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喻指徒勞無益地謾罵別人。

消失在活板門裏

【溯源】 德語成語。活板門最早是古希臘劇場舞台上的一種機關。因劇情需要,舞台上要經常撤換道具和布景,為了節約時間,布景可直接降入舞台上的活板門裏。而且為了增強演出效果,劇中人物尤其是為了救苦救難而出現的角色,常常通過活板門突然出現在舞台上,並能轉瞬即逝。

【釋義】 喻指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小老好人還活著

【溯源】 法語成語,源自舊時法國民間流行的一種傳火遊戲。參加遊戲的人圍成一圈,相互傳遞一個燃燒的紙卷。接到紙卷者必須立即往下傳,同時說一句“小老好人還活著!”。最後,紙卷在誰的手裏熄滅了,誰就得受罰。

【釋義】 用來表示自己或某人還活著、還健在。

小繩子在路上也用得著

【溯源】 語出俄國作家果戈理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赫列斯塔科夫是彼得堡的一位十四品文官,在路過某市時,被該市市長錯當做前來微服私訪的“欽差大臣”,受到百般奉承和熱情款待。他將錯就錯,接受市裏官員和商人的賄賂。他的仆人奧西普擔心主人的騙局被揭穿,勸主人趕快溜走。這時,一群商人來向赫列斯塔科夫告市長的狀,還帶了一籃子酒和糖賄賂他。赫列斯塔科夫假惺惺地表示他不收任何賄賂,隻想向商人們借錢。商人們給他錢後,請他把糖也一並收下,他卻再次聲明不收任何賄賂。站在一旁的奧西普對主人說道:“大人閣下,您為什麼不收?收下吧!路上什麼都用得著,糖和口袋交給我!所有的東西都交給我!隨便什麼東西都有用處。那是什麼?一根小繩子?小繩子也給我!小繩子在路上也用得著。馬車壞了,或是出了什麼別的事,可以用繩子來捆。”

【釋義】 諷喻受賄者巨細皆收、來者不拒的貪婪。

小箱子本來很容易打開

【溯源】 源自俄國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小箱子》。有人拿來隻小巧玲瓏、惹人喜愛的箱子。一個自作聰明的工匠見到後,認為小箱子沒有裝鎖,一定有秘密機關,並吹噓說自己能把箱子打開。他拿起箱子,翻過來,轉過去,一會兒按按釘子,一會兒摸摸把手,擺弄了半天,忙得滿頭大汗也沒能打開,隻好離箱而去。其實小箱子沒有什麼機關,很容易就能打開。作者評論道:“有時我們會幹傻事,原本簡單的事情,偏要去故弄玄虛;動手就能解決的事情,偏要去絞盡腦汁。”

【釋義】 表示不要絞盡腦汁用複雜的辦法,去解決原本就很簡單的問題。

小魚是會長大的

【溯源】 語出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詩《小魚和漁夫》。原文為:“小魚是會長大的,隻要老天爺讓它活下去。但要是把它放了再等著它,據我看這也真是個大傻瓜,因為實在沒有把握再能逮住它。”

【釋義】 用來說明再弱小的事物,也總有一天會變強大。

寫在耳朵後麵

【溯源】 古代德國人在簽訂合同、劃分邊界時,不以書麵契約為證據。他們相信孩子的記憶,讓孩子做證人,來記住有關內容。為了使孩子牢記不忘,他們時不時就捏捏孩子的耳朵,甚至有時打孩子幾個耳光。可年幼的孩子對這種事情根本沒有興趣,當事的成年人便把有關事項寫在孩子的耳朵後麵,讓孩子永誌不忘。

【釋義】 喻指牢記不忘,永遠銘記在心。

心掉在褲子裏

【溯源】 德語成語。在十八世紀爭奪歐洲和殖民地霸權的鬥爭中,弱小的波蘭曾三次被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瓜分,在歐洲地圖上一度消失,並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德國瓦爾特堡的大學生曾把一個握著軍棍,留著長辮,身穿緊身胸衣的波蘭騎兵模型扔進火裏焚燒,還唱著:“有個英勇健壯的波蘭騎兵,身穿緊身胸衣,為的是充作好漢,不讓心掉在褲子裏。”

【釋義】 形容受到驚嚇,嚇得魂不附體。

心靈的主宰

【溯源】 語出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歌《致大海》。詩人通過對大海的謳歌,傾訴了對自由的熱愛和向往,又由大海想到為自由獻身的英雄拿破侖和拜倫,表達了對他們的讚頌和傾慕:“一麵峭壁,一個光榮的墳墓……那裏,種種偉大的回憶已在寒冷的夢裏沉浸,啊,是拿破侖熄滅在那裏。他已經在苦惱裏長眠,緊隨著他,另一個天才,像風暴之聲馳過我們麵前,啊,我們心靈的另一個主宰。”

【釋義】 常用來讚譽對同時代人的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傑出人物。

新大陸

【溯源】 十六世紀前西歐對美洲的稱呼。1492年8月,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為尋找向西航行到亞洲印度的航路,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於當年10月抵達巴哈馬群島,又航行至古巴、海地等島。後又經過三次西行,到達列斯群島、牙買加島、特立尼達以及中南美的加勒比海沿岸。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發現的新世界的土地,所以稱為“新大陸”。

【釋義】 喻指發現他人沒有發現的新事物。

新的房子 舊的腦筋

【溯源】 語出俄國作家格裏鮑耶陀夫的喜劇《智慧的痛苦》。官僚貴族法穆索夫向沙俄軍官斯卡洛茹勃吹噓莫斯科貴族腐朽、糜爛的生活,並讚揚莫斯科是一座難得的京城。斯卡洛茹勃也附和說一場大火使莫斯科更加美麗了。法穆索夫更得意地鼓吹大火過後,街道和房屋全部是新的格局。這時,恰茨基在旁邊尖銳地指出說:“新的房屋,舊的腦筋。放心吧,無論是時間的流逝、格局的翻新,還是熊熊的大火,都改換不了這陳舊的腦筋。”

【釋義】 比喻表麵上雖然改變,實質上還是老一套。

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雅各書》。雅各在寫給僑居各地的猶太十二部族的書信中說道:“我的弟兄們,如果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在這裏,“信心”指對上帝和基督的信仰,這段話的意思是僅有信仰而缺乏實踐信仰的行動,無法獲得基督的救贖和上帝的恩惠。

【釋義】 用來說明理想和信念必須要與實際行動相一致。

信心能移大山

【溯源】 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耶穌的門徒問耶穌,他們為什麼不能驅除病魔。耶穌回答他們說:“是因為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移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釋義】 原指宗教信仰的重要和所具有的偉大能力,現用來喻指隻要有信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信者得福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約翰福音》。耶穌複活後,他的十二使徒之一多馬因沒與其他使徒在一起看見耶穌,因而不信。八天以後,耶穌又在他們中間顯現,對多馬說道:“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驚呼道:“我的主,我的上帝。”耶穌又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釋義】 指因堅信某種信仰或信任某人而獲得恩惠。

星期五

【溯源】 英國作家笛福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人物。主人公魯濱孫從一群食人族的手中救下一個俘虜,因為那天正好是星期五,魯濱孫就用“星期五”作為他的名字。從此,星期五就成了魯濱孫忠實的仆人兼朋友,他很快就學會了講英語,還幫助魯濱孫救出其他的白人和自己的父親,最後隨魯濱孫回到了英國。

【釋義】 指代可靠的助手、得力的雇員、忠實的仆人。

幸福曾經是這樣可望而又可及

【溯源】 語出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貴族青年奧涅金錯把真摯的愛情看作是上流社會小姐的賣弄風騷,因此拒絕了達吉雅娜小姐的愛情。幾年後,達吉雅娜已成為眾人傾慕的將軍夫人,他們在彼得堡重逢後,奧涅金在虛榮心的驅使下,瘋狂追求她,想征服這位“難以接近的女神”。達吉雅娜表麵上對奧涅金的追求無動於衷,內心卻思緒萬千。奧涅金當年的拒絕在她心裏造成了很深的創傷,而且她已經嫁為人婦,道德和地位已經在他們之間豎起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盡管她依然愛著奧涅金,還是拒絕了他,對他說道:“幸福消失了,但它曾經是那樣可望而又可及!……而現在,我的命運已經注定。也許,這一切來得太突然,我不夠謹慎。但年老的母親流著淚哀求我,而且任何安排對可憐的達妮又有什麼區別?於是我結了婚。您應該——我請求您——立刻離開我。”

【釋義】 表示對過去沒能及時抓住本應得到的幸福而感到惋惜和懊悔。

幸福的人兒不看鍾

【溯源】 語出俄國作家格裏鮑耶陀夫的喜劇《智慧的痛苦》。貴族官僚法穆索夫的女兒索菲婭看上了父親的秘書莫爾恰林。有一天,他們在索菲婭的房間裏聊了個通宵。女仆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叫出來,讓他們趕緊分開,免得被家裏人發現,並說自己見老爺過來時都嚇呆了。索菲婭答道:“幸福的人兒不看鍾。”

【釋義】 用來形容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人,常常忽視了時間的流逝。

凶惡的七

【溯源】 在十五世紀德國的紙牌遊戲中,“七”是張畫著鬼怪形象的王牌,可以吃掉其他所有的牌,包括國王、教皇、主教。後來,統治者們認為這樣有損於自己的形象和統治,就決定“召魔驅鬼”,用破口大罵的潑婦漫畫像,替換了紙牌上的鬼怪形象,“凶惡的七”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用來指代沒有修養的惡婦和潑婦。

熊的效勞

【溯源】 源自俄國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隱士與熊》。有個離群索居的隱士,因為寂寞與一頭大熊成了形影不離的莫逆之交。在一個熱天,他們一起出遊。隱士沒有大熊強健,後來就累得再也走不動了。大熊讓隱士躺下好好睡一覺,自己在旁邊為他看守。隱士躺下後很快就進入夢鄉,大熊在旁邊不斷地用爪子趕走落在朋友頭上的蒼蠅,可討厭的蒼蠅被趕跑又飛回來,使大熊非常煩躁。它決定用石頭將蒼蠅砸爛,於是抓起塊大石頭,當蒼蠅又落在隱士頭上時,便用力地砸了下去,可憐的隱士在夢裏就一命嗚呼了。

【釋義】 比喻不恰當的效勞不但沒有益處,往往還會帶來一定的危害。

熊市

【溯源】 源自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詩《熊和兩個夥伴》。有兩個手頭很緊的夥伴向他們的鄰居兜售熊皮,可這張熊皮還長在活熊的身上,他們許諾會很快地殺死這隻熊。因為他們賣的是尚未擁有的東西,因此被人們戲稱為“賣熊皮的人”或直呼為“熊”,而做空頭買賣的市場就被稱為“熊市”。

【釋義】 現成為股票市場和實物市場的用語。

熊與茶炊

【溯源】 傳說在古時俄國東北部的勘察加半島上,有頭碩大而凶猛的黑熊闖進一間草棚。草棚裏爐火熊熊,上麵的茶炊飄出陣陣的清香。黑熊循著茶香嗅過去,鼻子正巧觸在滾熱的茶炊上,燙得它叫了起來。於是黑熊怒火中燒,一把抓過茶炊,將它緊緊貼壓在胸前,想像平時對付敵人那樣,把這個可惡的茶炊壓扁。誰料到,熱茶炊不但沒有被壓扁,反將黑熊的胸脯燙得更加痛楚難忍,大聲嗥叫起來。周圍的鄰居聽到聲音,圍過來將黑熊擊斃。

【釋義】 諷喻因不理智的盛怒而使自己遭到傷害。

許德拉

【溯源】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阿耳戈斯的勒耳那沼澤裏的一條九頭怪蛇,常常爬到岸上傷害人畜,毀壞莊稼。許德拉的九個頭中,有一個頭永生不死,另外八個頭被砍掉後還能長出新頭。後來,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在車夫的幫助下,用點燃的樹枝燒灼蛇頭,使它長不出新頭,最後砍下它那顆不死的頭,將它埋在路邊,用石頭鎮住。

【釋義】 喻指非常難對付的敵對勢力。

許墨奈俄斯

【溯源】 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婚姻之神,阿波羅與一位繆斯女神的兒子。許墨奈俄斯是個英俊的少年,手執火炬,頸戴鮮花項圈。傳說他從海盜手中救出幾位姑娘,其中有位姑娘得到了他的愛戀,並與他結為夫妻,幸福恩愛地生活在一起。由於他們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使人們都在結婚時,向他祈求婚姻的幸福。

【釋義】 代指婚姻、喜結良緣。

尋城的人

【溯源】 源自《聖經·新約·希伯來書》。原文為:“我們在這裏沒有長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在這裏,“將來的城”指天國,“尋城的人”便指遵守教規者的引路人。

【釋義】 現用來喻指尋求真理、光明或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