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別讓靈魂蒙了灰,你可以寂寞但不可以空虛
隨著年紀的日益增長,我們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感情,不是為了更加幸福,而是為了適應這個紛亂嘈雜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寂寞的,很多事隻能自己默默地承受,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我們心靈變質的理由,愛和善良以及一切美好的情感,無論在什麼樣的土壤中都會頑強生長。在人生道路上,安忍寂寞可以擺脫多餘的苦悶,而空虛隻會讓幸福遠去。
忙著活,還是忙著死
隻有充滿希望、永不放棄的眼睛,才能看得見奇跡的發生。在逆境裏我們要做的不是灰心喪氣、怨天尤人,而是張開你希望的雙眼,尋找通往幸福的出路。
“有些鳥注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越獄成功後,他在獄中的朋友蘭德感歎道。
安迪曾是一個銀行家,由於被律師陷害,以殺妻罪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剛開始時,沉默寡言的安迪與其他囚犯格格不入,後來他和一個叫蘭德的人成為了朋友。
一次安迪在勞動時,無意間聽到監獄看守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運用自己之前在銀行工作時的專業知識使監獄看守合法地免去了一大筆稅金,作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取到了兩瓶啤酒。那一刻,他的朋友們橫七豎八地坐在一起,每個人都麵帶微笑地喝著安迪靠智慧得來的啤酒,望著天邊的夕陽。蘭德說這麼多年來他們第一次有了自由的感覺。安迪自入獄以來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是的,是安迪給他們這些早已被“體製化”的囚犯又帶去了自由的感覺,讓他們重新感受到了自由的希望。
監獄的生活是令人窒息的,囚犯們其實早已失去了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尊嚴。嚴格一點來說,他們其實就是靠三頓飯維持生命的行屍走肉,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們也許會一直這樣直到刑期結束或者是死去。
這天,所有囚犯都無所事事地在高牆下活動,突然空氣中飄揚起一段優美的小提琴曲,他們頓時停止了一切活動循著音樂的來源仔細凝聽。剛開始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茫然與疑惑,仿佛是久違的朋友忽然出現在眼前,難以分辨這是真的還是自己的幻覺,漸漸地每個人都陶醉其中。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了,所有的一切都因這音樂而存在。坐在播音室裏的安迪又一次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種微笑是勝利的微笑。他打破了監獄死氣沉沉的空氣,為這個充滿陰暗色彩的地方注入了勃勃的生機。於是安迪又一次把希望的種子埋在了囚犯們的心中,再一次喚起了他們對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後來,安迪想為監獄建立一個圖書館。為了得到第一批書,他每周給州議會寫一封信,連續寫了六年。但是一直都沒有回音,於是他增加到每周寫兩封。就這樣,在安迪入獄的第二個十年,圖書館終於落成了。這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勝利,這個勝利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從此讓囚犯們的內心充實起來。與此同時,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湯米。他能夠證明安迪是被冤枉的,可是當邪惡的監獄長得知後,為了能讓安迪一直在監獄裏,暗地裏殘忍地殺害了湯米。
唯一的證人沒有了,反而堅定了安迪尋求自由的決心。他告訴蘭德:“人生可以總結成一種簡單的選擇:是忙著活還是忙著死。”——而待在監獄裏就無異於等死。
這天晚上安迪開始了行動:打著手電筒,鑽進自己20年來挖掘的隧道,擦著粗糙的隧道壁,匍匐前進。借著雷聲將下水道砸開,鑽了進去,裏麵滿是淤泥與糞便。安迪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惡臭,終於通過了這條相當於4個足球場長短的下水道,來到它的出口——一片連接著監獄排汙管道的池塘!安迪脫掉囚服跳進池塘中,像一條魚那樣自由自在地遊著。清澈的水洗去他滿身的汙泥,他站起來張開手臂,擁抱那久違的自由!
不久,蘭德也獲釋了。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安迪與蘭德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了。
“忙著活,還是忙著死。”《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相信自己,永遠不放棄希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自由,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每個人的自我救贖。
我隻是一個醫生
美國著名的紐約醫院有一句簡短的甚至奇怪的院訓:我隻是一個醫生。至於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句話作為院訓,還要從醫院曾經的心髒科主任——艾德華博士說起。
艾德華博士是美國極負盛名的心髒移植專家,然而這一天,艾德華博士卻是愁眉不展。
艾德華博士苦惱的原因是美國白宮特使打來的一個電話:“艾德華博士,我們要給你送去一個心髒衰竭病人,福尼斯先生,你知道他是總統的高級顧問,想必你能明白他的重要性。希望你能通過心髒移植手術來挽救他的生命。”聲音很柔和,但卻有著不容拒絕的威嚴。
艾德華博士並不是因為病人是政府的高官而擔心,而是因為他已經在準備另外一個病人洛裏的心髒手術。洛裏29歲,肺部的一次感染引發了心髒衰竭,如果在兩個月內沒有合適的心髒來移植,洛裏肯定會因心髒衰竭而死。
沒過多久,白宮特使送來了福尼斯,艾德華博士仔細看了福尼斯的病曆,他發現福尼斯的血型、身體的抗體等都和洛裏相近。艾德華博士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如果隻有一個心髒,那麼應該移植給誰呢?洛裏身體各方麵因素都優於福尼斯,是最適合進行心髒移植的病人,可是福尼斯是白宮送來的重要病人,可以說他的安危牽係著整個國家。
即使在美國,如今心髒移植手術也很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心髒來源很少。也就是說如果兩個月內沒有心髒適合的人因為意外事故而死,或者是因為意外事故而死者家屬不同意捐獻心髒的話,洛裏和福尼斯都會死於心髒衰竭。
艾德華博士陷入深切的矛盾之中,有時候他甚至暗暗地想,最好一直沒有合適的心髒,那就不會這麼難以選擇了。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救死扶傷是他的責任,艾德華博士對自己的這種想法感到可恥。
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是沒有合適的心髒,福尼斯和洛裏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就在所有的人快要絕望的時候,美國心髒服務中心突然傳來了消息,在1000英裏之外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年輕人出車禍死亡,他的家屬同意把心髒捐獻出來。而且根據心髒服務中心傳來的數據分析,這個年輕人的心髒完全和福尼斯和洛裏的心髒吻合。
艾德華接到消息不久,白宮就打來電話:“艾德華博士,總統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他說這是非常幸運的,他希望你能做好這個手術,挽救福尼斯。”艾德華掛了電話,陷入了沉思,到底應該移植給誰?如果給福尼斯做,他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可以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聲望和利益,可是即使心髒給了他,他頂多隻能活一兩年;如果給洛裏做,雖然他的身體很符合,而且他還年輕,可是這就意味著要得罪白宮甚至總統。一貫雷厲風行的艾德華博士,此時也是左右為難。
院長還有白宮方麵都在催促艾德華博士盡快為福尼斯做心髒移植手術,而艾德華博士心中的天平也漸漸地向福尼斯這邊傾斜。最後艾德華博士決定這個手術為福尼斯做,在做手術之前,艾德華博士決定去看看洛裏。
其實洛裏也知道了這件事情,洛裏從艾德華博士的臉上看到了他的為難之處,洛裏對艾德華博士說道:“博士,你不必為我苦惱,手術就先給福尼斯做吧,畢竟我隻是一個普通人。”
艾德華博士深深地看了一眼病床上的洛裏,然後大步地走出了病房,通知手術科立即準備心髒移植手術,所有的人都以為這是要為福尼斯做心髒移植手術了。準備工作很快就做好了,可是最後艾德華博士卻命令助手把洛裏推上了手術台。原來艾德華博士改主意了,他決定為洛裏進行心髒移植手術。
手術做得很成功,可是紐約醫院和艾德華博士卻受到了白宮方麵的嚴厲斥責,最終紐約醫院辭退了艾德華博士,艾德華博士回到了家鄉的小鎮醫院。
事情過去不久,新聞媒體就報道了出來,人們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我隻是一個醫生。”但是艾德華博士麵對眾多采訪他的記者,隻說了這麼一句話,然後就拒絕了采訪。
“我隻是一個醫生!”這句話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馬上引起了人們更為熱烈的討論,同時人們也被這句話所感動。我隻是一個醫生,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可是有多少醫生能做到?艾德華博士的遭遇引起了所有紐約人甚至全美大眾的關注,人們也紛紛指責白宮自私蠻橫、冷酷無情……
整個全美大眾的關注下,白宮方麵最終公開向艾德華博士和所有美國人道歉,紐約醫院也收回了辭退艾德華博士的決定,可是艾德華博士拒絕了,他決定留在家鄉小鎮上的醫院。
紐約醫院十分後悔自己的行為,於是決定把“我隻是一個醫生!”這句話作為紐約醫院的院訓,永遠地掛在紐約醫院的大門口,以警示後人。
丟失的第六枚戒指
19歲那年,麗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金店售貨員的工作。麗莎的父親五年前因病去世,母親失業在家。當時又正趕上經濟大蕭條,一個工作機會會有上百的失業者爭奪。所以這份工作對她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有了工作,自己和母親的生活也就有了指望。能到金店工作,還得感謝好朋友鮑爾,鮑爾是那家金店的點貨員,是他向老板推薦麗莎,麗莎才有機會進去。
麗莎剛開始在金店的二樓工作,她很珍惜這個工作機會,所以幹得很賣力。第二個月,就被破例調往樓上工作。
金店的三樓,是整個商場的核心,專營珠寶和高檔首飾。整層樓擺著氣派的展櫃,另外,還有一個專門供客人挑選珠寶的小房子。麗莎的任務是管理商品,在老板辦公室外幫忙和接聽電話。麗莎熱情、聰明,沒過幾天就完全能適應這份工作。
新年臨近了,金店的工作日益緊張。那天,麗莎冒著大雪趕到店裏,全店的人都在忙碌地工作著。忽然,小屋子裏打來要貨電話,麗莎忙著到展櫃的最裏邊取珠寶。當她拿到貨品抽回手時,不小心讓衣袖碰掉了一個碟子,裏麵裝的六枚精美絕倫的鑽戒一下子滾落到地上,丁丁冬冬地四散而開。
老板匆匆忙忙地趕來,看到這一幕卻並沒有發火,而是對麗莎說:“快把戒指撿起來,放回碟子。”
麗莎手忙腳亂地撿回了五枚戒指,怎麼也找不到第六枚。麗莎細細搜尋了展櫃的每一個角落,依然沒能找到。麗莎急得哭了起來,她心裏很清楚,找不到戒指意味著什麼。店裏來來往往的顧客,讓她對找到第六枚戒指徹底失去了信心。麗莎呆呆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她無法想象如果因此丟掉了這份工作,她和母親要怎麼生活下去。
麗莎默默地走出了金店,一個人在大街上遊蕩,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般。沒想到,第二天鮑爾到她家告訴她說,戒指已經找到了,夾在了展櫃的縫隙裏,老板說她可以回去上班了,麗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抱住鮑爾開心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