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在寂寞中儲蓄力量,為自己彈出生命的強音(2 / 3)

轉業到地方後,他沒有懈怠,依然堅持在部隊時的刻苦好學,特別是對古文獻的閱讀麵開始不斷擴展。由於他對《紅樓夢》有很深的研究,而且見解獨到,古文學功底深厚,因此被吸收為全國紅學會會員。1982年,他曾受邀參加了一次“紅學”研討會,加強交流。在研討會上,各地的紅學專家們從《紅樓夢》談到作者曹雪芹,又談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進而再聊到康熙皇帝的生平事跡。這時有很多紅學專家感歎,在國內還沒有一本專門詳細介紹康熙皇帝生平的文學作品,實在是太遺憾了。這時,淩解放的腦海中突然間冒出“既然還沒有人寫,那我就寫一本吧”的念頭。

因為有著在部隊自學時所打下的紮實的古文功底,所以在閱讀關於康熙皇帝第一手史學資料時,他幾乎沒費吹灰之力。經過幾年的研究和不間斷的努力寫作,在1986年,淩解放以“二月河”的筆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康熙大帝》。從此,他心中的創作熱情被徹底激發,就如同是迎春解凍的二月河,將他的人生譜寫成一條激情澎湃,奔流不息的河流。

在人生的低穀中,保持一份孤獨和寂寞就是在默默地為自己存儲力量,在淵的潛龍必定是孤獨寂寞的,隻有這樣才能漸漸地壯大自己。低穀中的寂寞是一種堅持、一種信念、一種暗藏的蓬勃向上的潛力。

命運的交響曲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隻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紮奮鬥過來的。

1822年的冬天,莊嚴的音樂大廳裏正在演出歌劇《費德裏奧》,許多名門貴族都來觀看這場演出。但在歌劇演出到一半的時候,觀眾忽然發現樂隊、歌手無法協調,而指揮卻毫無察覺,仍在台上竭力指揮著。

觀眾感到忍無可忍了,終於,他們開始在台下竊竊私語。指揮發現了這種情況,於是他示意樂隊、歌手重來,結果情況更加混亂。

有人大喊:“讓指揮下台。”

其實指揮已聽不見觀眾在說什麼,但是從觀眾的神情中,他讀懂了所有的反應。

從台上下來,他流淚了。

這是世界音樂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偉大的音樂天才貝多芬完全失聰了。

所有人都認為,在音樂上他不會再有所發展了。但是兩年後,也就是1824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隆重上演。這首著名的曲子是他在失聰的情況下,在厄運不斷的打擊下寫成的,由此,貝多芬完成了世界音樂史上輝煌的篇章。

貝多芬的苦難與成就是成正比的。苦難給予他多幾分,他的音樂才華就增長幾分;苦難逼近他的靈魂幾分,他靈魂的光彩就會綻放幾分。俄羅斯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曾說:“是苦難成就了貝多芬。沒有苦難,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第九交響曲》時,貝多芬聽不到樂隊演奏的任何聲響;當演出結束,觀眾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時,他仍舊聽不到。

當主持人把他引向舞台中央時,他還是沒弄明白這是為什麼。那是多麼令人心酸的場麵,但這又是多少音樂人修煉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境界。

不要叫我世界冠軍

沒有誰能一步登天,無論是一塊金牌的取得,還是一個人金榜題名或事業有成,他們都是先站在成功邊上,儲蓄足夠的能量——學習更多的知識,經曆更多的挫折,積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到屬於自己的時刻一到,自然會綻放出美麗的人生之花。

2011年5月16日,在荷蘭鹿特丹舉辦的第5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乒乓球隊小將張繼科首次參加世乒賽男單比賽,就捧得聖博萊德杯。這位23歲的男孩激情難抑,仰天呐喊。那一刻,光榮隻屬於張繼科……

張繼科的微博上有這樣一句話:“人一輩子隻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相隔約7年,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75歲以後就不再有了。這50年裏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隻剩5次了,這5次機會裏又有兩次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隻有3次機會了。”

事實證明,張繼科的確是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張繼科14歲便入選國家乒乓球二隊,15歲被選入國家一隊。年少成名,前途似錦,風光無限,張繼科的麵前仿佛已經一片坦途。

然而,張繼科並未得意多久。國乒隊曆來紀律嚴格,隊員大多乖巧,唯獨張繼科給人一種蔫壞的感覺。2004年底,由於在隊內違規,張繼科被退回山東省隊,這一退就是兩年。“回省隊的第一天,我就剃了光頭,戴上帽子,誰也不想見,準備第二天找教練聯係出國比賽。第二天早上我又想通了,現在所有人都說我不行,越到這會兒,就越要證明給他們看,我能夠重返國家隊。”

在那無比失意的日子裏,張繼科開始了更為艱苦的磨煉。“我把訓練時間加長,其他人都是一天兩節課,我就一天上三節課。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我也會再找個人陪我訓練。”

兩年後,張繼科完成了蛻變,他拿到了全國錦標賽男單冠軍。

重進國家隊的張繼科發現,當初同批進入國家隊的隊友馬龍已經成為重點隊員,而他要從新人開始練起。當然,依舊少不了挨訓。

此前,張繼科相繼戰勝了韓國削球高手朱世赫、老將王勵勤和德國的高手波爾,於5月16日,對陣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拉開男單決賽序幕。前5局,張繼科以3∶2領先。第6局,王皓發球失誤,張繼科拿到5個賽點。在冠軍唾手可得時,他的心理發生了微妙變化,這讓王皓連扳5個賽點。在浪費了6個賽點後,張繼科最終取得了勝利。

張繼科說:“我就是那種越困難越能激發潛能的人!”

智慧比黃金更珍貴

他出生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的一個小鎮上,由於家境貧寒,他連中學都沒有畢業,就不得不輟學回家了。

他家有3畝多田地,像其他的村民一樣,也遍植了橡膠樹,由於產量有限,每年的收入僅能勉強填飽肚子。然而,他不甘一輩子就過這種窮苦的生活,每當割膠的時候,他感到那些橡膠樹滴下的不是汁水,而是流自他心中的眼淚,無比辛酸。

他的家鄉有一個獨特的景象——土壤呈一片褐紅色。在外來者看來,這的確是一種罕見的自然奇觀,但在當地村民看來,這種看似漂亮的土壤正是造成橡膠樹減產的主要原因。

一天,他在當地的一家圖書館查閱得知,這種紅土很可能含有豐富的氧化銅。他的腦子裏立刻有了一個發財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