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讓人信賴你事情就成功了一半(1 / 3)

第七章讓人信賴你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真誠是拉近心靈的鑰匙

真誠是人類獨有的一種美好情操,是對我們為人處事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真誠,隻會陷於孤立的境地。

而所謂“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真誠待人,態度親切,會讓你散發出一種無形的力量,幫助你拉近與他人的距離,最終贏得人心。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得民心的總統之一。他人眼中的林肯是一位沒有背景,外表不出眾還有些古怪的窮律師。那麼,為什麼他套如此愛人愛戴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林肯了解“用誠懇贏得人心”的重要意義。

林肯別剛當選總統的時候,有一天收到一個小女孩的來信,信裏寫到:

“總統先生,您好,我的名字叫葛麗絲,住在紐約州的西費爾德村,我寫這封信給您,是想建議您留胡子,如果您留胡子的話,相信您一定會變得很英俊。”

林肯在百忙之中給這個小士孩寫了回信:“葛麗絲,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我很希望采納你的意見留起胡子,可是這樣一來,會有許多選民不認識我了。”

過了幾天,林肯又收到了這位名叫葛麗絲的小女孩的來信:“總統先生,我看過您的照片,實在是太嚴肅了,如果您留胡子就套看起來好一些了,我相信別的女孩和我想法一樣——對一位沒有胡子的總統,會覺得非常害怕的。”

此後,林肯到華盛頓就職。他由伊利諾州搭乘火車,到了西費爾德村時特意讓火車停下來。林肯站在火車尾端的車台上對蜂擁而至來看新總統的民眾高呼:“有一位名叫葛麗絲的女孩住在這裏,她曾經寫信給我,如果她在的話,請她站出來好嗎?”

一位興奮得滿臉通紅的小女孩,驚喜地捂著嘴走了出來。女孩大聲說:“總統先生,我在這裏!”

“嗨!葛麗絲,”林肯彎下腰,由欄杆間伸出手去握住女孩的手,親切地說,“你看,我特別為你留了胡子,是不是比較英俊呢?”

葛麗絲開心地回答道:“總統先生,您是我所見過的最英傻的總統!”

看來,真誠的態度的確能迅速贏得人心,如果能恰當應用於我們的社交生活之中,應用於我們辦事的過程中,它將是一種取得成功的非常好的方法。誠懇是一種技巧,全看你怎麼使用。

有一家雜誌社的社長,想要請一位非常有名的學者為他的雜誌寫專欄,以提升雜誌的名氣。於是,他開著車來到學者的家裏,對學者說出了自己的懇求:“我想為您在雜誌上開設一個專欄,希望您支待。”

然而,這位學者實在是太忙了,日程袁排得滿滿的。學者無奈地說:“看,我簡直快要忙瘋了,等一下還得趕飛機到南部去演講。”接下來.不管社長怎麼勸說,他都百般推辭,不肯答應。看到學者如此堅決,社長隻好告辭。

三四個小時之後,學者推開大門匆忙向外走去,打算走到巷口叫計程車趕赴機場,卻看到社長的車子停在了自己麵前,原來他一直都沒有離開。

社長下車,打開門,對學者笑著說:“時間不早了,我載您去機場吧。”

沒多久,這家雜誌如期開設了學者的專欄。

這種機智的、真誠的博取他人好感的方式,往往能夠輕而易舉地拉近兩個陌生心靈之間的距離,促成事情的良好進展。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在辦事的過程中,對陌生人說一些心裏話,或者別人一再拒絕自己還要微笑著去求人家,會讓自己很難堪,所以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加以掩飾或撒謊,或者很快放棄,這對於辦事時聯絡雙方的感情是非常不利的。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已變得相當少,很容易造成彼此之間的差異和距離。但是用真誠的態度與之交流,很快就會使得雙方的認知達到平衡狀態,那麼溝通就會變得很容易。一旦溝通得很好,辦起事情來還會困難嗎?

真誠又要如何去向他人表達呢?下麵幾條建議,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l)說實話,實事求是。因為真誠是人與人交流的一項基本原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遠遠比謊話連篇,故弄玄虛來得實在。謊言-旦被識破,很容易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因此,你要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利害關係盡量說得清清楚楚,說明為什麼自己不辦或辦不了而去找他辦。對方如果了解得十分清楚,通常就為了你誠懇的態度也會給你一個好的回報。

(2)在你求人辦事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辦事受阻的僵局,這時忍耐便是一種最真誠的表現。你不可以表現得煩躁、惱火甚至發怒,這樣對事情的解決沒有一點幫助,有時可能使事情變得更糟。你應理智地控製自己,采取忍耐的態度,表示你對對方處境的理解;這實際上也能夠讓你臨危不亂,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思想和感情,以改變對方的態度,最終達到求人辦事成功的目的。

(3)堅持也是誠懇的態度和表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老話用在辦事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從你的毅力中體現出的真誠很容易打動對方,使事情進展得順利。真誠是處事的原則,也是辦事順利的通行證。不要吝惜你的真誠,你會看見勝利在前方招手。

≤≥信譽是辦事的資本

信譽是個人的品牌,是個人的無形資產,一個人如果小講信譽,也就幾乎失去了一切可以立世的根本。這是因為,不講信譽的人,往往會在事情上成為兩麵派,在社會上成為圖利棄友的市儈小人,這樣的人做事辦事都很不牢靠,自然也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

信脊是一種口碑,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社交中的地位。一個人的信譽越好,就越能成功地打開局麵,使想要辦的事情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重視信譽,便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這是一個很易懂的道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辦什麼事情,隻有行動與說話一致,你才能扣消他人的異議,讓他們不阻撓你甚至是配合、幫助你完成你希望辦成的事情。

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為了盡快實施自己的變法主張,就是采用樹立“守信譽”形象的辦法達成目標的。

公元前350年,商鞅變法之初。在將準備推行的新法與秦孝公商定後,商鞅並沒有急於公布。圖為他知道,施政者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法律是難以施行的。於是,為了取信於民,商鞅想出了一條計策。

在鹹陽城,趕集是個大日子,城區內外人聲嘈雜,豐水馬龍。商鞅命軍士用馬車將一根三史多長的木軒扭到南城門外。百姓們都好奇地圍攏了過來。這時,軍士將將木杆抬到車下,豎立起來。一名帶隊的官吏高聲對眾人說:“大王有令,誰能將此木搬至北門,賞給黃金10兩。”

眾人議論紛紛,可誰也說不清是怎麼回事。因為誰都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有個青年人挽了挽袖子剛想去試一試,就被身旁一位長者一把拉住,長者說:“別去,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擻一根木杆給lO兩黃金,咱可不去出這個風頭。”有人跟著說:“是啊,我看這事兒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人們就這樣看著,議論著,卻沒有人肯上前去試一試。於是,官吏又宣讀了一遍商鞅的命令,但依然沒有人站出來。

城門樓上,商鞅不動聲色地注視著下麵發生的這一切。過了一會兒,他轉身對旁邊的侍從吩咐了幾句。於是,侍從快步奔下樓對守在禾杆旁的官吏傳達了商鞅的新命令。

官吏聽完後,提高了聲音再次向眾人喊道:“大王有令,誰能將此木搬至北門,賞黃金50兩!”

人群再一次嘩然,眾人更加認為這不會是真的。這時,一個中年漢子走出人群對官吏一拱手,說:“既然大王有令,我就來搬。50兩黃金不敢奢望,我想賞幾個小錢還是可能的。”

中年漢子扛起木杆直向北門走去,圍觀的人群又跟著他來到北門。中年漢子放下木杆後被官吏帶到商鞅麵前。

“你是條好漢!”商鞅對中年漢子讚許道,然後拿出50兩黃金在手上掂了掂遞給他,“拿去!”

接下來,這件事情迅速從成陽傳向四麵八方,國人紛紛傳頌朝廷的言出心行。商鞅見時機成熟,便立即推出新法。於是,第二次變法得到了順利推廣。

良好的信譽使商鞅在辦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他當時並未履行諾言,就小能取信於民,新法便難以推廣。

要想樹立良好的信譽,你就必須做到百分之百誠實。如果可能的話,你應該在做到百分之百誠實的同時,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關心。當然,這需要足夠的技巧、耐心與韌性。同時誠信也是商家對顧客的承諾,是商家辦事的有利武器,否則,世界上一定不會有那麼多享有美譽的公司和辦事得力的人員。

有一家計算機公司發展迅速,在業界傳為美談。它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靠的就是公司良好的信譽。

這家公司的服務人員在產品的售後服務中,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信守諾言的美德。有一天,外地的一個用戶急需重建多功能數據庫的計算機配件,向這家公司求助。這家公司得知後,立刻派一位女職員前去相助。沒想到,天公不作美,在途中遇到了傾盆大雨,致使河水猛漲,交通阻塞,汽車無法行駛。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士職員完全有理由返回去,但她並沒有被暴雨和中逢的艱險嚇倒,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巧妙地利用原來存放在汽車裏的一雙旱冰鞋,滑向目的地。平時隻要20分鍾車程就可以到達的路程,她卻用了整整4個小時。她一身水一身泥地到了用戶那裏,不顧旅逢的疲勞,及時解除了用戶的困難,讓用戶非常感動。

正是這位女職員的始終如一、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行為,贏得了廣大用戶的讚譽,創造了用戶爭相購買這家公司產品的傳奇佳話。如果我們也以這種守信的態度去做事、去辦事,必然也會令所求之人感動,令所辦之事順利解決。

良好的信譽度是我們辦事的資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去樹立呢?

(l)言出必行

說過的話,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是你對別人的承諾,也是樹立自己良好信譽的途徑。

(2l熱情幫助他人

俗話說:“這個世界沒準誰求到誰。”當別人有求於你時,你的熱情幫助會讓他們記在心裏;當你有困難時,他們也會盡全力為你解決難題。當然,這種幫助要量力而行,做不到的切記不要輕易許諾,否則你便會成為言而無信的人,那麼你苦心經營的“信譽”也就付之東流了。

(3)重視他人對你的評價

和人打交道,他人自然會對你有一個評價,無論對與錯,你都要虛心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對你來說也是一種成長。另外,肯評價你的人,也是一種坦誠的人,在今後也許會成為你的“貴人”,所以,要記住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謙虛的心。

當你在人群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你就會發現你辦事的效率在明顯提高,往往是事半功倍。你看,好的信譽是不是一種資本呢?

≤≥獲取他人信任才好辦事

信任是架設在人們心中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信任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無論你與領導、與同事還是與其他各類型的人打交道,辦什麼樣的事,能讓人家不排斥體,對你有好感,放心把事情交給你做或幫助你完成某事。隻有建立在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上,才會有獲得機遇的機會,才會有將事情辦得圓滿辦得順利的好結果。

十年前,天良去泰山辦事,在山邊的一家小店裏買了包方便麵,順便向店主人打聽哪裏有便宜的旅館。老板笑著說:“如果你不嫌簡陋,可以住在山腰上的那所小房子裏。錢好說,你看著給就行。”天良非常感教地說:“行,隻要能睡覺就可以了,太謝謝您了。”老板掏出鑰匙,對天良說:“店裏離不開人,你自己去吧!這是鑰匙。”

天良接過鑰匙,爬了二十多裏的山路,走到房子的跟前,打開了房門。啊,原來這是那位老板的倉庫啊!地麵被打掃得幹幹淨淨,貨物擺放得也整整齊齊。有各種各樣的水果罐頭,各式各樣的點心和餅幹,還有各種顏色、大大小小的紀念品。天良踱步走進西邊的屋裏,青磚砌的小炕上整齊地疊放著三套行李。天良心想:“就我一個人哪。這麼多貨物放在這,那位老板也夠放心的。”更今天良想不到的是十天後的一個早晨,他交房費的時候,老板一家人還在睡覺。天良叫了好一陣子才把老板叫起來,可老板卻告訴天良說:“把鑰匙和錢放在窗戶下麵,用石頭壓上就行了。”店老板的信任,著實讓天良感到驚訝又幸福。

五年以後天良又一次來到泰山,這次作為向導的他是陪幾個富裕起來的農民企業家來旅遊的。路過五年前曾來過的地方時,天良發現那家小賣部不見了,原來山間的羊腸小路變成了今天四五米寬的水泥台階。順看台階往上望去,五年前的那座小房子變成了一棟四層高的飯店!

站在門口遲疑的天良思緒萬千,在同伴們的招呼聲中一起走進了這個大飯店的大廳。沒想到店主人一眼就認出了天良,滿麵笑容地把他們迎進會客室,並連忙吩咐服務員安排房間。躺在豪華臥室裏的天良心裏想:“真了不起呀!才五年的時間,他就把價值5000元的一間小賣部發展到價值300萬元的飯店。他靠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