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Y
押沙龍的頭發
【溯源】 源自《聖經·舊約·撒母耳記下》。押沙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的兒子,是全以色列最俊美的男子,從頭到腳,全身無一處斑疵,深得人們的稱讚。押沙龍長著又長又密的頭發,每年要修剪一次,剪下來的頭發足有兩公斤重,非常令人羨慕。因為同父異母的兄弟暗嫩奸汙了押沙龍的妹妹他瑪,押沙龍將他殺死後逃走。押沙龍被召回後,便募集人馬策劃叛變奪取王位。有一天,押沙龍率領的以色列人被大衛的軍隊在森林裏打敗,死傷很慘重。押沙龍騎著騾子經過一棵大橡樹時,他的頭發不幸被樹枝纏住,騾子跑開,他被掛在了樹上。大衛的元帥約押趕到,違背大衛不得傷害押沙龍的命令,用三支標槍刺進押沙龍的胸膛,將他殺死,把屍體扔進樹林裏的一個大坑,並在上麵壓了一大堆石頭。
【釋義】 比喻俊美的人卻因俊美所害。
雅各的梯子
【溯源】 源自《聖經·舊約·創世記》。雅各騙取了兄長以掃的長子繼承權和父親以撒的祝福後,被以掃恨之入骨,想要殺他。於是,父母讓雅各逃到娘舅家去,並在娘舅的女兒中選一個做妻子,等以掃怒氣消了再回來。雅各在途中走到一個地方,因為天快黑了,就揀塊石頭枕在頭下,就地躺下睡了。他夢見有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直入雲霄,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走上走下。耶和華站在梯子上對他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應許的。”
【釋義】 原指雅各在夢中見到的通天的梯子,象征與上帝間心靈上的相通。現用來喻指通往幸福的道路。
雅歌
【溯源】 《聖經·舊約全書》中的一卷,原意為“歌中之歌”,意即最高雅的歌。全卷共八章,采用情侶對話的形式,體現了男女間熱戀的心情。猶太人認為《雅歌》描寫的是上帝和他的子民的關係,基督教則認為描寫的是基督和教會的關係。《雅歌》因其高度的藝術成就而使篇名成為成語。
【釋義】 用來讚譽偉大的作品和最優秀的傑作。
雅爾納克的一劍
【溯源】 1547年,在法國發生了最後一次經國王批準的決鬥。雅爾納克男爵繼承的產業不多,卻整天揮霍無度,處處炫耀,使人懷疑他的經濟來源。他的朋友、國王的寵臣夏泰涅雷在與人閑談時透露說,雅爾納克的錢是嶽母給的,因為嶽母對他“滿懷溫情”。雅爾納克聽說後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與夏泰涅雷進行決鬥。在決鬥中,雖然雅爾納克因長時間發燒,身體十分虛弱,仍然出其不意地在夏泰涅雷的腿彎處刺了一劍,並表示到此為止,不會結束對方的性命。可夏泰涅雷深感無顏見人,憤怒地撕去傷口上的繃帶,三天後死去。
【釋義】 指代“致命的一劍”,或喻指暗箭傷人。
雅努斯
【溯源】 又譯為“伊阿諾斯”,古羅馬神話中的兩麵神。雅努斯有兩副麵孔,一副是老年人回顧過去的麵孔,一副是青年人矚望未來的麵孔。他的標誌是鑰匙和手杖。他的右手上刻著數字三百,左手上刻著數字六十五,合在一起就是一年的天數。
【釋義】 因雅努斯的兩副麵孔,這個名字逐漸轉義為兩麵派、偽君子的代名詞。
亞伯拉罕的懷抱
【溯源】 源自《聖經·新約·路加福音》。有一位天天過著奢侈生活的財主和一位叫拉撒路的乞丐死了。財主在陰間受著痛苦的折磨,他舉目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竟然在亞伯拉罕的懷抱裏,就喊起來:“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請打發拉撒路過來,用手指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吧,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道:“兒啊,你生前享盡福,拉撒路卻受過苦,所以現在你們相反。而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隔阻,彼此都無法逾越。”財主說:“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的五個弟兄那裏去做個見證,免得他們死後也到這裏來受苦。”亞伯拉罕說:“他們可以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財主說:“我祖亞伯拉罕啊,如果有個從死裏複活的人到他們那裏,才有說服力啊!”亞伯拉罕說:“如果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算有個從死裏複活的人,他們依然不會聽勸。”
【釋義】 指與地獄相對的天堂。
亞伯拉罕人
【溯源】 在英國的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時代,倫敦伯利恒皇家醫院有個“亞伯拉罕”病區,該區主要收治精神病患者,是歐洲第一個精神病防治機構。該區患者被稱為“亞伯拉罕人”,他們並無危害行為,所以醫院允許他們外出。他們穿著帶有標誌的患者服在街上遊蕩,還時常向行人討要食物。於是,一些遊手好閑、懶惰成性的人便裝扮成亞伯拉罕病區的精神病人,到處行乞度日,甚至有些狡詐的竊賊也混雜其中,在乞討時幹些順手牽羊的勾當。
【釋義】 喻指裝病逃避工作的人。
亞當
【溯源】 《聖經》中的人物。上帝在創世的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樣式,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裏,就成了有生命和靈氣的活人,並為他取名亞當。後來,上帝又從亞當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做了亞當的妻子,然後將他們置於伊甸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釋義】 代指人類的始祖。
亞當吃下的禁果
【溯源】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幸福地生活著,謹遵上帝的禁令,不去采摘知善惡樹上的果子。後來,夏娃禁不住蛇的誘惑,摘下禁果與亞當同食,後被上帝懲罰,趕出伊甸園。據傳,男人的喉結便是卡在亞當喉嚨裏的禁果。
【釋義】 喻指男人的喉結。
亞當之子
【溯源】 亞當是《聖經》傳說中人類的始祖,人世間第一個男人。據記載,亞當之子應該是亞當與夏娃所生的該隱與亞伯,但後世變成為對男人的戲稱。
【釋義】 指代男人或泛指人類。
亞曆山大
【溯源】 亞曆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是古代馬其頓國王,生於馬其頓王國首都派拉城,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裏士多德,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十八歲隨父出征,二十歲繼承王位,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十三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一個西起古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恒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疆域廣闊的國家,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
【釋義】 指代無往不勝的征服者或傑出的軍事家。
亞曆山大與海盜
【溯源】 據十四世紀的拉丁文故事集《羅馬人傳奇》記載,有一次,亞曆山大捕獲了一位頗有名氣的海盜,質問他為何膽大包天,騷擾四海。海盜麵無懼色,鎮定自若地回答道:“那麼你為什麼膽敢劫掠天下?其實我們兩個人是一樣的,隻不過我單靠一條小舟在海上做強人,你帶著千軍萬馬以武力征服諸國,所以被奉為帝王罷了。”海盜的這番話令亞曆山大無言以對,他非常欣賞這位海盜的勇氣和機智,便封他為諸侯,讓他做了一名執法官。
【釋義】 喻指彼此是同類,沒有什麼差別。
亞倫的口才
【溯源】 源自《聖經·舊約·出埃及記》。上帝讓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時,摩西認為自己是個微不足道的人,難以擔此重任,說道:“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仆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耶和華發怒道:“不是有你的哥哥亞倫嗎?我知道他是能言的。我要賜你們口才,指教你們所當行的事。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上帝。”
【釋義】 常用來比喻能言善辯、口才出眾的人。
亞馬西斯的戒指
【溯源】 公元六世紀時,愛琴海薩摩斯島的僭主波利克拉特斯在東愛琴海上建立霸權,控製了愛奧尼亞群島和大陸上的一些城鎮。他擁有龐大的艦隊,經常四處進行海盜活動,使希臘人極其痛恨他。盡管如此,他依然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埃及法老亞馬西斯非常擔心波利克拉特斯,他認為凡事過於順利,反倒是一種不祥之兆,就勸波利克拉特斯舍棄一件最心愛的寶物,以求神明護佑,消災避禍。於是,波利克拉特斯將一枚極珍貴的寶石戒指扔進大海。沒想到幾天後,有個衣衫襤褸的漁夫送來一條魚,禦廚剖開魚腹,竟然發現那枚戒指藏在裏麵。亞馬西斯得知此事,認定是神靈暗示他們已經拋棄波利克拉特斯,不再護佑這位暴君,便與他斷絕了往來。果然,在公元前522年左右,波利克拉特斯被薩迪斯的波斯總督誘去,釘死在十字架上。
【釋義】 喻指無法逃脫的厄運。
亞拿尼亞
【溯源】 源自《聖經·新約·使徒行傳》。耶穌死後,使徒們宣講耶穌就是上帝的仆人,號召大家信奉耶穌基督,接受洗禮,懺悔罪過。教友們紛紛賣掉自己的田產和房屋,將所賣的錢財放在使徒腳前,按照個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亞拿尼亞夫婦也加入了教會,變賣了田產,但卻在私底下把所賣錢財留下幾份,其餘的由亞拿尼亞放到使徒腳前。彼得問他,為什麼讓撒旦魔鬼充滿了他的心,使他前來哄騙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份,並指責他在欺哄上帝。亞拿尼亞聽完這話,就撲倒身亡。周圍的人見了都很害怕,幾個少年人將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過了幾個小時,亞拿尼亞的妻子進來,彼得問她:“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銀價就是這些嗎?”婦人回答是。彼得說:“你們為什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語音剛落,那婦人便同丈夫一樣撲倒身亡。那些少年見她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
【釋義】 原指對教會事業有私心而受到懲罰的人,現也泛指對集體事業漠不關心、抱有私念的人。
壓傷的葦杖
【溯源】 語出《聖經·舊約·以賽亞書》。希西家做猶太王的第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派元帥率領大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要希西家投降。亞述元帥對前來談判的猶太代表說:“你們回去告訴希西家,他所依靠的有什麼可信賴的呢?他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都不過是虛話。他所依靠的埃及就是那壓傷的葦杖,倘若靠這杖,就會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依靠他的人也是這樣。”
【釋義】 本意為用破裂的蘆葦做的拐杖,喻指不可靠的人或物。
淹死在格拉潘的水塘裏
【溯源】 法國歌謠作家馬紐埃爾·德·庫朗熱(1633~1716)在回憶錄中曾談到一則趣事:兩個農民為一口水塘的所有權發生了爭執,便去法院打官司。其中一個農民叫格拉潘,他在接受法官的訊問時,被一些細節問題搞得昏頭昏腦,不是回答不出來,就是前言不搭後語。最後,他又氣又急地對法官說道:“對不起,先生們,我覺得我要淹死在格拉潘的水塘裏了,我聽從你們的判決。”
【釋義】 表示談話時思路突然中斷,說出與談話主題毫無關係的言語。
鹽約
【溯源】 語出《聖經·舊約·民數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後,上帝指令亞倫擔任祭司,並說明了祭司應得之物:“凡以色列人所獻給耶和華聖物中的舉祭,我都賜給你和你的兒女,當做永得的份。這是給你和你的後裔,在耶和華麵前作為永遠的鹽約。”
【釋義】 “鹽”在這裏是不可廢壞的意思,“鹽約”意為不可背棄的盟約。
演四鬼戲
【溯源】 法語成語。在十五世紀的法國。劇院裏經常上演一種宗教神秘劇,劇中的角色都是神。與之相對應的是一種鬼戲,出場的是兩個鬼或四個鬼。鬼在台上狂奔亂跑,做出種種矯揉造作的動作,嘴裏發出嗥叫聲,還噴吐著火焰,“演四鬼戲”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形容大吵大鬧、亂奔亂跑。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耶穌勸勉信徒要擯棄世俗的價值觀念,選擇天上的或靈性上的價值觀念,他說道:“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這裏的光指對上帝的信仰。心中有了上帝,有了對上帝的信仰,眼睛就會明亮如燈。
【釋義】 在使用時意同“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
眼中的刺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對門徒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釋義】 比喻微小的錯誤、缺點和缺陷。
宴席上的骷髏
【溯源】 古埃及人在舉行宴會時,常在一處引人注目的位置擺放一具人體骷髏,意在警告人們,生活中雖然有許多歡樂的事情,但也存在著許多未知的憂患,平時要時刻保持著警惕,防患於未然。
【釋義】 喻指能夠提醒人們居安思危的事物,或在公共娛樂場合使人掃興的事物。
羊脂球
【溯源】 《羊脂球》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描寫了在普法戰爭期間,法國妓女艾麗薩貝特·魯西的不幸遭遇。艾麗薩貝特·魯西是個身材矮小的妙齡女郎,因為渾身滾圓,人們給她起了個綽號叫“羊脂球”。她豐滿鮮潤,令人垂涎,受人追逐。她為了大家犧牲自己,事後卻被那些顧愛名譽的混帳人物所輕視,一腔愛國之心和自我犧牲精神被廉價出賣。
【釋義】 比喻身材矮胖、容顏嬌美的年輕女子。
要愛你們的仇敵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耶穌登山訓眾時說道:“你們都聽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我要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迫你走一裏路,你就同他走二裏;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你們都聽過‘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隻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釋義】 表示要寬恕別人,寬宏大量。
要叫孩子真名
【溯源】 德語成語,源自古代對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和道德偏見。在古代德國,婚外受孕的婦女和非婚生子女都會受到歧視和侮辱,因而常常導致殺嬰現象的發生。即使存活下來的孩子,也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和社會的承認,甚至連真正的名字都沒有,被母親稱為侄兒、侄女兒或外甥、外甥女,“要叫孩子真名”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轉義為要直言不諱、直截了當地說話。
耶利哥城牆
【溯源】 源自《聖經·舊約·約書亞記》。以色列人在摩西及其繼承人約書亞的率領下逃出埃及後,在途經巴勒斯坦時,必須要攻占耶利哥城。可是,耶利哥城牆非常堅固,一時難以摧毀。於是,上帝曉諭約書亞,讓他命令兵丁每日繞城一次,連續六日,到第七日時繞城七次,同時讓七個祭司長吹響七隻羊角,並讓百姓呼喊:城牆必定倒塌。約書亞遵命依次照辦,城牆果然塌陷,以色列人一舉占領耶利哥城。
【釋義】 喻指堅固的壁壘或頑固的勢力。
野馬也休想從我這裏得到口風
【溯源】 在歐洲中世紀,曾有過四馬分屍的酷刑。受刑者的四肢分別用繩索係在四匹馬的身上,行刑時,執刑者驅趕四匹馬朝不同的方向猛拉,受刑人便會因肢體被強行撕裂而身亡。“野馬也休想從我這裏得到口風”中的野馬即指行刑時的馬,意為臨死前也不會透露什麼言辭。
【釋義】 喻指守口如瓶,絕不透露一絲口風。
夜間的貓都是灰色
【溯源】 源自德國作家歌德的劇本《浮士德》。魔鬼靡菲斯特向皇帝建議挖掘地下寶藏,以挽救帝國經濟的崩潰。皇帝迫不及待地說道:“神秘且由你!黑暗又有何益?有點價值的,總得見見天日。深夜裏誰能把惡人辨認出來?母牛是黑色,貓兒都是灰色。地下如有裝著金幣的寶壺,快拿你的鋤頭把它挖出。”
【釋義】 形容在夜間辨別不清事物,或不惹人注目。
夜鶯 我聽到了你的腳步聲
【溯源】 夜鶯是一種體態輕盈的小鳥。人們認為,能聽到夜鶯腳步聲的人,一定是感覺特別靈敏,能猜透別人心思的人。所以當民歌《夜鶯夫人》出現以後,其中的一句歌詞“夜鶯,我聽到你歌唱”就被改為“夜鶯,我聽到了你的腳步聲”。
【釋義】 表示知道某人在想什麼,打什麼主意。
醫生 你醫治自己吧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路加福音》。耶穌在故鄉拿撒勒傳道時,知道自己不會受到歡迎,便對當地人說道:“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家鄉裏。’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釋義】 喻指欲正人必先正己。
衣服裏子
【溯源】 語出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悲劇《奧賽羅》。奧賽羅輕信伊阿古的讒言,認定新婚妻子苔絲德蒙娜與副將凱西奧私通,便用最惡毒的言語辱罵她。伊阿古的妻子愛米利婭為苔絲德蒙娜叫屈,斷言一定有個萬劫不複的惡人在造謠中傷,挑撥離間。可她不知道,這個惡人竟是自己的丈夫,她對正站在旁邊的伊阿古說道:“哼,可惡的東西!前回弄得你這鬼頭也露出衣服裏子來,疑心我跟這摩爾人關係曖昧的,就是這種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