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說:“一千萬個人中,隻有一個人能夠成為你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需要避開那些虛偽的笑臉。快樂的時候,真正的朋友也許不會出現,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來到你身邊;真正的朋友會有矛盾,但他們會尊重對方的選擇……慎重選擇朋友,用心對待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好的朋友是每個人一生最大的財富。
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價
■
1974年,根據阿加莎·克裏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的電影上映,因其強大的明星陣容和靈活的拍攝手法獲得奧斯卡提名,其中,演員英格麗·褒曼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這也是奧斯卡第一座最佳女配角獎杯。
與英格麗·褒曼角逐這一獎項的是女星弗倫汀娜·克蒂斯,在頒獎晚會上,弗倫汀娜有些失落。英格麗·褒曼對記者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獲獎者。”並稱讚弗倫汀娜的演技,無形中,不但弗倫汀娜覺得臉上有了麵子,在座的嘉賓都認為英格麗·褒曼謙虛有氣度,不但有勝利者的實力,更有勝利者的風度。
作為奧斯卡首名奧斯卡女配角獲獎者,英格麗·褒曼有資本在媒體麵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大談自己的心得,向世人講述成功之道,但在這個時候,她選擇的是考慮對手的心情和麵子。她讚美對手弗倫汀娜·克蒂斯,稱對手才是真正的獲獎者,這種謙虛為她帶來了對手的尊敬和更多的榮譽——當一個人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她的身價就會在無形中提高。
身段,是一個人因某方麵的優秀而產生的優越感,有身段的人認為自己高於常人,因此看不起、貶低別人,在這個時候,他們不可一世的態度成了傷人的武器,他們的優秀也不再為別人欣賞,相反人們會說:“有什麼了不起,比起××,你差遠了!”這個××也許並不如有身段的人,但他卻能得到他人的衷心稱讚。這就告訴人們,與人相處不能端架子,架子大是對他人的一種不尊重,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有個成語叫“鶴立雞群”,形容一個人卓爾不群。那些自認有身段的人,自我欣賞到了一定程度,總把自己當成仙鶴,將旁人看做雞群。其實,一隻生活在雞群裏的仙鶴日子並不好過,周圍都是雞,自己顯得格格不入,雞們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喜好,不一定會把這隻高高在上的鶴當一回事,看不順眼的時候甚至會群起而攻之。這種情況下,隻有那種願意低下頭和雞類交談的鶴,才能和雞成為朋友,友好相處。
有時,觸類旁通是激發靈感的最佳途徑,學問的提高在於不懈的積累,這個積累不止有高度,還要注意寬度。經常和身邊的人交談,聽聽他們的學問,理解他們的想法,都有助於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知識麵。隻有不錯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廣泛地接觸社會各個層麵,才能全麵開拓自己的思維。
魯班是土木工匠的祖師,他在年輕時就以精巧的手藝聞名於世,據說他曾做了一隻木製的機械鳥,在天空飛了三天三夜才落下。魯班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人前來拜師,向他學習手藝,魯班的門徒眾多,最多的時候,修建一座塔他會帶一百個徒弟。
魯班不但教授這些徒弟木匠技能,還很注意從徒弟身上學習。發現徒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技術,他不會考慮師父的身份,會主動謙虛地向徒弟詢問,聽徒弟詳細講解,也會以自己的經驗指出徒弟的不足,幫助徒弟改進。有這樣的個性,魯班的手藝越來越高超。直到現在,我國建築類國家級獎項,依然以魯班命名。
孔子說,對待學問需要“不恥下問”,意思是想要得到知識,就要虛心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問題。魯班身為一個老師,能夠不擺架子,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知識,難怪他能夠始終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得到豐富的學識,獲得巨大的成績。如果魯班總是想著師傅必須比徒弟強,礙於麵子不肯向他人學習,他的路子會越走越窄,成為一個古板僵化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拘於自己已有的成就,不願向看起來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是一種思維誤區:為什麼你會認為別人不如自己?舉最簡單的例子,在每一個住宅小區都有很多坐在矮凳上曬太陽的老人,很多人認為他們是一群無用的人,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有豐富的人生,他們的閱曆足以指導你的生活。即使那些看似失敗的人,也有一筆你無法媲美的經驗。
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標準本來就不單一,更多時候“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些看著矮的,走近以後才發現是一座大山,如果因為自己一時的偏見沒有走近,豈不成了“有眼不識泰山”?你不要小看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他們也許成績沒有你好,但卻有好的人緣;人緣沒有你好;卻有好的特長……每個人都有優點,發現這些優點,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待人。放下身段是勝利者才有的風度,不論何時都要牢記一句經久不衰的名言:謙虛使人進步。
不要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
■
美國科學機構曾做過一項頗受爭議的實驗,科學家將一個男人固定在一把椅子上,蒙上眼睛,然後用一把鈍刀劃了一下男人的胳膊,並在他的胳膊上放了一個可以流水的容器。當男人聽到水流聲,科學家告訴他,胳膊上的口子有多長、多深,現在正在留血——實際上,那把刀並沒有劃破男人的皮膚。
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沒有一點損傷的男人越來越害怕,心跳越來越慢,血壓越來越低,他不斷地重複說:“我要死了,我就要死了。”最後,他真的被自己的恐懼嚇死在實驗室,他的身體依然沒有受任何傷害。
因為一個並不存在的傷口,一個人自己嚇死了自己,這個看似荒謬的故事卻是美國真實發生過的一個科學實驗。當那個男人不斷提醒自己傷口的長度、深度,聽到“流血”的聲音,告訴自己血即將流光,自己很快就要命喪黃泉,他的全身細胞都接到了死亡暗示,心跳越來越慢,血壓越來越低。一個精神垮掉的人,肉體也會被恐懼打倒,最後走向死亡。
這是一個關於“心理暗示”的極端例子,旨在說明暗示有極大的能量。人的心理是一個複雜的話題,科學無法解釋意識的產生和作用,但卻能肯定地說,人的情緒對行為有極大的影響。積極的人做事容易成功,生活容易幸福,消極孤僻的人容易自閉消沉,很難感到快樂。還有,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心理暗示的方法影響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
一個女孩如果經常對著鏡子說:“我很美麗,我很有氣質。”並且配合著練習自己的儀態,時間久了,看到她的人都會覺得她是個美女,因為她所散發的自信極大地影響著別人的情緒。心理暗示並不隻是對自己有效,對他人也有同樣效果。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性格陽光的人吸引很多朋友在他周圍,他的個性就像一個磁場,讓靠近他的人不知不覺有好的心情。
相反,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性格問題。奧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有一個粗暴而專製的父親,這位父親一直希望兒子能夠有一番事業,不欣賞兒子天生的敏感和才華。在父親的打壓下,卡夫卡常年感到孤寂與絕望,看不到自己巨大的文學能量,甚至在去世之前囑托朋友燒掉自己的所有作品。這就是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個男人住在三樓,他家樓上住著一個總是值夜班的警衛,這個警衛有個很不好的習慣,每天三更半夜回到家後,他脫掉沉重的皮鞋扔在地板上,發出巨大的響聲,這一前一後兩聲巨響總是讓三樓的男人從睡夢中驚醒。有一天,三樓的男人決定不再忍耐,他敲開警衛的門,嚴肅地說了這個問題。警衛表示他今後一定注意不影響別人的休息。
第二天,警衛淩晨三點回到家,習慣性地扔出一隻皮鞋,突然,他想起樓下的人的抗議,就把第二隻皮鞋輕輕地放在地板上,一個小時後,警衛的門被敲開,三樓的男人憤怒地說:“你什麼時候扔第二隻皮鞋?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
這個男人習慣了聽他樓上巨大的脫鞋聲,一旦警衛遲遲不肯脫另一隻鞋,樓下的男人擔心受怕,害怕他睡覺以後警衛再次扔鞋。這個男人已經陷入習慣性恐慌,失去了分析問題的能力,他沒有想到一種更加簡單的可能:警衛已經安靜地脫掉另一隻鞋,現在正在睡覺。
有些時候,我們經常會給自己一些不良暗示,比如,出門遲了五分鍾,如果不停想著“一定會遲到、一定會遲到”,結果出門忘了鎖門,走路撞了人,因為回去鎖門和回頭道歉浪費了更多時間,最後還是沒有按時到達公司,暗示變為現實。在消極暗示的影響下,人們由追求好的結果變為等待壞結果來臨,這樣的暗示就是自己困住自己,讓自己失去動力和勇氣,隻想應付了事,祈禱事情的結果不會更糟,而不是努力做得更好。
同樣的,好的心理暗示也能夠拯救自己,俄羅斯著名運動員、撐杆跳選手伊辛巴耶娃每次比賽前,會在賽場邊將自己蒙在一個被子裏,在一片黑暗中,她努力集中精神,重複著鼓勵自己的話,每一次,她都會超越自己,當人們問她最終目標是多高,她回答:“天空。”當她暗示自己是一隻鳥,就真的一次比一次跳得更高。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意識像一座冰山,浮出水麵的隻是極小的一部分,沉在水下的潛意識擁有巨大的能量,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今後的命運。當我們知道了關於心理的秘密,就能利用它改善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經常對自己說:“嘿,你是個漂亮的姑娘”或“哦,你是個多麼聰明的小子”,就能夠給自己更多的自信,因為人的潛意識有時能夠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任何時候都不要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既然事情就要發生,為什麼一定要想著失敗?給自己一些成功的暗示和更多的信心,潛意識的能量將會幫助你戰勝自我,創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跡。
苛求環境不如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