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綻放你的生命,活著不是一場苦旅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生活
如果詢問宇宙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那麼提問的前提就是我們實實在在存在著鮮活的生命。應該說,世間最為珍貴的,莫過於生命。因為生命的存在,讓我們感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與此同時,我們的身心得到了磨礪,得到了豐盈。帶著這樣的情懷,讓我們學會把握實實在在的生活,不去在意世俗的名利和虛榮;讓我們擁有並懂得珍惜,不去追尋無謂的痛苦和煩惱。若如此,便是快樂美麗的人生了。
和生命相比,一切都太過卑微
或許從年少時的勵誌格言裏,我們就開始聽到關於“生命”的種種,比如“生命是最寶貴的,因為它隻有一次”;“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的確,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東西,莫過於生命。
和生命相比,其他一切都太過卑微。正如一個形象的比喻所說的:要是人生是一連串數字的話,那麼身體健康就是前麵的“1”,金錢、事業、愛情等是“1”後麵的“0”,顯然,人生要是沒有前麵“1”的話,後麵有再多的“0”,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這裏所說的健康,自然是延伸意義上的生命。
看到了生命如此寶貴,因此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好它。更何況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保障,如果身體垮了,其他一切都是徒勞的。
雖說我們要為了事業而奮鬥,要為了家人而拚搏,但是我們絕不能忽略自己,任何時候都要善待自己,愛惜自己,讓自己擁有完整的、健康、愉悅的生命過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瓊斯作為美國一艘潛艇上的瞭望員,參加了向水下潛行的戰鬥任務。一天,他通過潛望鏡偵察到一支由一艘驅逐艦、一艘運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組成的日本艦隊,以極快的速度向自己所在的潛艇逼近。
瓊斯趕緊把這一情況上報給指揮官,指揮官立刻下令準備發起進攻。可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攻擊還沒開始,日本的水雷船卻已掉過頭來,朝潛艇這邊衝過來。原來,有一架空中日本戰機也測到了潛艇的位置,而且通知了海麵上的水雷船。
無奈之下,指揮官隻好再次下令潛艇緊急下潛,以便躲開水雷船的攻擊。
時間僅過了3分鍾,日軍的6顆深水炸彈就在潛艇的四周炸開了,潛艇被逼到了水下83米深處。潛艇上的每個人都知道,隻要有一顆炸彈在潛艇5米範圍內爆炸,潛艇就會永遠留在海底了。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指揮官決定以不變應萬變,他下令將艇上所有的電力和動力係統都關掉,然後全體官兵靜靜地躺在床鋪上。當時,瓊斯和其他戰友都害怕極了,就連呼吸都覺得異常困難。
他在心底不停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死期?盡管潛艇裏的冷氣和電扇都關掉了,溫度高達36℃以上,瓊斯仍然冒著冷汗,心跳的聲音比炸彈爆炸的聲音還要大。
日軍水雷船連續轟炸了15個小時,瓊斯卻覺得比15年還漫長。寂靜中,過去生活中的點滴在眼前重現:瓊斯加入海軍前是稅務局的小職員,那時,他總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抱怨著。報酬太少,升職也遙遙無期;煩惱買不起房子、新車和高檔服裝,經常因為一些瑣事與妻子爭吵。
這些煩惱的事情,過去對瓊斯來說似乎都是天大的事。而今置身這墳墓一樣的潛艇中,麵臨著死亡的威脅時,他深深地感受到:當初的一切煩惱都顯得那麼渺小,它們和生命比起來,簡直就不值得一提。
於是,他在心底暗暗發誓:隻要能活著看到太陽,一定要珍愛自己,珍惜生命。
日軍終於把所有的炸彈扔完開走了,瓊斯和他的潛艇又重新浮上了水麵。
戰爭結束後,瓊斯回到祖國,並重新參加了工作,經過生死的考驗之後,他更加熱愛生命了,懂得如何去幸福地生活。他後來回憶說:“在那可怕的15個小時裏,我深深體驗到了生命的珍貴,和生命相比,世界上其他事情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故事中的瓊斯經過15個小時命懸一線的苦苦掙紮,終於體驗到了生命的珍貴。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如此,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比我們的生命更為珍貴,和生命比較起來,任何的痛苦和煩惱都顯得無比渺小,或許隻有像瓊斯這樣經過生死考驗的人會更明白這一點。
和瓊斯的經曆相似,麥倫也有過一番對生死的體悟。幾年前,當因為動脈血管瘤而住院手術的他,在ICU病房裏思考了很多:我幾乎從不珍惜自己,以前根本不相信自己會生病,更沒有想過會病倒,而且需要這麼一次大型手術。即使患了高血壓,我也不聽醫生和家人的勸告,總是偷偷地把買來的藥扔到垃圾桶。對待工作,我總是精益求精,對待妻子和整個家庭也是一絲不苟。可是現在,自己卻因為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落到這步田地。以後,隻要我能夠好起來,我再不會像從前那樣對待自己了,我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經過了生死的考驗,終於體會到生命的價值,這是瓊斯和麥倫帶給我們的啟示。因此,我們一定不要等到生死關頭才感悟到生命的可貴,而應該從現在開始,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生命。隻有擁有“革命的本錢”,我們才能打贏一場又一場的人生之戰。
★注意飲食
身體要想健康,離不開食物供給的營養。人體器官的功能和組織的正常代謝都依賴著必需的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又需要通過合理的膳食而獲得。所以,要想擁有一個棒棒的身體,我們就要在飲食方麵做到營養平衡,不偏食,不挑食。
★遠離香煙,降低患癌症的可能性
香煙的危害人所共知。有統計數據表明,每吸一支煙,將平均減少5分鍾壽命,終生吸煙平均減壽18年左右。另有調查發現,將每天吸20支煙以上的人與不吸煙的人比較,口腔癌發病率增加3~10倍,食管癌發病率增加2~9倍,膀胱癌發病率增加7~10倍,胰腺癌發病率增加2~5倍;腎癌發病率增加1~5倍,其他癌症發病率增加1~4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8倍。
★適度飲酒,千萬不要多喝
適度飲酒可起到擴張血管、緩解疲勞等作用。但是如果飲酒過度則會對身體極具危害。輕則引起身體不適,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專家建議我們,一天的飲酒量最好控製在100克左右,而且最好不要喝白酒,而是喝啤酒、葡萄酒。
★保持心理健康,讓心情天天陽光燦爛
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凡是事業成功者大多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換句話說,心理健康是事業有成者的標誌之一。
不難想象,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誰都難免會有痛苦和煩惱。那麼,要想應付各種挑戰,沒有良好的心理調節和心理平衡能力將會很難應付。
古人說:“憂則傷身,樂則長壽。”隻有具備良好的情緒,我們才更容易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更容易保持年輕。
對生命負責,說到底就是要我們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千萬不能在年輕的時候“透支”它,而應時時刻刻把身體健康放在一切事情的最前麵。隻有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才能有“本錢”去做其他事情。
我們不是擁有太少,而是欲望太多
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知足常樂。可是,生活中大多數人難以做到這一點,往往是不知足,相應的,也就不快樂。
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常有失望和不滿,要麼是自己希望的情況沒有出現,要麼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每當這時,我們是不是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而很少能靜坐下來,仔細想想,自己到底是為什麼感到不滿和失望?
實際上,幸福是一種很主觀的心理體驗,它的有無在很大程度上和現實情況沒有必然的聯係。
如果我們把幸福定義在“我什麼都沒有,我什麼都比不上別人”的概念上,那麼恐怕永遠也無法找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相反,如果我們總想著自己所擁有的已經夠多、夠好,那麼就會生出強烈的滿足感,也就更容易產生幸福感。
固然道理如此,然而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還是對名利趨之若鶩。一旦目的沒能達到,願望實現不了,就會垂頭喪氣,心有不甘。
其實,麵對生活,我們就像進入一個自助餐廳,食物會有很多,正確的方法不是每一樣都吃,而是去挑選自己最喜歡的。
我們來看下麵一個故事:
一個山民,終日以砍柴為生,生活非常艱苦。於是,他不斷地在佛前燒香祈願,希望佛祖能幫他走出困境。
終於佛祖大發慈悲,讓他在一次砍柴過程中撿到了一個金羅漢!
這下可不得了,他一下子成了有錢人,於是又買房子又買地。親朋好友們也都前來向他祝賀,目光裏充滿了羨慕之情。
可是,擁有了這麼多財富的山民,並沒有長期快樂下去,他隻是高興了一段時間,就又發起愁來,吃飯也吃不香,睡覺也睡不踏實。
他的老婆看在眼裏,忙安慰他說:“偌大的家產,就是賊偷,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偷光啊!你愁什麼呢!”
山民並沒有因此而快樂起來,他對老婆說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哪裏知道,怕人偷隻是原因之一!”山民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你怎麼沒想想,總共有18個羅漢呢,現在我才隻有一個,那17個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呢。要是連它們也挖到,我就滿足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隻能說這個山民貪得無厭,心有妄求。
可是現實生活中,像山民這樣的人是不是也有很多呢?
有的人有穩定的工作,卻依然還不滿現狀,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工資太低,老板給的福利太少。有的人有穩定的生活,卻依然不甘於平淡地過日子。他們總是“節外生枝”地給自己找一些刺激,所以“小三”開始成為災荒。有的人本來可以憑借自己的本領取得成功,可是往往操之過急,一失足成千古恨……
欲望,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心理貧窮。尤其是在物質糜爛的今天,精神領域的力量已經開始不平衡的搖擺,欲望變得越來越“變本加厲”。
有人對欲望做了一個這樣的比喻:欲望就像給口渴的人喝鹽水,往往喝得越多反而越渴。讓我們看看現實中那些欲望強烈的人,他們羨慕別人的小資生活、嫉妒別人的豪宅名車、垂涎他人的萬貫家財。因為欲望的膨脹,讓他們不知不覺就掉進了越來越深的陷阱,並且越陷越深。最可悲的是,他們在這種旋渦裏徘徊掙紮,會漸漸淡忘掉自己的“曾經擁有”。
其實,知足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因為過多的欲望除了給自己帶來不快樂之外,實在沒有有價值的東西。正如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經》所言的:“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過於追逐名利就必定會付出更多的代價,如果過於積斂財富,就必定會遭到更為慘重的損失。隻有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隻有懂得適可而止,才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平安。
★心懷感激
一個沒有感激之心的人是不能知足的,而隻有懂得感激的人才會看重自己生活中所擁有的東西,而不隻關注自己所缺少的。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應該表示感激的,那麼不妨拿出紙筆寫下來吧——記錄下你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長期堅持下去,你的注意力將會重新轉移到你已經擁有的美好事物上來。
★控製自己的心態
有些人總會琢磨:要是我獲得了什麼什麼,我就開心了。殊不知,當獲得了原來期盼的東西後,接著又會有新的願望。這樣周而複始,就會永遠處於“追求開心”而無法真正開心的狀態中。
這些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學會控製自己的心態。不知道幸福並非是對任何財富的獲取,而僅僅基於一個人決定怎樣開心地生活。
★停止和別人進行比較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不管我們的生活多好,隻要和比自己條件更優越的人進行比較,就會產生令自己不滿的情緒。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顯得比你要好,而且看起來生活得很完美。而且實際情況是,我們總是將自己最糟糕的一麵與我們對別人最好的假設進行比較,就好比拿自己的短板去比較別人的長板,又能有什麼滿足感可言呢。
其實,我們心中所勾勒的別人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出來的那般美好,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的是:你是唯一的,你也是特別的,你有你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豔羨別人的生活。
事實上,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從不知足開始的,是從沒有意義的比較開始的。
豈不知,大千世界,總不能讓自己的生活如“事事如意”的祝福那樣,總會有比自己強的和不如自己的人。當我們的心理不滿足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這句話:當我哭泣沒鞋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腳。總之,我們不要祈求太多,而應學會知足。隻有腳踏實地地做事,實實在在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天,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輕鬆起來。
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為了生活,我們每天穿梭於鋼筋水泥鑄就的叢林裏,忘記了微笑,放棄了歡樂,以疲憊結束一天的辛勞,用壓力迎接明天的太陽。
或許你會說,不這樣又能怎樣呢?我們需要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需要承擔自身角色應負的責任。
沒錯,我們的確需要如此。但不要忘了,在不停地奔波過程中,我們的身體需要休息,我們的生命需要撫慰。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善待自己的生命,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輕鬆地過好每一天,讓自己帶著快樂的情緒迎接每一個挑戰。
一天,一個非常富有的商人來到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見一個漁夫正好捕魚歸來。商人看到漁夫的船艙並沒裝滿,出於好奇,便問漁夫道:“你捕撈這麼些量的魚要花多長時間?”
漁夫回答說:“要不了多長時間,一會兒工夫就捕撈到了。”
商人接著問:“那你為什麼不再多捕撈一會兒,直到把魚艙裝滿為止?多勞多得嘛。”
漁夫笑嗬嗬地回答:“要那麼多幹嘛,這些足夠我們一家人生活的啦。”
商人不解:“那你那麼早就收工回家,剩下那些時間都拿去幹什麼呢?”
“嗬嗬,其實我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然後出海打幾條魚,打完魚回到家後,和我們的孩子們玩上一會兒,吃完午餐後睡個午覺,傍晚的時候再到鎮上喝杯酒,和朋友們聊聊天,唱唱歌,然後回家睡覺。我這一天的日子過得可是充實而又忙碌呢!”
習慣了快節奏高效率生活工作的商人,哪裏接受得了漁夫這種“懶散”的生活方式,便打算改變一下漁夫這種浪費時間的奢侈行為,於是說道:
“我是個善於經營的商人,最擅長的事就是掙錢。你如果想掙很多錢,發大財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提供幾個建議。首先,你每天要多花點時間在捕魚上,盡量多捕些魚,就可以多賣些錢;這樣慢慢積攢起來後,你就有錢去買一條更大更好的船,就可以捕撈到更多的魚,掙到更多的錢,你就可以再買幾條船,組成一個船隊,捕撈到更多的魚,然後直接把魚賣給加工廠,而不是魚販子。這樣一來你掙到的就更多了,然後就可以自己開個加工廠,自產自銷,到時候你就會成為老板,富翁,就可以帶著家人離開這個貧窮的小漁村,到城裏住別墅,過上富裕的生活,然後再不斷地壯大你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