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生命的意義在於精神的豐盛,而不在於物質的擁有(2 / 3)

就這樣,這串葡萄在整個修道院裏傳來傳去,最後重新又回到了看門人手中。看門人驚奇得不知所措,他覺得不能再讓葡萄兜圈子了,於是他不再遲疑,開始吃起葡萄來。這時,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吃過如此甜美的葡萄。

人們傳遞的是豈隻是一串甜美的葡萄,更是一串人與人心靈的嗬護與關愛啊!在傳遞過程中,他們都滿懷著利人之心。人與人之間也正是有了這份關愛,不論風雨,還是幹戈,都將如煙雲逝去。

隻要你願意相信愛情

最經典、最浪漫、最深情的愛情來自於平淡的生活,來自於真心的付出。隻要你願意相信愛情,幸福就會永駐心中。用真心全力去愛一個人,你就擁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

夫妻相處之道,千言萬語也無法說清楚,但似乎可歸納成兩個原則:一是“努力去欣賞對方”;二“努力使自己被對方欣賞”。愛情能持久保鮮的原因在於兩情相悅,相互欣賞。

這是一對老夫妻的故事。老頭的頭發已經全白了,老太太的頭發也已經是銀灰色的了。每天清晨,人們都會看到他們攜手去晨練;每個黃昏,也會看到他們相伴跳舞。過馬路時,老頭都會牽著老太太的手,一直把她牽過馬路才鬆開。到了公園,老頭總是先把椅子擦幹淨才讓老太太坐。

可是有好些天了,公園裏、街道上沒有出現過這對老夫妻的身影。

在大家差不多快要忘了他們的時候,他們又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是,老頭坐著輪椅上。原來老頭得了中風。

第一天,老太太推著老頭過馬路。以前都是老頭牽著她的手,她什麼也不用管,隻管向前走就行,就這樣走了一輩子。現在突然要她自己過馬路,而且還要推著坐輪椅的老頭。這似乎難住了她。但隻是一小會兒,她就小心而堅決地邁開了步子。

到了公園,老太太扶著老頭練習走路。老太太邊扶著老頭邊鼓勵他,引導他,一步,兩步……慢慢地到了椅子邊,這一次是老太太把椅子擦幹淨再扶老頭坐下。

經過兩三個月的鍛煉,老頭自己慢慢能行走了。再後來,老頭不用坐輪椅了。大家又看到他們相攜相牽地走過。隻是老太太的頭發也全白了。

可是不久老太太就住進了醫院,已經是肺癌晚期了。

老頭每天就在醫院侍候著,端水端飯,忙裏忙外。病魔折磨得她夜裏根本無法入睡。老頭就陪她坐著,回憶他們年輕時候的事情,而這時的老太太就臉上紅紅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老太太握著老頭的手說:“你侍候了我一輩子。本來想老了我侍候你,可沒想到我又得了這病,這輩子是沒法侍候你了。我欠你的,下輩子讓我侍候你吧。”

“不,你不欠我的,是我欠你太多。”老頭急忙打斷了老太太的話,“你跟我過了那麼多年的苦日子,如果你沒有嫁給我,你就不會吃這麼多的苦。”

“我不後悔。”老太太說話已經有氣無力了。

老太太去世了,孤零零的老頭每天就到老太太的墳前坐著。他帶著一個相冊,邊撫摸著相冊邊對著墳墓說著話。每天早上很早就過來,一坐就是一天,到很晚了才離開。

一天又一天,那個老頭坐在那裏再也沒有起來。老頭已經死了。他懷裏抱著一張精心製作的他和老太太年輕時的照片。

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能夠創造奇跡。它在必要時能激發人成倍的勇氣和力量,讓人變得無所畏懼,任何艱難困苦都如塵土般不堪一擊,灰飛煙滅。

難得有情郎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有情有義的男人,最值得人感動和珍惜。

女孩蘇很漂亮,有很多男孩子追求她。在進行了一番對比後,她把最終的目標鎖定在兩個人的身上,一個是清,一個是建。清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一般,但他對她卻是完全出於真心。清從不會說什麼花言巧語,更沒有能力給她買貴重的禮物,他有的隻是一片真心。

建來自城市,家境優越。為了哄她開心,他經常會變著花樣給她送禮物,而且總會不失時機地說一些甜言蜜語,充滿情趣。她認為建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於是他們訂婚了。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她也許真的就嫁給建了。

有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她遭遇了車禍,經極力搶救保住了性命,但是因為腦部受到了撞擊,蘇一直昏迷不醒。醫生說,她可能醒不過來了。這樣的結果很殘酷,可她的父親並沒有死心,而是四處借錢積極幫她治療。

這時,建主動提出與蘇解除婚約,她的父親平靜地接受了。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讓建解除婚約。

就在他們解除婚約的第二天,清來了,他對她的父親說,他很早以前就已經喜歡她了,盡管她選擇了建,但他還愛著她。現在她變成這個樣子,他願意照顧她,直到她醒來的那一天。麵對清的懇求,她的父親很感動,他沒有想到清竟是一個如此重感情的人,就沒有拒絕他。

為了籌措高昂的醫藥費,他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但錢很快又所剩無幾。為了早點治好她的病,他白天幹活,晚上就到醫院陪著她,餓了就用饅頭就鹹菜充饑,困了就在她的床邊打盹。

奇跡終於出現了,在清的細心照顧下,在經過了幾個月的康複治療後,她竟然醒了過來。

大家都很高興,醫生告訴他們,蘇已經可以出院了,但需要細心照顧,定期到醫院做複查治療,清就在醫院的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白天來照顧蘇,到了晚上就去打工,換來一點收入。

她的氣色逐漸好了起來,生活也能自理了。並慢慢地學會了自己穿衣和做飯,這一切都令清感到無比欣慰。這時她的父親為她買來了小學的課本,並一點一點地教她,慢慢地,她竟能又看書讀報了,並且吐字也漸漸清晰起來。接下來再帶她去做康複治療時,她的主治醫師驚訝地說,這簡直就是一個醫學奇跡。

命運之神終於對她露出了笑臉,這時清和她的父親總算鬆了口氣。

過了半年後,她的身體終於完全康複了。她自學了很多東西,希望將來能找份好工作,以好好報答清和父親。為了減輕清和父親的負擔,後來在主治醫生的幫助下,她找到了一份在醫院做看護的工作,她在醫院工作很勤奮很努力,工作之餘還常常幫助一些病人的家屬照看病人。大家都很感激她,當他們知道她的遭遇後噓唏不已,感歎清的有情有義,稱讚他是一個值得托付終生的好男人。

後來,在大家的祝福中,他們結婚了。清也在當地的一家裝修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由於清的踏實、勤勞和仁義,得到了老板的重視。再後來他們有了孩子,過著平淡而幸福甜美的生活。

很多年後,她已經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了,她的孫女都開始談戀愛了。可是她的孫女似乎也遇到該如何選擇的問題,她就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孫女聽。

看到小孫女訝異地望著自己,她很快用手絹擦了擦眼睛,“丫頭,現在知道該怎麼選擇了嗎?這世上,千金易得,可有情郎卻難得呀。”

孫女重重地點了點頭,這時她才明白,原來那些曾經的愛情不全都是傳說,孫女感動了,“奶奶,你放心,我知道怎麼辦了。”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她望著小孫女的背影笑了笑,時至今日,她仍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對自己有情有義的男人,不知道他在天堂裏過得怎樣,也許他們很快就能再相聚了吧。

滾滾紅塵,“情義”二字何其沉重,這世上有多少人能肩負得起?情義的真假虛實,隻有經過時間和事件來考驗,才能證明它的堅實與可靠。

點燃內心的火把

一個人要想被別人欣賞,首先應該學會欣賞自己。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獨特的“我”既有優點,也有不足。一個人隻有充分地自我接納,自我欣賞,才能有良好的感覺,才能自信地與人交往,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曼恩是佛得角雷斯伊翰灣的守塔人,在這個偏僻的孤島上已生活了將近40年。當他還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時,他就隨他捕魚的伯父來到了這座孤島。

曼恩和伯父白天捕魚,晚上點起篝火,從此,遼闊的大西洋岸邊多了一座燈塔。曼恩已記不清楚他和伯父在暴風雨的夜裏或是在颶風季節裏救起了多少人。那些被救起的人偶爾路過孤島,總不忘給曼恩叔侄倆捎上點什麼,但每次都被他們拒絕。叔侄倆在雷斯伊翰灣不知不覺度過了20年。現在的雷斯伊翰灣少了一個人,多了一座墳墓,在曼恩看來,伯父仍陪伴著他。曼恩依舊白天捕魚,晚上守候在伯父一生中唯一接受的禮物:一台風力發電機旁。雷斯伊翰灣的燈塔不再用篝火了。

10月的雷斯伊翰灣天氣格外異常,他整夜幾乎都醒著。他知道,每年的海難事故頻發季節已經來臨。他的小屋外已是驚濤駭浪,他一遍遍檢查,給風力發電機的軸承還加了潤滑油。此時的小島像是要搖動起來。他從小屋裏走出,像伯父一樣敏銳地眺望大海。海麵上黑壓壓一片,浪頭拍打著礁石,發出一聲聲巨響。突然,他發現遠處的海麵上有一點亮光,隻有螢火蟲的光亮那樣大。他立刻意識到什麼,迅速爬上燈塔,將燈塔裏的燈又墊高了很多,並在廢棄的火坑裏重又點燃了篝火。遠處的亮點越來越大,漸漸駛向了曼恩居住的孤島,等亮點到近處時,曼恩才發現燈火是從一艘挪威籍的貨輪上發出的。

天亮了,船長約翰帶領船員在雷斯伊翰灣作短暫的停留,並打算給島上的工作人員送去幾噸食品。可當船長走進島上曼恩的屋子時,才發現曼恩的屋子還抵不上他船上的一個集裝箱大。

“我要帶你離開這裏。”船長感激地對曼恩說。

“為什麼?”曼恩問。

“不為什麼,我至少能給你帶來每月2500美元的收入。”船長繼續說。

“十年前,一位像你一樣的船長曾答應給我每月3000美元的薪水。”曼恩平靜地說。

臨別時,船長緊緊擁抱了曼恩。

守在偏僻的孤島上,長年累月幾乎看不見什麼人,隻有海浪做伴,而且一呆就是近40年。40年,一萬餘個日日夜夜,他堅持了下來,而且工作一絲不苟。守塔人不僅點燃了燈塔上的火炬,也點燃了自己內心的火把,而他甘於寂寞的精神就是一座燈塔。

幸福,是一種內心的感覺

幸福是什麼?不是位高權重,不是家財萬貫,不是金屋藏嬌,不是錦衣玉食……幸福,其實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感受。鞋子是否舒適,隻有腳知道。別人所不知的,當然就是秘密了。

沒錯,幸福是一種秘密。可是它是一種很容易發現的秘密。隻要人們善於變換人生的視角,那麼那些閃閃發光的秘密,便會躍然紙上。

幸福是一種心境。擁有“幸福”的環境,卻不一定有幸福的感覺。

幸福和幸福感不是一回事。辛苦勞作的農夫,田間歇息時,坐在樹蔭下,飲一口白酒,嚼幾粒花生米,優哉遊哉,幸福溢於眼角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