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用機智代替憤怒,讓委屈隨風飄散(2 / 3)

美國《生活》雜誌曾載文說:如果時常憤怒,長期性的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隨之而來。事實的確如此,比如人們總是說,生氣傷肝。不管是傷肝還是傷心髒,經常生氣、總是為小事而發火的人勢必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在美國芝加哥,就曾有一位餐廳老板因憤怒而亡的事情。

據說在某一天,一位愛生氣的餐廳老板看到廚師用茶碟喝咖啡,覺得有辱餐廳的名譽,便發瘋似地抓起一把左輪手槍追打那名廚師。

當他就要追上廚師時,他的心髒病卻突然發作了,劇烈的疼痛迫使他在地上打起了滾,隨後不久,他便身亡了,而那位廚師隻是被嚇了一身冷汗,身體其他方麵並未受到任何侵害。

這個餐廳老板就這樣死去了,可真是冤枉,如果要追論殺人凶手的話,那隻能是那團怒火了。想一想,如果一個人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就等於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其怒火在傷害別人之前會先傷害到自己。

其實,我們心中的怒火、我們所生的氣,不過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如果你不去在意,它們便會自行消失殆盡。

古時候,有一個婦女脾氣暴躁,常常為一些小小的不順和委屈而生氣,她也深知這樣對自己不好,於是便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超度解脫。

高僧聽完她的話,便將其領到一間空的、清冷的禪房中,隨即落鎖而去。困於房中的婦女氣得直跳腳,並且大罵高僧。當她把所有難聽的話都罵完後,高僧仍然沒有理會。婦女沒有辦法,隻好苦苦哀求,但高僧始終無動於衷。最後,婦女發現一切都是徒勞,便沉默下來。

不一會兒,高僧來到門外,問婦女:“你還生氣嗎?”婦女說:“很生氣,不過我隻是在為自己生氣,為什麼會不知好歹地跑到這個地方來受罪。”高僧聽了,語氣嚴厲地對她說,“連你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怎麼能做到心如止水?”

又過了一會兒,高僧再次問她:“你還生氣嗎?”婦人搖頭說:“不生氣了。”高僧問,“為什麼不生氣了?”婦人回答,“即使生氣也是徒勞。”高僧說,“其實你的氣還沒有消,隻不過是你將它壓在心裏。一旦爆發,將一發不可收拾。”說完,高僧轉身離開。

當高僧又一次來到婦女所在的禪房時,婦女主動對他說:“現在,我真的不生氣了,因為根本就不值得生氣。”高僧笑道:“既然覺得不值得,那說明心中還在衡量,可見你還是有氣根。”婦女將高僧的話思索了半天,最後問道,“大師,究竟什麼是氣呢?”高僧便將杯中茶水潑到地上,婦人盯著看了好半天,最後頓悟,拜謝高僧後輕鬆而去。

人生有許多美好的東西等待我們去觀賞、去體會,如果把整顆心放在不順的事情上,動不動就發脾氣,那麼最終難受的還是自己。就如英國著名作家迪斯累利所說:“經常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我們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更多的快樂,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生氣上,不能讓無數的小事把自己打垮。

當然,我們不是“忍者神龜”,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無論怎麼忍也無法將火氣忍下去。當火氣馬上就要噴薄而發的時候,趕緊做一個深呼吸,讓思想停滯半分鍾,等半分鍾過後,也許你的處理方法就會有所改變。不管怎樣,遇到不順還是多忍忍吧,忍耐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不要認死理,多一種思路就會多一次成功

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抱怨說:“我已經足夠努力、足夠執著了,為什麼還是不能成功?我太委屈了。”這句話引出了一個問題:對某事執著就一定會成功嗎?

答案是否定的。執著有時候能夠幫助人取得成功,但有時候卻也成了阻礙人們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再怎麼執著也不會有成功的一天。與其把時間耗費在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上,不如另辟蹊徑,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美國富翁亞默爾的故事,亞默爾本是貧苦農夫出身,機緣巧合下,隨著大批的淘金者去加州淘金,最後放棄淘金,改為賣水。

19世紀中葉,“加州有金礦”的消息在美國各州四處流傳,這讓無數懷有發財夢的人們紛紛向加州趕去,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在那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中,有一個17歲的猶太少年叫亞默爾,他同大家一樣,曆盡千辛萬苦後趕到了加州,但是在他趕到的時候,因為淘金者太多,金子已變得非常難淘。

年少的亞默爾和多數人一樣,盡管堅持不懈地淘著,但始終沒有發現黃金。金子難淘,生活也跟著變得艱難起來。由於加州氣候幹燥,水源缺乏,許多淘金者不僅沒淘到金子,反而喪命在那裏。

亞默爾也被饑渴折磨得半死,心情越來越抑鬱。一天,他一邊可憐巴巴地望著水袋中最後一點兒水發呆,一邊聽著身邊淘金者們的抱怨,忽然,他的腦海中閃現了一絲靈光,他想,既然金子這麼難淘,水這麼缺乏,我何不去賣水呢?

於是,亞默爾果斷地放棄了對黃金的執著,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他先將河水引入水池,再用細沙過濾,最後製出了可口的飲用水。

他將水裝進桶裏,挑到山穀,一壺一壺地賣給淘金子的人。那個時候,總是會有人嘲笑他說:“你可真傻,千辛萬苦地到加州來,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起賣水這種賺不了多少錢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在哪不能幹,你何必千辛萬苦跑到這裏來賣?”

然而,亞默爾從不在意別人的嘲笑,每天都雷打不動地來賣他的水。他心裏清楚得很,到哪裏去找這麼多現成的用水者?哪裏又有這樣幾乎沒有成本的買賣?結果,當淘金者們全部空手而歸時,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了幾千美元,這足夠使他去幹一番大事業了。

亞默爾成功了,因為他獨具慧眼,因為他不拘泥於死板。黃金確實比水要貴得多,但當時的情況是人們幾乎已經淘不出什麼金子,繼續淘下去也隻是單純地耗時間,但是賣水就不一樣了,雖然是小本買賣,但保證能賺錢,賣得多了,就能賺不小一筆。

亞默爾的故事說明了: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過於死腦筋,在一條路走得不順利時應該想辦法另辟蹊徑,隻有這樣才會更快地獲得成功。在某篇文摘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它就是要告訴讀者應懂得另辟蹊徑。

有一家飾品公司招聘員工,麵試的題目是把梳子賣給和尚,業績突出的人會優先錄取。最後,有3個人闖入了最後一關。

老板對這3個人說:“以10日為期,你們誰賣得多,我就錄取誰。”

3人各自離去,日升日落,眨眼間,10日之期已到。

老板問甲:“你賣出去多少把梳子?怎麼賣的?”

甲回答:“我賣了1把。您知道嗎,我可是曆盡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一家寺廟,可我剛開口說要賣梳子,他們就又打又罵地把我趕了下來。要不是我在回來的途中看到一個撓頭皮的小和尚,我連1把都賣不出去。那個小和尚興許是很久沒有洗頭了,癢得很,我這才撿了空。我覺得您的策略是不對的,您不應該讓我們向那些和尚推銷梳子。”

老板不置可否,將步子前移,問乙:“你賣出去多少把梳子?怎麼賣的?”

乙麵帶驕傲地回答:“我賣了10把。我去了一座高山上的古寺,因為山上風大,香客們進入殿中拜佛燒香時頭發難免淩亂。我勸說住持,出於對佛祖的恭敬,應該在每座殿裏都放把梳子,以便香客們整理儀容。因為寺中有10座殿宇,住持便向我購買了10把梳子。”

老板嘴角微抿,將步子移至丙麵前,問道:“你賣出去多少把梳子?怎麼賣的?”

“我賣了1000吧。”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丙繼續說,“我去了南方一所香火極旺的古刹,那裏的香客每天都絡繹不絕。我對住持說,‘來這裏的每一個香客都有一顆虔誠的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保佑其幸福安康,我這裏有些許積善梳,如不嫌棄,可作為贈品送給香客。’住持是一位慈祥且明事理的老人,他沒有多說什麼就從我這裏購買了1000把梳子,並且熱情招待了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來做,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有時候,我們前路受阻,無法成功,不是因為事情太難,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其中的法門。我們誰都知道和尚是不用梳頭發的,但這並不表示寺廟就用不著梳子,因為梳子除了有梳頭發的功能外,還可以作為禮物贈與人,寺廟是需要回贈給香客禮物的。睿智的丙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完美地完成了任務。

當上天給你出了一道看似無解的難題,讓你的生活變得不順利時,你沒必要賭氣,也沒必要為這小小的委屈感到難過,靜下心來多動腦筋想一想,看能不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取成功。要知道,多給自己的思想開一扇窗,你就多一個希望。

對方太強硬時,要懂得以柔克剛

有時候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事,卻突然被欺負、被責罵,委屈的我們可能會為此和欺負、責罵我們的人對著幹,怎麼強硬怎麼來。然而,當我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時,卻往往事與願違。

對待犯了錯誤但不是特別邪惡的人,可以嚐試用溫和的言行去感化他,如此,就算脾氣再不好、行為再不端的人,也會在某些時候因為另一方的友好和善良而動容。要知道,脾氣強硬的人往往是吃軟不吃硬的,所以,當這些人的出現致使你的前進道路不再順利時,你最好用軟的、柔的方法來應對。

當你這麼做時,你會發現“柔”比“剛”要管用得多。用“柔”去解決問題,不是一種懦弱的行為,而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下麵有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在美國經濟頗為蕭條的時期,一位貧困的18歲的美國姑娘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一份在高級飾品店當售貨員的工作。

一天,當她把櫃台裏的戒指拿出來整理時,剛好有一個中年男子從門外走進來,盡管那個男子衣衫襤褸,眼神卻很犀利,一副很驕傲的樣子,他用一種貪婪的眼睛盯著那些高級首飾,眼睛散發出些許亮光。

突然,姑娘的電話鈴響了,在她慌忙去接電話時,一不小心就把盛著6枚鑽戒的盒子碰翻了,頓時,鑽戒全都掉到了地上。顧不上接電話,姑娘趕緊去撿戒指。

姑娘找了半天,卻隻找到5枚,當姑娘急得渾身冒汗時,猛然間看到那名男子正在大步向門口走去,刹那間,姑娘意識到了什麼,於是在男子的手就要觸碰到門柄時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請等一等。”

那個男子轉過身來,神情十分緊張,臉上的肌肉有些抽搐,他發出的聲音有些顫抖:“你……你叫我什麼事?”

姑娘用可憐的眼神盯了那個男子好大一會兒,終於開口說道:“先生,這是我頭回工作,您也知道,現在找個事做並不容易,是不是?”

男子愣住了,他久久地看著她,最後竟咧開嘴笑起來,他一邊向姑娘靠近一邊說:“我當然了解。不過,我相信你會在這裏做得很好。”然後走到姑娘麵前,將手伸了過去,問道:“我可以為你祝福嗎?”姑娘立即伸出了手,當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時,她再次用柔和的聲音說道:“也祝您好運!”

接著,男子轉身再次向門口走去,姑娘用感激的目光看著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門外。稍後,姑娘走回到櫃台,把手中握著的仍然溫熱的第6枚戒指放回了盒子裏。

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故事中的姑娘在發現戒指可能被男子盜走後立刻大喊抓賊,那麼很可能致使男子迅速地逃之夭夭或是為自保而傷害姑娘,無論怎樣都不是一個理想的辦法,而使用柔和的辦法,情形就不一樣了,姑娘的柔和和善良讓男子動了惻隱之心,使他自動終止了自己的犯罪行為。

在我們生活或工作的圈子裏,之所以會有辦事能力強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會用最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而所謂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個別時候用以柔克剛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當然,不是所有事情都適用於以柔克剛的方法,如果有人真的是在無理取鬧,用一般的感情攻勢無法打動他們時,你就可以選擇暫時離開吵架現場或是拿出證據來證明對方是錯的。

讓信念為你助跑,讓自己成為強者

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我們會期待一路順利,但有時候天不遂人願,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不順的事。這個時候,生氣沒有用,痛苦沒有用,委靡不振更是自斷出路,想要早一點兒走出不順,就必須要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