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帶著思考去工作:
善用方法,高效做事
成功的職場人士,都善於思考,喜歡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經常問自己:“怎樣才能將工作做得更好?”當一個人具有了這樣的自我鞭策意識後,自然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並掌握各種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業績。
會思考、能積極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員工,對於企業和老板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員工。
因此,作為員工,應帶著思考去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個思考的智者,從而為企業創造利潤,並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流員工,不找借口找方法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企業和老板們最迫切需要的是能夠及時解決問題的人才。因此,作為員工,如果能夠掌握正確有效地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工作中的問題及難題得到及時的解決,使問題在自己手中終結,就如同找到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從而為企業和老板分憂解難,成為最會幫助老板解決問題的人。
在老板眼裏,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比一個員工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更能代表他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獨當一麵的能力。一個經常為老板解決問題的人,老板肯定會很器重他。因為,他沒有讓問題延誤,釀成大患;最重要的是,他能讓老板省心省力,老板可以從容地把精力集中到更大的問題上。有了這樣的員工,老板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中有這樣一塊標語牌: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樣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這條標語說明:一流員工既敬業又善於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是企業和老板最需要的人才,成功之門總是經常向他們敞開;末流員工隻找借口,無法出色高效地完成工作,勢必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汽車的銷路一般,比公司所預想的還要差。
公司的高層非常著急,這樣的銷量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他們想了很久都找不到提高汽車銷量的好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係。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他開始琢磨:我能不能想辦法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於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好辦法,他快速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即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核心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0 %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公司經理覺得他這個方法很棒,於是便采用了。結果,創意所帶來的效果很好,“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
“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們以“每個月才花56美元,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而且在隨後的短短3個月中,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艾柯卡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重用,破格被調到華盛頓總部,並被委任為地區經理。
後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係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成就了福特,同時也成就了他自己。
艾柯卡的故事給予我們這樣的啟示:主動尋求方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人,最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最容易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員工。
而那些遇到困難總是想著找借口應付了事的員工,在企業裏肯定是最不受歡迎的員工,一定不會得到老板的重用,從而就將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與人生價值。
甲乙丙三個業務員一起供職於一家公司。公司的經營出了一些問題,雖然公司的產品不錯,銷路也不錯,但產品銷出去後,總是無法及時收到貨款。
公司有一位大客戶,半年前就買了公司IO萬元的產品,但總是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付貨款。
於是,公司決定派業務員甲去討賬。但那位大客戶沒有給業務員甲好臉色,他說那些產品在他們這個地方銷得一般,讓業務員甲過一段時間再來。業務員甲知道這位大客戶不好惹,心想他欠的又不是我的錢,跟我沒什麼關係。於是便返回了公司。
業務員甲無功而返,公司隻得派業務員乙去要賬。業務員乙找到那位客戶,那位客戶的態度依然很無賴,他說他這段時間資金周轉也很困難,讓業務員乙體諒他的難處,說等他的資金到位了一定還錢。因此,業務員乙也無功而返。
沒辦法,公司隻得派業務員丙去討賬。業務員丙剛跟那位客戶見麵,就被客戶指桑罵槐了一頓,說公司三番兩次派人來逼賬,擺明了就是不相信他,這樣的話以後就沒法合作了。業務員丙沒有被客戶的不良態度嚇退,他見招拆招,想盡了辦法與那位客戶周旋。那位客戶自知磨不過業務員丙,最後隻得同意給錢,開了一張IO萬元的現金支票給業務員丙。
業務員丙很開心地拿著支票到銀行取錢,結果卻被告知賬上隻有99920元。很明顯,對方又耍了個花招,那位客戶給的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支票。第二天就是春節放假,如果不及時拿到錢,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的員工可能會一籌莫展,但是業務員丙依然沒有退縮,他突然靈機一動,自己拿出100元錢存到客戶公司的賬戶裏去。這樣一來,賬戶裏就有了10萬元。他立即將支票兌現拿到了錢。
當業務員丙帶著這10萬元回到公司時,公司的董事長對他刮目相看,非常器重他。讓公司其他的員工都向他學習。後來公司發展得很快,他自己也很努力,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他就當上了公司的副總經理,後來又當上了總經理。而當初一起去討賬的業務員甲和業務員乙依然還是公司裏普通的業務員。
業務員丙正是憑借遇到困難就主動想辦法去解決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作為企業中的一員,要想獲得老板的信任,得到企業的重用,你必須突出表現自己善於思考、能夠妥善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問題終結在自己手中;而絕不能在工作中半途而廢、找借口推卸責任。惟有如此,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會不斷獲得新的契機,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優秀員工。
善於思考,追求高效率
係統地思考,勤奮地思考,永遠是員工高效工作的保證。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和老板更看重的是那些做事時能夠勤於思考、注意工作方法、追求高效率的員工。這是因為,雖然埋頭苦幹、勤奮敬業確實可以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但是很多員工的認真工作做得隻是表麵工夫,忙忙碌碌後卻並沒有取得多少成績,不但浪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還因低效率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因此,作為員工,必須善於動腦思考,積極尋找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從而獲得領導的信任,放心將更重要的工作交給自己。
小李和小王同時受雇於一家蔬菜店,試用期的工資是一樣的。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小李受到老板的提拔漲了工資,而小王卻仍在原地踏步。
小王認為老板很不公平,心中充滿了埋怨,一天向老板發出了自己的質疑。老板一直耐心地聽小王抱怨,當小王說完後,老板開口說話了:“小王,你到菜市場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小王從菜市場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小王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菜市場,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口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小王又第三次跑到菜市場問來了價錢。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小李怎麼說。”
小李很快就從菜市場上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16元一袋。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鍾頭以後還將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小王,說道:“現在你肯定知道為什麼小李的工資比你高了吧?”
在老板的不斷提示下,小王跑了3次才了解了菜市場的部分情況;而在沒有任何提示下,小李僅走了1次,就掌握了老板需要和可能需要的信息。對比起來,小李善於思考,辦事高效、靈活,不僅圓滿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還主動給領導提供參考意見和盡可能多的信息,自然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和青睞。
追求高效率,是對現代員工的基本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任何一家企業,隻有高速運作,搶占先機,才不會落於人後。也因此,那些能夠在工作中善於思考,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員工,永遠都是最受企業歡迎的人。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是被譽為“把美國帶到流水線上”的人。人們對他有這樣的讚譽,在某種程度上,正是由於他善於思考發明了現代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福特是一個酷愛效率的天才,對於浪費時間的人總是非常厭惡。在福特看來,工作一定要有更好的結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他曾經對人們浪費時間的惡習進行了全麵地總結和大力地抨擊:
1打太多的電話;
2拜訪太多的朋友,而且每次待的時間太久;
3寫太長的信件,其實隻要1-3頁的篇幅就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
4.花太多的時間處理細枝末節,結果反而忽略了大事;
5.平時閱讀的東西沒有提供任何信息,也沒有提供任何的啟發;
6花在玩樂上的時間太多,而且次數也過多;
7與對自己沒有任何啟發的人在一起的時間太多;
8花在讀廣告傳單上的時間太多;
9.當應該著手進行下一項工作的時候,卻往往停下來對別人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
10.應該利用晚上的時間去夜校汲取知識,但在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把晚上的時間用來看電影;
11、上班的時候應該專心做好事先規劃好的工作,但事實上,許多人都把時間用來做白日夢;
12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頭投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福特在做了這些總結之後,痛心地說:“人們每天花在處理這樣一些沒有必要處理的事情上的時間數量是這樣的驚人。每一個人都應把自己從這些事情中解放出來,否則我們無法成為一個有成果的現代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效率和效益,那些光知道苦幹、瞎忙的人,隻能受到社會的淘汰。
那麼,員工在工作中應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下麵的技巧可供參考:
1.采取快捷的工作方式
在工作中,完成同樣的工作,高效工作者總是善於動腦子尋找快捷的方法,能比別人更迅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例如,你要通知各個部門召開一個會議,一個人一個人的打電話通知、寫信告知和發傳真相比較,寫信這種傳達消息的方式最慢,打電話和發傳真同樣快;而如果你要通知的人不在辦公室,你則還需要再聯係,可能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這還是沒有達到快捷的目的;但是如果發傳真,無論受話人在不在辦公室,他回來時都會看到,這樣可以節省再次打電話找受話人所浪費的時間。
2工作中避免受人打擾
在工作狀態下,如果經常被人打斷,很可能因此失去許多思路,或者使工作出現失誤造成損失。因此,在職人員不要總是讓自己的門“敞開”著,更應提倡讓門“半掩”,向打擾自己工作的人說明原因,請他們在你不忙的時候再來拜訪。這樣可以減少不速之客的來訪,更好地保證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工作質量。
3給自己規定一個期限
在時間點內完成工作,是保證工作高效的有效方式。很多人在工作中總是意誌不堅定,允許自己找借口拖延怠慢工作。然而,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時間觀念,講求效率,否則隻會因自己時間觀念不強而誤事。
4.全力以赴
工作時能夠全力以赴地對待,那麼,任何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善用時間者在任何時候都有著全力以赴、投人工作的好習慣。因此,你若決定幾點鍾之前做什麼,就要在這個時間到來之前毫不鬆懈地幹到最後;如果五點鍾下班,那麼在表的指針完全指向五點以前對工作要全力以赴,五點以後再做回家的準備,才是正確的姿態。如果沒有完全地實行這個做法,則不能說你比他人更有效地利用了時間。
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
有先有後,循序漸進,是高效做事的基本前提。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隻會讓你疲於應付工作,從而使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工作之中,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做事都需要有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隻有按事情的輕重緩急,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節奏、有條理,做事效率才能提高上來,才有更多的精力同時間賽跑,取得人生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