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們喝安全的豆漿和安全地喝豆漿呢?

1.一定要煮熟才能喝

生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這是因為生豆漿中含有兩種有毒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並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狀,因此,為預防豆漿中毒,家長們在自己製作豆漿的時候一定要讓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然後再放到適宜飲用的時候再飲用。

2.有的人不適合飲用豆漿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豆漿這種健康飲品的,比如:

①患有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孩子不應喝豆漿甚至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②由於豆類中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容易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患有胃潰瘍的孩子最好少喝,甚至不喝豆漿。

③由於豆類中的草酸鹽這種成分可以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從而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患有腎結石,也不適宜飲用豆漿。

3.製作豆漿的禁忌

有些家長會比較有“創意”,在豆漿中打個雞蛋以增加營養,或者為了孩子在校期間能喝上溫熱的豆漿而將其放入保溫瓶,等等,其實這些做法看上去“很美”,但卻是禁不住科學考量的。

①如果在豆漿中打入雞蛋,會導致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從而大大降低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豆漿中加入紅糖雖然喝起來味道甜香,但是紅糖裏所含有的有機酸在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會產生變性沉澱物,對營養成分破壞嚴重。

②如果將豆漿放入保溫瓶,會導致瓶內細菌的大量繁殖,隻需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③同喝水一樣,豆漿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④有的孩子空腹喝豆漿,殊不知這樣一來,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因此,家長們應提醒孩子,在喝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這樣就可以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羊肉串的美味背後

無論哪座城市,在街頭巷尾一些行人密集的地方,總會有一些烤羊肉串的小攤。美味誘人的香味飄然而至,讓路過的人們禁不住駐足,有的索性吃幾串,有的則嗅著香味離開。

羊肉串的美味也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很多學校門口的小攤前都會出現孩子們的身影,甚至吃羊肉串會成為孩子們之間相互請客的體麵方式。

但是,他們或許不知道,有一些小商販為了賺錢,不惜昧良心,置別人的健康和生死於不顧,買那些有病菌的死羊肉或者購買變質的陳肉,或者用其他便宜的肉及食材來代替羊肉,這些做法都嚴重危害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那麼,為了避免孩子遭受“羊肉串”的危害,家長們有必要引導孩子遠離羊肉串,即使一定要吃,也要選擇正規的餐廳,吃健康、安全的。

2012年5月,某媒體報道,北京某醫院一名女醫生發微博稱:“一患者皮下淤斑、血尿、流鼻血不止來急診,查出凝血功能嚴重異常,懷疑是鼠藥中毒,抽血留尿送檢307醫院毒物篩查,證實是鼠藥中毒。但患者斷定絕無別人投毒可能。仔細詢問病史,之前曾吃過街邊烤的肉串!有的不良商販拿死耗子、死貓、死狗做羊肉串,殊不知,這些動物可能死於鼠藥,人吃後,竟然間接鼠藥中毒。”

還有一則消息,上海某中學一位學生,一天聞到校門口烤羊肉串的香味,就走出去看。他聽著攤販邊烤羊肉串邊喊:“來,來,吃羊肉串嘍,正宗的羊肉串,香噴噴的羊肉串……”

這個孩子禁不住誘惑,就去買了幾串並很快吃掉了。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中午放學回家後,沒多久便四肢抽搐,倒地死去。

我們不排除有一些攤販是善良的、本分經營的,但是總有一些魚目混珠的無良攤販,他們掛羊頭賣狗肉,讓自己賺了錢,卻讓他人遭了殃。

那麼,對於識別力差而自我控製能力也不強的孩子來說,怎麼引導才能讓他們不受這些危險食品的傷害呢?這就需要家長做一番功課了。

1.盡量不吃羊肉串

業界專業人士指出,為了保證羊肉串的鮮嫩美味,很多商販在烤羊肉串時烤得半生不熟,外焦裏嫩。這些食物一旦被人吃進去,很容易感染寄生蟲,甚至有罹患腦囊蟲病的隱患。不僅如此,經過燒烤後的羊肉串會分解出強致癌物“苯並芘”,對人體傷害很大。除此之外,由於羊肉串含油量高,如果經常食用會誘發肥胖、脂肪肝及心腦血管疾病等。

2.選擇有衛生保障的烤製場所

如果孩子一定要吃羊肉串,那麼還是選擇那些有衛生保障的烤製場所為好。比如,正規的提供烤串的餐廳或者自己帶上相關器具到郊外不會引起危險發生的地方自行烤製。這樣,孩子既能“解饞”,又保證了安全。

3.吃羊肉串時不宜搭配的食物

烤羊肉串雖然好吃,但食物搭配中也有一定的禁忌,比如,羊肉和醋、西瓜、南瓜、茶就不能一起吃。專家建議,吃羊肉串時宜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比如冬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土豆、香菇等。

別讓野蘑菇奪走孩子的健康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動聽的兒歌為了我們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麵。可是,家長朋友們是否知道,如果將這一畫麵搬到現實中來,或許就不一定那麼美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蘑菇都是安全的,我國大約有80多種毒蘑菇,其中至少有10種蘑菇是常見的、致人死亡的毒蘑菇。據專家介紹,毒蘑菇的毒性非常強,所含毒素非常複雜,至今沒有有效的解毒藥,人一旦誤食,在潛伏2~11個小時後,便會出現中毒症狀,中毒表現為髒器損害型的病人,死亡率很高。

雖然大多數家庭都不會讓孩子自己去采蘑菇,但是有一部分生長在農村的孩子麵對家鄉田地裏生長的蘑菇,還是會采回來做菜做湯,因此,這就需要家長讓孩子多加提防,別讓有毒的野蘑菇奪走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

2010年7月的一天,重慶市接連下了好幾天的大雨,大雨過後,樹林裏長出來很多野蘑菇。一天,一名姓李的14歲男孩從小樹林裏采了一些野蘑菇,拿回家後讓奶奶給家人熬湯喝。

讓全家人沒想到的是,喝完了美味的蘑菇湯,全家兩位老人、3個孩子均食物中毒,被送進醫院搶救。

還有一個吉林通化的小女孩,也是因為誤食毒蘑菇而中毒。

那是2011年暑假期間,為了上壩上避暑,女孩淘淘一家驅車前往。到了壩上第二天,便下起了雨。雨過天晴之後,一家人上山去采蘑菇。淘淘從來沒見到過這麼美麗的景象,小樹林裏一朵朵美麗的蘑菇競相生長,像是歡迎采摘者的到來似的。

這下可把淘淘樂壞了,趕緊馬不停蹄地采起蘑菇來。

采完後回到住處,一家人便自行動手做蘑菇炒肉,飯香菜香又肚子餓,大家吃了不少。

可是吃完飯後不久,淘淘還想到外麵納涼,卻忽然感到惡心、嘔吐,不一會兒,淘淘的爸爸和媽媽也煩躁不安,嘔吐起來。後來,他們被送進了醫院,經過洗胃、治療等折騰了半天,一家人才算轉危為安,而導致他們病倒的正是毒蘑菇。

蘑菇是一種人們喜歡食用的真菌類蔬菜,蘑菇的種類在我國有200多種,可是其中有80多種是毒蘑菇,稍有不慎誤吃了毒蘑茹就有可能造成人身死亡事故,所以孩子在采摘蘑菇時一定要有人指導,千萬要防範誤食毒蘑菇。

1.為了防止中毒,最好不要讓孩子吃野蘑菇

不隻是田野、樹林裏長有毒蘑菇,在一些小區的花園裏、草地上,甚至牆角裏,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毒蘑菇長出來,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一定要告訴孩子,野蘑菇的生長環境非常複雜,任何品種的野蘑菇都不能保證是絕對安全的,所以不管它長得多漂亮,也不要采摘。不管它有沒有毒,也堅決不吃。如果孩子想吃蘑菇,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市場上買,因為這些蘑菇通常是農戶種植的,不會有毒。

2.一旦誤食毒蘑菇,該如何急救

一旦發生了蘑菇中毒,必須及時搶救,否則可能會因為耽擱時間而造成人員死亡。具體措施包括:

①立即催吐、洗胃。用高錳酸鉀溶液、濃茶或解毒劑。

②如是捕蠅蕈、斑毒蕈,要輸液,皮下注射藥物。

③誤吃死帽蕈、粟茸蕈,用二巰丁二鈉等治療。

蛙肉味美,卻不宜食用

“哇,哇,哇……”每當雨水過後,池塘裏、小湖邊都會傳來響亮的青蛙的叫聲。青蛙還有個名字叫“田雞”,從小我們就從課本裏學到,青蛙是捕食害蟲的能手,它能夠為農民們保護莊稼。據說,一隻青蛙一天可吃掉50多隻稻田害蟲。

可是,一直以來,社會上就出現了一些濫捕青蛙的現象,為了牟取私利,這些獵捕者將青蛙賣到餐館、酒店。有的經營者還把蛙肉冷凍保存,以供顧客日常購買。這樣的做法實在令人痛心。

除卻社會道德層麵的問題我們不去討論,單說食用青蛙這一點,其實對人體的害處還是很大的,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美味營養又健康。

2012年5月的一天,樂樂跟著爸爸去參加爸爸同事的婚禮。婚宴很豐盛,有很多美味佳肴,這讓貪吃的樂樂可高興壞了。

不一會兒,服務員端上來一盤更為新鮮的菜——椒鹽蛙肉。這盤菜的主料就是青蛙。樂樂看著青蛙那肥肥的腿、鮮鮮的肉,不由得直流口水。

當樂樂正要用筷子去夾的時候,爸爸卻按住了他的小手,說:“寶寶,你不要吃這種肉。”

樂樂有些不高興,疑惑地問爸爸為什麼,爸爸說:“青蛙可是捕蟲能手,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呢。從這方麵來說,我們要保護它,少吃甚至不吃蛙肉。另外,由於青蛙所捕食昆蟲的體內大多有大量的農藥殘留,青蛙吃掉了昆蟲,那麼青蛙的體內也就存積了農藥殘留。那麼,我們人類再將青蛙吃掉,那些農藥殘留是不是就會跑到我們的身體裏來呀?”

聽完爸爸的話,樂樂不由得一驚,連忙放下了筷子,不去夾蛙肉了。

幸虧爸爸教育及時,才沒讓樂樂將蛙肉吃到肚子裏。這一方麵讓他懂得人類應該保護青蛙,另一方麵也讓他知道吃青蛙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麼,作為家長,的確該及早告訴孩子不要吃蛙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不管在哪裏看到蛙肉,也不管做得有多鮮美,也不要讓孩子吃。

2.平時多對孩子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讓孩子懂得保護青蛙,不捕殺青蛙,為保護生態平衡作出貢獻。

發芽的土豆還是扔掉吧

土豆是我國北方大多數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它還有兩個有趣的名字叫馬鈴薯、山藥蛋。土豆營養豐富,它含有大量澱粉、蛋白質、鉀、鈉、果膠等,對於改善人體腸胃功能很有幫助,還有降血壓、抗衰老的作用。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土豆真的這麼完美嗎?

要說完美,還真是差那麼一點點。原來,土豆一旦生芽便不能吃了,如果吃了生芽的土豆就會發生食物中毒。看來,真是“金無足赤,食無完食”啊。

雲雲的父母在城裏打工,一直都把她交給鄉下的爺爺奶奶照顧。去年,雲雲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為了讓她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便把孩子接到城裏讀書。

雲雲是個懂事的孩子,經常在放學後為還在外麵幹活的爸爸媽媽把飯做好。

這一天,雲雲又為爸爸媽媽做好了飯,等著他們回家來共進晚餐呢。可是,不幸就在這天發生了。

原來,雲雲做的菜裏有一盤是土豆絲,而所用的土豆是已經發芽的毒土豆,雲雲和奶奶過慣了窮日子,盡管聽媽媽說過生芽的土豆不能吃,但她還是沒舍得扔掉,把土豆芽切掉後炒出了美味的土豆絲。

可是吃完晚飯後兩個多小時,雲雲一家三口先後出現上吐下瀉、臉色蠟黃的症狀。

爸爸媽媽認為,肯定是晚上的食物引起的中毒反應,於是他們趕緊去附近的醫院。經診斷,果然是食物中毒,而罪魁禍首便是那兩個生了芽的土豆。

經過這件事,雲雲後悔極了,她說以後再也不冒這種風險了,生芽的土豆一定要扔掉。

事例中的雲雲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可她的冒險行為卻差點兒害慘了全家。生活中,像雲雲這樣的家長也並不鮮見,他們不舍得將本不該吃的食物扔掉,殊不知這樣有多大的隱患和風險。

1.堅決不吃發芽的土豆

據專業人士介紹,土豆中含有一種龍葵堿的毒素。成熟的土豆含這種毒素很少,不會使人中毒,但那些沒有成熟的綠色或發芽的土豆比成熟的高5~6倍,吃後就會引起人體中毒,對中樞神經係統有麻痹作用,對呼吸運動中樞有抑製作用,還會引起胃腸炎、肝、心髒、腎皮質水腫或腦水腫,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健康,家長們切忌將發芽的土豆烹飪出菜肴,如果發現土豆發芽,還是迅速扔掉吧。

2.土豆中毒發生後的搶救方式

①家長可自行采取催吐洗胃,用濃茶水或1∶5000高錳酸鉀洗胃的方式處理,如果自己沒有把握,最好到醫院讓醫生救治。

②可以讓中毒的孩子服用藿香正氣丸。

③如果中毒嚴重,則趕緊送醫院治療。

洋快餐害處多,孩子最好不要吃

“如果你表現好,媽媽帶你去吃肯德基”、“寶寶表現不錯呀,周日爸爸請你吃麥當勞”……這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用洋快餐來獎勵孩子的方式。

這些父母或許不知道,洋快餐雖然吃起來美味,但是對身體的傷害卻是很大的!洋快餐無論從材料還是製作過程,都不利於營養元素的保存,作為家長,一定要警惕洋快餐對孩子健康的危害!

在洋快餐裏麵,主食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為特點,而小吃和飲料則是以高糖、高鹽和多味精為主。相反,人體所急需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則很少。

經測算,一份兒童套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50%,而維生素的含量不足脂肪量的10%。而科學的營養標準是:食物熱量的58%來自碳水化合物,30%來自脂肪,12%來自蛋白質。按照這個標準,以漢堡包為主的洋快餐則正好與之相反,具有“三高”: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三低”: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低纖維的特點。毋庸置疑,高熱量、高脂肪會導致肥胖。對於兒童來說,洋快餐的影響會更加明顯,若兒童長期食用洋快餐,久而久之還會對身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7歲的童童看了電視上洋快餐的廣告,就鬧著要吃洋快餐。媽媽拗不過他的任性,就帶他去了,他不僅吃得滿嘴流油,還和小朋友們在滑梯上玩得不亦樂乎。離開的時候,餐廳人員給童童拍照簽名留念,還送給他一隻玩具熊,童童高興得不得了。

洋快餐好吃,又有禮物贈送,這使得童童對洋快餐情有獨鍾,隔三岔五就要求去一次。童童對洋快餐上了癮,對家裏的飯就不太感興趣了,而且童童的體重明顯上升,竟然超標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