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讓孩子把頭和手伸出車窗

孩子們的安全乘車意識非常淡薄,他們坐車時會忍不住把頭和手伸出車窗。父母一定要告訴他們,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孩子把身體的某一部分伸出車窗時,很可能會被路邊的樹枝劃傷,也可能會被從對麵開來的汽車的反光鏡刮傷。要告訴你的孩子:“乘車時,要用雙手扶住前排座位的後背,這樣才不會受傷。”

4.沒有座位時不要站在車門邊

有些孩子上車後沒有找到座位,便站在車門邊,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樣乘車其實很危險,因為當汽車緊急刹車時,孩子很容易摔倒。當車門突然打開時,孩子也有可能被甩出車外。孩子們應該站在車子的中間部位,抓緊車上的扶手。

乘坐地鐵時應遵守的安全法則

對於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來說,地鐵已經成為較為普遍和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因為有單一路網而不會使人們因為發生堵車而產生鬱悶,又由於是軌道列車而行駛穩當,因此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但是,地鐵並沒有足夠的安全設施,特別是地鐵所處地下封閉空間,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應對起來就比路麵交通麻煩很多。那麼,我們的孩子能夠正確地乘坐地鐵嗎?當遇到突發事件,他們能冷靜而正確地對待嗎?

案例一:2011年9月,上海地鐵10號線因設備發生故障,在豫園往老西門方向的區間隧道內發生了5號車追尾16號車的事故,造成271名人受傷,其中有61人住院治療。

案例二:2011年7月的一天,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一部自動扶梯發生溜梯事故,造成1名少年死亡、20餘名乘客受傷。其中,有一位十多歲的女孩頭部3處受傷,整個腦袋都腫得不像樣。據其母親透露,她每天都摟著女兒睡覺,孩子每天都會做噩夢,夢見自己從山崖上滾下來,或者夢見自己從電梯上滾下來。

案例三:上海某區一所小學的學生小玉為了盡快趕到學校,在進站後便一路小跑著躥下地鐵的階梯。可是,由於她太慌忙了,不按順序排隊,也沒去候車室,而是直接衝著正開過來的列車車門。這時候,列車車頭剛剛進入展台,還沒有停穩開門,隻聽“砰”地一聲,原來是小玉撞到了列車車門上,臉上被擦出好幾道劃痕,而且還紅腫得厲害,隻好去醫院接受診治。

上麵的幾個案例,不管是由於地鐵本身的設施故障,還是事故本人乘坐地鐵時不遵守規則,最終造成的傷害都值得我們引以為戒。與乘坐別的交通工具一樣,坐地鐵也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很容易在擁擠的人群中受傷,甚至丟掉性命。

對於客觀的因素,我們控製不了,但是在我們自己可控範圍內的東西,還是有必要好好掌握的,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自己都能夠相對安全地乘坐地鐵這一便捷的交通工具。那麼,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做到這一點,家長們就有必要進行一番言傳身教了。

1.遇到事故要沉著冷靜

地鐵裏時常會出現諸如停電、追尾等突發性事故,家長應告訴自己的孩子,在遇到事故時切忌慌張,而應如同遇到其他事故一樣保持沉著冷靜,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尋找可能的機會脫身。

2.如果不慎掉下站台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由於調皮或者人多擁擠,導致掉下站台。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大聲向站台工作人員呼救,工作人員會采取停電措施給予救助。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盲目往站台上爬,以免發生觸電等事故。

3.家長教給孩子的安全知識

①平時家長陪同孩子乘坐地鐵的時候,可借機培養孩子的逃生意識。比如,告訴孩子緊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在什麼地方,讓孩子熟記於心,以防萬一。

②引導孩子遵守乘車守則,不要擁擠、不要爭搶座位、乘車時要注意安全,等等。

③現在北京的地鐵都要進站安檢,但有的地方還沒有全麵實施這一舉措,這就要求家長多提醒孩子乘坐地鐵時不要攜帶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腐蝕性、壓力容器等危險品,或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因為這樣做不但會給自己帶來傷害,還會威脅到別人的安危。

④一定要聽從車站內的廣播,站在黃色安全線以內候車,不要擁擠,不要探頭探腦,以防掉到軌道裏。

⑤車門快要關閉的時候,不要強行上車,否則會被夾傷,可以耐心等下一趟車。

⑥在地鐵車廂裏站立時,不要靠近兩邊的車門。在下車的時候,也要小心站台與列車之間的間隙。當發現車廂內有特殊氣味,比如煙霧或聞有糊焦味等,應立即查看周圍是不是出現了什麼事故。如果確定的話,可請身邊的成年人按響車廂前部的報警裝置告知司機,以便及時檢查險情並采取必要的措施。

鐵路邊可不是個“好玩”的地方

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我們常會看到追求浪漫的情侶一起走在火車軌道上的情景。可現實中的我們卻效仿不得,因為鐵軌可不是個“好玩”的地方,尤其是對於活潑調皮、自我保護能力又差的孩子來講就更須意識到這一點。

其實,不僅不能在軌道上行走,就連軌道兩邊幾米之內的範圍都不要逗留,因為列車在行進過程中會產生強大的氣流,甚至能夠把鐵路邊的行人給衝倒軋傷。

因此,為了我們的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我們要經常提醒孩子不要在鐵路邊行走,更不能到鐵軌上玩耍。

一個周末的早晨,9歲的梅梅帶著自己7歲的妹妹在家附近的地方玩耍,兩個人不知不覺就溜達到了離家不遠的鐵軌邊,一邊走著一邊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幾分鍾之後,一列火車疾馳而過,火車駛過的強大氣流將兩個孩子卷進了車輪下……當她們的父母看到這慘烈的一幕時悲痛欲絕,更是萬分後悔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可是,此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還有一個案例,主人公是一個隻有12歲的女孩婷婷。一天,婷婷想穿越鐵軌,當她走到鐵道口的時候,不遠處正有一列火車呼嘯而來,婷婷心想:“鐵軌這麼窄,幾步就跨過去了,火車還遠著呢,自己動作快點兒完全可以在列車到來之前跑過去。”

想到此,婷婷便邁開步伐走向鐵軌,然而不幸也就隨之發生了,因為就在婷婷馬上要過去時,火車以飛一般的速度衝了過來,婷婷倒在血泊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另一個事例發生在2004年5月22日下午。當日,某鐵路一個道口附近上演了驚險的一幕:一個小男孩趴在鐵軌上麵玩耍。這時候,從武漢開往福州的某列火車駛出武漢,經過該道口的時候,司機發現有個紅色的小東西在鐵軌上,便趕緊鳴笛,但是卻不見動靜。說時遲,那時快,列車司機連忙采取緊急刹車,最後火車在離小孩僅5米的地方停下。

當火車停下後,遠處趕來的目擊者和司機都長舒了一口氣。原來,這個孩子的奶奶隻顧著和人聊天而忘記了自己還在照看孩子,要不是司機反應及時,說不定她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孫子了。

一個事例是兩條稚嫩的生命喪失於鐵軌之下,另一個事例是小男孩因為司機刹車而免遭不幸。我們真不知道是該悲哀還是該慶幸。

其實,不管是哪種結果,讓孩子在鐵路上玩耍都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雖說鐵軌對孩子有著無法言傳的吸引力,但是那裏卻也是極易將其生命帶走的地方。不可否認,有些家長曾經不止一次地教育孩子不要到鐵軌邊玩耍,但是,孩子對這種枯燥的說教根本“不感冒”,也就無法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危險,還照樣我行我素,到鐵軌上玩耍嬉戲,因此,家長們就要多動一動腦筋,想辦法讓孩子懂得在鐵軌邊上玩耍的危險性。

1.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任何交通工具都有其既定的交通規則,家長們應在孩子剛剛懂事起,就循序漸進地告知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例如家長應告訴孩子過鐵路要看紅綠燈、不在鐵軌上玩耍等。同時,家長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關於傷亡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在鐵路邊玩耍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2.注意警報和指示燈

有些孩子由於生活或者學習的必需,不得不經常經過鐵路軌道。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們就要告訴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一旦發現道口柵欄關閉、警報鳴響、紅燈閃亮,那就是示意停止行進,應停在距鐵軌5米以外,當工作人員或者燈光示意可以通過時再通過。

乘坐火車時,讓孩子注重安全常識

隨著鐵路事業的發展,火車的速度越來越快,車次越來越多,覆蓋麵也越來越廣,使得更多的人願意選擇乘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

雖然相對於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來講,火車的安全係數更高,但是很多家長恐怕都不會忘記那些曾經發生過的火車事故,所以說,不管乘坐哪種交通工具,安全都是頭等重要的事,萬萬大意不得,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講,對其進行乘坐火車的安全教育就更有必要了。

2008年的一個暑假,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傑和爸爸媽媽乘坐火車外出遊玩。從未出過遠門的小傑也是第一次坐火車,覺著很是新鮮,一路上不停地用雙手去拉行李架,還在座位上上躥下跳,爸爸媽媽的話根本不放在耳邊,乘務員警告多次無效。突然,一個行李滑落下來,差點砸到小傑的頭部,說時遲,那時快,一直在旁邊默默注視的一位叔叔在第一時間內拖住了行李箱,好在沒有受傷。那位叔叔說:“你看,淘氣也要分場合,在火車上這樣玩耍多危險?萬一被砸到怎麼辦?”小傑慚愧地認了錯,終於安靜地坐了下來。

有一次,小華和媽媽坐火車去數十公裏以外的大姨家。一路上,她望著車外呼嘯而過的風景,很是新奇。就在火車停靠中途站時,小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下了車。幾分鍾後,列車馬上就要啟動了,小華焦急了起來,一時找不到自己下來的那節車廂,在外麵不停地走來走去,車廂外的乘務工作人員見狀便問到:“怎麼了,小朋友?”小華說:“剛才停車我下來玩,現在車馬上就要開了,我找不到爸爸媽媽是在哪節車廂了。”說完就哭了起來。這時聽見媽媽焦急的聲音:“小華,快點上來,車馬上就要開了。”循著媽媽聲音的方向,工作人員將小華送上了車,心想“現在的父母太大意了,不看好孩子,趕不上車事小,再出點別的叉子可怎麼辦”。

那些認為火車脫軌、火車相撞等交通事故少,不至於給孩子進行這方麵教育的家長不要以此為托辭了,這隻不過是你不負責任的表現罷了。一個真正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會從方方麵麵教育孩子安全至上,而關於乘坐火車的安全教育自然不會被排除在外。

1.對孩子進行乘車安全教育

為了讓孩子不會將自己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家長們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乘坐火車的時候有針對性地教育,比如,告訴孩子列車的走廊很窄,不要在那裏逗留,更不要打鬧,或者行李架上的行李如何放置才更安全,等等。另外,家長還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具體事例來對孩子進行這方麵的教育和引導。

2.盡量不要讓小學階段的孩子單獨乘車

有的父母為了考驗孩子的獨立性,或者客觀條件確實不允許陪同,於是讓十來歲的孩子自己單獨乘坐火車。這樣的做法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我們仍需要提醒家長,很多騙子會專門針對小孩子下手,所以還是盡量不要讓孩子單獨乘坐火車了。

3.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安全乘坐火車的相關知識

①乘坐火車和地鐵有點相似,都需要站在站台上候車,其要求也和乘坐地鐵近似,當在車站候車時,一定要站在站台的安全線外,不要越過黃線,更不可跳下站台。

②上車和下車的過程不要擁擠,以防被人撞上或者撞到他人,還要防止被車門夾著身體。

③當找到自己的座位後,先把行李放置平穩,確定牢靠後再離開。

④如果需要在火車上掏錢買東西,一定要留意周圍的情況,不要將自己大把的鈔票都暴露出來,以防被賊盯上。

⑤在火車上不要隻顧睡覺,應該觀察身邊的人,如果發現東張西望、坐立不安者,一定要注意嚴加防範,如果發現被盜,應趕緊告訴乘務員或者乘警,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大喊大叫。

⑥不要隨意與人搭訕,更不要透露自己的情況,以防對方詐騙或者采取其他不法行為。

4.如遇事故,先冷靜下來,並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①如果遇到事故,需要逃生的話,可用車廂內備用的錘子將玻璃打碎,從車窗爬出去。要知道火車的玻璃是很厚且很結實的,如果有可能,可以讓身邊年輕力壯的男子來完成這項工作。

②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在火車行進過程中選擇跳車,以防車速太快而讓身體衝撞到路軌上發生危險。

③如果火車發生碰撞,那麼自己要想辦法抓住牢固物體,並僅靠在牢固物體上,然後低下頭,讓下巴緊貼前胸,這樣可有效避免頸部受傷。

坐船需要注意的安全與救護事項

有一幅漫畫,畫麵中,有兩個人坐在小船上檢查安全,他們覺得水麵上風平浪靜、毫無波瀾,於是得出結論說:“這一帶很安全。”可實際上呢?不安全卻在水下麵,其中暗礁遍布,稍有不慎,小船就會觸礁沉沒。

這幅漫畫旨在告誡人們,不要隻看事物的表麵現象,而應探究其本質,隻有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在此,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一道理,單從乘坐船隻時的安全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識到,在交通工具中,船的事故發生率相對較高。因為船行駛在水上,受自然條件的限製比較多,而自然條件又是複雜多變的,所以,我們在乘坐船隻時一定先了解相應的安全知識,以防不測。

特別是年幼的孩子,有些水網密布地區的中小學生更是每天乘船來往於家和學校之間,那麼,作為家長就更有必要將坐船時需要了解的安全知識告訴孩子了,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安全。

2011年瓊州海峽發生兩起乘船失蹤案件

據報道,僅2011年2~7月份,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瓊州海峽接連發生了兩起乘客乘船失蹤案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起乘客失蹤案件中,失蹤乘客均為在校女大學生。大學生出行安全問題引起了校方、學生及家長的重視,而乘船安全則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伊朗女生沉船事故

有一年春天,一群伊朗的女學生在某公園乘船遊完時不小心翻了船,導致11人喪生。

據伊朗電台報道,這些女學生年齡都在10歲左右,大約有60人分乘了兩艘船在德黑蘭公園的湖麵上蕩舟玩耍,誰知其中一艘船突然翻船,11名女學生被溺死,另有7人被送往醫院治療。

我國水域遼闊,有一部分地區的人們主要靠水路交通出行,而水路交通由於受客觀條件限製較多,所以比較容易發生事故。看看上麵這幾起案例,不得不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那麼,我們怎麼引導孩子安全乘船呢?

1.坐船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及需要遵守的規則

①選擇船隻的時候,要乘坐那些經過國家交通行政部門檢驗合格的船隻,而不要乘坐那些無照無證的“黑心”船。

②有的船主為了利益,或者有的乘客考慮時間因素,往往船隻超載也不怕,其實這樣非常危險。家長應教導孩子絕不乘坐超載船,不受船主低價優惠的誘惑而乘船,即使為了搶時間也一定不要乘坐超載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