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表明,既能跟老板同舟共濟,又業績斐然的員工,是最令老板傾心的員工。如果你有出色的業績,你就會變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如果你總無業績可言,老板想重用也會猶豫,因為他不放心。
對於員工來說,你的工作業績最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顯示你過人的魄力,體現你的個人價值。因此,要想成為受到公司歡迎的員工,就必須用自己的成績去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必須對企業的發展有貢獻,這樣你才會得到企業的重用,贏得上司的青睞。同時,業績的高低也直接決定了員工的實際收益。
在IBM公司,每一個員工工資的漲幅,都以一個關鍵的參考指標為依據,這個指標就是個人業務承諾計劃。製定承諾計劃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員工和直屬經理坐下來共同商討這個計劃怎麼做更切合實際,幾經修改,達成計劃。當員工在計劃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時,其實已經和公司立下了一個一年期的軍令狀。上司非常清楚員工一年的工作及重點,員工自己對一年的目標也非常明白,所要做的就是立即去執行。到了年終,直屬經理會在員工的“軍令狀”上打分,這一評價對於日後的晉升和加薪有很大的影響。當然,直屬經理也有個人業務承諾計劃,上級經理也會給他打分。這個計劃是麵向所有人的,誰都不允許搞特殊,都必須按這個規則走。IBM的每一個經理都掌握著一定範圍內的打分權,可以分配他領導的小組的工資增長額度,並且有權決定分配額度,具體到每個人給多少。IBM的這種獎勵辦法很好地體現了其所推崇的“高績效文化”。在這個以業績為主要競爭力的時代,沒有能力改善公司的業績,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員工,是沒有資格要求企業給予回饋的,最終也將因自己的業績平平而麵臨被淘汰的危險。所以,對於任何員工而言,工作必須以業績為導向。
高績效是好員工的顯著標誌,沒有績效,再聰明的員工也會被淘汰出企業。但出色的業績絕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能得到的。要吃櫻桃先栽樹,要想收獲先付出。出色的業績需要人們在工作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找出更有效率的方法;在工作的每一個層麵,找到提升自己工作業績的中心環節。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業績步步升高呢?
1.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有句口號叫做“向效率要時間”,就是說,較高的工作效率可以爭取到較多的時間;相反,浪費或者不善於安排時間,會出現工作效率低下的現象。可見,時間與效率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你要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效率,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2成為“幹得不錯”的員工
在這裏,所謂“幹得不錯”,並不僅指賣力而已,同時還包含著對其達到預期業績的能力的肯定。在現代社會裏,僅有工作熱忱、踏實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要有完成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的能力才行。
的確,“那個人很老實,你就用他吧”,“他沒有其他的特長,不過很老實”,諸如此類的推薦語,如今已很難再讓人接受,福澤曾說過:“誠實並不是技能。”如果認為一個人誠實就可以看守保險櫃,那是大錯特錯的想法。有一種觀點認為,讓一個小偷看保險櫃是最理想的安排。
3以人緣來促進工作
在一家公司中,你能不能提升業績,除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之外,與自己的人緣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是一個交際的社會,辦事能力的確同人緣有很大關係。人緣好的人,在社會上的形象就好,人們對他的評價也高,找人辦事也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幫助。因此,在你的提升業績計劃中,一定要考慮到你的人緣因素,根據人緣的好壞程度決定自己實現哪一個目標。
緊扣細節,要做就做到最好
隻有注重細節,才能注意到工作中問題的關鍵細節所在,才能做到為使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成事而忽略細節,才能發揮最完美的執行力。
員工在工作中注重細節,是一種服從的態度,是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是一種完美的執行力。
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說:“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做得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
一位成功人士曾經說:“我要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隻有做到1OO%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廢品,沒有任何意義。”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大。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隻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工作過程中,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工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成功者都非常重視做事的細節,善於從事物的細微之處做起。他們認為把每一件細小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因此,成功者都會自覺地注重細節,從平凡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怕重複做一件事,不怕枯燥無味地反複操作。在平凡中尋求樂趣,在無味的反複操作中尋求提高,最終成為行家裏手,事業有成。在我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成功者,他們正是對注重細節有較深的認識和理解,才練就了過人的技術和本領,受到大家的歡迎和信賴。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員工加藤信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一次,加藤為了趕去上班,刷牙時急急忙忙,沒想到牙齦出血。他為此大為惱火,上班的路上仍是非常氣憤。
回到公司,加藤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於是硬把心頭的怒氣給平息下去了,他和幾個要好的夥伴提及此事,並相約一同設法解決刷牙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他們想了不少解決刷牙造成牙齦出血的辦法,如把牙刷毛改為柔軟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後來他們進一步仔細檢查牙刷毛,在放大鏡底下,發現刷毛頂端並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加藤想:“把它改成圓形的不就行了!”於是他們著手改進牙刷。
經過實驗取得成效後,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變牙刷毛形狀的建議,公司領導看後,也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建議,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形。改進後的獅王牌牙刷在廣告媒介的作用下,銷路極好,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占到了全國同類產品的40%左右,加藤也由普通職員晉升為科長,十幾年後成為公司的董事長。牙刷不好用,在我們看來都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機遇也就從身邊溜走了。而加藤不僅發現了這個小問題,而且對小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積極行動,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對於任何員工來說,做任何事情,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能完成1OO%,就絕不隻做99%。隻要把工作做得比他人更快、更準確、更專注、更完美,並且積極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就能引起他人的關注,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優秀的員工從不在工作中尋找任何借口,他們總是把每一項工作盡力做到最好,最大限度地滿足老板提出的要求,出色地完成任務;他們總是盡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對同事提出的幫助要求,也不找任何借口推脫。
注重細節,就要精心做好事情的每一處細節。通常一件事上存在著很多細節,一個細節解決不好,就可能是“千裏長堤,潰於蟻穴”。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因此,對渴望成就人生的員工來說,做好每一件細小的事情都是至關重要的。
注重細節,就是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個細節。細節的完成需要積極地去行動,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每一個想要獲得事業成功的員工都應了解的。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隻是當作一種不得不接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熱情。隻有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才能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並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