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就業成功的關鍵 第五節 成功者應具備的核心素養(2 / 3)

(1)先培訓、後上崗。一些公司在招聘時告訴求 職者,要上崗,得先培訓,培訓合格拿到證書後才能 上崗。而求職者交了培訓費、考試費、證書費等種種 費用後,經過了幾天像模像樣的培訓、參加完考試 後,就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期。過了一段時間,求職者 致電公司詢問,可能被告知“很遺憾,考試未通過,不 能上崗”,或電話根本打不通,公司已不知去向o還有 一些求職者拿到了所謂行業從業資格證,卻發現不 但無崗位可上,而且證書根本就是偽造的,或是早已 廢棄的。這類騙子公司通常會與一些培訓機構聯手, 雙方各取其利。

(2)要上崗,先交風險抵押金。收取所謂的風險 抵押金,不法單位往往也有各種說辭。比如,某電腦 配送公司招聘了幾十名汽車司機、送貨員、業務員。 到了上班那天,這些人發現公司大門緊鎖。當初應聘 時,招聘經理說因為經常要給外地客戶送電腦以及 電腦配件,每個員工需交納2500元的風險抵押金。 因為公司表麵看上去還挺正規,也感覺頗有實力,這 些人就未加懷疑地交了錢,公司還開了收據,並和他 們一一簽訂了為期一年的用工合同。誰知按規定日 期去上班,公司卻不翼而飛。經工商部門認定,這家 公司根本就未注冊。

(3)“按有關規定”收取信息費、資料費。一些單 位利用求職者不懂相關規定的弱點,在招聘中以“按 有關規定”的名義收取信息費、資料費,撈了一筆錢 後便逃之天天。一般來說,以這類名義收取的費用在 幾百元左右,由於數額不大,求職者發現上當後,覺 得吃了一點小虧也就算了,這樣反倒給這類不法機 構找到了容身之地。 【特別提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在招聘時 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錢財,求職者遇到用 人單位要求交納各種費用,即便對方表示可以出具 發票、收據,也千萬不能交錢。另外,求職者一旦發現 招聘單位可疑時,可要求查看其營業執照。

二、非法職業中介 【典型案例】外地來西安求職的小張在火車站附近看 到一則“招聘啟事”,上麵寫到:招聘文秘、文員、助理 等數名,月薪1500-2000元。小張便按照啟事上的 電話打過去詢問,對方十分熱情地詢問了小張的情 況,便讓她前去麵試。找工作心切的小張趕到該公 司,發現是一家職業介紹所。對方稱,先交200元推 薦費、30元資料費,保證一周內即可推薦她上崗,月 薪2000元,還給小張看了一張某單位招聘秘書的職 位表。小張雖然心存疑慮,但見對方信誓旦旦,且職 介所看上去生意很紅火.,便交了錢。等了·一個星期, 對方未按約定打來電話,小張便打電話過去詢問,對 方說先前的職位名額已滿,讓她再等等。又過了一個 星期,對方打來電話通知她到某公司上班。小張興衝 衝地跑去,對方公司卻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小張 非常氣憤,又打電話過去詢問.,對方支支吾吾稱可能 搞錯了,讓她再耐心等待。此後便再無音信。小張這 才恍然大悟,自己受騙了,但此時再想要回那230 元,已不是那麼容易了o 【陷阱剖析】“一間門麵房、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再在 櫥窗上貼幾張招工信息單,既不進行工商登記,也不 交稅,生意卻仍舊紅火。”這是很多非法職介.的現狀。 非法職介主要指未經勞動部門、工商部門等批準而 從事職介、中介的非法機構。不少非法職介打著介紹 工作的名目向求職者收取中介費、資料費等各種費 用,卻遲遲不給介紹工作。等到求職者明白受騙上 當,交出去的錢卻沒有辦法再要回來,而待勞動監察 部門接到舉報前去查處,非法中介多已人去樓空。非 法職介行騙的慣用伎倆有以下三種:

(1)打著谘詢公司、顧問公司等旗號,以“直聘” 來誘使求職者上套。在報紙、網站上,一些招聘廣告 明確打出“非中介”、“拒絕中介”等字眼,但求職者過 去應聘,仍要交納中介費、培訓費、資料費、上崗費 等。然而遲遲不能上崗。

(2)用美麗誓言騙取求職者信任。不少非法職介 往往拍著胸脯保證求職者很快能找到工作,“一周內 上崗”、“月薪3000元以上”等等,不少非法中介還拿 出“道具”,如某某公司“急聘”的職位表、中介服務承 諾書等等,其目的就是騙取求職者掏錢。

(3)與用人單位“勾結”,用虛假、過期信息蒙騙 求職者。一些非法職介為了假戲真做,甚至找用人單 位做“搭檔”,提供過期的或虛假的招聘信息給求職 者,然後合夥行騙。一些黑職介的求職信息幹脆就是 從網上和報紙上摘抄下來的。 【特別提示】目前國家在職業介紹領域實行許可製 度,從事職業介紹業務必須經過勞動保障部門批準, 領取職介許可證。贏利性的職介機構還須報工商部 門登記。目前市場上的非法職介有些是無證無照經 營,有些是超越經營範圍開展職介業務。求職者進職 業介紹機構求職時,要多長個心眼。碰到那些“一間 門麵、一張桌子、一部電話”的職介所要格外當心。正 規的職業介紹機構通常具備以下特征:在辦公場所 懸掛營業執照和招工許可證原件;對服務項目、收費 標準等一一明碼標價;公示勞動監察機關舉報受理 電話;收費時出具由稅務部門監製的發票,且發票上 所寫收費條目與實際服務項目相符;服務人員持有 職業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