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那些相對富裕、閑錢較多的中年家庭,你還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具體分析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領域入手。
常用理財方式舉要
銀行定、活期儲蓄——聚財收益的投資
儲蓄或者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歡迎的理財方式,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理財方式。儲蓄與其他理財方式比較,具有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布全國)、形式靈活等特點,還具有繼承性。儲蓄是銀行通過信用形式,動員和吸收居民的節餘貨幣資金的一種業務。銀行吸收儲蓄存款以後,再把這些錢以各種方式投入到社會生產過程,並取得利潤。作為使用儲蓄資金的代價,銀行必須付給儲戶利息。因而,對儲戶來說,參與儲蓄不僅支援了國家建設,也使自己節餘的貨幣資金得以增值或保值,成為一種家庭理財方式。
銀行儲蓄是最傳統的理財方式,多作為家庭理財必備的家庭應急備用金使用。儲蓄中要定期、活期儲蓄相結合,盡量選擇收益率最大的儲蓄種類。就現行銀行利息來說,如果考慮通貨膨脹和利息稅等因素,存在銀行中的貨幣是在不斷貶值的。因此,儲蓄不可作為主要的理財方式配置。
債券——收益適中的投資
目前債券主要分為國債、企業債和金融債。國債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前者不可上市流通,可提前兌取,但需要支付一定手續費,特別是一年內提前支取,還不計息,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後者可以上市流通轉讓。
國債利息比銀行略高,風險性小,也不交利息稅,因此可作為抗風險性投資。購買債券時,首先應關注債券的流通性和期限,可上市流通的債券便於變現,中短期債券有利於防止利率的變動;其次在操作上要進行分散購買。如今,國債的流動性亦很強,同樣可以提前支取和質押貸款。因此,國債對於那些收入不是太高,隨時有可能動用存款以應付不時之需的謹慎投資者來說,算是最理想的投資渠道了。如果你手上有一筆長期不需動用的閑錢,希望能獲得更多一點的利潤,但又不敢冒太大風險,可以大膽買進一些企業債券。企業債券的利息收入雖然也要交納利息稅,但稅後收入仍比同期儲蓄存款高出一大截。
股票——投資的寵兒
將活期存款存入個人股票賬戶,你可利用這筆錢申購新股。若運氣好,中了簽,待股票上市後拋出,就可穩賺一筆。即使沒有中簽,仍有活期利息。如果你的經濟狀況較好,能承受一定的風險,也可以在股票二級市場上買進股票。股票作為股份公司為籌建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是證明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據以獲取股利收入的一種股權憑證,早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許多家庭投資的重要目標。股票投資已成為老百姓日常談論的熱門話題。由於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風險、可轉讓、交易靈活、方便等特點,成為支撐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強大力量。
投資收益已經不用多說,投資股票要注意的就是高風險。對於沒有充足時間每天關注大盤各股的朋友,建議不要投資股票。按照歐美市場成熟模式看,是“窮人買彩票,富人買股票”,但中國市場投資股票,多數是“投機者”,入市須謹慎。
利息稅的征收範圍雖然也包括個人股票賬戶利息,但對股票轉讓所得,國家將繼續實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政策,因此,利息征稅後,謹慎介入股市,亦是一條有效的理財途徑。
保險——居安思危的投資
保險在大類上可分為保障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兩種。前者重在保障,後者除有保障功能之外,還擁有投資功能。投資收益中等,風險幾乎為零,一般在保險條款中有詳細的分紅和投資收益分賬計劃。
人生最大的謎,就是未來。任何人無法預兆一個家庭是否會遇到意外傷害、重病、天災等不確定因素。保險是一把財務保護傘,它能讓家庭把風險交給保險公司,即使有意外,也能使家庭得以維持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險投資在家庭投資活動中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但卻是最必需的。老百姓投保的誘因主要有:買一顆長效定心丸(家庭生活意外的防範),居安目前、更要思危(未來風險的防範),養兒防老、不如投資保險等原因。
我國城鄉居民可供選擇的保險險種多種多樣,主要有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家庭財產保險是用來補償物質及利益經濟損失的一種保險。已開辦的涉及個人家庭財產保險有:家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盜竊險、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各種農業種養業保險等。人身保險是對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失業給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主要有養老金保險係列、返還性係列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係列等。
人壽保險是保有生命價值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在生命沒有結束之前,就可以拿到的保證一生收入的財務合約。保險,花費很少,卻保證了無論在何種風險侵害下,你都可以為家庭承擔財務責任。
保險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保險區別於其他資產形式的特點在於它是急用的現金,這是保險與其他金融機構、其他資產形式相比較最有核心競爭力的方麵。當一些緊急的情況發生時,需要的往往是現金。急需用錢時,其他的資產形式很難及時變現,或者轉換成現金時出現損失或產生費用。而當發生風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會按照合約的約定支付給投保人一筆現金。因此,保險購買的是一種風險發生時的大量現金的使用期權。合約約定的使用時期恰好是風險侵害家庭時最需要現金的時候:重大疾病、住院、意外傷害、殘疾、死亡……在所有的金融資產中唯有這個現金的期權,是在人生中最需要大量現金的時候可以及時支付給你的家庭的。
個人外彙買賣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外彙管製,個人不得進行外彙買賣。盡管外彙黑市在實際上從未真正取締過,但那都是非法的。隨著對外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個人手中握有的外彙越來越多。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確立和加入世貿組織後,普通居民家庭對外彙的需求越來越大,2000年底,我國已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居民可選擇的外彙投資種類包括:外彙存款(即投資於外國貨幣,賺取彙率差額)、外彙兌換(在熟知近期外彙兌換率前提下,不失時機地進行買和賣,取得可觀外彙收入)、投資外彙證券市場(通過中國銀行、駐外機構、經貿公司買賣外彙債券、外彙股票業務,取得正當的外彙投資收益)。
個人外彙買賣,是指依照銀行掛牌的價格,不需要用人民幣套算,直接將一種外幣兌換成另一種外幣。參與個人外彙買賣主要可以獲得兩個方麵的投資收益:其一,可以避開彙率風險,使手中的外幣保值、增值。其二,增高利息。將低利率外幣換成高利率外幣,同時需要考慮升值趨勢。
對於非高收入者或是抗風險能力較低的朋友,投資個人外彙買賣在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如果對該類投資有興趣,也可少量進行投資嚐試,切不可茫然切入。
基金
2007年,隨著“基民”這個詞彙的誕生,基金成為了很多人的主要理財方式。但可悲的是,現在多數家庭仍有基金被套。這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個好事情,用血的教育告訴了投資者,投資是有風險的行為。
為降低投資風險,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基金必須以組合投資的方式進行基金的投資運作,從而使“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成為基金的一大特色。中小投資者由於資金量小,一般無法通過購買不同的股票分散投資風險。基金通常會分散一籃子股票,某些股票下跌造成的損失可以用其他股票上漲的贏利來彌補。
股票型基金顧名思義,主要資金用於配置股票資金。風險較高,漲跌幅度大,在市場環境好的情況下,收入可觀。
債券型基金流動性好、資本安全性高。這些特點主要源於債券市場是一個低風險、流動性高的市場。
投資基金,最好全麵配置分散風險。如果有足夠資金,可購買多家公司的不同種類基金。基金投資的相關事宜,可見其他文章。投資基金是指基金發起人通過發行基金券(即受益憑證),將投資者的分散資金集中起來,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經營管理,並將投資收益分配給基金券的持有人的一種理財方式。居民家庭購買投資基金等於將資金交給專家,不僅風險小,亦省時省事,是缺乏時間和專業知識的家庭投資者最佳的理財方式。
房地產投資——高投入、高產出
買房投資,是家庭中較大的一項財務開支。投資住房應考慮地段、質量、售價及付款方式、環保、物業管理和戶型朝向等因素。同時一定關注是否有房產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是沒法轉讓和買賣的。如果考慮房產出租獲利方式,要注意地段的出租率與租金水平,租售比是個關鍵的指標。從現在市場條件看,租售獲利已經不是一項很“合算”的投資方式了。
房地產作為世界三大投資熱點之一,向來受到商家的青睞。房地產是房產(房屋財產)和地產(土地財產)的合稱。其實,房地產除了滿足居民家庭居住需求(遮風避雨)外,兼具保值、增值的功效,是防止通貨膨脹的良好投資工具。一個家庭,要投資於房地產,應該做好理財規劃,合理安排購房資金,並學習房地產知識。畢竟,購房對於每個家庭都是一項十分重大的投資。房地產市場分三級:一級市場(國家壟斷)、二級市場(房地產商開發經營活動場所)、三級市場(房地產再轉讓、租賃、抵押場所)。投資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長線投資和短線投資進行操作。購得房地產後,投資者應隨機應變,待市場大幅看漲時,果斷脫手套現,獲取大筆價差收入。
收藏品投資——藝術與金錢的有機結合
當今,收藏不僅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業餘文化活動,更上一條致富的途徑,是一把打開富貴之門的金鑰匙。在各式各樣的收藏品中,古玩、字畫、錢幣、郵票及不但曆史悠久,而且自成體係,在收藏界占據了顯著的位置,並稱“五大世家”;隨後,特別是近十年來,又湧現出了聲名盛極一時的“四大名流”:磁卡、糧票、股證和彩票。還有,諸如紀念章、各種工藝品等都可收藏,人們習慣於把這些收藏品稱之為“三教九流”。收藏愛好者應遵循商界“不熟不做”的至理名言,應熟悉某一收藏品的品種、性質、特點、市場行情及興趣、欣賞原則,及時收藏,待價而沽,達到取得投資收益的最終目的。至於增長得快與慢、高與低,取決於多種因素,就看你是否能慧眼選“股”了。收藏市場有個有趣現象:收藏品越增值,參與收藏的人就越多;收藏的人越多,收藏品增值就越快。近幾年收藏市場正在加快這種“滾雪球”式的良性循環。
古玩和字畫具有豐厚的增值內涵,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鑒賞能力,非專業人士看走眼的事情經常發生。一個規律是,在市場環境好的情況下,收藏市場的藏品價格會直線飆升,甚至能夠有幾十倍、上百倍的獲利。但是當經濟狀況不好時,藏品的市場價值縮水也非常快。非懂莫入!
黃金投資——永遠不變的財富象征
黃金一直是人們心目中財富的象征,是世界通行無阻的投資工具。隻要是純度在99.5%以上,或有世界性信譽的銀行或黃金自營商的公認標誌與文字的黃金,不論你攜帶到天涯海角,都能依照當日倫敦金市行情的標準價格出售。黃金作為最佳保值產品,自古受到投資理論和普通投資者的青睞,認為在傳統的股票及債券資產以外必須擁有黃金才是最佳策略。特別是在動蕩不安的年月裏,許多投資者都認為隻有黃金才是最安全的資產。所以,投資者都一致把黃金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投資形式有五大類:實金投資(即金條)、金幣投資、金首飾投資、紙黃金投資、黃金期貨投資。投資黃金能賺錢,主要是因為能升值。金價雖會因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而略有起伏,但整體上將是平穩小漲。
如此看來,可用於配置的家庭投資產品還是非常多的。不論選擇何種投資,都應警惕其潛在的風險。最好的家庭投資方案,永遠都是綜合配置的,單一品種的投資不可取。
期貨投資
期貨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期貨交易所內,通過公開競價方式,買進或賣出在未來某一日期按協議的價格交割標準數量商品的合約的交易。期貨交易根據交易對象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兩大類。以具有價值的商品為交易對象的期貨稱為商品期貨。商品期貨是期貨交易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期貨交易的基礎。可用作期貨交易的產品有農產品和礦產品兩大類。而以標準化的金融工具為交易對象的期貨,就是金融期貨。金融期貨主要包括外彙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三大類。隨著金融環境的寬鬆和加入世貿以及投資者期貨交易常識的普及,期貨投資將會和現貨投資一樣成為常用投資方式之一。
別忽視了孩子的教育資金
在家庭理財中,下一代教育資金的儲備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當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同時教育費用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孩子的教育資金必須盡早規劃,否則,將來極有可能會措手不及。
對於當下社會的中年人而言,生育年齡相對都比較晚,因此常常是年過四十,孩子還沒讀完小學。在四十這個家庭收入的高峰期,更應該及早為孩子的未來讀中學、大學,做好資金儲備。
我們在選擇專門針對子女教育資金的理財產品時,應注意一定的特殊性。
1. 這是一項需要長期規劃的投資,風險不能高;
2. 必須有比較好的增值速度,這樣才能跟上學費上漲的步伐,至少應該能夠超過通貨膨脹率;
3. 投資還須能靈活變現,比如每年的2月和9月之前(新學期開學前)可以部分提取(提現)。
那麼,教育理財產品有哪些呢?
1. 教育儲蓄:教育儲蓄是一種零存整取的定期儲蓄存款,小學四年級至高中二年級的學生都可以開立。存期分為1年、3年、6年。可一次性存入,也可以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兩萬元。因此,3年期存款每月僅需存入555元,6年期存款每月隻需存入277元。教育儲蓄的利率享受兩大優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稅外,還可以享受整存整取利率。目前,1年期教育儲蓄利率為2.25%,3年期為3.24%,6年期為3.6%。
其優點是免利息稅、無風險、分期負擔小,適合為初中、高中等小額教育費用做準備。
缺點也很明顯,主要限額太低。現在家庭一般隻有一個孩子,兩萬元的最高限額對需要應付大學學費,甚至出國留學費用的家庭而言,就遠遠不夠。
其次,收益率比較低、手續煩瑣、流動性差,需要到期支取本息。
2. 教育基金保險:教育基金保險的顯著特色是,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到十四五歲都有資格投保這類險種,然後在孩子上高中開始(有些保險公司規定從初中開始),獲得保險公司分階段的現金給付。這實際上是一種分階段儲蓄、集中支付的方式。
例如,某保險公司推出的“少兒樂”兩全保險,可以選擇從孩子出生開始每年交保費到18歲。0~11歲,年繳保費3600元(月繳300元);12~14歲,年繳保費2400元(月繳200元);15~17歲,年繳保費1500元(月繳125元)。當孩子12歲上初中時,就可以開始領取教育金,每年領取近千元;孩子15歲上高中時,每年可領取2000多元;孩子18歲上大學時,每年可領取1萬多元。此外,其還對孩子的保障包括意外傷害全殘保障和疾病事故保障。
教育基金保險的優點是金額不封頂,家長可以靈活掌握,有錢可多買幾份;分期繳款,壓力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分散。
缺點是這類儲蓄型產品的增值速度比較慢,一般預期收益率隻有2.5%左右。如果家長想以此籌備大額的教育費用,期間交費也要水漲船高。
“教育基金保險”雖然也有儲蓄投資的功能,但更強調的是保障功能。因此並不是一種最有效率的資金增值手段。此外,一旦加入了保險計劃,中途退出往往隻能拿到較低的現金價值,變現能力比較低。
在我們選擇保險公司或代理人時,一般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選擇公司信譽好及實力強的公司,可以通過保監會的相關電話、網站查詢。如果是公開上市公司,更可以通過其公開的財務報告了解其負債情況;
其次,保險公司的償付高峰通常在前10~15年內發生,所以盡量選擇經營時間長的公司;
再次,選擇長期穩定的代理人,能全麵了解你的家庭情況,為你提出合理方案;
最後,選擇有金融財務規劃技能的代理人。
由於金融市場的波動,今天選擇的保險計劃不一定是幾十年不變的,你的代理人應該在市場的不同時期為你的家庭保障計劃做出適當調整,以降低你的投資風險。這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選擇與家庭現金流匹配的計劃。例如收入不高的家庭應將投保重點放在孩子的風險金和教育金上,盡量避免為孩子投保終身計劃。
2. 為孩子投保前,應該先給父母投保相應的保障計劃。
3. 保險的功能是防範風險,確保資金安全給付,切勿單純追求高額回報率。
4. 為了確保兒童的人身安全,保監會對18歲以下兒童投保壽險保額有一定的限製。一般地區為5萬元,發達城市為10萬元,超過部分可能不具備法律保護利益,父母可向當地保險監管部門查詢。
教育金適可而止
在我們生活周圍,不少家庭因孩子的學業問題而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環境,不惜花重金將其送入重點學校,這裏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為的是讓他們學習知識,將來在社會競爭中立足。有的家庭更是為了孩子出國求學,不惜花掉所有老本而不顧自己就要到來的退休養老,認為養老重要,子女教育更重要。錯誤的觀念帶來的不僅是自己晚年生活的緊縮,而且給子女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因此說在經濟富裕的情況下提供給子女最好的教育環境無可厚非,對於一般家庭來講,適當減少擇校等非剛性支出,鼓勵孩子大學期間爭取獎學金、申請助學貸款,既培養了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也保住了自己的養老金。
高品質養老規劃
時光如白駒過隙,對於現在戰鬥在工作第一線的中年人來說,“退休”顯得有點遙遠。但在繁忙的都市,上班族朝九晚五,對“退休”二字倒是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和向往。試想一下,不再受工作的束縛,或是去遊山玩水、環遊世界,或是品茶會友、聊天敘舊,或是承歡膝下、樂享晚年,這樣的老年生活真可謂是“無限美好盡在夕陽”。人人都羨慕這樣的晚年閑暇,但如上文所說,40歲的財務可不敢掉以輕心,花錢的地方實在多,養老更離不開龐大的資金支持。當大家都在埋頭拚命積累財富的時候,你有沒有為自己和伴侶想過:若幹年後,拿什麼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