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用謀略駕馭勇氣(1 / 3)

第7章用謀略駕馭勇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是成功之路上進步的階梯。我們要敢於直麵困難,接受挑戰,從點滴小事做起,永不放棄,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未來。當我們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不僅要有勇有謀,還要三思而後行,避免急功近利,因小失大。相信而不輕信他人,思慮周全,全力以赴,一定會取得成功。

◎ 向困難說不 ◎

許多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在他們成功之前都曾過著貧困生活,這最能考驗他們的勇氣以及耐力。他們不放棄自己,直麵困難,向困難說不,最終有所成就。

許多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在他們成功之前都曾遭遇過貧困生活,這最能考驗他們的勇氣以及耐力。

少數意誌不堅定的人如果遇到馬丁在其藝術生涯中的那種困難,也許已經被擊敗了。馬丁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幅偉大作品時,他就不止一次處於饑餓的邊緣。他自己也說起過,曾經有一次,他發現自己的身上僅僅剩下了1先令,一枚亮閃閃的1先令——他之所以沒有用掉它就是因為它的亮閃閃,可是這次實在不行了,他實在很餓很餓,為了生存他必須用它來買麵包。於是,他到了一家麵包店,用這僅剩的一先令買了一塊麵包。當他要帶走時,賣麵包的卻從他的手裏搶走了這塊剛剛賣給他的麵包,並把那枚1先令又扔還給了這位饑腸轆轆的畫家。這枚亮閃閃的1先令在關鍵時刻並沒有派上用場,無法履行它的職責——因為它壞了。馬丁隻能拖著又餓又累的身體重新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小旅店,為了能夠活下去,他隻能翻箱倒櫃找了一些剩下的有些發黴的麵包皮聊以充饑。他能夠頑強地活下來,完全是因為他對藝術強烈的熱愛在支撐著他,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繼續從事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創作,並一直熱情不減地保持著勇氣繼續工作,耐心地等待時機。不久,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極好的機會適時地展出了他的畫作,他的畫作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欣賞。這次展覽空前成功,經過這次畫展之後,馬丁開始慢慢走向了成名之路。

就像大多數偉大的藝術家一樣,馬丁的人生經曆也向我們證明了,勤奮加努力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的有力保障。不管外部環境多麼惡劣,隻要你不放棄自己,最後你會等到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年輕的勇士郝得森被從印度指揮官的職位上撤職了。麵對從四麵八方而來的斥責和咒罵之聲,郝得森深感痛心,他陷入了不被理解的絕望與痛苦中。盡管如此,他仍然有勇氣對一位友人這樣說道:“我努力勇敢地正視最惡劣的現實,正如我在戰場上勇敢麵對著如雲的強敵一樣;我竭盡我之所能堅定地去完成上天賦予的使命,隻要我這樣做了,我的心中就會感到滿足,因為畢竟我還是能找到使我重新振作起來的理由;假使我必須做那些令人厭惡的差使,但隻要我好好地完成了,本身這就是一種對我的獎賞;即便我沒有圓滿地完成這個任務,畢竟我也已經盡力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古人雲:勝不驕,敗不餒。人生有高點也有低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個人能否被人認可和接受,關鍵是看這個人的心態和價值觀。當你被困難糾纏的時候,要敢於直麵困難,向困難說不,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困難,挺直肩膀來承擔一切,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當你被勝利籠罩的時候,你應該冷靜下來,看清你周圍一切縹緲的東西,找到不足的地方並加以改正,那麼,你人生中就會少一些低點,多一些高點了。隻要我們去積極適應和改變環境,那麼,困難的冬天很快就會過去,勝利的春天馬上就會到來。

◎ 敢於挑戰,自強不息 ◎

在遭受屢戰屢敗的打擊之後,你還能鼓起勇氣再來挑戰一次嗎?如果還是失敗的結局,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公平。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和你作對。比如,當你做一件事情時,不管你事先做了多少準備,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費了多少時間,耗盡了多少金錢,事情的發展卻往往不盡如人意,要麼是遭遇了極其強大的對手,要麼是其他客觀原因,總之,呈現你麵前的始終隻有失敗。那麼,在遭受屢戰屢敗的打擊之後,你還能鼓起勇氣再來挑戰一次嗎?如果還是失敗的結局,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如今,在中國的企業中,將“敢於挑戰,自強不息”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莫過於電信業的領頭羊——華為。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描述華為文化的文字:

“在銷售中,堅持隻是毅力問題,經過周密策劃的毅力就更可怕了。你要是參加過華為的項目分析會,肯定會被嚇一跳,這幫人太瘋狂了:一個項目保底要拿下50%,做得好要拿下80%,再給你一個挑戰性目標:拿下100%。過後,項目組就開始圍繞著這個100%的目標把項目涉及到的所有客戶全部列在黑板上;同時把所有競爭對手的策略、優勢和劣勢也逐條列在黑板上;最後把自己的人員分工也列在黑板上,就連副總裁也要列進去。然後,10個項目組成員分頭行動。結果,你會發現,華為真的做到了100%!”

“比這還厲害的是,華為能把本來被別人拿走的項目奪回來。市場人員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簽了嗎?大簽了嗎(終審通過)?隻要最後一個字沒簽,我們就要去爭取。’”

“一次某省撥號接入服務器項目,各市分頭建設,其中一個富裕的地市已經決定購買一家國外公司的產品了。華為不氣餒,星夜趕往該市,從給他們的技術工程師講技術開始,一個一個地講,最後講到負責技術的數據局局長,講得這個原來對華為設備一無所知的局長最後決定寫報告給市電信局局長。接著華為再去拜訪市電信局局長,不見,就等;再等,還不見;不見不走了!最後終於見了,隻要見了,華為的技術人員就能將其說服。原來隻有把握做5個地市的項目,原來無論是華為的客戶還是華為人自己也不敢奢望的項目,硬是通過華為人鍥而不舍的精神一下子把全省11個地市全部拿下,項目總值為1.05億人民幣。”

我們不得不為華為人的毅力所折服。自強不息的精神給華為帶來的是巨額的銷售利潤和爆炸式的增長速度。

◎ 急功近利的結果往往是南柯一夢 ◎

急功近利,結果往往是南柯一夢,他們不能攀登險峻的山峰,因為他們有因心太急而跌入穀底的風險;隻有一步一個腳印的人才能登上頂峰,欣賞無限風光。

追求成功不僅要敢於追求,而且必須善於追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身處職場的人都應該向上努力。但在職場中,許多人為了能夠迅速攀到頂峰,常常會采用急功近利的錯誤做法,結果事與願違。

急於表現自己的人,往往想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但有時這樣做往往會讓事情變得更壞。每個老板和上司在考察員工能力的時候,並不是僅僅看員工一時一刻的表現,也不是考察員工的某一項工作表現,他們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考察員工的綜合素質。

出於成功的急切,急功近利的人往往會在工作上失去耐心,還可能會在成功的路上不擇手段。

張麗大學畢業後,經哥哥介紹在一家地方報社工作。她是學新聞專業的,畢業後能在報社工作也是對口。報社雖小,但是也讓很多女伴羨慕不已,她也引以為傲。加之報社主任是她哥哥的朋友,所以,在工作中,也深受領導的關愛與信任。雖然每天的工作並不輕鬆,但也絕談不上摸爬滾打。

一次,主任安排她去一家公司,采訪一位勞動模範。她剛走進該公司,就被公司的人事部經理拉去吃飯,席間,對方讚美的言辭說了一車,恭維的話更是說了無數。她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受到陌生人這樣恭維,並且臨行前對方還塞給她了一個1000元的紅包,目的是希望給他們公司一個即將上市的新產品做一則廣告,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這個產品是不合格產品,廣告嚴重影響了報社的形象。她出現了這麼嚴重的問題,加之又是新來的,社長知道詳情後,一氣之下讓她另尋他路。

這種鼠目寸光的做法,真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雖然張麗當初並不知道那個產品不合格,可為了那區區1000元錢的紅包,就見利忘義、毫不猶豫替他人打廣告、辦事情的行為,著實讓人有幾分厭惡。也許由於這麼一件事就被社長辭退,看著有點小題大做,但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去憐憫她,認為她是無辜的,也許更多的人會認為她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急功近利的心態就是職場的“近視眼”。幾乎所有患有這種病症的職場中人,似乎都與“五鬥米”有著不解之緣。他們絕不會放過每一個置於眼前的“五鬥米”的機會,而最後卻難免為自己口袋裏並沒有裝入多少米而勞神奔波。

當雙眼專注於一個“快”字之時,心智就極易被蒙蔽。結果往往是雖然加倍付出,卻得到更少,失去更多。因為分不出時間審視自己,也不再追問自己:我走的方向對嗎?路途是否有坎坷崎嶇?準備充分嗎?是否有足夠的食物支撐我抵達終點呢?走到中途時,是否有辦法得到補給?有沒有更快更便捷的路呢?

急功近利者,看待事情往往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為了盡快擺脫眼前的困境,從不考慮未來的利益,這無疑是飲鴆止渴,雖然求得了一時的痛快,卻是以長遠的痛苦為代價。這樣做往往是得不償失。

有人曾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把他們區分開來。假設給他們同樣的一碗小麥,一種人會首先挑選一部分用於播種然後再考慮其他問題;而另外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麥全部磨成麵粉,做成饅頭吃掉。

現實生活是紛繁複雜的,要想擁有真正的幸福,獲取長遠利益,就要有長遠的眼光,能夠從全局把握問題,不要為了暫時的既得利益,破壞自己今後人生發展的大局。而要想實現這種美好幸福,就要做到善於從宏觀上把握問題,還要懂得不拘泥於小節,保持清醒的頭腦,克服眼前的誘惑。

成功的路是那樣的遙遠,充滿艱辛,每一個在起點上充滿信心、躍躍欲試的年輕人,都無限地憧憬著這條路的盡頭。口袋裏的饅頭固然可以令他們在剛啟程時跑得飛快,不過吃光了眼前的,恐怕就沒法指望下一頓了。成功需要儲備,倉庫裏的東西越充足,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