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有時失去也是一種擁有,不要因挫折而止步不前(1 / 3)

第八輯有時失去也是一種擁有,不要因挫折而止步不前

生活中的逆境,能成為砥礪人生鋒芒的礪石。逆境能打擊一個人,毀滅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要知道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不願爬起的人。對於那些能夠跌倒再爬起來的強者,逆境是上天給予的最寶貴財富,是人生最好的課堂。

整治自己的草地

成功靠自己還是靠別人?1000個人可能會有1000個理由。

100多年前,美國費城有一個勇於奉獻的牧師康惠爾,他發現他的教堂所在的地區有許多年輕人因為經濟原因不能接受大學教育,善良的康惠爾牧師就想:要是能為這些年輕人辦一所大學那該有多好啊!

於是,康惠爾牧師奔走於名流商賈之間,想籌到辦這所大學所需的經費。但令康惠爾牧師失望的是,5年過去了,他連1000美元也沒有籌集到,但辦一所大學至少要有150萬美元。

一天,他情緒低落地穿過花園走向教堂,卻發現自己花園的草坪與別人整潔的草坪相比很不像樣。康惠爾牧師便問園丁:“為什麼這裏的草長得不如別處的草呢?”

園丁同答說:“您隻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卻很少去整治自己的草地!”

這句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想5年來我隻是去要求別人,為何我不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贏得辦這所大學的費用呢?此後,他開始積極探求人生哲理並向人們講道:財富和成功不是僅憑奔走四方發現的,它屬於相信自己有能力“整治自己的草地”的人!由於他的演講發人深省,因而備受歡迎,7年後,他賺得了800萬美元,終於建立起一所大學。

如今,他建立的高等學府,依然矗立在費城,並且聞名於世。

每個人都看到他人草地的美麗卻不想著去整治自己的草地,殊不知你自己才是自己最靠得住的那座金礦。

這是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縱觀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道路不盡相同,但是其中的共性之一便是沒有一帆風順的通途,因為平坦的康莊大道是培養不出身經百戰的勇士的。沒有經曆挫折的磨礪,很難成功。

擺在我們麵前的路有很多條,一旦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哪怕一路上布滿荊棘,我們都應該義無反顧,為著自己的目標與誌向,堅定地走下去。

有這樣一個熱愛足球的女孩,黑而瘦小的她竭盡了全力,還是沒能進入省裏的女子足球隊。考核結束之後,所有落選的女孩兒都失望地離開了,隻有她還默默地坐在場地邊上看隊員們訓練。

教練看到了她傷心的模樣,心裏有些過意不去,就走過去安慰她。“您能留下我嗎?”女孩兒抬起頭,眼睛裏飽含著淚水。“可我們的主力隊員已經夠了。”教練為難地說道。“那就讓我做個替補隊員吧,總得有人給主力隊員拿衣服,送水啊。”“你為什麼非要留下來不可呢?”教練對她的執著感到好奇。“對我來說,這是我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在這裏我隨時都有機會成為主力隊員,不是嗎?”教練望著她企求的眼神,實在是不忍心拒絕,於是便答應了她的請求。

女孩兒十分珍惜這個接觸球場的機會。從此以後,每當場上的隊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女孩兒就默默地在場下練球。她的堅持不懈終於為她贏得了難得的機會,在一次重要的比賽裏,前鋒隊員意外受傷,萬般無奈之下教練隻好派她上場,結果女孩兒在下半場連進兩球,不僅幫助本隊獲得了勝利,更使得自己一舉成名。

台上3分鍾,台下10年功,他們在台下經曆的挫折與苦難,都成了鮮為人知的過往,隻有當他們積累了豐富的人生智慧,等到屬於自己的展示時刻,才向觀眾們綻放出他們自己的絢麗人生。觀眾們隻能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麵,而這鮮活的人像背後,有太多付出與汗水,他們經曆的苦痛,也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一步登天的人更是空想,無論是摘得桂冠的殊榮,還是事業的蒸蒸日上,沒有人一上台就能驚豔全場,他們都是在幕布後麵默默地積蓄力量,等到了厚積薄發的那一天。

人生難免會遇到低穀。當我們麵對挫折時,首先應該冷靜下來,給自己勇氣,讓自己沉著,調整好心態,總結經驗教訓。有毅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那些經受過長時間考驗的人,除了事業成功以外,更獲得了比物質報酬更為寶貴的東西,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能量。讓我們學會怎樣憑借自己的毅力,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去跨越一個個鴻溝,以此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吧。

要永遠把夢想放在那裏

當情況看起來似乎很糟糕的時候,你應該看看你是否站錯了方向;當你看著太陽的時候,你不會看見陰影;向後看隻會使你喪失信心,向前看才會使你充滿自信;當前景不太光明的時候,試著向上看——那兒總是好的,你一定會獲得成功,要永遠,把夢想放在那裏。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裏奇到開普敦巡視工作,在衛生間裏看到一位黑人小夥子正在虔誠地跪著擦地板。貝裏奇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何如此?黑人說是為了感謝一位聖人,是這位聖人幫他找到了這份工作,讓他終於有飯吃了。

貝裏奇笑著說:我曾經遇到一位聖人,他使我成為了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你願意見他一下嗎?這位黑人說:我當然願意。

貝裏奇說:南非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叫大溫特胡克山。那上麵住著一位聖人,能為人指點迷津,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會前程似錦。20年前,我去南非登上過這座山,正巧遇到他,並得到他的指點。假如你願意去拜訪,我可以向你的經理說情,準你1個月的假。

這位年輕的黑人在30天裏,一路披荊斬棘,風餐露宿,曆盡艱辛,終於登上了白雪覆蓋的大溫特胡克山。他在山頂尋找了一天,除了自己什麼都沒有遇到。

黑人小夥子很失望地回來了,他遇到貝裏奇後說的第一句話是:“董事長先生,一路上我處處留意,直到山頂,我發現,除了我之外,沒有什麼聖人。”

貝裏奇說:“你說得很對,除了你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聖人。”

20年後,這位黑人小夥子成了美孚石油公司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名字叫賈姆納。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針對他傳奇的一生,他說了這麼一句話:你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聖人的時候。

態度決定一切,在你認識自己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啟程向成功靠近了。記得在希臘神柱上有這樣一句話:“人啊,認識你自己。”唯有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時,才能進一步有效地去認識他人與世界。當然這裏所說的認識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是一種對生活由衷的熱愛態度。所以說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她笑,她也對你笑,你對她哭,她也對你哭。

卡夫卡說:受難是這個世界和積極因素之間唯一的聯係,當我們用不屈服的人生態度麵對生命中的磨難時,我們才不會在生命的快樂中缺席。

事必如此,別無選擇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教堂遺跡,上麵有這樣一句讓人過目不忘的話:“事必如此,別無選擇。”

人在無法改變不幸或不公的命運時,要學會接受不可改變的現實。接受現實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即使我們不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分毫事實,我們唯一能改變的,隻有自己。

我們常常認為是一件事情引發了我們的某種情緒,但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是我們內心的觀念或者說心態決定了我們的情緒。所以,不要把你的一切情緒都歸於現在的事件、現在的人、現在的關係。表麵上是這些因素決定了你的愛恨情仇以及種種情緒,實際上,導致你負麵情緒的罪魁禍首是你內心對事情的想法和態度,而這是完全可以用積極的心態去改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完全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心情。

中國台灣作家吳淡如講過她的一個朋友的故事:

不久前,她的一位朋友在檢查身體時,發現胸部有了惡性腫瘤。之前的一年,她已經承受了很多災難。她的父親中風、兄弟遇車禍去世。也許是內心負擔過重,因而影響了健康。

但她比大家想象中的堅強。醫生在手術後告訴她:“情況沒有想象中的嚴重,不需要痛苦的化療。”她欣喜地告訴大家,說是老天饒她一命,讓大家幫她慶賀一下。

她才30多歲,看待命運竟然如此淡然。當朋友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她認定自己“苦盡甘來”的時候了。

大家問她,為何能夠在遭遇那麼多的變化後,還能平靜如昔?

她說:“我並不平靜,我也問過老天,為什麼是我?但我知道,這時哀號無益,是我,就是輪到我。”

她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多年,她說,過去看到過股票崩盤,在所有專家都看好時,股市忽然重重下跌。這一跌,使她失去了過去十年辛苦工作的積蓄,這曾使她痛苦萬分。但若不接受現實,又能怎麼樣呢?不斷下挫的大盤指數,是現實,不可以逃避,越逃傷得越重,隻好斷臂殺出,剩下一點存款。幸好她這麼做了。

以前看來,那是禍,否則她早已是富婆。現在想來,那是福,使她明白,她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止血行動。

聽她這麼說,大家都為自己曾經忽略朋友感到萬分愧疚。

吳淡如說,難道不是嗎?我看過欺騙,我看過背叛,我也曾被口口聲聲說最愛我的人重重地傷害過,然後發現自己固執得很愚蠢。這些事情都曾使我感覺自己像麵臨世界末日,當時都覺得老天對不起我。我這麼努力,自己的所作所為似無瑕疵,為什麼還會決斷錯誤,還會這麼倒黴?往事不必再細數,然而這些經曆讓我明白,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接受現實。告訴自己:是的,這已是事實,那麼你想怎麼辦呢?

唯一的方式隻有接受現實,然後想到,自己是不是有能力離開這樣的現實?而人生,總會在接受現實後,有了新的起點,才會重新地開始。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希望擁有3種智慧:第一,努力做好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第二,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不要為了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苦惱;第三,擁有辨別這兩種事情的智慧。”

人生有時很殘酷,總是充滿了變幻莫測的變數。如果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當然是很美好的,我們也就很容易欣然接受。但事情卻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它帶給我們的會是可怕的痛苦,如果這時我們不能學會接受它,反而讓災難主宰了我們的心靈,那生活就會永遠地失去陽光。

麵對不可避免的事實,詩人惠特曼這樣說:“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麵對風暴、黑夜、饑餓、意外等挫折。”這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抖落身上的泥

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難與挫折,其實就像覆蓋在我們身上的“泥沙”。我們通常隻是看到消極的一麵,隻顧著抱怨處境的艱險,寧願束手無策地坐以待斃,也不願意花時間去思考如何戰勝困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換個角度,讓內心強大起來,用正確而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困難,隻要我們將它們抖落掉,就能把困難踩在腳下,化險為夷。

有一天,農夫的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把它救出來。但是幾個小時過去了,農夫還是沒想到好的辦法,驢在井裏痛苦地哀嚎著。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不願意再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於是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枯井中的驢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當眾人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的反應出奇的冷靜和理智,它沒有讓泥土將自己掩埋,而是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土堆上麵,將這些泥土踩實。就這樣,驢將大家鏟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隨著腳下泥土不斷加高,這隻驢成功地上升到井口。它不但沒有被泥土掩埋,反而因為泥土的幫忙而重新獲得了自由。

有時候我們就像那頭驢一樣,在漫漫的生命的旅程中,會遇到諸多磨難,難免會陷入“枯井”的困境當中,可能還會被各種外在施加的泥沙覆蓋在我們身上。這時的我們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怨天尤人,而是應該以一種正確而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即便是在“枯井”裏麵,我們也不要哭泣,要擺脫困境,隻有將泥沙抖落掉,使之成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才能在困境中破繭成蝶。

過去的一切讓它遠去

我們宣稱說要向成功的方向前進。但是在前往成功的道路上,真正阻礙我們的不是環境的險惡,更不是命運的故意捉弄,而是不斷尋找借口為自己的放棄開脫。懶惰的人為掩飾自己的拖延和無所作為尋找借口,作惡者會尋找美麗的謊言來為自己的惡行進行遮掩,懦夫會抱怨老天爺不眷顧自己,最終,他們在自己編織的種種借口之中親自葬送了成功的機會。

一位武學家曾經以一雙無敵金剛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用“威震武林”4個字來形容這位武學家的腿腳功夫了得。可是造化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藥的時候,武學家不小心跌落懸崖,雖然命是保住了,但是他的雙腿卻摔斷了!以腿腳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學家連站立和行走都成了問題,過去無敵的快腿,此時隻留下一雙空空的褲管。

等到武學家從昏迷中清醒過來時,徒弟們不敢告訴他這個殘忍的消息,他們無法想象師父看到一雙空褲管時的反應。可是當武學家看到自己的一雙空褲管時,他沒有像弟子們想象的那樣悲傷,更沒有捶胸頓足地表達自己的痛苦和埋怨老天爺的不公。他讓徒弟把自己扶起來,像過去一樣坐在那裏練習內功。練完內功,看著一臉茫然的徒弟們,武學家說道:“我想說兩件事:第一,以後你們誰還想練習腿腳功夫我還會像以前一樣認真教導,隻不過無法再親自示範了;第二,從今天起我要開始練習臂部和手掌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會因失去雙腿而變成廢人,你們也不必因為我失去雙腿而放棄在武學上的修煉。”

幾年以後,這位武學家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當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看到他失去雙腿而傷心流淚時,這位武學家微笑著對老友說:“我把過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輕鬆地生活、練武,可是你怎麼還讓以前的痛苦擾亂久別重逢的興致呢?”

過去的成功或失敗,快樂或悲傷,都已過去。眷戀昨天的陰影就永遠看不到明天的陽光。不要在希望來臨時還沉浸在以前的悲傷裏。須知,記憶是痛苦的根源。過去的一切都讓它遠去吧,不要讓昨天的傷痛影響自己現在的人生。

如果不是因為你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與禍,好與壞,總是相互轉換的。也許正是因為殘缺而成就了輝煌。

一個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掛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在每趟挑運之後,完好的水桶,總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水桶到達主人家時,卻隻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他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水桶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驕傲。破水桶呢?對於自己的缺陷則非常慚愧,他為自己隻能負起一半責任感到難過。

有一天,破水桶終於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抱歉。”“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過去兩年,由於我的缺陷,使你隻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雖然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水桶說。挑水夫笑著說:“不要難過。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請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然,當他們走在山坡上時,破水桶眼前一亮!五彩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一路上芳香撲鼻。這美景使他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又在路上漏掉了一半的水!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