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在寂寞中儲蓄力量,為自己彈出生命的強音(3 / 3)

他立刻雇了一輛車,運了一整車紅土到幾百公裏外的一個銅礦廠,經過檢測,證實這種紅土裏確實含有豐富的氧化銅。銅礦廠願意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並和他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從此,他砍掉了自家田地裏的所有橡膠樹,開始賣那些在村民們看來一文不值的紅土。這是他為自己人生掘的第一桶金。

當村民們看到他賣紅土發財時,紛紛開始效仿,於是,他迅速在鎮裏開設了第一家銅礦廠,大量收購紅土,並且開出了更高的價格,由於節省了往返的運費,這裏的紅土幾乎都被他壟斷了。很快,他成了鎮裏最富有的人。後來,在當地電視台瘋狂的連續報道下,更多有實力的銅礦廠開始進駐這個小鎮。同行間的惡性競爭加劇,到了後來,幾乎無任何利潤可圖了。

一天,他無意間從電視上聽到這樣一句話:卡邦科技部前副部長表示,過去4年中平均每周有一家公司到班加羅爾注冊,這個速度在印度是數一數二的。敏銳的直覺告訴他,在這個毗臨班加羅爾的小鎮投資地產將會獲得最大的收益。

於是,他迅速變賣了自己的銅礦廠,並開始收購村民手裏的土地。由於土地遭到了大規模且無限量的開挖,早已深坑遍布,不再適合種植任何農作物,所以,他用相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鎮裏90%以上的土地。他做出的承諾就是給村民們免費建一個封閉型小區,並安排他們的子女在他新創立的公司上班。

果然,兩年後,由於擴建工業園區的需要,當地政府開始大規模收購土地,且每畝地的價格高出他當初收購價的600倍。靠著這一大筆資金,他成功組建了自己的軟件公司。

經過25年的不懈努力,他從昔日那個整天圍著橡膠樹忙著割膠的窮小子,變成了世界知名IT公司的總裁。

是的,他就是號稱“印度比爾·蓋茨”的普雷吉姆。他開創的公司就是業務遍布全球的、著名的維普羅軟件公司。2009年,他再次被評為印度首富,他的公司排名位於印度三大軟件公司之首。

敢為人先,他首先把紅土賣出黃金的價格,然後再告訴我們:比黃金更貴的是人的智慧。

一輩子隻寫一本書

在一次為作家交流而舉辦的筆會上,許多人正高談闊論,侃侃而談。一位男作家看到他旁邊坐著一個年輕女子,她始終麵帶微笑,聆聽著別人的發言,而自己很少說話。於是,忍不住地,他用一種輕慢的語氣問道:“小姐,你也是寫小說的?”

女子側過頭看著他,微笑道:“是的,我也是來參加筆會的。”

男作家說道:“我已經出版了300多部小說了,請問小姐共出版了幾部小說?”

女子笑了笑,淡淡地說道:“我隻出版了一部小說。”

那男作家聽了,更顯輕狂:“噢,能告訴我你這部小說的名字嗎?”

“我寫的小說名字叫《飄》。”年輕女子輕輕地說了句。

聽了這句話,男作家立刻驚得目瞪口呆,腦子一片空白,有點不知所措。停頓了好長一會兒,定了一下神,這位男作家站起身,走到那女子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說:“失敬,失敬,您才是真正的大作家啊!”

這位年輕女子就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米切爾用了10多年的時間,創作了一部關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小說《飄》。這部小說一經麵世,就打破了美國出版界的多項紀錄,並被譯成27種文字,在全世界銷售量達到2000多萬冊。由《飄》改編而成的電影《亂世佳人》,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巨片”。

公爵的餐廳壁畫

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事情。有的人麵對挫折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些人因為挫折而改變了原本的性情,變得苦悶不堪,悲觀絕望。而有的人卻能夠把挫折當成是人生的考驗,在身處困境之中依然能夠不忘記為夢想而奮鬥,他們才是真正卓越的人。

他是意大利一個小鎮上默默無聞的窮畫家,在他的前半生他窮困潦倒,他的畫一幅也賣不出去,因為沒有人欣賞他的作品。他那些苦心創作的畫,連街頭的麵包也換不來,為此他常常餓著肚子。可是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他仍然堅持創作。

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為求得生存,深陷困境的他在無奈之下隻好千裏迢迢地去米蘭,投身到一位熱愛畫畫的公爵的門下。雖然這位公爵很喜歡畫畫,可是公爵對他的作品卻並不欣賞,隻是給他提供一些基本的生存條件。公爵很看不起他,認為他不過是一個平庸的畫匠而已,憑他的水平隻能在街頭給人畫像。美術創作對他而言不過是一種狂熱的、不切實際的奢想。

一天,公爵突發奇想,要在自己剛裝修好的餐廳的空白牆壁上畫上一幅壁畫。公爵門下的好多畫家聽說這個消息後都爭先恐後地湧上門來,希望能得到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他也去爭取,可是公爵拒絕了他:“這不過是一幅餐廳的壁畫而已,很無關緊要的,不勞您大駕了。”

可是他不放棄這個機會,再三地懇求公爵,實在經不住他的百般央求,最後公爵把畫餐廳壁畫的工作交給了他。

開始工作後,他經常通宵達旦,一遍又一遍地勾勒草圖,一次又一次地在那麵牆壁前徘徊構思。幾天過去了,他仍然遲遲沒有動筆。公爵怕他耽誤了工期就催促他:“這隻不過是一幅餐廳的壁畫,用不著那麼勞心費神,隨便畫一幅就得了。”

但是他並不這樣想。他並沒有把這幅作品看成一幅普通的壁畫,而是當成一件精品去做。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他開始動筆了,可是他並沒有像公爵說的那樣隻是隨便塗塗就匆忙完工。他每畫一筆都很謹慎小心,有的時候有些地方甚至思考幾天才動筆去畫。

公爵來視察了好幾次,看到他的進展非常緩慢,公爵就非常不滿地對他說道:“你快點畫!餐廳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就這樣,街頭畫匠通常隻要十幾天就可以完成的壁畫,他卻畫了整整三個月。

餐廳投入使用了。每一個來用餐的人都會被他的這幅壁畫所吸引,往往到最後公爵宴請的客人變成了討論和欣賞這幅壁畫,從此,他的名聲大振。

幾百年後,公爵餐廳裏的這幅壁畫成了世人皆知的一幅名畫,它價值連城,這幅作品就是《最後的晚餐》,而他,就是世界美術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達·芬奇。

就因為達·芬奇的這幅壁畫,公爵餐廳裏的那麵普通牆壁也變得身價百倍。這裏成為了西方美術史上的聖地,而達·芬奇也因此名垂千古。

再小的機會也有成功的可能,就看你願不願意像達·芬奇那樣去抓住每一個細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