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欲望如同手中沙,抓得太緊反而一無所有
人生有許多責任,許多欲望。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麵對欲望的誘惑,如果一味地衝動,缺乏理性的思考,任憑欲望的野馬縱橫馳騁,終會鑄成終身大錯……人不能欲望太多,要懂得取舍,學會放棄。
家財萬貫,為何沒有快樂
名利心與生俱來。人一生下來就麵對一個燈紅酒綠、五彩繽紛的世界。如果不能放下名利,人們就會在“人比人氣死人”的心理下產生嫉妒;在蠅頭微利麵前言不由衷;在逢迎拍馬中殫精竭慮;為一得而忘乎所以,為一失而灰心喪氣……有了這種名利物欲之心,你富了,還會“得一千,想一萬”;你名利雙收了,還會“昨憐薄襖寒,今嫌紫蟒長”;黃道無緣,你會詛咒命途多舛;宏圖受阻,你會哀歎力不從心……從而使你陷入心力交瘁的泥潭而鬱鬱寡歡。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處去尋找快樂,可是找了很久都未能找到他想要的,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
一個農夫唱著快樂的山歌,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攔住農夫問:“我家財萬貫,衣食無憂,可是,為何我沒有快樂呢?”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說:“你想要快樂?很簡單,放下!”
富翁茅塞頓開:自己背那麼多的珠寶,老怕自己被人暗害,珠寶被別人搶走,整日裏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救濟窮人,當他看到那些窮人欣喜若狂時,他從中體會到了莫大的快樂。
世界上第一個不使用氧氣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當他下山後別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鄭重地說:“這沒什麼秘密。我知道大腦是一個重要的耗氧地,科學家告訴我們,各種思想在大腦中相互撞擊時竟然要消耗我們吸入全部氧氣的40%,所以,為了減少對氧氣的消耗,我隻有向前這個念頭,至於其他的任何想法我都把它們從腦子裏拋掉。沒有任何的雜念,我就等於放下了一個背在身上的巨大的包袱,輕鬆地向前。這就是我成功的全部秘密。”
放下名利物欲之心,你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擁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的豁達,從而成為自己心靈的主宰,去自由自在地塑造你的心境。
那一刹那的空白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活這根弦不應該繃得過緊。繃得太緊,人就會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進而失去了對人生的真情。枯燥的生活如同荒漠,它隻能造就枯萎而幹癟的心靈,心若死,生還有意義嗎?
當然,閑情並不是學習六朝人那樣悠然若仙、放浪形骸,也不要對閑情揮霍無度。學會忙裏偷閑,才會使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保持相對的平衡,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
匆忙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會使人變得膚淺。當我們急急忙忙的時候,就隻停留在事物的表麵,無法找到和世界和他人的真正的聯係。正如米蘭·昆德拉1996年在他的小說《慢》裏所寫的那樣:“如果事情發生得太快,沒有人能對事情有把握,無論是什麼事情,哪怕對自己也是如此。”社區、家庭和朋友等,凡是能將我們連接起來、能賦予生活更高價值的一切都需要時間才能茁壯成長,而我們卻從來不曾擁有足夠的時間。英國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半數英國成年人認為,緊張、忙碌的日程安排使他們失去了同朋友之間的聯係。
數年前,美國的一家公司聘用了一位精力充沛的女業務員,她專門負責在高爾夫球場及網球場上的新人當中發掘明日之星。美國西岸有一位網球手特別受她賞識,她決定招攬對方加盟公司。從此,縱使每天在紐約的辦公室忙上12個小時,她依然不忘時時打電話到加州,關心這個選手受訓的情形。他到歐洲比賽時,她也會趁著出差之際抽空去探望,為他打理生活。有好幾次,她居然連續一周都未合眼,忙著飛來飛去,追蹤這個選手的進步狀況,雖然身邊還有一大堆積壓已久的報告。可悲的事終於在法國公開賽上發生了。照原來的日程,這位女業務代表不必出席這項比賽,但是她說服了主管,為了維持與那位年輕選手的關係,她要求到場。主管勉強應允,但要求她得在出發前把一些緊急公務處理完畢,結果她又幾個晚上沒有合眼。
最後,她終於乘上了飛往巴黎的飛機,但由於時差及重大賽事產生的壓力隨之而來,這位非常能幹的女士到最後已是大腦空空。抵達巴黎當天,在一個為選手、新聞界與特別來賓舉行的宴會上,她依舊盯著那位美國選手,並且時時為他引見一些要人。當時是瑞典名將柏格獨領風騷的年代,他剛好又是公司的客戶,也是那位年輕選手的偶像,自然她就介紹他倆認識,然而,令人難堪的事卻發生了。柏格正在房間與一些歐洲體育記者閑聊,她與年輕選手迎上前去。
對方望向這邊時,她說:“柏格,容我介紹這位……”天哪!她居然忘了自己最得意的這位球員的姓名!她實在是精疲力竭,過度疲勞使她大腦刹那間一片空白。好在柏格有風度,盡力設法打圓場,解決了尷尬場麵,可是這位年輕選手卻麵紅耳赤、張口結舌,心中更是難過得不得了,從此他再也不相信業務代表是真心對他了。
可歎的是,她一片苦心,卻由於疲勞過度這單純的因素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她發掘的這位選手後來果真打入世界排名前10名,卻從此再也不是公司的客戶了。
人生之樂莫大於閑。清朝張潮說:“人生之樂莫於閑,閑非無所事事也。閑者能讀書,閑者能遊名勝。”可當今世界,又有多少人能有此等閑情逸致呢?多少人為權力而鉤心鬥角,為利益而魚死網破?更沒有時間與親人促膝而談,沒有時間與相愛的人深情相擁。他們隻知努力地向上攀登,認為“無限風光在險峰”,因此錯過了許多幸福和快樂。假使他們能停下匆匆的腳步休息一下,該是多麼的愜意啊!
3個選擇3個結局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可能擺脫世俗的紛爭和煩擾,但我們可以選擇盡量遠離。在這個人世間,有太多的人,一頭紮進名利場而不能自拔,卷入俗世的爭名奪利,並且以此為樂。有的人在名利的奮鬥上,在世俗的紛爭中,不惜拋棄親情,拋棄愛情,拋棄人性中本應堅守的諸如善良、友愛、公平、正義等美好的情懷,有的人甚至拚掉健康和生命卻始終拒不回頭。這其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有些人因得到一點蠅頭小利而得意洋洋,恥笑他人,有些人因失去一點蠅頭小利,而哭天搶地,失去自我。
古代有一個王國,國王剛剛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經常犯邊滋擾。於是國王就召開會議,決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進而安定邊疆。
國王做好了決定就頒布詔書,民間要是有肯為國出力者,皆有重賞。不出十天有3個年輕人應召而來。高個子的叫若木,善騎術;矮個子的叫賓蒂,善射術;中等個兒的叫天定,善於謀略。國王讓他們3個帶領大軍開赴邊疆了。
日子不多,邊疆的喜訊不斷地傳來,3個年輕人屢建奇功。1個月以後,邊疆得到了安寧,四夷全都賓服。得勝之師回到都城,國王要給將士們論功行賞。
國王對3個年輕人說:“有什麼要求盡管說!”
若木說:“我要做大將軍,為陛下鎮守邊關!”
賓蒂說:“我要做尚書,替陛下分擔國事!”
天定卻說:“我一不當官,二不領兵,三不要錢。我隻希望陛下能賜我一群牛羊和一塊牧場!”
國王很驚詫,不過還是一一滿足了3個年輕人的要求。
過了若幹年,天定正在牧場上吹著笛子,歡快地牧羊的時候,消息傳來,若木和賓蒂因為權勢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獄了。
很多時候,人的欲望過強就變成了貪欲。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被這種貪欲所左右。在不知足的狀態下,錢多了還想再多,官做大還想更大,房子寬了還想更寬,出了名還想更有名……於是,對自我生存狀態的否定及盲目攀比的虛榮阻斷了快樂的源泉。
在人生的路上目標要遠大。誌向要高遠,目光要長遠,不拘泥於世俗紛擾,不拘泥於雕蟲小技,不拘泥於蠅頭小利。致遠,同樣離不開堅守正道,離不開友愛他人,奉獻社會,如果我們的致遠是用來致力於讓自己的私利和私欲走得更遠,得到更多,那我們很可能會走不了多遠就跌入自己設置的人生陷阱中。如果我們做到了有意義的寧靜,正確的致遠,那此刻寧靜以致遠也就渾然天成了。
終於,學會了放棄
放棄是一種智慧,同時放棄也是一種清醒,放棄也是一種特殊的愛。一個人如果放棄了煩惱,便會與快樂結緣;放棄了自私的利益,便會步入超然的境地。
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教誨人們:心靈的容積承受過大就會讓人煩惱和不安,要學會取舍。
他講道:他曾經帶著他的學生打開了一座神秘的倉庫。這座倉庫裏裝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寶貝,學生們都仔細地瞧著,而每件寶貝上都刻著清晰可辨的字紋,分別是:驕傲、嫉妒、痛苦、煩惱、謙虛、正直、快樂,等等。這些寶貝是那樣的漂亮,那麼的迷人,學生們見一樣愛一樣,抓起來就往自己的口袋裏裝。在回來的路上,他們才發現裝滿寶貝的口袋是那麼的沉。沒走多遠,他們就再也無法挪動腳步了。這時,蘇格拉底對他們說:“孩子們,還是丟掉一些寶貝吧,後麵的路還很長呢!”於是,孩子們聽從了老師的話,“痛苦”被丟掉了,“驕傲”被丟掉了,最後連“煩惱”也被丟掉了……
頓時,口袋輕了許多。但還是感到有點兒沉,蘇格拉底再次讓孩子們看看還有什麼可以丟掉的。於是學生把口袋裏的“名”、“利”也翻出來丟掉了,口袋裏隻剩下“謙虛”、“正直”、“快樂”……一下子,他們都感覺到了說不出的輕快。蘇格拉底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說:“啊,你們終於學會了放棄!”
從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們的這個哲理故事裏,我們發現:人之一生,藏於心靈深處的東西很多很多,由此背上了人生的重負。所以,需要我們放棄的東西很多。
吃樹葉還是吃白菜
常常地,內心那股壓迫人心的力量,使我們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因而時時感到焦躁不安,此時理想與愛情成為餘物,成為夢中美麗的幻象,心靈的安寧被物質、被欲望所奴役,心態的失衡使人生走向悲哀無助,若到極處,甚至可能鋌而走險。於是,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愈加顯得珍貴了。
有一隻山羊,早上起來它想出去吃點兒東西。它本來想去菜園裏吃點兒白菜,這時早晨初升的太陽把它的影子投射得很長,山羊一看,天啊,我原來如此高大,我還吃什麼白菜啊,我改去山上吃美味的樹葉得了。它轉身往山上跑,等跑到山上的大樹旁邊,天都到中午了,太陽照在頭頂上,這時山羊的影子就顯得特別小。山羊一看,我原來這麼渺小啊!我還是回去吃白菜吧。等它跑到菜園的時候,已經到傍晚了。這時候夕陽西下,它的影子又被拉長了。山羊一看說,好像我還真能吃樹葉。它就再往大樹那兒跑……
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極為坎坷的曆程,經了險峰,曆了幽穀,才發現世事滄桑,如夢、如幻。一切從生命出發,我們便可以作出最合理的選擇,一麵對生命盡心嗬護,一麵又悉心體驗,對人寬容平和,隨方就圓。因此,平常心不僅使人具有大海一樣的氣度,還使人穩重如山。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在淡然麵對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在保持心靈寧靜的同時,不忘對理想的追求,對寶貴生命的敬畏,長此以往,定可令生命發揚光大。
富翁的狗
英國大文學家蕭伯納說過:“自我控製是最強的本領。人,難在管住自己,貴在戰勝自己。”管住自己,關鍵是要管住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在欲望麵前管住了自己,有的人卻嗅著誘惑的香味,一步一步邁向了泥淖。
欲望可以改善我們自身的狀況,但我們也需要把控好自己的欲望。不受控製的欲望隻能讓人陷入無底深淵,落個一無所有的下場。曾經有一個地主找部落首領要一塊土地。首領說,我給你一麵旗子,你拿著它一直向西走,當你認為自己走的麵積足夠大時,插上旗子做標記。在日落之前回來,我就把土地分給你。地主照做了,但他並沒有回來,他累死在路上了。
其實,地主也想過要回來,但是他總是想多走幾步再插上旗子。自己明明知道要趕在日落之前,但他總被欲望牽著鼻子,最後走向死亡。
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就像這個地主,對欲望缺少節製。也許我們並沒有察覺,那可能是因為陷得太深。
一個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都在想,假如我手頭要有兩萬元錢就好了。一天,這個乞丐無意中發現了一隻跑丟的可愛的小狗,乞丐發現四周沒人,便把小狗抱回了他住的窯洞裏,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