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創業必備九種營銷能力(2 / 3)

當然,店名也不僅僅是要反映一個店的經營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有特色,能讓大家過目不忘,能夠在每次購物的時候想到這個名字。比如超市,像易初蓮花、超市發、家樂福等,或者名字簡單易記,或者特別有特色。有些店名會用一些非常奇怪的符號之類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店名和你店裏所售賣的東西的風格是相匹配的,非常搭調的,比如,你店裏所售賣的都是非常潮的服裝,那麼你的店名完全可以是非常另類的,甚至有許多奇怪的符號,這樣人們在記起你的店名的同時,也會想起你店裏所賣的東西。

起個好店名,對開店很重要,好的店名可以吸引很多顧客。而這也是時下開店流行的一種趨勢。下麵就列舉一些店名,供創業者在開店的時候參考。

比如一些酒店的店名可以起“笑傲江湖”、“摸錯門”、“黃土地”、“鄉下人”……這樣的店名看起來似乎和吃沒什麼關係,但卻體現了餐飲的文化,而餐飲文化是餐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休閑店名,如果起得詩情畫意一些,如“耕讀園”,非常儒雅拙樸,親切自然,真正的是店裏賣的不是茶,而是一份情懷;如果起得俏皮創意,就可以起“來吧”、“不見不散”,簡單隨意,一看就能記住;如果想要懷舊思古型,就可以起“金色年華”、“時光倒流”,相信慕“名”而來的人不在少數;而如果強調異國情懷,就可以起比較歐式一點的名字,“藍色音璨”、“斯聖帝國”,仿佛咖啡加了一點藍調,自然使你聯想到夢幻的歐洲之旅。

四、善用“回頭客”

顧客是商家的衣食父母。“回頭客”是對商家認可之後,再次進行消費的客人。如果一直受到良好的招待,相信這些“回頭客”也一定會把這種感受傳達給身邊的人,商家此時也就在不經意之間把廣告打了出去。因此,務必要抓住“回頭客”,極力促成他們的二次消費。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往往隻重視開拓新的客戶群,而忽略了以往的老顧客群,既然是剛剛起步,那麼就不要太著急,先穩住老顧客才是成功之道。那麼有什麼樣的辦法可以留住老顧客呢?下麵就提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1. 做自己經營的東西的行家

要對經營的每款東西都非常地了解,使自己成為專業人士。不要因自己的好惡而失去客戶,也不要受經銷商的影響,了解自己的目標群體最重要。對自己所賣的產品有百分之百地了解,顧客問的時候,能夠非常準確地回答,而不是說“大概、可能、也許”,這會讓人感覺不專業,同時讓人產生不了足夠的信任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就是附加值的體現。

2. 用感恩心態去做銷售

我們不能要求每一位客戶都購買我們的東西,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客戶用心服務,要有這樣的理念:每位客戶能來問或來試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不管是否購買都應該禮待,並且用心感謝,千萬不能做作,不要顧客進來,非常熱情,顧客不買,就冷眼相對,這樣顧客就會感覺非常不舒服。相反,我們要相信客戶即使這次不買,下次同樣會惦記著的。這樣我們也交到了非常多的朋友。

3. 做好售後服務

店家售前的服務都會做得非常好,而到了售後,商品產生問題的時候,往往就表現得不熱情、不耐煩,甚至推諉責任。而售後服務的差別,也會直接決定這家店是否會發展得長遠,售後服務做得及時、有效,會讓顧客產生非常強的信任感,以後有什麼樣的需要都會到你的店裏來,還會介紹更多的朋友到你的店裏。一定要放長線釣大魚,而不能隻看到眼前的利益。

4. 用好贈品和附加服務

比如某花店在母親節前夕,就給老顧客發放花卡,每張100元,可以憑卡到花店免費領取100元鮮花或花束;給每一位客人建消費卡,滿5次後就可得到回饋,在生日或是節日之時送去一份花,都會讓客人覺得很貼心。銷售過程其實也可以變成聊天的過程,還可以準備一些小小的有趣的禮物送給顧客,這些都會讓顧客覺得很親切。

留住回頭客沒有什麼特別的門道,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就可以,最關鍵是對顧客要以心換心,以誠相待。沃爾瑪有句名言:“顧客永遠是對的。”沃爾瑪還有另外一句名言:“如果顧客不對,請參照第一條。”這就是沃爾瑪為什麼會成為世界連鎖企業龍頭老大的原因之一。那麼我們這些白手起家的小企業完全也可以參照這樣的精神:顧客千不對、萬不對也不要太過計較,生意談不成多想想自己的不足,調整好心態,迎接下一個顧客的到來。有了顧客,就要以朋友的心態去對待買家,但是不能急於表現自己想跟對方做朋友的心情,沒準那樣會讓買家反感,覺得我又不認識你,憑什麼跟我自來熟啊?這樣就矯枉過正了。

五、顧客是最好的老師

客戶是上帝,沒有了客戶一切又從何談起?客戶是企業生存之本,無論是忠誠的老顧客,還是剛來的新顧客,抑或是挑剔的顧客,都是你最好的老師,抓住機會,從他們身上你可以學會很多成功之法,千萬別忽視這樣一筆寶貴的財富。

有一家美容店,老板進門的第一句話問店長或顧問的是:“今天有多少個訂位的?”如果沒有訂位,老板今天的心情就會變得很差,如果有訂位,老板的心情就會非常好。於是,經營者開始到處投醫,隻要能提升業績的不管什麼方法都可以,而不會過多考慮客戶的接受力及內心感受。其實隻要你去問問你的顧客,他們最清楚。

我們會發現,很多店家的促銷方案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往往是閉門造車,打折、優惠、送代金券等等,而從來沒有想過顧客最喜歡什麼樣的促銷方式。比如上麵那家美容店就是在用自己的語言與顧客說話,而並不是顧客自己所要的語言,一味地告訴顧客我的產品怎樣好,這樣的語言或許能打動一小部分與顧問比較熟悉的客戶,但對於大多數不熟悉的顧客往往覺得是店家自吹自擂、自我賣弄。

很少有店家願意花時間和自己的顧客去做這樣深層次的溝通,認為這樣的溝通並不能給自己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總是花盡心思在如何營銷上,仿佛除了銷售就沒有其他辦法。接受客戶對自己店的建議,並采用這些建議,能很好地保持這些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這是一群和店家一起成長的客戶,交流能讓我們產生更多的共鳴,讓客戶也會覺得我們在改變,客戶也會覺得我們在關心他們,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自己想不如抽出時間與客戶一起成長!

常常看到一些店家有留言本,讓顧客寫下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是真正分析這些意見和建議,並針對這些意見進行有效地分析和改善,才是真正的“以顧客為老師”,才能真正產生效益。詳細的、變化的一些調查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改善自己,如果自己做起這些分析比較困難或者沒有時間,可以請一些學生幫自己來做分析,收費非常低,但是最後的結果又非常有效。不要讓留言本成為一個形式,應該成為真正影響你決策的一個“風向標”。

六、“與眾不同”,終極營銷

在極力倡導個性的現代社會,人人都想要與眾不同,穿不一樣的衣服,用不一樣的手機……保持自己的特色,並讓大眾認可這一特色,成為很多商家努力追求的目標。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不被混同於眾多商品之中,才能更快地獲得利潤。

蘋果手機上市,購買者眾多。為什麼蘋果有這樣熱烈的銷售場麵?因為它們做到了“與眾不同”。

過去數年間,蘋果公司的發展曆程恰似航天火箭的發射過程—— 一係列快速緊密有序的爆炸而後直衝蒼穹。這都歸功於“與眾不同”。

1. 不落俗套

早在1980年代領導蘋果工作團隊設計產品時,在“筆記本看起來應該像什麼”這個問題上,斯蒂芬·喬布斯經常親自指導工程師們。“有一次他在百貨商店看到一個異常精美的廚具,然後他就要求設計師把筆記本設計成他看到的那個模樣”,“還有一次他要設計師把產品設計成保時捷的模樣”。這樣與眾不同的設計原因是,蘋果公司的追隨者恰是高端人群——那些已買或者是將買保時捷的人。通過這樣的設計,不落俗套地吸引其目標客戶。

2. 推陳出新

如果有一天蘋果推出了一款沒有桌麵的電腦,請不要感到驚訝。蘋果不僅僅有幻想,更多的是將幻想變成現實,甚至寫進蘋果的專利申請文件裏,雖然還沒有看到這些產品,但我們絲毫不應懷疑蘋果的創新能力。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像蘋果那樣頻繁地對所在領域的基礎環節進行反思和重構。在過去的短短幾年間,蘋果公司就對其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大幅度革新,除蘋果外,沒有任何其他公司做到這些。而蘋果這種推陳出新的設計理念也恰恰符合目標人群的生活理念。

3. “革命性”

這是喬布斯最喜歡的詞之一。他極力誇讚蘋果的每個發明創造都是獨一無二的和有創造性的。蘋果的產品到底具不具有革命性,這往往取決於我們對革命性這個詞的定義。蘋果公司擅於搜集彙總技術領域的最新創意,並通過轉化將其變為己有。蘋果總是擅長發現別的同類產品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在其推出的產品基礎上將上述問題和不足予以解決,或者是對貨架上的其他同類產品在蘋果的模式下進行改良革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