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在行動中想辦法(1 / 3)

第8章在行動中想辦法

天無絕人之路,無論何種困難,隻要你敢於直接麵對,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處處留心,注意找尋合理的方式方法,那麼一定會解決它。遇到問題,主動去探尋問題的根源並找方法加以解決的人,是職場中的稀有資源,更是經濟社會的珍寶。所謂成功人士不僅是比常人抓住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他們還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用行動成就夢想。

◎ 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

再大的困難,再大的壓力,也無法嚇倒一個優秀的人。隻要你處處留心,注意找尋方法,那麼人人都能成為成功者!因為,在有誌於成功的人看來,處處充滿著良機!

最成功的人,一定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李嘉誠,他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從很早以前打工的時候開始,他就是一個通過找方法去解決問題的高手。

他曾經在茶樓做跑堂的夥計,後來應聘到一家企業當推銷員。做推銷員穿街過巷的很辛苦,可這一點難不倒他,以前在茶樓工作的時候成天跑前跑後,他早就練就了一副好腳板。可作為推銷員最重要的,還是怎樣想方設法地把產品推銷出去。

有一次,李嘉誠去寫字樓推銷一種新型的塑料灑水器,一連走了好幾家公司都無人問津。一個上午過去了,一點進展也沒有,如果下午還是毫無成績,那他回去將無法向老板交代。

盡管推銷頗為艱難,但他沒有氣餒,還是不停地給自己打氣,精神抖擻地走進了另一棟辦公樓。他觀察到樓道上的灰塵很多,突然靈機一動,沒有直接進辦公室去推銷產品,而是先到洗手間,往灑水器裏裝了一些水,並將水灑在樓道裏。經他這樣一灑,原來髒兮兮的樓道,一下變得幹淨了許多,十分神奇。這一來,立即引起了主管辦公樓的有關人員的興趣,就這樣,一下午他就很輕鬆地賣掉了十多台灑水器。

李嘉誠這次推銷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在於他使用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推銷方法。要讓客戶動心,就必須掌握如何才能影響他們行為的規律。“聽別人說得好,不如自己看到的好;看到的好,不如使用起來好。”一味地講自己的產品好,哪裏比得上親自示範、讓大家看到使用後所產生的效果好呢?

在做推銷員的時候,李嘉誠就十分重視分析問題和總結方法。慢慢地,公司的老板發現:李嘉誠跑的地方比別的推銷員都多,成績也是全公司最好的。

他是怎麼取得這些成功的呢?

原來,他將香港分成幾大片區,根據以往的經驗對各片區的客戶結構進行分析,了解哪一片的潛在客戶最多,接著就有的放矢地去做重點推銷,再加上他的勤奮努力,這樣一來,自然要比別人收獲更多的成功。

波蘭著名音樂家肖邦,曾由於不堪忍受亡國奴的痛苦,來到了巴黎,結識了李斯特、柏遼茲、門德爾鬆等著名音樂家。李斯特對肖邦的音樂才華十分欣賞,兩人一見如故。為了幫助肖邦在巴黎成名,盡快使巴黎的廣大觀眾接受肖邦,他和肖邦兩人想出了一個無比絕妙的方法。

當時,歐洲的音樂會進行演奏時,按照欣賞習慣是不亮燈的。在一次晚間演出的音樂會上,剛開場時巴黎人熟悉和崇拜的李斯特端坐在鋼琴前向觀眾致意。然而待到台下的燈光熄滅以後,李斯特悄悄地走進了後台,換上肖邦代替他進行演奏。在寂靜的夜幕裏,行雲流水般的琴聲,充滿了詩情畫意,全場的觀眾聽得如癡如醉,演奏一結束,台下掌聲雷動。就在這時,舞台上燈光突然亮了,令觀眾大為驚愕的是,站立在鋼琴之旁的人卻不是李斯特!這時李斯特走到了出來,鄭重地把肖邦介紹給了觀眾。就這樣,由於李斯特的巧妙安排,肖邦從此名噪巴黎樂壇。

許多年前,美國興起一股石油開采熱。有一個雄心勃勃的小夥子,也來到了采油區。但開始時,他找到的隻是一份簡單而又枯燥的工作,他覺得心理不平衡:我那麼有思想,怎麼能隻做這樣的工作?於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換一個能夠發揮自己能力的工作。

主管聽完他的話,隻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麼好好幹,要麼另謀出路。”當頭給他潑了一頭涼水。

那一瞬間,他漲紅了臉,生氣極了,真想立即辭職不幹了,但考慮到一時半會兒也不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隻好忍氣吞聲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鬱悶地回來以後,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不是很有思想嗎?那麼為何不能就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想辦法取得成功呢?

於是,他對自己的那份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研究後發現,其中的一道工序有改變的必要:這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實際上隻需要38滴就足夠了。

經過反複地試驗,反複地改進,他發明了一種隻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機器,並將它推薦給了公司。千萬不要小看這1滴油,它給公司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你知道這位有思想的年輕人是誰嗎?他就是洛克菲勒,美國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隻要你處處留心,注意找方法,那麼人人都能成為成功者!處處都是成功的良機!

要知道,外部的困難、不盡如人意的條件、一個接著一個的壓力與挑戰等,它們都無法嚇倒一個真正優秀的人。

而關於這一點,洛克菲勒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成立的聯合國總部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辦公地點而發愁。這時,洛克菲勒非常慷慨地將自己在紐約的一大片土地,無償地捐給聯合國。聯合國的人員喜出望外,高興接受了這份饋贈,並對洛克菲勒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難道洛克菲勒僅僅就是為了得到聯合國的謝意嗎?非也,早在給聯合國捐贈這片土地之前,他就在紐約買了一大片土地,但是那些土地的市場狀況很不樂觀,他正在想方設法地扭轉這一局麵。當他知道剛成立的聯合國總部正在為沒有找到合適的辦公地點而發愁時,覺得轉機來了。當聯合國接受他的饋贈後,周邊土地立刻變得炙手可熱,地價一飛衝天,除去所捐土地的成本,他還狠狠地賺了一大筆!

看,這就是重視找方法而帶來的妙處和產生的巨大價值!

◎ 隻要努力想辦法,一定能有好方法 ◎

“出人意料的靈感,隻有經過了一些日子,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後才能產生。沒有努力,機器不會開動,也不會生產出任何東西來。”

——彭加勒(法)

其實工作完成好壞不僅在於你怎麼做,還在於你想怎麼做。一個勤於動手和善於思考的人,總是能找到最好的辦法完成工作的。這樣的人,必將成為生活的強者和企業的中堅力量。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麵對困難時積極想辦法的態度會激發我們的潛在智慧。因此,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通常會注意營造一種動腦筋、想辦法的氛圍,他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走出困境,而無路可走的總是那些不下功夫找路的人。

“確實是沒辦法!”

“真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樣的話,你必定十分熟悉,在你的周圍,估計你也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其實當你向別人提出某種要求時,如果別人也這樣回答,你肯定會感到非常失望!

同樣,當你的上級給你布置某個任務,或者你的同事、顧客向你提出某個要求時,如果你也這樣回答,我想你應該能夠體會到別人對你的失望!

也許一句“沒辦法”,我們好像就已經為自己的推脫找到了最好的理由,然而也正是因為一句“沒辦法”,讓我們掐斷了很多創造之花,從而妨礙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是真的沒辦法嗎?還是我們根本就不願意動腦筋想方法呢?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舉國歡慶。每個國民不僅為中國得到世界的承認而自豪,也為北京得到這樣一個機會而高興。但你不知道的是,在1984年以前,敢於申辦奧運會的國家沒有幾個。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舉辦奧運會是賺不到錢的。

但是,1984年舉辦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卻是一個轉折點,在這次舉辦的奧運會上,美國政府不但沒虧一分錢,反而盈利2億多美元,可以說是創下了一個奇跡。而創造這一奇跡,是一個名叫尤伯羅斯的商人。

為了想出讓奧運會賺錢的方法,尤伯羅斯將其與企業和社會的關係做了通盤的考慮,而其中突出的方法就是將奧運會電視實況轉播權進行拍賣,當時這種舉措可以說是開創了曆史之先河。

最初,工作人員提出一個在當時看來已經是個天文數字的最高拍賣價——1.52億美元,但卻遭到了尤伯羅斯的堅決否定,他認為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因為他敏感地覺察到了人們對奧運會的興趣正在不斷高漲,奧運會已經是全球關注的熱點。一旦將直播權進行公開拍賣,勢必會引起各大電視台之間的競爭,那拍賣價肯定會在激烈的爭奪中不斷抬高。果然不出所料,後來單電視轉播權一項就為他籌集了2億多美元資金。

在以往的奧運會萬裏長跑接力,都是由知名人士擔任,但尤伯羅斯卻一改這種做法,他表示隻要出錢誰都可以跑,隻要身體夠棒。他規定每跑1公裏按3000美元收費。

這真是一個破天荒的想法!消息一公布,報名的人竟然蜂擁而至。1.5萬公裏的路,最後總共收到了4500萬美元!

這次奧運會為尤伯羅斯贏得了空前的聲譽。然而當回首這些經曆時,他非常感慨地說:“世上的任何事情,隻要你去想辦法就會有突破點,就一定會有解決的方法。”

沒錯,隻要想辦法就一定會有好方法!假如知難而退,又怎麼可能創造出這樣輝煌的業績呢?

法國數學家、哲學家彭加勒曾經說過:“出人意料的靈感,隻有經過一些日子,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後才能產生。沒有努力,機器不會開動,也不會生產出任何東西來。”

我們平時形容人主意多時,總喜歡講一句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其實這是因為有著豐富的知識與經驗才得以實現的。

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場人士,當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就要盡一切可能去尋找各式各樣的方法去解決它。

一位中國商人關於賣豆子的話,充滿了一種了不起的創意和智慧。

他說:如果豆子賣得動,那就直接賣掉賺錢好了;如果豆子滯銷了,分三種辦法處理:

一、將豆子漚成豆瓣醬,賣豆瓣醬

如果豆瓣醬仍然賣不動,那就醃了,賣豆豉;如果豆豉還賣不動,幹脆加水發酵,改賣醬油好了。

二、將豆子做成豆腐,賣豆腐

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賣豆腐幹;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賣豆花;如果豆腐實在太稀了,改賣豆漿;如果還是豆腐賣不動,放幾天,改賣腐乳;再賣不動,改賣臭豆腐。

三、讓豆子發芽,改賣豆芽

如果豆芽滯銷,再讓它長大點,改賣豆苗;如果豆苗還賣不動,就再讓它長大點,幹脆當盆栽賣,美其名曰“豆蔻年華”,到城市裏的各大中小學門口擺攤和到白領公寓區開產品發布會,須知這次賣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還賣不動,建議拿到合適的鬧市區進行一次行為藝術創作,題目就叫作“豆蔻年華的枯萎”,切記要以旁觀者身份給各個報社寫個報道,如成功則可以迅速成為行為藝術家,付出的代價僅僅是豆子,順便完成另一種意義上的資本回收,同時還可以拿點報道稿費;如果行為藝術沒人看,報道稿費也拿不到,那就趕緊找塊地,把豆苗種下去,灌溉施肥,勤於耕作,3個月後,收成豆子,重新拿去賣。

如上所述,循環一次。經過這麼往複循環,即使沒賺到錢,但囤積的豆子數量將相當可觀,那時候,想賣豆子就賣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在這個中國商人充滿智慧的設想中,各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是在積極地去想辦法找方法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人若能爆發出如此令人驚歎的智慧,那成功離他還會遠嗎?!

◎ 遇到困難不逃避,想辦法才是關鍵 ◎

假如困難是一座山,你躺在山下哀號,隻會覺得山高不可攀,因為你永遠在仰視它。你應做的是起身去攀登它,直到讓山在你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