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引導員工合理競爭
在中小型企業中,員工之間也是存在競爭性的,競爭有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的區別。正當競爭就是采取正當手段或積極方式正向攀比。不正當競爭就是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製約、壓製或打擊競爭對手。作為一名管理者,關注員工心理的變化,適時采取措施,防止不正當競爭,促進正當競爭是其重要的職責。為此,人員管理有一套正確的業績評估機製,要以工作實績評估其能力,不要根據員工的意見或上級領導的偏好、人際關係來評價員工,從而使員工的考評盡可能公正客觀。同時,企業內部應建立正常的、公開的信息渠道,讓員工多接觸、多交流,有意見正麵溝通。
6. 激發員工的潛能
每個人的潛能是不同的,對不同特質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和行動均來源於大腦皮層的活動,而大腦皮層又有內側與外側之分,這兩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管理者應將這一原理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來,根據不同人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
五、顧客滿意是管理的核心要求
企業是否成功要由社會說了算,而社會是否承認則取決於顧客是否滿意。讓顧客滿意,不僅要把顧客如上帝般尊敬,更要像朋友一般真誠地對待顧客,像親人一般關心顧客的感受。種種實例證明,隻有那些真正把顧客放在心上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長久。
20世紀80年代中期,顧客滿意成為管理工作的核心,並一直流行至今。究其根本,顧客滿意乃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因此進行企業管理的核心要求就是要保證顧客的滿意,並由此發展出一套顧客滿意管理方式。它以顧客滿意為關注焦點,統籌組織資源和運作,依靠信息技術,借助顧客滿意度測量分析與評價工具,不斷改進和創新,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強競爭能力。當今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的規模、範圍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主導權開始轉移到顧客的手中,不能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不能使顧客滿意的企業,注定要被淘汰出局。那麼,對於創業初期的創業者而言,又該如何做到使顧客滿意呢?
1. 不要讓“顧客是上帝”停留在口號上
很多時候,顧客的要求是很簡單的,但正是因為管理者和員工往往把“顧客是上帝”的理念停留在口頭上,在顧客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沒有及時采取應有的措施,由此造成了顧客滿意度的降低。其實,顧客需要的就是關心與關切,而不是不理不睬;是公平的禮遇,而不是埋怨、否認或借口;是理解與負責的反應,而不是“抱歉這是公司的政策”;是迅速與徹底地解決,而不是拖延或沉默。顧客在每一次與企業發生接觸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感覺,默默對這家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做出評價,如果創業者不能夠在與顧客的每一次接觸時都保證顧客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那麼顧客滿意度的下降則是不可避免的。
2. 給予一線員工更大的授權,直麵顧客要求
保證顧客滿意度的最佳時機就在顧客產生糾紛的第一時間,因此那些直接麵對顧客的一線員工應被授權決定應采取的服務行動,同時負擔起更多的責任,因為在決定公司命運的無數次的關鍵時刻,一線服務是關鍵環節。研究表明: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相當於維護一個老客戶的20倍,所以不要輕易傷害一個老客戶對產品和企業的信任,爭取讓一線員工在最大授權範圍內及時解決糾紛,維護企業的形象。
3. 建立員工溝通技巧的定期培訓製度
熟練的溝通技巧是化解顧客糾紛、保證顧客滿意度的基礎,生疏的溝通能力將使員工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補救措施化解顧客的問題;同時,顧客也會因那些員工反應拙劣、不善言辭而感到厭煩,從而不願意為獲得可接受的解決方案等待更長的時間,這將嚴重影響顧客所感知到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降低顧客的滿意度。所以,提高員工的溝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可以提高創業團隊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提升顧客滿意度。主要的培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表達能力、聆聽技能、電話應對技能以及接待訪客的技能。
4. 建立顧客檔案,提供有針對性的顧客服務
顧客檔案的建立和管理,是對顧客進行高層次的精細管理概念。服務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仆人概念,顧客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其目的是更專業更科學地服務好每一位顧客,而不是隻想著掙到顧客多少錢。如果出發點錯位了,把掙錢過於明確化,有時反而會讓你掙不到錢,而且這種缺少誠意的服務,是逃不過顧客的眼睛的。為顧客量身打造個性化和專屬化服務概念,應當成為創業初期項目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樹立自己項目的服務個性化和差異化,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競爭中拔得頭籌。
六、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
管理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才匱乏的企業是不可能獲得長足發展的,歸根到底,企業的競爭即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在企業管理中如何使企業的員工成為現實的可用之材,便成為企業管理的要義。企業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業初期的企業更應如此。
創業初期,項目最大的資本就是創業團隊的成員和各位基層員工,也就是說,創業初期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應以“人”為中心來展開,強調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給每一位員工最大的發展空間,使每一位員工都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
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首先應提倡讓員工參與管理,並創造全員管理的氛圍,要樹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如在創業團隊內部建立群郵件或群聊天室,每一個員工都可以與他想聯係的人進行溝通,可以發表對創業項目管理上的看法,可以提出相關的管理建議,創業者對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方案都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揚。這些措施能夠極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為每一位有創意的員工提供了平台。
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就應當注意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動。對人才的不合理使用可以說是創業初期的最大浪費,所以,對創業者而言,人才管理的重點,在於盡最大努力做到人盡其才。與此同時,創業者還應注意養人、留人,這其中除了設法通過工作、薪資、期權、股權等物質激勵養人、留人之外,還應通過感情上的慰藉、交流和歸屬感以及為員工提供業務培訓與提高的機會等精神滿足來挽留人才。
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應強調團隊精神。員工從進入創業項目時起,就應接受團隊精神的教育,強調團隊精神應成為創業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創業者在尊重每一個員工的個性和特長並提供發展空間的同時,更應強調與同事的合作和創業團隊整體的拚搏精神。
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應重視鼓勵和提倡員工自己學習與提高,並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比如創業團隊可以及時解答員工提出的工作難點或問題,爭取使許多新員工迅速地成長起來,並盡快成為創業項目的骨幹。同時,應組織創業團隊成員為項目員工提供進一步發展的相應培訓,加強對員工的不斷培訓,對項目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還應把關心員工的生活放在重要的位置。對於家離企業比較遠的員工,創業者應多關心和理解他們每天都奔波在項目與家之間的擁擠公共汽車上的辛苦。此外,企業管理者還應積極地開展各種業餘活動,經常組織創業團隊及其他員工進行友誼比賽等,如籃球賽、足球賽、歌舞聯誼晚會等多種活動,以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
現代企業的競爭最終就是人才的競爭,掌握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有一支打不倒、拖不跨的穩定團隊,就等於手中握住了成功的鑰匙。創業者必須先從製度上入手,讓自己的團隊有明確的目標,每個人都覺得有奔頭,知道實現了什麼目標自己就可以實實在在地得到什麼樣的物質獎勵,享受什麼水平的生活。所以,“以人為本”的管理是創業者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