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輯貪求有時雖然能獲得一些,但最終喪失得更多(2 / 3)

其實,那正是它自己的鮮血——當它舔到棒冰的中央部分,匕首紮破了它的舌頭,血流出來。這時,它的舌頭早已麻木,沒有了感覺,而鼻子卻很敏感,知道新鮮的血來了。這樣不斷舔食的結果就是,舌頭傷得更深,血流得更多。

最後,北極熊因為失血過多,休克昏厥過去。這時,因紐特人走過去,不必花多少力氣,就可以輕鬆捕獲它。

沒有人想做北極熊,但我們也會被自己的“棒冰”刺殺,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控製力。

大多數人都對財富有著渴求,也正是這種欲望激勵了許多人去奮鬥,他們希望取得更多的財富,改善自己的生活。這種欲望是正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一旦對財富的追求變得沒有邊際,失去控製,追求就變成了貪婪,那麼人生就會陷入迷途,幸福也就與之無緣。

貪婪是一種頑疾,人們極易成為它的奴隸,變得越來越貪婪。人們需要時刻提防著,不能讓追求變成貪求,更不能讓它變成貪婪。人的欲念無止境,當得到很多時,仍指望得到更多。一味地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於是在愚弄自己,讓自己失去得更多。

破木盆,新木盆

希臘的《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句話:“貪婪往往是禍患的根源”。無數事實證明,在物質上的“不知足”,總會使人失去理智,迷失自我。“知足”的人對待名利更豁達,看得更高遠。他們能拋開一切名韁利鎖的束縛,讓自己的人生充實、豐富、自由和純淨;知足也讓他們變得更加理智和成熟。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漁夫和他的老太婆住在大海邊,他們以捕魚為生。一天,老漁夫捕到了一條美麗的金魚,金魚哀求道:“放我回大海吧,我可以滿足你的任何要求!”善良的老漁夫沒有提任何要求,就把金魚放回了大海。

回到家,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太婆,老太婆發怒了:“為什麼不向它要點什麼?去,快去要隻新的木盆來。”老漁夫隻好硬著頭皮向金魚去要。新木盆有了,老太婆又要新房子;房子有了,老太婆還要當貴婦人;做膩貴婦人,老太婆又要當海上女霸王,讓金魚聽她的使喚。每次金魚都接受了老漁夫的要求,幫他滿足老太婆的種種欲望,可是這次金魚什麼也沒說。老漁夫回去一看,金碧輝煌的宮殿消失了,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眼前仍是那破舊的小木盆,老太婆依然在門邊,守著那破木盆……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缺少了漁夫的“知足”精神,把自己變成了貪婪的“老太婆”。有的人從不懂得知足,在同別人攀比中,感到更多的不滿足,越比活得越不快樂;有的人貪心不足,狂斂錢財,被“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最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落得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這些活生生的事例都充分印證了“禍莫大於不知足”的真理。

人常說“知足者常樂”,麵對物欲橫流,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分子,勇於做一個知足者,才能與樂觀相隨;唯有常樂者,快樂才能與你同在。不知足的心常常將人引向貪婪,攫取遠超過自身需求的金錢、物質財富等。被貪婪俘獲的人,等待他們的隻會是無盡的痛苦。

清人胡澹淹寫的一首打油詩《不知足》:“終日奔忙隻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要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麵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這詩把貪婪者的心理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深刻地揭示了一條真理:過分地“汙染”心靈、放縱行為是會付出代價的,貪婪必將導致墮落毀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人的欲望又是永無止境的,俗話說:“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而生活所能提供給欲望的滿足卻又總是有限的。不少人雖然每天食有魚、穿名牌、住靚宅、行有車,但是依然體味不到生活的歡樂。

人生之禍又大多是由於不知足引起的,唐人李群玉在《釣魚》一文中如是說:“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銛鉤。”當今世上那些貪權貪財之人,還不是在欲望的鉤子上敗走麥城?更有甚者,對錢財、對權位、對美色貪得無厭,從而肆無忌憚地用不法手段攫取,以至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弄得身敗名裂甚至誤了卿卿性命。再看看監獄裏形形色色的犯人,又有幾個不是由於貪心而失去自由身?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所言的:“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就是說,過於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到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有長久的平安。

誰把翡翠香爐打碎了

聰明、才智、學識、機緣等固然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缺乏了責任感,他仍是不會成功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應當把責任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態度中,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提醒自己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逃避是一種消極心態和沒有勇氣麵對挑戰的行為。事實上,越逃避就越躲不開失敗的命運,越敢於迎頭而上就越能品嚐到成功的甘甜。工作中,喜歡逃避的人屢見不鮮,然而逃避始終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愛逃避者常常說“這不是我的錯”、“我不是故意的”、“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這不是我幹的”等等,這些都是逃避的借口。逃避責任隻能暫時脫身,很難在工作中獲得好的業績。凡是不願意多承擔責任的人要麼就一輩子原地踏步,要麼被別人踩在腳下,永遠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機會。

李和張是快遞公司的兩名新員工。平日工作中,他們倆是搭檔,工作一直都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對這兩名新員工很滿意,然而隨後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一次,李和張接了一筆大單,需要把一個貴重的郵件送上飛機。上司反複叮囑他們要小心,因為這裏麵裝有一個價值不菲的“翡翠香爐”。

不幸的是,當送貨車快抵達飛機場的時候突然熄火了。

問題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可這時離飛機起飛的時間也快到了。於是,張焦急地說:“怎麼搞的,出門前你為什麼不把車檢查好,現在飛機快起飛了。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我們要被扣獎金的。”

李沒有生氣,隻是說:“對不起!這樣吧,我的力氣大,我來背吧,距離目的地也不遠了。”

“那好,你背吧!”張說。

李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於按照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目的地,遠遠地看到了在那等待的客戶。這時,張突然說:“你先歇歇,我來背吧,你去招呼貨主。”他心裏暗想,如果客戶能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還會給我一個晉升的機會,他隻顧美美地想著,當李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他一時脫手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翡翠香爐”碎了。

“啊?……你……你怎麼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張大喊。

“對不起,你明明伸出手了,是你沒接住。”李道。

李和張都知道,這個貴重的郵件打碎了意味著什麼:他們不但會丟了工作,可能還要償還沉重的債務。果然,回到公司,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老板,不是我的錯,是李弄壞的。”張趁著李不注意,先走進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張,我知道了。”

隨後,老板把李叫到了辦公室。“李,你怎麼那麼大意,你知道那郵件有多貴重嗎?”李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李說“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一定會彌補我們造成的損失的。”

李和張一直等待處理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卻很出乎他們的意料。

老板把李和張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對你們兩個人一直很器重,想從你們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部經理,沒想到卻出了這樣一件事情,不過也好,這會讓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

張看著李沮喪的表情暗喜,以為一定是自己無疑。

“我們決定請李擔任公司的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李,用你賺的錢來償還客戶的損失。張,你自己想辦法償還客戶的損失。另外,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老板,為什麼?”張吃驚地問。

“客戶已經把事情的始末都告訴我了。還有,我也看到了問題發生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老板最後說。

有責任感,就是要勇於承擔自身的責任。有人會誠懇地承認錯誤,斬釘截鐵地說:“這是我的錯!”能夠承認錯誤是勇於擔當責任的開始!麵對過失,人們往往優柔寡斷,沒有及時承認錯誤的勇氣,這就容易給自己留有時間尋找借口,開脫責任。如果我們誠懇地承認錯誤,往往會獲得他人的諒解。聰明的人會堅持向前看,珍惜過去,更注重未來。

空竹和蚊子的故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幹著拆東牆補西牆的事情,樂此不疲。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不但浪費了時間,還使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空竹樣子和善,整天笑眯眯的,來山裏遊玩的陌生人,總會向空竹問路。有的香客求了簽,也喜歡讓空竹來解。其實空竹不太會解簽。

不光是人,動物也喜歡他,包括蚊子。

夏天的時候,山上雖然比起鎮上要涼爽很多,但蚊蟲也明顯多了起來。

每當這個時候,師兄弟們都願意和空竹住一個屋子,隻要他在屋,蚊子就都隻叮空竹。

空竹聽有些修行人說過,他們在夏天裏赤身躺在草地上為蚊子提供給養,每次把蚊子喂到大約七八分飽,便把它們趕走,否則蚊子就可能因吃得太飽而撐死。

開始的時候空竹也想過學習那些修行人,可是被叮後實在癢得受不了,便沒有堅持下去。

他曾經想把房門堵得嚴實些不讓蚊子進來,可惜寺院的屋子破漏的地方實在太多,即使堵上了門窗,那些蚊子也不知道從哪裏又飛了進來,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實在無法堅持,他便向鎮上雜貨店的老板請教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驅蚊。他一再強調,作為修行人,那些效果很好的殺蟲劑是絕對不能用的。最後老板給他推薦了蚊香。

他把蚊香片點燃後放在屋子裏。果然,蚊子們越飛越慢,有些蚊子飛著飛著就掉在了床上,也不再來叮空竹了。這個效果好,他很得意。

隨手翻看蚊香片的說明書,才知道原來這些蚊香片釋放的氣味不僅會讓蚊子變得遲鈍,不再叮人,而且如果蚊香片燒的時間長些的話,蚊子可能會死。

空竹嚇了一跳,出家人是不能殺生的!他隻得蹲下身體,仔細的在地上和床上尋找那些被熏暈的蚊子,把它們輕輕地一隻隻撿起來,放到紙上,擱在窗台上放生。忙了半夜,累得腰酸背痛。這樣的過程其實也很麻煩,空竹擺脫了揮手的煩惱,卻陷入了找蚊子的糾結中。

原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簡單順利,此時所占的便宜,總要在另一刻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償還。

人生有挫折沒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