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輯貪求有時雖然能獲得一些,但最終喪失得更多
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麵對眼花繚亂、物欲橫流的世界,你若是一個“不知足”者,那令你心動、想入非非的誘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雖然偶有所獲,但你會發現自己永遠都是一個貧窮者。
把握現在
生活中,你一定有過許多許多這樣的日子:常常為昨天的失落,念念不忘,喋喋不休,耿耿於懷;又常常為明天的希望,意氣風發,熱血沸騰,鬥誌昂揚。然而,或許你覺察不到,沉醉在這埋怨與幻想、追悔與興奮當中,我們就會浪費最寶貴也最容易失去的今天。
一位哲學家途經荒漠,看到很久以前的一座城池的廢墟。歲月已經讓這個城池顯得滿目瘡痍了,但仔細觀察卻依然能辨析出它昔日輝煌時的風采。哲學家想在此休息,就在一個石雕旁邊坐下來。
他點燃一支煙,望著被曆史淘汰下來的城垣,想象著這裏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不由得感歎了一聲。
忽然,有人說:“先生,你感歎什麼呀?
他四下裏望了望,卻沒有看到人,他疑惑起來。那聲音又響起來,原來是石雕在說話。他端詳那個石雕,原來它是一尊奇怪的“雙麵神"神像。
他沒有見過雙麵神,“你為什麼會有兩副麵孔呢?”雙麵神回答說:“有了兩副麵孔,我才能一麵察看過去,牢牢地記住曾經的教訓;另一麵又可以瞻望未來,去憧憬無限美好的藍圖啊。”
哲學家說:“過去的隻能是現在的逝去,再也無法留住,而未來又是現在的延續,是你現在無法得到的。可你卻不把現在放在眼裏,即使你能對過去了如指掌,對未來洞察先知,那又有什麼具體的實際意義呢?”
聽了哲學家的話,雙麵神不由得痛哭起來,他說:“先生啊,聽了你的話,我才明白,為什麼今天我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哲學家問:“為什麼?”
雙麵神說:“很久以前,我駐守這座城時,自詡能夠一麵察看過去,一麵又能瞻望未來,所以沒有好好地把握住現在,結果,這座城池便被敵人攻陷了,美麗的輝煌成為了過眼雲煙,我也被人們唾棄在廢墟中了。”
昨天是失去的今天,明天是未來的今天。隻有今天,才是我們真實地擁有著的。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的實踐證明,隻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走出昨天,開創明天。
把握好今天,我們才擁有一個真實的自己。充分占有和利用好每一個今天,我們才能擺脫昨天的痛苦,踏平一路的坎坷,耕耘今天的希望,收獲明天的喜悅。
落葉明天還是會飄下來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等待死亡。因為正常情況下人活在世上,都是活在對未來的期望之中。人倘若知道死亡近在咫尺,希望的火焰就熄滅了,往往也就心如死灰,一切也都變得不再有意義。
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感受生命像鮮血一樣一滴滴從身體流失,專心忍受時光殘忍的折磨,這又有多大的意義呢?不如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對生命的牽掛,放下對未來的執著,把握唯一能把握的當下,做手邊能做的事,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充實,那麼生命便有了最現實的意義。一位大師常說“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這種心態其實包含著大智慧。活在當下,便活出了未來。
有個小徒弟,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裏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漫天飛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徒弟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師兄跟他說:“明天你在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這樣後天你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徒弟很高興,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樹,以為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徒弟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徒弟到院子裏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師父走了過來,對小徒弟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落葉明天還是會飄下來”。小徒弟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了結的,唯有認真地把現在過好,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當下就好像走在一條險象環生的山路上,在它的兩邊都充滿了危險。可一旦你嚐到了“當下”片刻的甜蜜,你就不會再去顧慮那些危險;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在同一步調,其他的就無關緊要了。對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
當生命走向盡頭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一生你覺得了無遺憾嗎?想做的事你都做了嗎?你有沒有好好笑過、真正快樂過?
想想看,你這一生是怎麼度過的:年輕的時候,你拚了命想擠進一流的大學;隨後,你巴不得趕快畢業找一份好工作;接著,你迫不及待地結婚、生小孩,然後,你又整天盼望小孩快點長大,好減輕你的負擔;後來,小孩長大了,你又恨不得趕快退休;最後,你真的退休了,不過,你也老得幾乎連路都走不動了……當你正想停下來好好喘口氣的時候,生命也快要結束了。其實,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寫照嗎?他們奔波勞碌了一生,時時刻刻為生命擔憂,為未來做準備,一心一意計劃著以後發生的事,卻忘了把眼光放在“現在”,等到時間一分一秒地溜過,才恍然大悟“時不我待”。
隻拿了一條小魚
人時常會有軟弱的時候。誰沒有七情六欲、手足親情?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總要出手相助,但這並不意味就可以用手中的權力去換取利益,更不能去索取、去謀利。在軟弱中錘煉自己,學會堅定,我們就會迎來生命的成長、快樂和希望。
獅子在森林裏召開大會,說新建了一座儲藏食物的大倉庫,問誰願意來看管。狐狸說願意,獅子笑著答應了。過了幾天,獅子來檢查工作。看到狐狸正在倉庫門口認真地巡邏,獅子滿意地點點頭。走進倉庫,裏麵的魚、肉都擺放得整整齊齊,一樣也不少。在獅子清點食物的時候,狐狸隨手拿了一條小魚放進了自己的口袋,獅子看見後皺了皺眉頭。晚上,獅子叫來狐狸,嚴肅地對他說:“明天你不用再來看管倉庫了。”狐狸驚訝地問為什麼?獅子說:“你工作得很認真,不過我看見你把一條小魚放進了自己的口袋。”狐狸說:“那隻是一條很小的魚,倉庫裏的魚那麼多,你還在乎一條小魚呀!”獅子說:“每天拿一條小魚,一年加起來就是365條;今天你拿一條小的,明天你或許會拿一條大的。做事要廉潔,不能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哪怕是極小的。”
泰戈爾說:“頂不住眼前的誘惑,便會失掉未來的幸福。”所以,我們不應因一時的貪念,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人應該學會滿足,在滿足中尋找快樂。滿足是在一定程度下,達到自己欲望目標,同時不會被嫉妒和不安所困擾。
“知足者,方常樂”。我們應該以積極、審慎的態度去對待人生,不應恣意膨脹自己的欲望,去追求那些不現實的目標,甚至於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不惜代價,要學會在欲望中滿足,在誘惑前止步。切莫貪圖眼前小利,而斷送今生幸福,一失足成千古恨。
珍珠上的斑點
有包容心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他們會因為謙和的姿態避免成為別人的攻擊目標,有著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使自己的生活、工作、事業順風順水。讓自己包容一點吧,如果你在工作中感覺壓力過大,疑慮重重;讓自己包容一點吧,如果你跟朋友、跟合作夥伴總是話不投機;讓自己包容一點吧,如果你的婚姻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誤會和矛盾;讓自己包容一點吧,如果你的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不如意。
包容更是一種智慧,是一種以博大的胸懷為基礎的智慧。愛占小便宜不願吃虧的人,占到的也僅僅是小便宜。俗話說“吃小虧占大便宜”,確實,有吃小虧甚至吃大虧的胸懷,就不愁有什麼東西得不到,同樣,不肯謙讓人的人也難被人謙讓,聽不進逆耳之言的人會成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孤家寡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容,正是充分考慮了他人的利益,考慮了大局的利益。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這個道理,這不正是大智慧的表現嗎?
在婚姻生活中,有一種感動叫相親相愛,有一種感動叫相濡以沫,還有一種感動叫包容與理解。婚姻猶如行駛在大海中的一帆小船,有時風平浪靜,一帆風順;有時則波濤洶湧,險象環生。隻有劃動包容的槳,掛起理解的帆,同心協力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然而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麵有一個小小的斑點。
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於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接著他削去了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是沒有了,而珍珠也不複存在了。
那個人痛心不已,並由此一病不起。在臨終前,他無比懊悔地對家人說:“若當時我不去計較那一個斑點,現在我的手裏還會握著一顆美麗的珍珠啊。”
真正的幸福,其實不是讓我們冒著背負終生之憾的危險,去剔除對方身上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們把握好自己手裏的那一顆實實在在的珍珠。學會包容與珍惜,然後,才能從彼此心靈的共鳴裏感覺到真正的幸福。
當一對新人,帶著戀愛中的浪漫纏綿,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甜蜜憧憬,走進婚姻時,才會發現在婚姻生活中,體現更多的是平淡。戀愛雖很浪漫,但婚姻卻很現實。再夢幻的愛情終有夢醒之時,總要回歸到柴米油鹽的現實中來。
如果把婚姻比作汽車,愛就是燈光,而包容、忍讓、體貼就是潤滑油。在婚姻生活中,當男人暴跳如雷的時候,女人的忍耐可化解戰爭;當女人使小性子的時候,男人的包容化解了這種糾纏。即使兩人發生激烈的衝突,也將會很快化險為夷。人類愛情的最高境界,是回歸到同甘共苦的親情中,回歸到共擔責任的婚姻中,即所謂“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婚姻生活能讓人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彼此的理解與包容,是愛裏最溫情的部分。每個人要學會仔細品味自己的婚姻,仔細地審視婚姻中的自己,再以充滿欣賞的目光,去看與你同甘共苦的另一半。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在淡淡如水的感情中品一種淡然的清香,在平淡的過程中品味婚姻的溫暖。
不要讓追求變成貪求
一味貪求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忽略了自己的弱點,不顧一切地去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時,即使危險擺在他的麵前也會視而不見,無法看到危險的後果,一味地貪求讓他們失去了清醒的頭腦。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甚至是生命。
動物界有這樣一種動物,它們不是死於自己的天敵,而是死於自己的貪求,它就是北極熊。在北極圈裏,北極熊沒有什麼天敵,但是聰明的因紐特人卻可以輕易地逮到它。因紐特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們殺死一隻海豹,然後把它的血倒進一個水桶裏,然後將一把雙刃匕首插在血液中央。因為北極地區氣溫很低,所以海豹血液很快就能凝固,匕首就被凍在血中間,像一個巨大的棒冰。
隨後,因紐特人就把棒冰倒出來,丟在雪原上。
北極熊有一個特性,它們嗜血如命,依靠敏銳的鼻子,它們能聞到好幾公裏之外的血腥味。當它聞到因紐特人丟在雪地上的血棒冰的氣味時,就會迅速趕到,並開始舔起美味的血棒冰。舔著舔著,它的舌頭漸漸麻木,但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美食。忽然,血的味道變得更好——那是更新鮮的血,溫熱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