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活規劃:生活是一種享受(1 / 3)

第六章 生活規劃:生活是一種享受

何為享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因此標準的答案肯定是沒有的。如果說生活是一種享受,肯定也有人反對。但生活的確應該是一種享受,因為酸甜苦辣肯定不是生活的追求,盡管它們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給予我們更多的想象和選擇的可能,讓我們不斷變化角色和生存環境,與各種人共事交流、產生情感、編織夢幻。生活會給予我們挫折,但同時也賜予了我們堅強,也賜給了我們另一種閱曆。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總有不同的聲音回蕩在我們心田,也許我們的身心享受就體會在這一個瞬間,讓自己也感到神奇。那種感覺,仿佛就像一汪清泉從心底流出,像緩緩滲透在思維的荒原那樣恬靜舒坦,又仿佛站在醉人的田園,看到一叢叢油綠散發著內心的芳香。

人不是僅為事業而活

事業對許多人來說,就好像是人的第二生命!許多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從而承擔起身上所肩負的各種責任與義務,為自己的親人朋友改善、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樹立社會地位,滿足受尊重等心理需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事業對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必須為其奮鬥一生。

但很多人一味地忘情於工作中,一心投身於開創輝煌的事業中,把工作看得比其他事物都重要,忽略了身邊的其他人與物。事物規律證明:想有所得到,就必須得有所放棄、有所失去!然而隻忘情於工作的人,往往到頭來會覺得,他們雖然擁有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甚至有些是無法彌補的“失去”。在積極奮鬥不息的同時,不要忘了生活中還有著許多與事業同樣重要的事物:其樂融融的家庭、淡烈如酒的友情、情心纏綿的感動、孩子天真滿足的微笑……

人不是僅僅為了事業而活。

人生不是事業的磨刀石

“人生不是事業的磨刀石,”這句話聽起來很繞口,但它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說不要讓事業變成刀,不要窮盡一生把事業幹得漂亮、磨得飛快,然後再去完成生活的其餘部分;第二層是說磨刀的過程是痛苦的,不要讓事業和人生對立起來,要讓事業本身變成享受,變成人生快樂的一部分。

讓生活和工作平衡起來

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問漁夫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工夫就抓到了。美國人接著問道,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什麼?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去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過得充實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的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點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再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製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裏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美國人回答:15到20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嘍!

墨西哥漁夫疑惑地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這個故事的道理很簡單:工作、事業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還有許多比工作更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因工作而忘情,那將會錯失生命旅程中很多美麗的風景!有事業、有家、有愛、有友,才是真正富足開心的生活。

這不是說我們不需要用奮鬥的心去開創事業,創造美好的生活。麵對現實生活,我們應該勇於承擔責任,以積極奮進的心態,去努力開創一番事業,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在努力奮鬥的時候,不要隻顧於投身事業中,迷失了給身邊人幸福的原始初衷心態,忽略了比事業更重要的東西。忘卻了努力工作的原始目的是通過事業改善生活狀況,給予親人、愛人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很多時候,工作會和家庭生活產生衝突,尤其是人到中年,家庭壓力最為沉重。那麼如何處理?看看付女士是如何做的。

在為公司賣力地工作了10年之後,付女士突然決定辭職回家,打算做一名全職太太。因為公公病重,老公又無法抽身,孩子高考也需要全麵照顧生活。這是大部分中年職業女性所麵臨的選擇——離開工作全心全意生活。於是,在以後的兩年半時間裏,付女士專心照顧公公、老公和孩子,變成了一個全職太太。但最近,由於公公去世,孩子也早已進入大學,付女士又“複出”了,並且繼續在原來的公司再戰江湖。

在離開工作的兩年多時間裏,付女士更加清晰地看到工作、生活、愛情、親情對於自己的意義。付女士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在她眼裏,至今依然是愛情、親情比工作和生活都要來得重要。但是她不再做隻愛一個人、專注於一個人的小女人,那樣,她會漸漸失去平衡、丟掉自我。隻有在工作中建立獨立的個人價值的女人,當她回到生活和愛情、親情中時,才會感到一種平衡。有自身獨立價值的女人才是更有魅力的女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是這兩年中付女士最大的收獲,她現在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生活才是她的工作,因為她早已學會了享受生活。付女士還感悟到,親人和愛人不需要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富足的財富,多高的社會地位,他們更期望的是你自己能過得健康快樂,更多時候需要的是自己一個關心的問候、一個溫馨的擁抱、一個誠意的讚賞……他們看重的不是自己的事業,不是自己的財富!他們隻需要一個有陪伴,有體貼關懷,充滿歡聲笑語,充滿幸福感、溫暖開心的家。

人在一個階段隻能完成一件事情,家庭總是要花費些時間的。如果付女士在當時選擇堅持工作,工作可能因為受到生活牽製不會很出色;如果工作很出色,家庭生活則必然會受些損失。這就是為什麼當時付女士選擇離開的原因。當她覺得應該用工作使生活更完美的時候,付女士又回來了。

享受工作的樂趣

絕大多數人都是要工作的。除去雙休日,一個人平均一天要工作8個小時,而且,這8個小時,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最有價值的8個小時。可是,對待這8個小時的態度,人們卻各有不同。有的人視工作如同受刑,從上班的那一刻起就巴望著下班;有人隻求應付,不求出色,幹好分內事就算萬事大吉。這樣的人往往會讓工作變成痛苦,讓自己的人生成為“事業的磨刀石”。

如何避免?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記住:讓工作也變成一種享受,不要再過多地關注那些過錯、失去的東西和得不到的東西,而忽略了真正想要和現時擁有的東西。

看看高女士是如何做到的?

高女士任職於一家大型電力公司,參加工作至今十幾年,她一直從事辦公室工作,多年來立足本職,競競業業地工作,可由於辦公室工作的特殊性,白天忙碌,晚上加班,甚至於好多周末都待在辦公室裏,但總感覺還有工作沒做完、沒做到位,工作壓力大,人也疲倦,並且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熱情日漸被繁忙、瑣碎的工作所削減。每天身心都很疲憊。

近幾個月來,高女士發現好動的女兒變得格外乖巧,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功課之後,會伏在桌上解《數學同步練習》的習題。她時而靜靜思索,時而埋頭計算,每解出一道題,會興奮地喊一聲“又消滅一題了”,回頭給家人一個頑皮的笑,然後又繼續解下一道題,樂此不疲,快樂溢於言表。

女兒的變化很讓高女士詫異,有天趁她又解除一道題而正高興之時,高女士誇了女兒一番,並問她解數學題很枯燥,是什麼吸引她讓她這樣入迷?女兒對她說:“媽媽,做什麼事都要花工夫,玩也一樣,平時我做紙畫、十字繡雖然都是娛樂,但要細心、耐心才能做好,雖然是玩,有時也很辛苦。雖然我把解數學題當成娛樂,付出相同的辛勞,但我的收獲不一樣,除了開心、學習還會進步,一舉兩得。”

女兒的話,讓高女士茅塞頓開,深受啟發。她想:“如果我也以女兒的這種積極、快樂的心態去工作,我或許可以從工作中獲取樂趣,享受工作的快樂。”

自從和女兒那次談話後,高女士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她把下工地當成采風、當成短暫的旅行,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激情走進送變電工程施工一線,走近一線員工,在把鏡頭對準鐵塔、工程施工作業之餘,趁飯後休息的短暫時間與一線員工閑談,從中她常能發現普通員工不為人知的亮點,意外的收獲和沿途的風景讓她的臉上寫滿笑容;她還把下基層公司當成會見老朋友,向新老同事請教工作上的問題、閑聊生活,他們無私地把多年總結的工作方式、工作經驗教給她,她不斷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寫作、攝影水平;每當撰寫工作總結、階段性工作彙報時,她把它們當成是業餘寫作,雖然它們不能見諸報端,但她會為耕耘而愉悅……

漸漸地,雖然工作量有增無減,但高女士感覺工作壓力在減輕,工作比以前順手,人緣比以前好。基層單位有信息,領導、同事們會打電話告知她,日子一天比一天明朗。工作一順心,心情、精神狀態逐漸發生了改變。以快樂的心態投入工作,讓高女士享受到工作的樂趣,甚至影響了她生活的心態。

是的,心態的一點轉變即可以從忍受工作變成享受工作。事實上,無數事業有成的人在談到自己為什麼會成功的時候,都提到他們很熱愛工作,就是為了享受工作過程中的樂趣。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來不認為工作是一種痛苦,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應付工作,他們力求讓工作更加完美。工作帶給他們戰勝困難、挑戰自我的快樂;工作讓他們體會到創造的快樂;工作的過程也是與人合作的過程,這其中有團結協作的快樂。這些快樂使他們的生活充滿精彩。

當然,讓工作變成一種享受在有的人那裏並非像上述的高女士那樣簡單,下麵介紹一些方法,也許對你有益,不妨嚐試一下。

1. 找出你承擔職位的意義

每一個職位都可能是你所在單位的重要一環,你之所以在現職上工作是有原因的。找出這個原因,就找到了你工作的意義。

2. 成就感不是別人給的

不要僅僅以上司或同事的誇獎作為成就感,要讓成就感從自己內心裏產生,這樣每完成一件工作可能都會讓你從內心產生愉悅感。

3. 擁抱任何一個改變

工作中經常會因改變而導致摩擦。一般人也不願麵對改革帶來的種種不快,但改革常常會帶來更好的協作和效率。切不可囿於自己的小工作環境和氛圍而抵製單位改革給你帶來的改變,要去擁抱。這樣你可能會更有效率,工作會更順暢。

4. 別忘了更遠大的目標

工作的首要原因不應是金錢。重點在於自己的社會使命和人生目標是什麼。

5. 別讓外在紛擾影響你

不想被職場敵意病毒感染,我們必須以行動證明。水能載舟,但如果船進了水,即使是戰艦也會沉。穿行過你工作環境的水上,但不要讓這“水”汙染你。

6. 和難以相處的人一起工作

遇到難以相處的人,一定要保持專業精神。首先,要把目光擺在目標上。其次,要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千萬不要對人不對事。

7. 樂在當下的工作

要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需要邁出好幾大步,但不要一味想著這些大步,隻要一次跨出一小步就行了。人生是場馬拉鬆,將整段路程劃為許多小步驟,逐步完成。

8. 感覺有誌難申時先內省

我們得先認清自己,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確的嗎?是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定比別人好?要相信如果自己的辦法真的好,你總會到有誌可申的一天。千萬不要因為一時難以實現,而讓自我加諸的情緒像漣漪一樣越變越大。

9. 別搞辦公室小圈子

辦公室的勾心鬥角哪兒都有,謠言、不正常的男女關係、背後中傷以及人類可能製造的一切醜事,都在這類派係裏彙聚。忙於這些事,會忘掉工作所為何來。

10. 心裏要有一首歌

對於在敵意工作環境中奮戰的我們,心中能不能常葆那首靈魂之樂的活躍,可能是我們成功或挫敗的關鍵。歌聲是威力強大的武器,它能化解人的仇怨,有時小哼一曲能將千萬煩惱一掃而空。

可以過一種優雅自豪的生活

有些人認為“優雅”是富有人家的專利。以往我們說到“優雅”,就會聯想來自豪門望族、毫無經濟壓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擁有的那股頗有個性的氣質。的確,不可否認,優雅的生活需要一點經濟上的基礎。但是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理解“優雅”的意義。

我們可以顛覆對於“優雅”的傳統印象。如果把優雅生活定義為有情趣的生活、有智慧的生活和充滿體悟的生活,那麼優雅的生活就和充滿憂慮、迷茫、混亂的生活對立起來,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在一般的人群中實現,而不一定要經濟實力雄厚。因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能夠正確掌舵人生;一個懂得體悟的人,人生必然充滿情趣,而且永遠多姿多彩。我們完全可以為這樣的生活感到自豪。

簡單說來,想要獲得這種生活要做到三點:第一是簡單,第二是慢下來,第三是多體悟。

簡單

是我們所處的世界變複雜了?還是我們自己變複雜了?童年那些瑣碎而簡單的快樂哪裏去了?越來越多的物質、欲望的堆積,你還會為一小塊牛皮糖、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歡呼雀躍嗎?我們的生活何時變得複雜了起來了?

也許是世界變了,但如果我們能始終保持簡單生活的態度,將會發現,原來一個人喝一杯紅茶,讀一本放置很久的小說,聽一首動聽的歌,悠閑地度過一個慵懶的下午,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

年過40的我們經常會想起那個物資匱乏的年月,人們因為生活簡單反而很輕鬆。因為沒有汽車,所以不用操心油價、停車費、維修保養;沒有房屋買賣,誰都不用欠著銀行的房貸活得像楊白勞;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都在那一個小本本上劃定了數量,到時候去領就是了,誰也不多誰也不少,省了不少挑剔品牌包裝及服務價錢質量的煩惱;出行隻有公交車和自行車,不用花錢去健身;電話是稀罕物,很多事情要口耳相傳,於是多了很多和朋友見麵的機會……因為簡單,所以沒有要求;沒有欲望,就沒有煩惱。

那時候的蔬菜是天然生長的,化肥是奢侈品,所以我們不會因為吃了太多激素或毒素而生病,不用花大筆銀子去醫院排隊看病;糧食是粗的多,細的少,更沒有那麼多動物脂肪添加在食品中,所以我們不會吃多了長肉、長脂肪肝和高血脂,再花大筆銀子虐待自己去減肥;城市是簡單的,街道的寬度剛好夠公交車和自行車友好地偕行,所以我們不會迷失在車海中,而城市的大小也適合步行和騎單車;環境是幹淨的,空氣和水都沒有汙染,所以我們不用花銀子清理身體內外不斷出現的奇怪毒素;甚至建築亦然,五層或六層的紅磚樓房,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四麵爬滿了藤蔓,幹瘦的青藤末端在樓頂不甘心地伸向天空。那時候的世界不太複雜,心也相對簡單。

我們說那個時代的生活很簡單,並不就是說隻要那樣生活就是簡單的生活。簡單生活不是不要去追求、不要物質的生活。相反,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它是人們深思熟慮後選擇的生活,是一種表現真實自我的生活,是一種豐富、健康、平凡、和諧、悠閑的生活,是一種讓自然沐浴身心、在靜與動之間尋求平衡的生活,是一種無私、無畏、超凡脫俗的崇高生活。

聽歌、看碟、做飯都是生活,並且都是簡單的生活。而且這種簡單製造了一個輕鬆自由的空間,使心靈得到充實,使心情得到放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被太多的物欲驅使著,房子、車子、票子,還有美麗的女子、帥氣的男子、出人頭地的子女……為此,我們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追趕,我們很少有時間停下來問一下自己: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我們做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我們應該停下來思考: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無所謂或者僅僅是為了攀比、逞強好勝的?人的生命旅途中有很多美景,年齡不同,風景也不同。我們是否可以在滿足自己基本物質需求的同時,一邊看看路上的風景,讓自己的心靈隨四時變化、與天地同行呢?人生在世就那麼幾十年,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何苦把生活整得那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