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生命的意義在於精神的豐盛,而不在於物質的擁有(1 / 3)

第十二輯生命的意義在於精神的豐盛,而不在於物質的擁有

是否一個人在物質上富有,就真正實現了其人生價值?答案是否定的。物質上的富有,並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物質上的貧窮可以通過奮鬥加以改變,而精神上的貧窮則往往是致命的。一個人,無論擁有多少物質財富,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就很容易誤入歧途,甚至釀成人生悲劇。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現在跟你相處,正在跟你一起實實在在生活的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永遠都會和你在一起,陪伴你度過一生的人!

在美國的一所大學裏,快下課時,教授對自己的學生們說:“我想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我一下?”一名女生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舍的20個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她寫了一連串自己鄰居、朋友和親人的名字。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麵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一個……最後,黑板上隻剩下了四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裏異常安靜,同學們都靜靜地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平靜地說:“請再劃掉一個。”女生遲疑著,艱難地做著選擇……她舉起粉筆,劃掉了自己父母的名字。“請再劃掉一個。”教授的聲音再度傳來。這名女生驚呆了,她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地劃掉了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待她稍微平靜後問道:“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生養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但為什麼他反倒是你最難割舍的人呢?”

同學們靜靜地看著自己那位女同學,等待著她的回答。女生緩慢而又堅定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獨立了,肯定也會離我而去。能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隻有我的丈夫!”

我們身邊的人,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與我們最重要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光。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時光是對最重要的人的最好付出,切莫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活在當下

《弟子規》裏有這麼一句話:“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主要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珍惜時間,否則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冬去春來,天回地轉,稍不留意,歲月就會從你身邊悄悄溜走。它不會給浪費時間的人任何寬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爾回顧。它能使紅花萎謝、綠葉凋零;會讓紅顏變成白發,讓童稚變成老朽。時間是無情的,又是有情的。對於珍惜時間的人,它會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被兩個問題所困擾。他經常不斷地問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他對全世界的哲學家宣布,凡是能圓滿地回答出這兩個問題的人,將可以分享他的財富。哲學家們從世界各個角落趕來了,但他們的答案卻沒有一個能讓國王滿意。

這時有人告訴國王說,在很遠的山裏住著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也許老人能幫他找到答案。國王裝扮成了一個農民,到達那個智慧老人居住的地方。

他來到智慧老人住的簡陋的小屋前,發現老人盤腿坐在地上,正在挖著什麼。“聽說你是個很有智慧的人,能回答所有問題,”國王說,“你能告訴我誰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何時是最重要的時刻嗎?”

“幫我挖點土豆,”老人說,“把它們拿到河邊洗幹淨。我燒些水,你可以和我一起喝一點湯。”

國王以為這是老人對他的考驗,就照他說的做了。他和老人一起呆了幾天,希望他的問題能得到解答,但老人卻沒有回答。

最後,國王對自己和這個老人在一起浪費了好幾天時間感到很非常氣憤。他拿出自己的國王玉璽,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宣布老人是個騙子。

老人說:“我們第一天相遇時,我就回答了你的問題,但你沒明白我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什麼呢?”國王問。

“你來的時候我向你表示歡迎,讓你住在我家裏。”老人接著說,“要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現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現在和你呆在一起的人,因為正是他和你分享並體驗著生活啊。”

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當然就是“現在”擁有的時光,因為過去的已經不能再回頭,未來的還沒有發生。珍惜現在、“活在當下”才是人生最幸福和快樂的,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因為沒有人肯停車

對於“良心”,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籠統地說,它是指個人的是非感,對自己行為的認識,同時具有一種做好人好事的責任感,屬於道德自覺。

年輕的小夥開著自己的新車疾馳在街道上,看到遠處有一些小孩在玩耍,於是他減慢了速度。然而,當他的車經過時,一塊磚頭狠狠砸中了車門。

年輕人立即停車,憤怒的從車上跳了下來,一把抓住那個呆呆站著的小姑娘,大聲吼道:“你知道自己剛才做了什麼嗎?這是一輛新車,你扔的磚塊把車門砸壞了,修好它將會讓我花費很多錢!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姑娘一臉歉意,怯生生地說:“對不起,叔叔……對不起。可除了這樣做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她解釋說,“我不得不扔那塊磚頭,因為我拚命攔車,可沒有人肯停下來……”說著眼淚順著孩子的臉頰嘩嘩流下來。小姑娘指著路邊的一個拐角。“那是我弟弟,”她說,“他失去了平衡從輪椅上摔了下來。”小姑娘哭著問驚呆了的年輕人:“叔叔,您能幫我把他抱到輪椅上嗎?他受傷了,可我力氣太小了抱不動他……”

年輕人哽咽了,他立即跑過去把小姑娘的弟弟抱上輪椅,然後從車裏拿出急救箱幫孩子處理傷口。

“謝謝您,您一定會有好報的!”小姑娘感激地說。年輕人笑了笑,默默地看著小姑娘推著她坐在輪椅上的弟弟朝他們的家走去。

車門的凹陷很明顯,但年輕人並沒有去修好它。他要用這凹下去的車門提醒自己:不要生活得匆匆忙忙,以至於別人不得不向你扔磚頭來喚起你的關注!

其實,良心時刻都在低聲提醒著我們,隻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時間去聽。無奈之下,命運隻好向我們扔一塊反省的磚頭。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忘記:仔細聆聽心靈的低語或者等待反省的磚頭!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多麼容易想到的一句話,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明白它其中的含義呢?

洛克菲勒年輕的時候曾經一無所有,像當時許多年少無知的人一樣,到處流浪,得過且過。不過,洛克菲勒懷有十分遠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建立一個自己的商業帝國。

帶著這個偉大的夢想,洛克菲勒來到了距離家鄉很遠的一個偏僻小鎮。在這個小鎮上,洛克菲勒結識了鎮長傑克遜先生。傑克遜先生已經年過五旬,他一直以來都生活在這個雖不繁華但是卻令自己倍感親切的小鎮上。他擔任這個小鎮的鎮長已經很多年了,但是鎮上的人們卻從來沒有想到要選舉新的鎮長。

的確,傑克遜實際上也是擔任鎮長的最佳人選,他性格開朗、為人熱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無論是當地人,還是來到這個小鎮上的人,隻要與傑克遜有過一定的接觸,他們就會深切地感受到傑克遜的熱情和善良,同時也會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館就離鎮長傑克遜家不遠。每當洛克菲勒站到旅館旁的大門前向遠方遙望時,他都會看到鎮長家門口的那片長滿各色鮮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時,鎮長都會停下忙碌的腳步問這個獨在異鄉的年輕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當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時,熱情的鎮長夫人總是會十分高興地給予幫助,而且鎮長還會時不時地讓女兒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點心。

在小鎮上住了一段時間仍然感到一無所獲的洛克菲勒決定過幾天就離開這個小鎮,在離開小鎮之前他要特別感謝鎮長給予他的關照。就在他準備向鎮長告別的前一天,小鎮迎來了連續幾天的陰雨天氣,洛克菲勒不得不繼續留在這裏,同時他也在心裏咒罵著這該死的鬼天氣。

小雨時斷時續,每當雨滴停止的時候,洛克菲勒都會走出旅館大門——實際上洛克菲勒就住在傑克遜家的斜對麵,看看鎮長家門前那些經雨露滋潤而倍加嬌豔的花朵。這一天,當他走出旅館大門的時候,他看到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已經把鎮長家門前的花圃踐踏得不成樣子了。洛克菲勒為此感到氣憤不已,他真為鎮長和這些花朵感到惋惜,於是他站在那裏指責那些路人的行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舊踩踏鎮長家門前的那片可憐的花朵。第三天,鎮長拿著一袋煤渣和一把鐵鍬來到了泥濘的道路上,他用鐵鍬把袋子裏的煤渣一點一點地鋪到了路上。一開始洛克菲勒對鎮長的行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鎮長為什麼要替這些踐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鋪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鎮長的苦心,原來有了鋪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著花圃走過泥濘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小鎮,不過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無所獲的離開了,他帶著鎮長傑克遜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從從容容地踏上了追求夢想的道路,那句話就是“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最甜美的葡萄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英國的一句諺語,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收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

人的一生,不可能孤立於社會及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關愛與幫助,同時他也應該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愛。

一天,修道院的大門被叫開,看門人驚喜地看到,旁邊果園的一個果農給他送來一大串晶瑩剔透的葡萄。

果農對他說:“兄弟,我送給你這串葡萄,感謝你在我每次來修道院時對我的關照。”看門人對如此情意濃厚的禮物表示感謝,並對果農說修道院的人會很高興享用這串葡萄的。

果農滿意地離開修道院之後,看門人把葡萄洗淨,得意地望著它。忽然,他想起修道院裏的一個病人最近生病什麼也不想吃,便決定把這好吃的葡萄送給他,讓他開開胃:“他多麼需要營養啊!”

於是,看門人拿來一個大盤子,把葡萄放在上麵送到虛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睜開雙眼驚喜地看著葡萄。看門人對他說:“有人送給我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最近你什麼都不想吃,也許它能帶給你食欲。”病人對他表示了感激。

病人拿起葡萄剛要吃,又想起應該把它送給對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地為他操勞的護士,以慰藉自己的靈魂。

病人呼喊護士,護士就迅速趕到了他的床前。病人對護士說:“看門人惦記著我的病,送給我這串葡萄,讓我品嚐。由於我什麼都沒有吃,現在我吃了它可能傷胃,我想應該讓你吃,你對我一直很不錯。”護士感謝病人送給她如此誘人的禮物,不得已便把葡萄帶走。護士邊走邊想,這串葡萄應該送給兢兢業業為大家服務的廚師。於是,護士來到廚房,對他說:“你的心像這串美麗的葡萄一樣高尚,這串葡萄送給你吧。”廚師謝絕了護士的好意。最後這把葡萄送給了為大家操勞的修道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