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執行力重於一切:(1 / 3)

第四章 執行力重於一切:

立即行動,注重結果

阿裏巴巴總裁馬雲及全球頂級風險投資商孫正義認為:“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力更好。”

的確,任何規劃做得再好,設想再獨到完美,如果不付諸行動,搶占先機,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作為員工,必須要服從企業的安排,在執行過程中重視結果,用業績說話,注重細節,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最終抵達自己的目的地。

服從要不折不扣

具有良好執行力的員工,往往是最受企業青睞的人。

一位管理大師曾說:“老板通常觀察員工同自己共同處理事情時是否能夠同憂同樂,來決定這名員工是否是個心地純正的人,從而決定他是否是某一個職位最合適的人選。”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每一位決策者隻會保留和提拔那些最優秀的、最具有執行力的員工。這是因為,所有團隊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有服從才有秩序。沒有員工的服從,企業中任何絕佳的戰略和設想都不可能被執行下去,任何一種先進的管理製度和理念都無法建立和推廣,任何一個精明能幹的領導都無法施展其才能。所有的宏偉藍圖、長遠規劃和個人發展等,都是在員工服從組織與集體的前提下才能建立,否則一切的計劃都等於零,在市場競爭中一定會慘遭失敗。可以這樣說,大到一個國家、軍隊,小到一個企業、部門,其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員工是否完美地貫徹了服從的觀念。

在職場之中,員工做任何工作,服從都是第一位的。服從是每一名合格員工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多具有滿腹才華的人,就是因為缺乏服從的品性,最終一事無成。

有一位叫普爾頓的年輕人,老板讓他去一個偏僻的地區開辟新市場。之前,老板曾把任務交給公司中的其他員工去做,但是這些員工認為公司的產品在那裏取得銷路是十分困難的,接受這個任務隻能是徒勞,於是都一一推掉了。而普爾頓在接到老板的指令後,什麼也沒有問,隻是帶著公司的一些產品的樣品出發了。三個月後,普爾頓回到了公司,他帶回的消息是已成功占領新市場。

其實,普爾頓在出發前對新市場也沒有信心,但是由於他優秀品質中的強烈服從意識,讓他依然選擇了接受命令,並用盡全力去開拓新市場,最終取得了成功。

服從的本質,就是無條件地遵從上級的指示。很多員工總是認為“對的就服從,不對的就不服從”,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企業之中,製度之下,老板的地位與責任,決定了他有權任命和發布指令,同時企業的整體利益也不允許個人抗令而行。也許你的老板並不比你高明,但隻要是你的老板,就必須服從他的命令,並且努力去發現那些優越於你的地方,尊敬他、欣賞他、向他學習。如果非要在與老板的爭吵中證明你是對的,老板是錯的,結局隻會損害企業利益,也將因此而阻礙你個人的發展。實際上,老板之所以會取得成功,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所以,對於老板的命令,任何員工都應無條件服從,而不要我行我素。不找借口、服從並立即執行的員工才是最好的員工。

巴頓將軍就是一個善於服從上級的好將軍。

1945年6月30日,在準備裝入“201檔案”的巴頓將軍的工作能力報告中,布雷德利將軍給巴頓寫了一個不同尋常而又合情合理的評語:“他總是樂於並且全力支持上級的計劃,而不管他自己對這些計劃的看法如何。”

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取得驚人的成果。

對於員工來說,要做到絕對服從,就需要做到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由及既得利益,全心全意地遵從老板、公司、集體價值觀念。一名員工隻有服從企業與老板,才會對本公司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等有更透徹的了解。

服從也有善於服從、善於表現的問題。細心的人都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在公司裏,同樣都是服從老板、尊重老板,但每個人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卻大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看員工能否掌握服從的藝術。有的人肯動腦子,會表現,主動出擊,經常能讓老板滿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已被圓滿地執行,並且收獲很大。相反,有的人卻僅僅把老板的安排當成應付公事,被動執行,不重視信息的反饋,甚至“斬而不奏”,甘當無名英雄,結果往往事倍功半。

服從是一種行為,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品質。當然.工作上的服從也絕不是不動腦子的盲從,不是被動地聽從,而是自動自發地服從,是自信地、主動地服從,是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能夠圓滿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受來自各方麵壓力後的服從。作為員工必須以企業的利益為重,放棄個人主見,一心一意地服從企業的價值理念和指令,將“服從第一”的意識滲透到自己的實際工作當中。

總之,員工隻有服從於企業和上級,才能確保工作正常開展,並可以於企業內部、團體之間營造出融洽、默契的工作氛圍,從而使企業及個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提升。

紀律保證執行力

員工應習慣在製度下工作,這是一種職業紀律,也是員工服從於企業、具備良好執行力的直接表現。

紀律,是事業的基礎,是成功的保證,更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企業中,紀律就是為員工而製定的,一個好的員工視紀律如生命,把服從當成自身的一部分。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員工。

福特公司始終把“注重紀律”列為企業六大價值觀之一,其創始人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過:“有關紀律在龐大的組織中的作用,軍隊也許是最好的例證。每一天準時開始,一切都井然有序,所有的武器隨時保持清潔。事實上,士兵所接受的第一項訓練就是紀律。原因很簡單,在戰爭中,嚴謹的紀律是製勝的關鍵。在職場之中,在商場上,紀律同樣重要。”

在工作過程中,紀律是保證執行力的先決條件。服從紀律,是一個人、一個團隊在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乃至成功的基礎。而那些無視紀律,不願意遵從企業政策規範,認為“隨時可以辭職”的員工,都無益於企業的發展,個人的前程也會被葬送。

一個有紀律的團隊,才能夠團結協作、富有戰鬥力和進取心;同樣,一個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才會積極主動,忠誠敬業。可以說,紀律永遠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基礎。對企業和員工而言,沒有紀律,便沒有了一切。

正如偉大的巴頓將軍所說:“我們不可能等到2018年再開始訓練紀律性,因為德國人早就這樣做了。你必須做個聰明人:動作迅速、精神高漲、自覺遵守紀律,這樣才不至於在戰爭到來的前幾天為生死而憂心忡忡。你不該在思慮後去行動,而是應該盡可能地先行動,再思考——在戰爭後思考。隻有紀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愛國之心不致白費。沒有紀律就沒有英雄,你會毫無意義地死去。有了紀律,你們才真正地不可抵擋。”

巴頓可以說是美國曆史上個性最強的四星上將,但他在紀律問題上,在對上司的服從上,態度毫不含糊。他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什麼都重要,軍人的服從是職業的客觀要求。

他常常開著汽車轉到各個部隊,深入軍營。每到一個部隊他都要進行訓話,諸如護腿、鋼盔、隨身武器等細節都要嚴格要求。

巴頓或許因此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指揮官,但是他指揮的軍隊卻成了一支頑強、具有榮譽感和戰鬥力的部隊。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隊有軍隊的軍規,公司也有公司的紀律,為的就是給事業、給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巴頓能夠正確認識紀律,執行紀律,這就是他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紀律要求員工必須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製度,貫徹各種會議決議,執行集團、公司製定的預算、計劃、通知等。一名優秀的員工,還必須重視禮儀和商業規範,必須了解和認同企業文化,在企業的指示下行動。

對於員工來說,雖然從學習規則、樹立紀律意識、在要求下服從紀律,到自覺把紀律變成自己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克服自身許多不完善之處。但隻有把遵守紀律變為自己的工作行為指導準則,養成無條件服從與執行的良好習慣,才能讓自己懷有高度的責任心去完成工作。同時,在公司製度下工作,遵守企業紀律,也是一種職業技巧。因為公司常常會通過“製度”把資源和榮譽給予員工,如果你與“製度”格格不入,那些資源和榮譽都隻會與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