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紅塵本多喧囂聲,人生需要一份寂寞的清涼
在很多人看來,世間就是一個你爭我搶的名利場,每個人都在你追我趕,為了得到眾人豔羨的財富地位而費盡心機,不擇手段。其實不管你擁有多高的位,多廣的財,照樣是衣不過兩尺,食不過三餐,為了一些無謂的名利每日裏蠅營狗苟,失去了人生本真的樂趣,實在是得不償失。不如放開手,收收心,看一看天邊雲,聽一聽林下泉,安享生命中難得的一份寂寞,這寂寞裏有人生最本質的美好。
修剪你的心
人生的路途是一段段不同的風景,常常需要我們調整自己以適應現實。貪多又求完美的心態,讓不少人難承重壓,背離了真正的生活。人的欲望是無法滿足的,而機會稍縱即逝。貪欲不僅讓人無法得到更多,甚至連本可以得到的也將失去。
泰國首都曼穀的郊外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遠,一直非常冷清。
原來的住持圓寂後,索提那克大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有一天,他繞著寺院四周巡視,發現寺院周圍的山坡上長著很多矮樹。那些矮樹呈原生態生長,枝疊葉繁,雜亂無章。大師找來一把園林修剪用的剪子,經常去修剪一棵矮樹。幾個月過去了,那棵矮樹被修剪成一個火焰形狀。
這天,寺院來了一個客人。來人衣衫光鮮,氣宇不凡。大師接待了他。那人說自己路過此地,汽車拋錨了,司機正在修車,他進寺院來休息一下。
大師陪客人在寺院參觀。行走間,客人向大師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索提那克大師微微一笑,轉身回屋裏拿來那把剪子,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
他把來客帶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滿山的矮樹,也看到了大師修剪成形的那棵。
大師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你隻要能經常像我這樣反複修剪一棵樹,心裏欲望就會漸漸被消除。”
客人有些懷疑地接過剪子,走向一棵矮樹,哢嚓哢嚓地剪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大師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鬆了許多,可是充塞心頭的那些欲望好像並沒有放下。”
大師笑著說:“剛開始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好了。”
客人走的時候,跟大師約定7天後再來。
大師不知道,來客是曼穀有名的富翁,近來他的生意陷入了危機。
7天後,富翁來了;15天後,富翁又來了……兩個月過去了,富翁已經將那棵矮樹修剪成了一隻初具規模的手掌。大師問他,現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富翁麵帶愧色地回答說:“可能是我太愚鈍,每次在這裏修剪的時候,我能夠心平氣和,無所掛礙。可是,從您這裏離開,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後,我的所有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樣冒出來。”
大師笑而不言。
當富翁的“手掌”完全成形之後,索提那克大師又向他問了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依舊。大師對富翁說:“施主,你知道為什麼當初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隻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發現,今天剪去的部分,過些天又會重新長出來。與此相似的,人的欲望是永遠都無法消除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放任欲望肆意生長,它就會像這滿坡瘋長的矮樹,七扭八歪,醜陋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原本醜陋的矮樹也能成為一道悅目的風景。名利亦如此,隻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會成為心靈的枷鎖。”
富翁恍然大悟。
此後,越來越多的香客慕名而來,寺院周圍的矮樹也一棵棵被修剪成各種形狀。寺院因此也香火漸盛,日益聞名。
羊,隻是羊
在大西北的一個小村落,有一位放牧的老人名叫阿迪裏,有一天,阿迪裏老人在野外放牧的時候撿到了一隻公羊。這隻公羊不僅長相奇特、配種能力強,而且由它配種生下的那些小羊,個個身肥體壯,肉味鮮美。
一傳十、十傳百,阿迪裏老人擁有一隻神奇公羊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四鄰八村,很多人都爭相來觀看這隻公羊。後來,有人就提出願意用八萬元買下這隻公羊,阿迪裏老人卻不肯賣出,因為他實在是太喜歡這隻公羊了。
老人拒絕後那人卻並不甘心,竟提出要拿15萬元來買走這隻公羊,他以為老人肯定會同意,但老人搖搖頭仍舊不答應。羊沒被買走,但從此以後,打這隻公羊主意的人卻多起來。公羊因此受到了驚嚇,日漸消瘦,甚至不願配種了,阿迪裏老人不得不日夜派人來看護這隻公羊。總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阿迪裏老人思索了很久,決定帶著由公羊配種生出的那些小羊去參加一個拍賣會。
在這場特殊的拍賣會上,很多人爭相給出高價要買走那些小羊,但是沒想到,最後老人竟把這些小羊賣給了一個出價最低的牧羊人,每隻小羊的價格也就和普通的小羊一樣。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但是阿迪裏老人的一番話給出了答案:“這些小羊隻是羊,它們也隻值羊的價錢,而我的那隻公羊也隻是一隻羊,它也隻值一隻羊的價錢,這是無可爭議的。”
阿迪裏老人以普通羊的價格售出了那些小羊後,再也沒人來覬覦那隻公羊了。公羊得到安寧,阿迪裏老人把它養的膘肥體健,由它配種生出的小羊漸漸多起來。幾年之後,阿迪裏老人不但自己因此脫貧致富,也帶領鄉鄰們一道富裕起來,老人更加受人尊重。
談到自己成功的秘訣,阿迪裏老人說:“世界上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但有些誘惑是需要抵禦的,因為這些誘惑隻能引起貪婪、罪惡,並不能增加社會財富。”
阿迪裏老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把很多不必要的誘惑降到最低時,在某種意義上你就已經獲得了成功。
真實的高度
剛開始時,小仲馬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不被選用出版。大仲馬知道後,便對兒子說:“如果你能在投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寫上一句話,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許情況就不會這樣了。”
小仲馬並沒有采用父親的辦法,而是固執地說:“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頭上摘果子,即使那樣很容易就能摘到果子,但那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以避免會有編輯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親聯係起來。
麵對一張張無情的退稿信,小仲馬沒有灰心喪氣,仍然不屈不撓地堅持創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長篇愛情小說《茶花女》寄送出去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震撼了一位資深編輯。這位知名編輯曾和大仲馬有著多年的書信來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馬的竟然完全相同,他懷疑是大仲馬另取的筆名。但作品的風格卻和大仲馬的迥然不同。帶著這種興奮和疑問,他迫不及待地乘坐馬車造訪大仲馬家。
然而,令他大吃一驚的是《茶花女》這部作品的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兒子小仲馬。“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疑惑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說:“我隻想擁有真實的高度。”
老編輯對小仲馬的這一做法讚歎不已。
《茶花女》出版後,法國文壇書評家一致認為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大大超越了他的父親大仲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記》。小仲馬從此聲名鵲起。
多掙的五毛錢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金桃。
那年初中畢業後,王金桃曾給人當了兩年保姆,之後來到一家發廊學習理發。
那是她在那間小發廊打工學藝的第10天。像往常一樣,她早早地起了床,在去發廊的路上,順便揀一些落在地上的枯樹枝,好到店裏生爐子。並非老板讓她這樣做,她隻是覺得,既然在這兒打工,就要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
生著了爐子,順便打掃了衛生,看看手邊已沒有自己能做的事,她就打算坐下來休息一會兒——這條街是當地著名的發廊一條街,發廊的老板們沒有早起的習慣,每天都在她做完一切能做的事後,別的發廊才陸續陸續地開門。
“不好意思,小姐,你得再等一會兒。我是在這兒學藝的,等一會兒師傅來了才能給您吹發……”她有些惶恐地說。
“不,時間不夠了,就由你給我吹吧,隻要把這些亂七八糟的頭發吹順就行……”
在穿婚紗的小姐一再堅持下,她戰戰兢兢地拿起電吹風。這是她第一次為顧客吹發,她拿電吹風的手抖得很厲害。用了好幾分鍾,她才調整好情緒,最後把小姐的頭發給吹順了。
當時,吹發的價格是2元,但她壓根就沒想向那位小姐要錢——就當是實習吧,她想。
但是,穿婚紗的小姐感謝她救了燃眉之急,非要給她2.5元錢。
一個小時後,老板來了。她開心地對老板說:“我掙錢了,我能掙錢了……”說著,她把2.5元錢交給了老板。
幾個月後,老板要到海南旅行結婚,就把發廊委托給她打理,並且跟她講好,虧了算老板的,賺了是她的。因為害怕做不好,她一直推辭,但最終還是被老板說服了。
那一個月她淨賺了500元。老板旅行回來後,她把所賺的錢一把交給老板。她說:“你是老板,發廊是你的,這錢如果我拿了,我的良心會不安的……”
交了錢,她和老板開玩笑說:“你那麼放心,不怕我卷了你的錢跑了?”
老板說:“自那次你把多掙的5毛錢給我後,我就看出來,你不是那樣的人!”
兩個月後,老板幫助她在自己發廊的旁邊開了一家屬於她自己的店。
因為服務熱情,講究誠信,她的生意越來越好,規模也一次次擴大。
15年後,她在當地開辦了第一家美容美發學校,並注冊成立了美容美發公司,有了6家分店,營業麵積達4000餘平米,擁有超過千萬元的資產。
王金桃說,她的成功,除了自己勤於學習、善於思考之外,與那第一次多賺的5毛錢是絕對分不開的。
門衛老李的朋友
門衛老李號稱有三個當大老板的朋友。
老李所說的三位朋友是小區的業主。本來大家也隻是眼熟,後來漸漸熟悉了,偶爾便叫老李幫忙搬個東西什麼的,事後要給他錢,老李紅了臉,說這樣太不把他當朋友了。有時業主應酬回來晚了,喝得醉醺醺還開車,被老李扶上樓,業主丟給他兩包好煙,老李黑了臉,說這樣太不把他當朋友了。大家雖然表麵客氣,卻沒人在乎這句話,老板跟門衛,無論怎麼都挨不上邊。
認識幾年後,老李給他認為是朋友的業主幫了不少小忙,小恩小惠卻一直拒絕,大家都弄不清楚他到底圖什麼。後來,有個業主的女兒被狗咬傷,父母不在家,老李瘋了般抱著孩子跑去醫院。等父母趕到,事情已處理完了。大家這才感受到老李的情深義重,都要為他想個出路。有的想給他找個更好的工作;有的想出一筆錢給老李做小買賣……老李一概拒絕,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哭笑不得。但是如何回報老李,漸漸成了一種煩惱。
沒想到不久後,回報老李的機會真的來了。老李老家來信:老父病情危重。大家過來安慰他,想送點錢,老李仍然拒絕了。第二天,老李找到他們,說想請大家幫個忙。大家聽完精神一振,老李終於開口求他們了。老李說,他父親去世了,他得回去奔喪,但物業公司人手不夠,請不了假,他不想失去這份工作,所以想請朋友們幫他頂幾天崗。
於是,在老李回家奔喪的六天裏,三個千萬身家的大老板每人輪流替他值了兩個夜班。每有生意場上的朋友打電話約酒局時,
:“今天晚上絕對不行,替一個朋友值班呢。”
親愛的,已經第六個了
雅致的餐桌兩邊,坐了一男一女。
“我喜歡你。”女人一邊晃動著手裏的酒杯,一邊輕輕地說著。
“我有妻子。”男人摸著自己手上的戒指。
“我不在乎那些,我隻想知道你的感覺。你,喜歡我嗎?”
意料中的答案。男人抬起頭,細細地打量著坐在對麵的女人。
男人剛滿30歲,年輕有為,而不失朝氣,相當不錯的年紀。
對麵的女人白皙的皮膚,充滿青春活力的身體,有一雙明亮的、會說話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