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用機智代替憤怒,讓委屈隨風飄散(1 / 3)

第五章 用機智代替憤怒,讓委屈隨風飄散

當遭遇不順時,我們應該讓自己保持心平氣和,而不是怒火中燒。要知道,憤怒具有超強的殺傷力,它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如果我們能平靜地麵對不順,用機智代替憤怒,我們不僅能讓糟糕的事情有所好轉,還能讓因不順而產生的委屈隨風飄散。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遇到不順的事,人們常常會感到委屈,但因為一點兒不順和委屈就生氣地咒罵這個、怨恨那個,是很愚蠢的行為。生氣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會為自己招來更大的麻煩,為了一時的痛快而舍掉長遠的利益是極其不劃算的。

的確,無數事實證明,生氣不僅傷身傷心,還能傷財,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在《意大利童話》中,有這樣一篇關於生氣的故事。

一個老人在臨終前將自己一輩子積攢下來的錢分成3袋,交到3個兒子手上。老人過世後,老大對弟弟們說:“咱們不能坐吃山空,我先出去找點兒活幹。”

轉悠了一整天,傍晚時,他遇到了一位大祭司,大祭司了解了他的情況後,問他:“你願意來我這裏幹活嗎?”還說:“我這裏也有一袋錢,如果你給我幹活,我們就要定個條件:誰先發火,誰就輸掉了他那份錢。”

老大接受這個條件後,大祭司把他帶到一片要耕的田地裏,說道:“明天等你開始幹活後,不必跑來我這裏吃飯,我會差人給你送飯。”

第二天天剛亮,老大就去田間幹活了,吃早飯的時間到了,但是送飯的人一直沒有來。饑腸轆轆地幹了一個上午,午飯的時間到了,還是沒有人來送飯,老大開始罵罵咧咧起來。罵累後,他繼續幹活,到黃昏時,送飯的女仆終於來了,卻遞給他一個密封的罐子,說是為了防止蒼蠅鑽進去才用膠水粘起來的。

老大氣瘋了,也餓壞了,他氣急敗壞地衝進大祭司家中,對他破口大罵起來,大祭司笑嗬嗬地說:“看來你忘了我們定下的條件,誰先發火誰先輸。”就這樣,老大失去了那袋錢。

回家後,老大生氣地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弟弟們,老二氣不過,便帶上自己那袋錢說要去會會那位大祭司。在大祭司那兒,老二遇到的情況和老大一模一樣,剛開始時,他一再忍耐,可是在看到那個打不開的罐子時,又餓又累的他跟哥哥一樣,衝著大祭司發了火,於是,他的錢也歸了大祭司。

老三立誌要為哥哥們報仇,也去了大祭司那裏。跟以往一樣,他們兩個定了條件,信心十足的大祭司還補充說:“我把我手中的3袋錢全押上來賭你那一袋錢,我們以布穀鳥叫為期,布穀鳥一叫,你就得認輸回家。”

老三同意後,他們開始坐下來吃晚飯,聰明的老三趁機在自己的口袋裏塞了許多麵包和火腿。第二天,女仆依然在黃昏時來送飯,但老三依然喜滋滋的。看到那個密封的罐子,他用鋤頭一把將其撬開,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

老三高興地回去了,大祭司氣得有些發抖,但沒有發火,他對老三說:“我有100頭豬,你明天給我趕到集市上賣掉。”

第二天,剛到集市,老三就順利地找到了買主,他賣掉了99頭豬,隻剩下一頭最大的母豬。賣豬以前,他把豬的尾巴統統割了下來,於是,他帶著一頭母豬和99條豬尾巴離開了集市。走到一片田地,他用泥鏟挖了無數個小坑,把豬尾巴統統栽到小坑裏,將尾巴梢露在地麵上。接著,他又挖了一個大坑,把那頭母豬埋進去,依然把尾巴梢兒露在土外。

全埋好後,他高聲喊起來:“大祭司,您的豬鑽進了地獄。”大祭司風風火火地跑來,一邊嚎叫一邊慌亂地拽著豬的尾巴向外拖,結果隻拽出一把豬尾巴。老三去拽那頭母豬的尾巴,拖了半天,終於把整頭豬拖了出來,它還活著,但嚎叫個不停。

大祭司氣得直跳腳,但想到賭錢的事,還是把火壓住了。接下來幾天,每次都是大祭司想要折磨老三,結果都被老三整到,於是,他命令仆人們假裝布穀鳥鳴叫。

仆人披著一身雞毛悄悄爬上了房頂,“咕咕”叫了起來,大祭司對老三說:“布穀鳥叫了,你回家吧。”老三莞爾一笑,從衣服裏掏出彈弓,朝房頂那隻“大鳥”射去,仆人中了彈,一骨碌從房頂上滾了下來。

這下,大祭司氣得兩眼冒火了,憤怒地朝老三吼道:“你給我滾出去,再也別到我這裏來!”大祭司終於先發火了,老三拿著4袋錢以及賣豬賺的錢樂顛顛地回了家。

雖然隻是一篇童話故事,但裏麵卻隱含著深刻的道理。生活中,雖然事情很不順,雖然事情讓我們感到委屈,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為此而生氣,把所有的委屈吞進肚子裏,多想想解決的方法,就會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一天。

兩個人,如果能力相當的話,走得更順一些的就是脾氣相對較好的那個。綜觀曆史,那些最容易受到賞識的就是那種有能力卻沒有脾氣的人,比如三國時期的趙子龍。趙子龍不僅有勇有謀,還性情溫和,既不像張飛那樣莽撞,也不像關羽那樣傲氣,他骨子裏深刻著忠誠的品性,對於主上的命令嚴格執行,從沒有二話。就是因為這些,年少的他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兵快速地成長為軍中骨幹,並成功進入劉備的高層管理群,成為四千歲。

在很多地方,比如職場,沒有人能夠無限包容我們的壞脾氣,沒有人會顧及我們的委屈,如果我們不知道克製,就會讓自己成為被眾人排斥的對象,從而傷情失財。與其羨慕別人春風得意,不如從現在起就學著管理自己的情緒,改掉總是動怒的壞脾氣,如此,你的運氣會好起來。

有“受氣”的胸懷,才能得到幸福

我們都已經知道,為了不順和委屈生氣是毫無意義的。一個愛生氣的人,等於自己向自己開槍,使自己成為最終的受害者。想要成為笑到最後的人,就要學會受氣。不要覺得受氣是一件很委屈的事,應該把它當成是一種能力的修煉。

那些武俠片裏的武功高手在學習打人以前,最先要學的就是如何被打。挨打就相當於受氣,挨夠了打,就能更好地學習打人的技巧,學會受氣才能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受氣首先就得杜絕肆無忌憚地爭吵和謾罵,不要輕易被某些不順心的事惹怒。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不順的事或者故意找茬的人,沒有必要非得和對方爭個你死我活,因為有些事情根本就說不清誰對誰錯,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大家隻是站的立場不同罷了,何必為沒有統一說法的事情爭論不休、大傷和氣?

如果有人讓我們不順心,我們不能因憤怒而隨意謾罵別人,因為你的謾罵首先就是對你自己修養的侮辱,而且,對方也許根本就無視你的謾罵,你的謾罵最終還是要由自己去承受。

再說得簡單一點兒,受氣就是收斂情緒,不讓自己受激將法的影響。你的“受氣”能力達到何種程度需要別人去鑒定,而不是自己說了算。

蘇東坡初練禪定時,曾跟金山寺的佛印禪師學禪。一次在練習禪定中,忽然八風四起,電閃雷鳴,暴雨將至,眾人奔走,四處躲避,而蘇東坡卻端坐蓮花台上,巋然不動。

練習後,他心中無限喜悅,自覺禪定功夫日深,隨興作詩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命書童送到佛印禪師處,以為必得禪師好評。

禪師看後,在後麵批了“狗屁”兩字,叫書童帶回,蘇東坡看到批文後,義憤填膺,立即乘船過江,向禪師問罪。佛印禪師早知如此,故在書童去後,在門框上寫了“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見了,隻好啞然一笑。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受很多人的氣,比如要受同學的氣,受老板的氣,受客戶的氣。當別人給我們氣受時,如果我們能使自己修煉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那麼我們想要收獲一個好的前途就不是難事了。

報紙上曾有這麼一則新聞,在2001年9月份的一天,北京市某公交車的售票員小霍在查票時,有一位高個兒小夥子拒絕出示車票。

小霍再三讓其出示車票後,高個兒小夥不耐煩地對他說:“已經給你看過了。”小霍便道歉說:“也許是因為我疏忽沒看到,請您再出示一次可以嗎?”

於是,高個兒小夥不情願地掏出月票在小霍麵前晃了一下,正好這個時候公交車到站了,高個兒小夥在下車時朝小霍罵了一句,小霍並沒有理睬,而是低頭給乘客開車門。這個時候,高個兒小夥突然一拳打在小霍的後腦勺上,接著,又狠狠打在他左臉上,把他的眼皮打得鮮血直流,小霍始終沒有還手,捂著傷口蹲在地上。車上的另一名售票員見狀,氣憤地攔住車門,不讓高個兒小夥下車,車上的乘客大多也看不過去,有人甚至撥打了110。

在這個時候,小霍為了不耽誤公交車運營,還是打開了自己守著的車門,讓到站的乘客及時下車,那個惹事的高個兒小夥被人控製了起來。

當公交車開到總站時,高個兒小夥被扭送到公安局,小霍被送去醫院。經醫生檢查發現,小霍的左眼瞳孔撕裂達4毫米,左眼眼眶有兩處骨折。醫生感歎說,能承受這樣的劇痛這麼長時間,真是硬漢子。

後來,公交總公司授予小霍“委屈獎”獎勵,此獎勵專門授予能夠受氣的優秀公交車乘務人員。

小霍正常工作卻遭到毒打,可謂是委屈至極,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點兒委屈和不順而影響工作,他的職業道德絕對是值得讚賞的。另外,他的“受氣”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受氣”讓他成為了眾人注目的焦點,使他得到了榮譽。在這裏,有必要提一下那個惹事的高個兒小夥,其實原本就沒有多大點兒事,卻因為他抑製不住心中的怒火而使自己遭遇了牢獄之災,說起來還真有點不值。衝動確實害人不淺。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追求的就是平順和幸福。在我們不斷地追求平順和幸福的過程中,勢必會有很多障礙,就像唐僧在取經的路上會遭遇很多妖魔鬼怪一樣,然而隻要我們有一腔能夠“受氣”的胸懷,我們就一定會得到想要的。

遇到不順多忍耐,怒火中燒於事無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沒有誰能夠一直平平順順,那些不討喜的煩心事總是隔三岔五地來搗亂。麵對不順,你會怎麼做呢?是愁眉苦臉,整日沉溺在委屈中?還是淡然以對,讓一切雲淡風輕?抑或是怒火中燒,偏要弄個魚死網破?如果你有足夠的生活閱曆,一定會選擇第二種處世方法。遭遇不順,哭喪著臉或是發火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於事無補。

契訶夫在一篇名為《生活是美好的》的短文中這樣寫道:“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裏燒了起來,你應當為此高興,並且要感謝上蒼,幸好你的口袋不是彈藥庫;如果你的手指頭紮了根刺,你也應當感到高興,幸好這根刺不是紮在眼睛裏。”

這段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某些事情已經發生,與其為此怒火中燒,讓情形一發不可收拾,不如淡然麵對。就算不順的事情讓你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也無須非要和對方弄得你死我活。如果你克製不住心中的怒火,故意找別人的麻煩,那麼到頭來,真正有麻煩的會是你自己。

小王隻是一個專科畢業生,因為親戚推薦,進入一家不錯的私企上班。在小王所任職的部門裏,其員工大多是名牌大學本科畢業,有些還是研究生。按理說,小王應該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但是部門經理明顯有些偏袒他,他一來,就交給他一個油水很足的大單子,而這個單子本來要分給業務能力很強的李偉。

為此,李偉感到很委屈,並且看小王很不順眼,日子越久,李偉的積怨就越多,終於有一天,他當著部門所有人的麵,大聲對小王說道:“聽說你是專科畢業,那就要好好努力了,我們部門可是公司的先進部門,你可千萬不要拖我們大家的後腿,也不知道是哪個不得了的大神把你招進來的。”一番話說得小王的臉通紅,他咬咬牙轉身離開,當所有人以為這件事就此翻過時,李偉卻被叫到了總經理辦公室,之後,大家再也沒在公司見過李偉,據可靠消息稱,小王是公司副董的親侄子,是副董引薦其進公司的,李偉因為得罪了副董而被公司胡亂找了個借口辭退了。

如果李偉在受到委屈後不那麼衝動、那麼憤怒,事情也許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誠然,小王的到來讓李偉的生活遇到些許不順,但和被辭退比起來,丟掉一份單子這種不順算是微不足道的了,李偉的憤怒讓他遭遇了更大的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