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笑對於一切痛苦都有著超然的力量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磨難
有一首詩,裏麵有這樣幾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遭遇淒風冷雨,磨難隨時都有可能來到我們的麵前。對於磨難和痛苦,我們要擁有一顆樂觀的心,用微笑來麵對它。因為磨難和痛苦並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路障,而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大手”。所以,我們應把它看作一筆寶貴的財富,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充實,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充滿力量。
挫折也是人生的財富
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平平安安,一帆風順。就像有人說的:人生的路上,即使沒有鶯歌燕舞,沒有盛開的鮮花,那也最好沒有風雨,沒有坎坷和挫折。然而,我們心裏也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無論你是堅強的男人還是柔弱的女子,你都逃脫不了這份“幸運”。但是能改變的是你對於挫折的態度,它決定了挫折對於你的意義。我們先來看一個遭遇挫折的案例:
在一年前的結業考試中,朗佛森教授給一位將要畢業女學生索菲雅打了個不及格的成績。這件事對索菲雅打擊很大,因為她早已做好畢業後的各種計劃,現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難堪。她隻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重修這門課程,下年度畢業時再拿到學位。第二是不要學位一走了之。在知道不能更改後,她大發脾氣,向教授發泄了一通。朗佛森教授等待她平靜了下來後對她說:“你說的大部分都很對,確實有許多知名人物幾乎不知道這一課程的內容,你將來很可能不用這門知識就能獲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這門課程裏的知識,但是你對這門課的態度卻對你大有影響。”
“你是什麼意思?”索菲雅問道。
朗佛森教授回答說:“我能不能給你一個建議呢?我知道你相當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覺。我也不會怪你。但是請你用積極的態度來麵對這件事吧。這一課程非常非常重要。請你記住這個教訓,以後你就會知道,它是使你收獲最大的一個教訓。”
後來索菲雅又重修了這門功課,而且成績非常優異。不久,她特地向朗佛森授致謝,而且非常感激那場爭論。
“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無窮,”她說,“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我甚至慶幸那次沒有通過,因為我經曆了挫折,並嚐到了成功的滋味。”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盡管挫折使我們痛苦,但同時又是一種考驗和挑戰,激勵我們成長、成熟。
其實,這也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使我們成長、成熟和成功的因素,並不在於挫折的有無和強弱,而在於我們在麵對挫折時所持的態度。有些挫折看上去很可怕,可是更可怕的是我們對它屈服。如果我們不害怕失敗,那麼在失敗麵前就能有信心,有勇氣,我們就走過泥濘,走過風雨,成功就在我們麵前。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誌士都能夠直麵人生的困苦,並戰勝人生的挫折,最終給世人留下永恒的記憶。“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陸遊的路,在人生的挫折麵前,他是如此的自信;“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是鄭板橋的路,當麵對挫折,他能秉持如此豁達的態度和堅毅的品質;“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越王勾踐的路,對於挫折,他學會了蔑視,學會了堅強……
事實上,任何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會經曆挫折。麵對挫折,我們隻有具備百折不撓的意誌,才能跨越挫折所布下的障礙,成功到達理想的彼岸。
可是這終歸是一種理想的狀態罷了,我們看到生活中有不少人因偶爾經曆了某次打擊就會產生“我不行”、再努力也是白白浪費時間等錯誤的想法。不難想象,這樣在挫折麵前縮手縮腳,其人生就會白白虛度。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像上麵列舉的那些有著堅毅頑強的品格的古人那樣,把挫折當成我們人生路上的試金石。因為很多時候,挫折對一個人的品格與修養都是極大的考驗。魯迅先生曾經彷徨過,伽利略、哥白尼曾經屈服過,音樂家貝多芬還曾想自殺過。但可喜的是,他們通過鬥爭,最終都堅定地走向了真理,更加磨煉了自己的意誌和毅力。
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經受挫折沒有什麼大不了,關鍵是要在挫折中變得聰明,變得堅強,變得成熟,變得完美,這樣才能把每次挫折都變成一次鍛煉自己、完善自我的機會。
★沉著麵對,冷靜分析
當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士,我們往往會羨慕那一份榮耀,而無法去體會人家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辛酸和努力。因為和我們一樣,成功者在其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也會遭遇或大或小的挫折。問題的關鍵是,他們能夠在挫折和打擊麵前沉著冷靜地思考,而不是驚慌和害怕。所以,我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也要在挫折麵前冷靜應對,尋找出挫折的原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保持樂觀的態度
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能夠在一切事情都十分不順利時還依然微笑的人,要比一麵臨艱難困苦,勇氣就崩潰的人強得多。背向黑暗、麵對光明,陰影會自動消失在你的後麵的。
★調整、轉化目標
俗話說“此路不通彼路通”,我們在奔向成功的路上,不要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因為我們製定的目標有可能是脫離自己應有的水平的,這樣實現起來自然會有難度。所以,當有些目標不切實際時,就幹脆放棄;還有時候,一些目標過高,我們卻不能夠放棄,那麼這時候就應當適當調整,可以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然後通過實現小目標,最終達到大目標。
★傾訴衷腸,學會情緒宣泄
成功的時候,需要有人來分享我們的喜悅,同樣,失敗的時候也需要有人來分擔我們的憂愁。所以,當你遭遇挫折和打擊而又疲於應付的時候,親密的朋友和家長都可以給你心靈的安慰。這時候,不妨向他們傾吐你心中的不滿和悲傷,得到他們精神的支持和鼓勵,使自己盡快走出精神的低穀。如果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情緒,那麼可能會使精神崩潰,最終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
總之,在挫折麵前,我們要秉持一種積極的態度,雖然它使我們痛苦,但同時對我們來說又是一種考驗和挑戰,激勵我們成長、成熟。隻要我們秉持健康、積極地應對挫折的態度,那麼我們就不會輕而易舉地被挫折擊倒,而是會想辦法把挫折克服掉、驅趕走,這樣,我們就會走過泥濘的道路,走過人生的風雨,摘得成功的果實。
換一種態度看待人生的痛苦
或許,你曾無數次地抱怨:上天為何如此不公?有的人生下來就是享受富貴榮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有的人卻從來到世上就開始為吃飽穿暖而擔憂;有的人天生麗質,而有的人卻相貌平平……
抱怨歸抱怨,日子還得繼續。更令你驚奇的是,當自己默默地在歲月中跋涉時,卻發現痛苦和不幸居然帶來了可貴的生命品質,比如自尊,比如堅韌。或許這正應了一句話:累累傷痛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
此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人生的痛苦並不盡是壞事呀!
芮婕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誰都不知道剛過而立之年的她曾曆經了多少痛苦。然而,這個文靜、清秀的女人卻永遠都在保持微笑。如今,命運之神似乎開始了對她的眷顧,而她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對於過去,芮婕總是微微一笑,說:“沒什麼,都過去了。對於我所有的經曆,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我都同樣珍惜。”
芮婕的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山區,她從小就立誌要靠自己改變命運,走出那片大山。辛苦讀書十幾年,成績優異的她終於考取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但是就在四處奔走湊齊了學費的幾天後,積勞成疾的母親去世了。這個變故使得芮婕不得不放棄了讀大學的打算,她用瘦弱的身軀背起了簡單的行李,來到了北京,從此過上了一邊自學一邊打工的生活。
這樣一過就是3年,生活的辛苦她熬得住,身體的病痛她也默默承受。從小就身體不好的她在這幾年裏嚴重的營養不良,居然又患上了肝病。讓她更為痛苦的是,感情深厚的男友在得知她得了嚴重的肝炎後居然帶著她所有的積蓄棄她而去……她沒有倒下,而是選擇了堅強地生活下去。現在,芮婕的肝病已經痊愈,而她也通過了某大學成教的畢業考試,並且找到了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兩人商定,結婚的日子,就是他們自己的小公司成立的日子……每當說起這些,芮婕沒有感慨,她隻是說:“苦也好,甜也好,這就是生活。痛苦的積累,也就是生命的意義。”
看完這個故事,想必你的心也跟著激蕩不已吧。故事中的芮婕,作為一個年輕女性,曾承受過多少的痛苦和苦難啊!盡管如此,她依然堅強和樂觀,依然保持著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她是對的,痛苦對於我們的生命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和幸福與快樂一樣都值得我們珍惜。
可是看看我們周圍,能夠秉持這種想法的人並不是很多,而能夠像芮婕一樣不被困難和不幸打倒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些人,在心灰意冷、愁腸百結時選擇一醉方休,借助酒精來麻痹自己;有些人,在痛苦中苦苦掙紮,慢慢地心理開始失去平衡,於是瘋狂地排斥他人和社會,他們的想法就是,自己痛苦,也不能讓別人好過;還有些人,在痛苦麵前萬念俱灰,最終走上了輕生的不歸路。
殊不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醉得了一時,醉不了一世,當從醉夢中醒來睜開雙眼,那刻骨銘心的痛苦依然那麼清晰;對於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的人,自然會受到法律的嚴厲製裁,從此更加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而輕生的人,雖然他們自己“解脫”了,但卻給親人和朋友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因此,這樣麵對痛苦的方式,顯然是不正確的,也是我們不提倡的。
那麼,麵對痛苦,我們應該懷著怎樣的態度和采取怎樣的行為呢?
其實,說來也簡單,隻要我們在痛苦麵前勇敢、樂觀、堅強,那麼一切都將過去,前麵依然充滿陽光。相反,如果我們麵對痛苦時畏懼、抱怨、懦弱、沮喪,那麼痛苦永遠都不會離我們而去,它將令我們徹底地沉淪於其中,生命將永遠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