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有把握的事一般不叫機遇(2 / 3)

果斷是你人生的一張關鍵牌,你是否具備果斷的素質,與你的人生之路上是否可以減少坎坷、獲得成功有著密切的關係。

生活中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生活,就連每天升起的太陽都是一成不變的。可也有人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你是什麼感覺呢?你是感覺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還是覺得每天都是前一天的重複呢?事實是,你的心理決定了你對自己乃至社會、自然的認識,如果你的心理帶有一些陰暗或是沉重的東西,那麼你就會覺得生活缺乏生機。可是如果你的心理是明朗的、積極的、輕鬆的,那麼你就會在每天開始的時候,感覺到你又將度過嶄新的一天。

當然,生活總是給我們許多的不如意。但是,你要想到,你未來的路還很長,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如何生活,你都要想到,這是在為自己而做。你要讓自己接近任何能引起你興趣的東西,就像植物生長始終朝向陽光以及有滋養的一麵一樣。沒有必要總是沉浸在過去的事情裏,如果過去的事情給你的人生留下了陰影,你可以將它們鎖進記憶的保險箱裏,並且丟掉鑰匙,永遠都不要去開啟它。

西點軍校一位軍官曾說:“果斷,是指一個人能適時地作出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並且徹底地實行這一決定,在行動上沒有任何不必要的躊躇和疑慮。”果斷是成大事者成功的資本積累之一。果斷的個性,能使我們在遇到暫時的困難時,克服不必要的猶豫和顧慮,勇往直前。

麵對困難,有的人左顧右盼,顧慮重重,表麵看起來思慮全麵,實際上渺無頭緒,這不但分散了同困難作鬥爭的精力,還會消耗同困難作鬥爭的勇氣。果斷的個性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是,沿著明確的思想軌道,擺脫複雜動機的衝突,克服猶豫和動搖,堅定地采納在深思熟慮基礎上擬定的克服困難的各種方法,並立即行動起來同困難作鬥爭並克服困難,以取得最大效果。

在執行工作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果斷的個性將幫助我們克服和排除同計劃相對立的思想和動機,保證將計劃執行到底,善始善終。思想上的衝突和精力上的分散,是優柔寡斷的人的重要特征。這種人沒有克服內心矛盾的思想和情感上的力量,在行動中,尤其是在碰到困難時,往往懷疑自己所作決定的正確性,擔心決定本身的後果和實現決定的結果,長時間地苦惱著怎麼辦,隻往壞的方麵想,猶猶豫豫,因而計劃老是執行不成功。而果斷的個性,可以幫助我們堅定有力地排除上述這種膽小怕事、顧慮過多的庸人自擾,將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集中於執行計劃本身,從而加強了自己執行計劃、實現計劃的能力。

果斷的個性,可以幫我們在形勢突然變化的情況下,迅速地分析形勢,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對計劃、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確的調整,使其能迅速地適應變化了的情況。而優柔寡斷者,一旦形勢發生劇烈變化,就驚慌失措,無所適從。他們不能及時根據變化了的情況重新作出決策,而是等待、觀望,以致坐失良機,常常被飛速發展的情勢遠遠拋在身後。

可見,無論是領導者,還是普通勞動者,無論是對於工作,還是對於生活和學習,果斷的個性都是必需的。果斷的個性,綜合了勇敢、大膽、堅定和頑強等多種意誌素質。果斷的個性,是在克服優柔寡斷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的。

人類有發達的大腦,行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但事前過多的考慮,往往使人們猶豫不決,陷入優柔寡斷的地步。許多人在采取決定時,常常無休止地糾纏於細節問題,陷入束手無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這就是事前思慮過多的緣故。當然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慮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稱得上大事的並不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謀”還要“善斷”,要丟掉在事前追求“萬全之策”的想法。

實踐中,事前追求百分之百把握的人,結果卻常常是連一個真正有把握的辦法也拿不出來。果斷的人在采取決定時不可能會有什麼“萬全之策”,隻不過是諸方案中較好的一個。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他可以依據變化的情況隨時對原方案進行調整和補充,從而逐步完善原來的方案。“萬事開頭難”,許多事情真正下決心幹起來後,自然就順了。

果斷的個性,要從幹脆利落、斬釘截鐵的日常行為習慣中養成。否則,連日常的生活瑣事也是拖泥帶水,又怎麼能夠培養出果斷的性格來呢?

果斷不是一時的衝動,它必須貫穿於三個環節(確定目的、計劃和執行)。在確定目的的時候,還需要同各種動機進行鬥爭,這時果斷表現為能夠排除與目的相反的意向,抑製錯誤的動機,保證作出正確的決斷。

要果斷,還必須經常地排除各種內外部的幹擾。在決斷作出後,還會有許多因素動搖我們的決心,如輿論、壓力、困難、誘惑等。周圍人們的品頭論足、來自四麵八方的各種壓力都有可能使我們已經作出決定發生動搖。在執行決斷時排除內外幹擾的果斷性,有時甚至比果斷地確定目標還要難。因此,在執行決定時應當特別注意果斷性的培養。要養成決心既下就不輕易動搖的習慣,不要讓一些本來微不足道的因素弄得手足無措,幹擾我們的決心。

果斷的個性,是在克服膽怯和懦弱的過程中練成的。果斷要以果敢為基礎,特別是在情況緊急下,要求人們當機立斷,迅速地完成決定並且執行決定。比如在軍事行動中就需要這樣,因為戰機瞬息萬變,要抓住戰機就必須果斷。大方向確定了,有七分把握,就要果斷地下定決心。

果斷並不等於輕率。果斷就是決定問題快,這是錯誤的看法。實際上,對於行動的方法和結果未加足夠的考慮就倉促地決定,這不是果斷,而是輕率、衝動和冒失,是意誌不堅強的表現,這可以在優柔寡斷的人身上觀察到。因為深思熟慮對於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來說,是一個複雜而痛苦的過程,所以總想從其中盡快解脫出來,他的行動特點是倉促、急躁、莽撞的。果斷的人迅速作出的決定,和意誌薄弱的人倉促作出的決定毫無共同之處可言。

必須把果斷和武斷加以區分。有的人剛愎自用,遇到事情既不調查研究,也不深思熟慮,就貿然定下來,自以為是。表麵看,好像很果斷,可實際上卻同果斷南轅北轍。果斷絕不排斥深思熟慮和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正是因為多想、多問、多討論,才使人們對事情更有把握,從而更加果斷。那些自以為是、主觀武斷的人,徒有果斷的外表,並無果斷的實質。

約翰遜博士說:“當你站在那兒,謹慎地考慮你的孩子應該首先讀哪本書時,說不定別的孩子已經把兩本書都讀完了。”

在作出決定時總是要尋求別人的幫助,這比懦弱無能更加糟糕。每個人必須訓練自己養成這樣的習慣,即緊急關頭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決斷力。也就是要立即選擇最明智的做法和計劃,而放棄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動方案。拿破侖一度雄霸歐洲,他之所以慘敗滑鐵盧,原因之一就是他沒有快速地作出決斷,而此前他總能在危急關頭當機立斷地迅速作出選擇而犧牲其他的一些方麵,從而化險為夷。

從容果斷不僅意味著臨危不亂、當機立斷,還意味著辯證取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舍魚還是舍熊掌,必須果斷地作出決策。一個人隻有明辨取舍,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不為”的人,方能大有作為。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處於創業階段的青年,務必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濫鋪攤子,四處出擊,而應當像錐子那樣,鑽其一點,讓自己在某一方麵展示出自己的特長,這樣才能贏得成功。那些自認為多才多藝、精力超群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任何有所為的人,都不是在一切領域都能成功的。除了極少數異於常人的天才能同時在幾個領域獲得成功外,多數人,即使是才能過人的智者,也不可能樣樣都精通。

從無數成功者身上,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的事實:他們幾乎都是從自己的興趣、特長起步,明確自己的主攻目標,果斷進行自己的戰略決策,集中“優勢兵力”,再“縮小包圍圈”,一步步向目標逼近,終有所成。

任何時候都懂得取與舍的辯證關係,有所為有所不為。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體會非常實在:“一個誌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知道限製自己。反之,那些什麼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他必須專注於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於多方麵。”

◎ 像雄獅一樣果斷,抓住機遇 ◎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為難的情形會時常出現,但若一味地權衡利弊,不能當機立斷,你可能會失去更多。人應該學會像雄獅一樣果斷地撲向獵物,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很多人做事前思後想,猶豫不決,不敢冒任何風險,最終一事無成。他們害怕失敗的風險,不敢去嚐試;害怕自己做不到,不敢去超越,成為了喪失行動力的奴隸。在他們被猶豫不決的繩索捆綁時,別人已經果斷地作出決定,抓住機會獲得了成功。而有膽量、有勇氣的成功者,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一對兄弟從一家小雜貨店起家,奮鬥到現在築起了令人驚羨的財富大廈,其事業之所以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多謀善斷。在發展完善公司零售網絡的同時,他們還十分關注業內外零售商的動態,揣摩同行的動機,了解對手的強項和弱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為做大做強折扣零售業務,他們果斷地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全球采購、大批量廠家訂貨、買斷和控製廠商貨源、與廠商建立產銷聯盟、委托廠商代加工、自產自銷等。這些策略砍掉了原有的中間環節,使推出的商品價格最具競爭力,對業內同行造成相當的壓力。當觀察到位於市郊的倉儲商店雖然價位較低,但交通不便,有的還要收取會費或批量采購的時候,他們就將其改良成濃縮型倉儲超市,並果斷地把家庭日用品比重提高到20%以上,而且使商店分布位置更加合理,便於居民就近零星采購。

正是兄弟倆思慮深遠、果敢決策的能力,使得業務擴張範圍逐漸超出居民社區,已成為當地折扣零售業的霸主。隻有果斷的勇者,才能在機會出現的時候迅速抓住機會,作出決策,最終獲得成功。高手過招,勇者勝。隻有勇敢果斷的人,才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利用難得的機遇。所以,同樣是麵對機遇,猶豫者碌碌無為,而果斷者成就宏偉大業。

美國保險巨子克萊門提·史東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恰逢美國經濟大蕭條,許多工商企業倒閉,人們都沒多餘的錢去史東的保險公司投保了。麵對困境史東毫不退縮,堅信隻要以信心和樂觀的精神來應付,一定能渡過難關。經營不善的賓西法尼亞傷亡保險公司停業,而且願意以160萬美元出售。得到這個消息,史東果斷地決定乘此良機買下該公司,但他沒有足夠的資金,然而他對自己說:現在就做!

經過洽談,史東借錢買下了這家傷亡保險公司,多年苦心經營後,終於發展成為今日的美國混合保險公司,而史東本人也躋身美國十大富豪之列。正是由於決斷的作風和執行的果敢使得史東獲得了事業的飛躍。

所以,一個優秀的人,一定要善於果斷地處理身邊的事情,因為猶豫不決等於喪失了已經把握的機會,喪失了機會就是跟成功失之交臂!世間最可悲的人是猶豫不決的人,有時猶豫不決甚至比魯莽更糟糕。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能力缺乏,而是不善於果斷地處理問題。

有的人雖然才能出眾,卻優柔寡斷,在選擇和機遇麵前猶豫徘徊,這是人生的悲劇。當今社會擁有出類拔萃的能力的人成千上萬,卻大多因缺乏果斷的個性而淪為平庸之輩。要明白,在任何情況下,不能信心百倍地做出自己的決斷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一位哲人說過,人的雙腳不可能同時跨入同一條河裏。世界的一切,每時每刻都在變,盡管你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但是事實上,我們所麵對的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嶄新的。早晨起來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一個嶄新的早晨!”更通俗的說法是:“這個早晨真新鮮!”沒錯,早晨是新鮮的,因為整個一天就要從早晨開始了,這是一個新鮮的開始。你的每一天與其他人一樣,當世界經過一個夜晚的悄然沉睡後,一切又都重新開始了。當你早晨起床麵對朝陽的時候,你應該在心裏這樣告訴自己:“屬於我的新的一天開始了!”

是的,屬於你的新的一天,你要去做一些事情,幫助自己讓別人來認識你、發現你。做你自己的主宰,用一種全新的意識與心態麵對這即將開始的一天,給自己一個新鮮的開始,你會感覺世界是如此美好,自己是如此快樂,而你生活的意義,又是那麼讓你滿意而愉悅。也正因如此,你的人生價值也就因你的新鮮而得到了提高。

所以,當你在這一天早晨,伸手拉開了窗簾,那麼,你的新的一天就將從這裏開始,你的新的生命也將會從這時開啟。所以,果斷地去幹你所想幹的事,不要猶豫,就是你今天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切勿瞻前顧後,否則你將失去一次良好的機會。愛拚才會贏,假如你決定了要幹一件事,那麼就將過去的一切都統統拋棄,果斷地邁出你嶄新的第一步。

威廉·沃特說:“如果一個人徘徊於兩件事之間,對自己先做哪一件猶豫不決,他將會一件都做不成。如果一個人原本做了決定,但在聽到朋友的反對意見時舉棋不定,那麼,這樣的人肯定是個性軟弱、沒有主見的人,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將一無所成,無論是舉足輕重的大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無一例外。”

智者說:“使一個人形成果斷決策的個性,是生命成長中道德和意誌訓練方麵最重要的工作。”古羅馬詩人盧坎精彩地描寫了一種具有愷撒式堅忍不拔精神的人——這種人首先會聰明地請教別人,並與別人進行商議,然後果斷地決策,再以決不妥協的勇氣來執行他的決策和意誌,他從來不會被那些使得小人物們愁眉苦臉、望而卻步的困難所嚇倒。而實際上,也隻有這種果敢的人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而且在任何一個行業裏都會顯得出類拔萃。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為難的情形會時常出現,為了得到這些,必須放棄那些。如果不能當機立斷,你可能失去更多。若一味地權衡利弊,患得患失,到頭來將兩手空空,一無所得。所以,人應學會像雄獅一樣果斷地撲向獵物,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 機遇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機遇,就是因為機遇有利於我們通向成功,它是通向成功的捷徑。許多成功人士就是憑借自己敏銳的判斷力抓住機遇,最終獲得成功。

抓住機遇就意味著能成功地起航,是創造奇跡的開始。每個人成功的具體方式不盡相同,但每個人成功的道理卻是相通的,那就是他們都明白機遇的重要性,並且孜孜不倦地尋求著機遇,利用著機遇,無論順境還是逆境。

有位記者曾采訪過老演員查爾斯·科伯恩。記者最後提了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一個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成大事,需要的是什麼?大腦,精力,還是教育?”

查爾斯·科伯恩搖搖頭說:“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你成大事,但是我覺得有一樣東西甚至更為重要,那就是看準機遇。”

這位老演員說的是正確的。如果你能夠學會在機遇來臨時識別它,在機遇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抓住它.那麼你就可以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所謂機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機會。人們經常說的“千載難逢”、“天賜良機”,指的就是這種機會。像在野外旅遊拾到了金子,采藥時發現了靈芝,這些都是機遇。抓住機遇就意味著成功的起航、奇跡的開始,許多成功人士就是憑借自己敏銳的判斷力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19世紀60年代是日本曆史上的動蕩年代,也是困難與機遇並存的年代。大多數的人稍不如意就喜歡把原因歸結到時代的錯誤上,山田正夫卻不一樣,他從不感歎生不逢時或者時運不濟,一些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機會,他卻像獵鷹一樣目光如炬,從不輕易放過。

在德川幕府時代後期,政府對貨幣市場的管理非常嚴格。包括鑄造金幣及小麵額金幣、銀幣等在內的鑒定回收工作,主要由被稱為“金座”,即類似今天的“造幣局”一類的組織負責。盡管山田正夫收購舊金幣、銀幣都是與“金座”裏的辦事人員打過交道,但從未見過高層官員。

有一天,“金座”的主管卻親自派使者直接召見山田正夫,在當時,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銀兩兌換商。憑自己的敏銳直覺山田正夫意識到,發財的黃金機會來了,他豈能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