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笑對於一切痛苦都有著超然的力量(2 / 3)

其實,上天是公平的。或許他給了我們痛苦,但痛苦在帶給我們悲傷情緒的同時,也讓我們學會自省,學會思索,學會承受。想想看,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而偉大的靈魂,他們的偉大都是屢遭困厄、長期受難而奮發的結果。

所以說,悲慘的命運,可能使我們的靈魂和肉體遭受折磨,但逆境中也孕育著耀眼的火花,隻要我們創造適當的條件,火花就會燃燒起來,照亮我們的人生和未來。

因此說,痛苦也好,幸福也罷,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它們都是我們必需的擔當,都值得我們去珍惜。

★了解自我,接納自我

於幼年時代過於依賴他人和遭遇過多失敗的人,往往會在心裏產生這樣的想法:你行我不行,於是他們就會束縛自我,貶抑自我,結果自然是徒增焦慮,甚至毀了自己。而那些自傲自負的人又往往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卻連自己也不認識,結果是欺人一時,欺己一世。

隻有那些自信自強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他人深懷尊重。在他們看來,在客觀而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沒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於是他們走上了那條叫做“我行你也行”的康莊大道。

★正視現實,適應環境

但凡成功人士,總是能夠和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一方麵,他們能夠盡可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華和智慧去改造環境,使外界現實更加符合自己的主觀願望;另一方麵,當力所不及時,他們又能夠另辟蹊徑,改變目標或者重新選擇方法以適應環境。這樣,他們就不會為思維的框框所局限,做起事來也就遊刃有餘了。

★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人是屬於社會的,也就是說,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需要和他人打交道,才能促進自我成長,並實現自身價值。所以,我們要樂於與人交往,能夠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當遭受失敗時,他們或許是指導我們前行的導師,或許是撫慰我們心靈的朋友,抑或是傾聽我們訴說的兄弟……而這正是我們善待挫折,並重新崛起,進而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熱愛工作,學會休閑

有人認為工作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金錢的獲得。其實,工作的最大意義不限於由此獲得的物質報酬,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還具有兩方麵的意義:一是能表現出個人的價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二是能使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以提高個人的社會地位。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朋友的情緒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長此以往,必然對身心都極為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合理安排休閑時間,變換休閑方式,從而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

說到底,痛苦大概是隻有人類才具備的一種精神活動,它也是一種深切的情感體驗。而同時,痛苦也是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充實。一位哲人曾說過:“我們不僅要會在歡樂時微笑,也要學會在痛苦中微笑。”而這也正是我們想對朋友們說的,就讓我們共勉吧!

接受現實,停止抱怨

如果留意一下,周圍有些抱怨之聲總是回響在我們的耳畔,比如:

“我們大學同一宿舍的那個小子現在可牛了,工作好,收入高。以前也沒覺得他有多優秀啊,現在竟然混得這麼好。唉,我怎麼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啊!”

“天天都沒有正點下班的時候,真是命苦啊!有加班費也好呀,可公司就拿咱當個老黃牛使,真是沒天理!”

“我跟我一朋友一起去那家公司麵試,結果他被直接錄用,而我當場就被斃掉了。我也沒覺得他比我強到哪兒去呀!”

“公司年會上表演的那個相聲也不怎麼樣啊,還沒我的獨舞好呢,竟然得了第一名,評委瞎了眼吧!”

試著想象一下,如果你周圍全都圍繞著這樣一張一合不停抱怨的嘴巴,你會不會有一種快要窒息,想要逃離的感覺呢?

抱怨與牢騷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身邊的人越來越厭惡你。

一個愛抱怨的人,總是覺得整個世界都虧欠於他。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他抱怨的對象,整天憤憤不平、鬱鬱寡歡、牢騷滿腹。把自己的生活弄得烏煙瘴氣不算,他們還要去不斷地汙染、攪擾他人的生活。這樣的人,誰見了都會躲得遠遠的。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百分百完美,與其一味地發牢騷,不如想辦法改變現狀!如果無法改變,那就試著改變自己的態度吧!接受現實,停止抱怨牢騷,也許在轉角處你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姚遠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的哥”。像其他很多出租車司機一樣,姚遠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抱怨出租車行業競爭太激烈、油價漲得太快、自己每月賺得工資太少……時間就這樣在怨聲載道中飛逝,生活了無生趣,毫無希望可言。

直到有一天,姚遠無意中在廣播裏聽到某位勵誌成功學大師的訪談,這位大師說:“停止抱怨與牢騷,你就可以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記住,千萬不要做一隻鴨子,要立誌成為一隻在高空翱翔的雄鷹。鴨子隻會‘嘎嘎’地亂叫胡亂抱怨,而雄鷹卻能在廣闊的藍天中展翅高飛。”

大師的這段話醍醐灌頂,讓姚遠茅塞頓開。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努力做一隻振翅高飛的“雄鷹”。

姚遠並不隻是口頭說說而已,他開始留心觀察整個出租車行業的現狀,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出租車的衛生狀況都很糟糕,司機的態度也非常惡劣。對此,姚遠決定做一些實質性的改變。

每次顧客上車,姚遠都會主動下車幫助乘客打開後車門,如果客人帶有行李,姚遠還會積極幫助乘客將行李放到後備箱。

乘客一上車,姚遠就會遞給對方一張製作精美的宣傳卡片,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自己的服務宗旨:在愉快的氛圍中,將我的客人最安全、最快捷、最省錢地送到目的地。

姚遠還在出租車上準備了許多種飲料,包括咖啡、可樂、紅茶等,免費提供給乘客飲用。為了讓乘客打發車上無聊的時間,姚遠在車上還準備了很多報紙雜誌,比如《南方周末》、《三聯生活周刊》、《體壇周報》等。

更周到的是,姚遠還會給乘客一張各個電台的節目單,讓乘客自己選擇喜歡聽的音樂廣播。在大家眼裏,姚遠這樣的服務簡直是天堂級待遇了。但是他還嫌不夠全麵,經常詢問乘客車裏空調的溫度是否合適,還會針對乘客到達的目的地說出最佳路線。

姚遠的生意越來越好,幾乎不需要在停車場裏等待客人。一天下來也沒有歇停的時候,往往是剛剛送完這個客人就馬上接到另外一個客戶的預約電話。這樣堅持下來,姚遠的服務質量廣受好評,在行業內有口皆碑,收入立馬翻了一番。

而當初的那些同事,在“眼紅”姚遠總有好生意的同時,仍然樂此不疲地抱怨著自己越來越差的境況。

麵對黯淡無光、了無生氣的生活,姚遠決定不再抱怨與牢騷,而是以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現實。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現狀。讓原本看似無望的生活又充實、美好起來。而隻知一味抱怨的人如姚遠的那些同事,卻隻能原地踏步,甚至越來越倒退。

由此可見,不同的態度決定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有效防止抱怨的產生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麵幾個方法:

★問題出現時,應考慮其本質,而不應抱怨他人

許多人在問題出現時,第一反應就是抱怨別人,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抱怨他人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給人留下愛推卸責任的壞印象。

★培養樂觀積極的心態

一個消極悲觀的人,總是看不到事情的積極麵,無法找到生活的目標,生活中也自然缺少很多快樂,這也勢必提高了牢騷產生的概率。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積極主動地麵對和處理問題:

(1)給自己製訂一個周詳的計劃

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給自己製訂一個周詳的計劃,並且將計劃付諸實踐,這樣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心情更加舒暢,抱怨也自然會減少。

(2)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合理利用時間是執行計劃的重要一步。合理科學地利用時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可以利用閑暇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善於總結

根據計劃執行的情況,應定期總結自己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得失。客觀看待出現的問題,認清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

★對自己不要太苛刻

有些人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不僅做事要求萬無一失,而且對自己也苛刻到吹毛求疵的地步,經常會因為一些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瑕疵而深深自責,結果累己累人。

為了避免挫折感,減少抱怨的概率,應該將目標和要求設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這樣心情才會放鬆舒暢。

★不要對他人寄予過高的期望

不僅對自己不要太苛刻,對待他人,也不應寄予過高的期望。期望過高,如果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產生很強的失落感,隨之抱怨也會增加。

★要有自信心

有了自信心,才會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才不會怨天尤人、手足無措。

任何一個人,都會企盼自己的生命旅程是一路坦途,期望自己永遠幸運。那麼,我們就需要擁有迎接幸運的先決條件,那就是接受現實,停止抱怨,對事業、愛情、婚姻、家庭,都做好麵對和克服一切困難的準備。當千山萬水走遍,歲月年華已逝,你就會發覺:原來我如此堅強,原來我如此幸運。

失敗可以被當作口香糖來嚼

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生活中處處充滿著艱難險阻,磨難隨時都有可能來到我們的麵前,我們要擁有一顆樂觀的心,用微笑來麵對它。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容貌,不過可以選擇微笑;沒有辦法改變外表,不過可以提升氣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自己無法選擇的,比如容貌、國度、家庭、父母等。可能你的容貌長得不是很出眾,不過千萬不要因此而自卑,因為你身上還有著其他的閃光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