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將士正苦於跑得筋疲力盡,聽此一說,無不麵露喜色。統帥很樂意地接受了曹瑋的建議,令隊伍排好陣形,就地休整。
曹瑋的部下對此感到很不解。
曹瑋私下解釋說:“遠道殺來的西夏軍隊挾奔襲而來的一股銳氣,士氣正旺。我若現在下令交戰,我方必定會傷亡較大。讓他們在長途行軍後稍微休息一會兒,挫傷他們的銳氣,精神亦低迷下去,渾身有氣無力。這時,再出擊,我們就能很輕鬆地取勝了!”
片刻後,曹瑋派人對西夏統帥說:“現在你們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咱們可以交戰了!”於是,雙方列隊開戰,擊鼓進軍。果然,隻一個回合,曹瑋的部隊就把西夏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
事例中,曹瑋讓銳氣正盛的西夏軍隊暫作休息,並不是真正地讓對方養精蓄銳,而是削弱對方氣勢洶洶的銳氣,並尋找到了對己有利的戰機。結果不出曹瑋所料,對方暫作休息後銳氣大減,宋軍最終大敗西夏軍。
事例二
出生於俄羅斯的美國企業家雅各布·巴羅斯基,是阿德爾化學產業公司的總裁。他之所以聞名於世,與其說是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家用液體清洗劑——萊斯特爾,不如說是開發了非黃金時間的廣告效益。
當時,“黃金時間=黃金+成功”幾乎成為一道無懈可擊的“金科玉律”。於是乎,搶占黃金時間成為眾多企業在產品促銷、推廣企業品牌中的首選方式,而且你爭我奪、短兵相接,甚至頭破血流。
在開始的時間裏,巴羅斯基像眾多人一樣將新研發的洗滌劑萊斯特爾的宣傳載體定位於報紙、雜誌,但萊斯特爾的市場營銷是失敗的,阿德爾公司50萬美元的營業額在整個市場中隻占了微小的份額。
為了給不景氣的萊斯特爾注入生命,確立萊斯特爾在市場上的地位,巴羅斯基將眼光轉向了電視這一新的傳播媒介,他決定做有線電視廣告,而且是在非黃金時間。
麵對這一決定,阿德爾化學公司的其他管理層人士均表示反對。他們一致認為,要想做有線電視廣告,並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必須要肯花巨資購買黃金時間。
對此,巴羅斯基解釋道:“購買黃金時間需要非常大的一筆資金,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資金。而且我們是小企業,沒有足夠大的力量跟那些大企業抗衡。如果非要和他們擠在一樣的廣告時間段裏,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如果我們避開這些強勁對手,似乎會更容易擁有一批熟悉我們的觀眾。”
最終,巴羅斯基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決定同公司所在地的霍利約克電視台簽訂一份價值1萬美元的廣告合同。合同為期一年,霍利約克電視台將在“垃圾時間”高密度地大做萊斯特爾的廣告。
廣告連續播出兩個月後,萊斯特爾在霍利約克市場上的銷量大幅度上升。初戰告捷,巴羅斯基又在馬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和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等電視台的非黃金時間進行了“飽和式”廣告戰。
一年後,巴羅斯基又大膽地實行了一個想法,把垃圾時間電視廣告大戰由點推向麵,在曼徹斯特、波特蘭、普羅維登斯等一些中型城市裏,展開了高密度閃電式的“垃圾時間”電視廣告宣傳。
1999年3月,巴羅斯基用飽和式廣告戰攻克了他的第一個大市場——波士頓。調查表明,在廣告所及的市場中,高達80%的家庭主婦都使用萊斯特爾牌的家用清潔劑。
接著,巴羅斯基又調集資金花了80萬美元,每周購買123次電視廣告節目時間,橫掃費城、克利夫蘭、巴爾的摩、底特律等特大中型城市,並將戰線從東部擴大至西部,建立起了龐大的銷售係統。
4年的時間裏,巴羅斯基在“垃圾時間”所做的廣告宣傳總量遙遙領先於諸如可口可樂等多年雄踞廣告榜首的大公司,被美國廣告界稱為“不可思議的電視年”,萊斯特爾家用洗滌劑的銷售額也達到了驚人的2200萬美元。
萊斯特爾的意外崛起激發了其他的競爭者紛紛效仿巴羅斯基已經成功運用過的廣告模式,在非黃金時間裏做起了高密度飽和式的廣告宣傳,“廣告一定要在黃金時段播出”這一“金科玉律”被徹底推翻。巴羅斯基也被公認為廣告業的領路人之一。
麵對眾多強勁的競爭對手,巴羅斯基沒有一味地將廣告投放在黃金時間,與之展開激烈的生死搏戰,而是暫時放棄黃金時間段,代之以占據大量的非黃金廣告時間,通過頻繁上鏡開拓了一條以少投入換來大效益的廣告播放的創新之路。
試想,如果萊斯特爾“自不量力”地偏要在黃金時段播放廣告,與強大競爭者一決雌雄,或許結局就大不相同了。巴羅斯基這種避開對方鋒芒,另辟蹊徑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成功典範。
在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同質化的競爭是無法避免的,怎樣取勝呢?鬼穀子的智慧告訴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和千軍萬馬同擠一個獨木橋?為什麼不避開競爭的鋒芒,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唯有獨辟蹊徑,才有無限可能!
◎ 打草驚蛇,讓對手自己失誤 ◎
【原文】 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也。將欲動變,必先養誌,伏意以視間。
【譯文】 隻要行動,就必定有人跟隨;隻要呐喊,就會有人附和。隻要屈起一個指頭,就可以觀察到其餘各指的變化情況,掌握行動變化的情況,讓對方無法搞陰謀。認真審察一唱一和的形式,也可用反間手段,使敵人的弱點暴露出來。這樣行動就不會盲目,使對方的威勢得以分散。將要有所行動必須先養誌,把意圖隱蔽以觀察漏洞。
精髓典要
鬼穀子說“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其意指受困於敵時,切不可輕敵冒進,而要以佯攻助攻等方法,探其虛實,引蛇出動,中我埋伏,震動全局。
“動”、“唱”是“隨”、“和”的手段,是調查;隨”、“和”是“動”、“唱”的真正目的,是找出隱患,即“動變見形,無能間者”。作為一種智謀,這與《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的思想契合。
這一計謀基本上就是信息戰,通過發布、釋放信息,讓你的對手得到不正確的信息,這個信息卻有可能使他有所活動。譬如趕蛇,用棍子在草尖上扒拉兩下子,實際上可能遠遠打不著它,但是它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就會逃跑或者離開這個原地,那麼你的目標就達到了。
在激烈的現代競爭中,要想保證競爭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達到競爭目的,就要求在競爭之前認真調查、研究、分析、預測,同時掌握好對方的一舉一動,以及各個大小環節,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點。隻有在你準確掌握了對手的動向時,才是你實施自己的競爭計劃的時候。
但是,由於“動變見形,無能間者”是心理戰,所以一定要充分考慮對方的心理因素,才可能成功。
事例一
采取此智謀來誘敵暴露,從而取得戰鬥勝利的戰例數不勝數,比如春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就曾以此法智過鬼泣穀。
齊桓公被各諸侯推舉為盟主後,北麵的山戎民族為了削弱齊國的勢力,出兵攻打燕國。燕國君主親率兩萬將士出戰,卻中了山戎部落令支國首領密盧的埋伏,隻逃出千餘人,連失三城。
得到消息後,齊桓公統率5萬大軍,以管仲為相,以無終國的大將虎兒斑為先鋒將軍,火速支援燕國。
很快,英勇善戰的齊軍接連戰勝山戎民族,一連收複了燕國剛剛失去的那三座城,但殺到一個叫鬼泣穀的地方時,虎兒斑卻不敢前進了。
齊桓公有些不解地問:“將軍為何不前進了?”
虎兒斑憂慮地說:“這裏地勢險要,如果山戎布下埋伏,我們就是插翅也休想過去,燕國兩萬大軍就是葬身在此的!”
其實,管仲早有所備,他讓虎兒斑部退後休整,將令牌交給齊國驍將王子成父、趙川二位將軍,囑咐道:“你倆去前軍按令牌所指行事,明日清晨我們再過鬼泣穀!”
第二天天剛亮,埋伏在山頭上的山戎令支國首領密盧看到一輛輛戰車向鬼泣穀駛進入了伏擊圈,戰車上站著的將士披甲握戈,齊國的戰旗在風的吹動下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密盧一聲令下,頓時,山上滾木礌石和羽箭如雨點般落在了齊軍頭上,有的擊中齊軍將士,有的把戰車砸得稀巴爛,有的把“齊”字大旗打斷了。接著,密盧率兵從山上衝下來,舉起狼牙棒朝一個身中數箭仍立於戰車上巋然不動的齊將狠擊。
“咚”一聲,齊將的頭盔被打掉了。密盧定睛一看,原來所謂的“齊將”卻是披著衣甲的樹樁。
密盧知道中計了,大驚失色,準備率軍逃跑,卻見齊兵已經直撲過來,山戎人仰馬翻,屍填溝塹。爭戰中,密盧身中數箭,慘叫倒地。他手下一員大將衝進重圍,把負傷的密盧搶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國逃去。
最終,齊軍智過鬼泣穀,輕鬆解了燕國之圍。齊國的霸主地位得以鞏固,齊桓公也更加佩服管仲的才智了。
管仲巧用假將兵導致令支國首領密盧作出了錯誤判斷,貿然出軍,暴露了伏兵所在,陷入了齊軍的包圍圈中,而齊軍瞬間就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管仲所用的這一智謀就是“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的形象體現。
事例二
在巴伐利亞的一座小城裏,漢斯·威爾斯多夫經營著一家手表製造公司,但由於手表市場競爭激烈,自己研製的手表又沒什麼特色,威爾斯多夫的生意並不是很順利,他整天都在苦尋解決之計。
當他聽說同城有一位叫菲爾德的人手表做得非常好,他急忙找到了這個鍾表匠。威爾斯多夫驚訝於對方高超的製表技藝,他誠懇地說:“菲爾德先生,我想聘請您到我的公司來當技術總監,怎麼樣?或者把您的技術轉讓給我,我會給您很多錢的。”
菲爾德沒有一絲猶豫地搖搖頭,堅決地拒絕了威爾斯多夫:“我的夢想是研製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我不會受眼前一點利益影響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你還是走吧。”
威爾斯多夫心中一驚:“天啊,菲爾德的理念居然與自己如此接近。”他很快意識到,如果菲爾德堅持不肯來自己的公司任職,或者不肯出售製造手表的技術,那麼一旦他在自己之前研製出了那款手表,公司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回到公司,威爾斯多夫更加一籌莫展,他知道隻有搶在菲爾德之前研製出那款手表,並盡快注冊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菲爾德顯然在技術上要勝一籌,要搶在他之前研製出那款手表談何容易。
就在苦無良策的時候,威爾斯多夫突然得到了這樣一個消息,菲爾德在研製手表的同時,還兼編一些草帽維持生計。他緊皺的眉頭展開了,立即把秘書叫到辦公室,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你現在去找菲爾德定製一大批草帽。”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助手莫名其妙地站在原地,“我們是生產手表的公司,您要的應該是菲爾德製表的技術。可是您不訂購他的手表,卻要訂購他的草帽,這是為什麼?”
“菲爾德過得很苦,草帽可以維持他的生計,也可以供給他研究手表的資金。如果一頂草帽的價格超過了一塊手表的價值,你覺得他是會去編草帽呢還是去研製手表?”威爾斯多夫微笑著回答。
果真,菲爾德在收到草帽的訂單後,將手表的研製放到了一邊,忙著去編織草帽了。而威爾斯多夫則一心一意地研製出了具備防水和自動功能的“勞力士”手表,贏得了注冊和上市的時間。
當勞力士手表快速地占領整個市場,並成為世界品牌後,菲爾德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但悔之晚矣。
無論是軍事家,還是政治家;無論是有名的謀士,還是種土豆的農民,都可以熟練運用這一方法,給對手造成錯覺和壓力,讓對手措手不及,失去大局觀,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眾多成功者之所以神通廣大,就是因為善於利用此類智謀!如著名的山西商人喬致庸為了將對手置於困境,謊言近期有戰爭,對手以為當真要有戰爭,便開始大量收購玉米。當對手知道戰爭是假,逼其囤貨是真時,才大呼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