樣多的業務!”
艾爾·艾倫沒有食言,他果然說到做到。這一天他回到了威斯康李市區,再度拜訪他昨天所拜訪過的客戶。當這一天結束時,他竟然爭取到了將近20個新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