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一邊走著一邊和菲菲聊天,她接著問道:“那你爸爸媽媽現在都下班了吧?是不是在家做好吃的等著你呢?”菲菲說:“才不是呢,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跟爸爸生活,可爸爸總出差,這不,前幾天又去香港了,要好多天才能回來呢,這些天是奶奶照顧我。”
第二天,菲菲上學走了之後,那位女士便來到菲菲家門前,敲響了門,菲菲的奶奶一開始很警覺,問了聲“誰呀?”對方回答說:“我是您兒子單位的同事,我們單位發了一箱飲料,他不是出差去香港了嘛,我順便給他帶回來了。”
奶奶一聽,便放鬆了警惕,將門打開了。
誰知,這個女子一進門便將菲菲的奶奶按倒在地,掐著她的脖子直至昏迷過去。然後,她就開始搜菲菲家值錢的東西,最後偷走了房間裏的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物品。
僅僅是幾句隨口說出來的話,卻被心懷鬼胎的竊賊記住,並利用已得知的信息而實施了盜竊。試想,如果菲菲的家長能早一些告訴孩子不要隨意泄露家庭信息,那麼很可能就不會有此悲劇了。
1.讓孩子在陌生人的詢問麵前一問三不知
孩子是來自天堂的天使,他們的心是純潔善良的,當遇到陌生人詢問自家情況時,往往會一股腦兒地說個幹淨,生怕對方聽不明白,這樣往往就會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利用從孩子那裏得到的信息對孩子的家庭實施詐騙、搶劫、盜竊等不法行為。
因此,家長們應該告訴孩子,一旦遇到陌生人對自己刨根問底,不管是家庭的信息還是個人的信息,都說“不知道”,然後趕緊離開對方。
2.不要讓孩子隨意填寫調查問卷,更不要填寫家庭信息
有些犯罪分子利用所謂的調查問卷形式來套取人們的家庭信息,比如家中成員、從事職業、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等等,家長應及早告訴孩子,這些活動中往往會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填寫家庭信息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自己不能確定是否安全,就不要填寫。
3.要當心網絡,填寫個人資料要謹慎
現代網絡的普及讓孩子有了頻繁接觸網絡的機會,其中有一些需要注冊個人信息,填寫的內容包括身份證號、家庭住址、聯係電話等。對此,我們應該提醒孩子,不要隨意注冊賬號,更不要隨意填寫家庭信息和個人信息,因為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一旦被網絡黑客或者騙子掌握了自己的家庭信息,那麼很有可能進行盜竊或詐騙活動。
落入水井或窨井時如何自救
在我國農村地區,由於常有一些為農田澆水的水井或者廢棄的枯井出現,而城市裏則同樣有一些汙水井、管道井等。農村的水井大多沒有井蓋,孩子不小心的話,很容易摔進去,而城市裏同樣有沒有井蓋或者井蓋不牢固的現象,如果孩子掉入井中,輕則磕碰,重則丟失性命,可以說危險巨大。
因此,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為了避免我們的孩子落入井中或者一旦不小心落入而能想辦法逃生,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帶孩子出去玩時,家長先熟悉一下周圍環境,看看哪裏有下水井、哪裏的下水井蓋沒有蓋。如果是去往不熟悉的環境,家長就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太遠,更不能讓他們獨自去玩。
據媒體報道,河北某地一名學生在一天下晚自習後,由於當日風大,刮得人睜不開眼睛,在他騎著自行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騎向街上一口沒有井蓋的自來水窨井。
由於井蓋不牢固,該學生的自行車前輪有一半滑入了井中,又因為衝擊力過大,該男孩自己的整個身體也載入了井中。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由於他抓住了被卡在井蓋上的自行車,才沒有落入井中,隻是受了點兒輕傷,腰扭了一下。隨後,後麵的行人見此情景,將他救了上來。
東北某地的一位小學生也發生過滑入井中的事。該學生所在學校離家較近,中午會步行回家吃飯,午休後再走著去學校,可是這天,他路過一個井蓋時,不小心踩空了,人也掉到了井裏。過了很久,他才被人發現,但此時的他已經昏迷不醒,不過好在井水不深,他抓住了井壁上的石頭,才免遭不測。
一直以來,小孩子調入井中的事故時常見諸報端,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人將井蓋偷走牟取私利,導致有井無蓋;另一方麵是天黑,路上照明不好,導致孩子視線不清,誤落井中;還有一部分是孩子本身年少無知,到井口邊去玩耍或失足而落入井裏。
無論是哪種原因,孩子落井都會造成不幸,甚至發生喪失性命的情況。為此,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時刻銘記遠離水井,遠離井蓋。
1.時刻注意腳下的情況,做到遠離水井,不走井蓋
①不要為了好玩或者好奇,而到井邊玩耍。
②對於常去的田間郊外或者常走的馬路,一定要了解其情況,避免不慎落入井中。
2.萬一出事,可采取的措施
①沉著鎮定,不要慌張,相信會有人救自己。
②一旦落入枯井,要大聲呼救,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亂叫,為的是保存體力,隻有叫聲長而遠,才能引起周圍路過的人的注意。
③當掉入水井中,盡量扶住井壁,或者抓住一塊木板,想辦法別讓自己沉下去,然後呼救求援,並鼓勵自己,絕不輕易放棄求生的希望,等待救援。
掉入冰窟窿的自救與預防
我國北方地區,每到冬天,河麵上便會結上厚厚的冰,孩子們會在上麵滑冰,以獲得玩耍的樂趣,可是,孩子們往往對於地形不熟悉,也不了解冰層的厚度,因此常出現冰層斷裂落水而人跟著掉進冰窟窿的事情。
對於這樣的情況,恐怕家長們都不敢想象,對於落入冰窟窿的孩子來講,被偌大的冰麵覆蓋著,隻有一小塊可以和外界接觸的地方,而且刺骨的水把身體凍得極其痛苦,即便是個會遊泳的孩子也會因為難以逃生而喪命,所以,“冰窟是魔鬼”這樣的說法一點兒也不奇怪。而要想讓孩子避免遭此傷害,家長們還需教給孩子一些預防和自救的措施。
一位名叫南南的小朋友跟隨父母從南方搬到了東北地區的牡丹江市居住,從來沒見過真冰和大雪的南南對北國的冬天感到十分好奇。
入冬不久,南南居住小區附近的一處水麵上結了一層冰,他便迫不及待地就要上冰麵上玩。和他一起玩耍的同伴都說現在冰層太薄,還不能滑冰,等到“三九”的時候就可以了,可是南南沒有聽從大家的勸告,自己悄悄地跑到河邊,走上了冰麵。
讓他沒想到的是,頭兩步還沒什麼問題,可剛走出兩三米,就聽到腳下的冰麵發出“哢哢”的聲響,頓時,南南嚇壞了,心想,這就是夥伴們所說的不結實的冰麵吧,於是,他趕緊往回退,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嘩啦”一聲,他腳下的冰層斷裂了一大片,南南一下子掉入了冰冷的水中。
南南帶著強烈的求生欲望努力爬上旁邊的冰層,可是剛爬上去,就又聽到“嘩”的一聲,冰麵又塌下一大片,他隻得再次掉入水中。
此時的南南著急了,他急忙呼救。幸好,同伴們在離他不遠的地方,聽到喊聲後急忙過來,並從河邊找了一根木頭作為杆子,將南南拉上了岸。經過這次“考驗”,南南再也不敢輕易滑冰了。
冰麵對於孩子們來講的確是十分誘人的戶外玩樂場所,可是別忘了冰麵下就是刺骨的冷水,一旦掉進去,不但要飽受寒冷的侵襲,還會因為找不到出口而丟失性命。
可是,孩子總是那麼讓人揪心,他們往往顧及不到是否安全,隻貪圖一時好玩而走上冰麵,最終發生其意料之外的不幸,因此,父母們應在平時多給孩子灌輸這方麵的安全知識,讓孩子不要隨意去冰麵上玩耍,如果一定要去,也最好由父母陪著。當然,父母們還有必要告訴孩子一旦掉入冰窟窿的逃生辦法,說不定什麼時候能夠用得到呢。
1.了解情況,避免掉入
如果一定要上冰麵上玩耍,一定要先敲擊一下冰層,憑手感檢測一下冰層的凍結厚度是否可架得住人、是活水還是死水。如果自己不會判斷,那麼就看一看是否有人在冰麵上玩耍,或者找有經驗的長者幫著檢測一下是否可以架得住人。
2.不要單獨行動,最好結伴而行
如果自己單獨行動,一旦發生不測,將很難尋求救援,所以,家長們應告訴孩子,即使去認為非常牢固的冰麵上玩耍,也要找幾個夥伴一起去,發生了事時可以相互照應,便於營救。
3.如果掉入冰窟,該怎麼辦
①如果在結冰較厚的地方落入水中,那麼要牢記掉下去的口,不要在水下再找其他出口,以免延時出危險。
②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冰麵,以防凍麻木而不能自控。
③雙腳要用踩水的姿勢站立,尋找可以承受體重的冰麵,爬上冰麵,滾向岸邊。
④如果冰層較薄,那麼就用拳頭打碎身前的薄冰,直到靠近較厚的冰層再往上爬。
⑤萬一冰麵再斷裂,要一往無前,爬上冰麵,滾向岸邊。
⑥在冰口上麵的人要向水下的人垂下繩子、長木杆、梯子等物取得呼應,拉上落水者。
⑦落水者安全上岸後,要立即藏身取暖,擦淨身子,不斷活動,及早換上幹衣。
別把建築工地當做遊樂場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建築工地都是常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事物。看著一棟棟高樓大廈在建築工人的手裏一點點成型,的確是件讓人興奮和欣喜的事。可是,家長們可不要忽略了,建築工地可是個危險的所在地,那裏不僅有磚瓦石料等建築材料,還有塔吊、水泥車等龐然大物,被其中任何一個砸到或者碰到,小則受傷,大則送命。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對於建築工地非常好奇,很喜歡去那裏“觀摩”,也不要答應他。不但如此,還要提前多打“預防針”,讓“建築工地很危險”這一概念深入孩子的意識,這樣,不但孩子小的時候會有意識地遠離,即使在他大了之後,也會望之生畏,不會隨意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