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創業期的企業,業務模式還不成熟,還沒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和思想,因此無法形成自己係統的企業文化體係,也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文化重塑和建設工作。但這個時期是文化形成的階段,就如同一個兒童開始接受各種觀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這個關鍵階段能夠灌輸優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將來成才的可能就比較大。企業也是這樣,像索尼的井深大,在創業之初就為公司確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謂高瞻遠矚,值得我們的創業者學習。
三、爭奪市場是管理的第一要務
市場份額對於創業初期的項目來說,就如同人類需要氧氣維持生命一樣,因此創業初期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爭奪盡可能多的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企業所占的市場總量並不能說明什麼,隻有具有影響性的市場份額,才能夠顯示公司的市場影響力。
市場份額這個概念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並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國,成為營銷經理和企業治理者非常關心和經常使用的分析工具。一般認為,市場份額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對於創業初期的項目來說尤其如此。市場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對消費者和用戶的滿足程度,也能表明企業的商品在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市場份額越高,表明企業經營、競爭能力越強。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將會提升創業項目自身的優勢,擴充生產線,利用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成本,增加項目在包裝、宣傳、營銷方麵的差異化和靈活性;失去市場份額是不可原諒的,市場份額的損失將導致優勢降低,成本提高,自由度減少,並且最終麵臨被競爭出局的威脅。創業初期的項目需要盡一切可能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來獲取進一步成長的能量和活力,這也是創業項目管理的直接目標。
但同時創業者也要注意,市場份額這個概念所帶來的價值和它所造成的損失可能同樣巨大:片麵地追求市場份額在數量上的擴張而忽視對市場份額質量的維護,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在對創業項目的市場份額進行管理時,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準則:
1. 正確看待市場份額的兩個方麵:數量和質量
大部分創業者在市場份額的認識上,還處於關注數量的階段。從“標王”之爭到價格大戰、廣告大戰,無不反映了參與企業特別是主動發動價格戰的企業對市場份額擴大的期望。但與此同時,不可忽視市場份額質量的維護。所謂市場份額質量,意指市場份額的含金量,是市場份額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利益總和,這種利益除了現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無形資產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場份額質量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顧客滿意率,一個是顧客忠誠率。顧客滿意率和顧客忠誠率越高,市場份額質量也就越好。因此,在創業初期的管理過程中,不僅要在營銷方麵加大力度,同時還要保證售後服務的質量,及時收集客戶的反饋信息,以求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2. 正確看待市場份額和利潤效益的關係
市場份額雖然能夠直接表明企業的商品在市場上所處的地位,但利潤效益在某種程度上更直接地反映出企業營利的能力。在白熾化的競爭階段,市場份額和利潤效益哪個更重要呢?贏得客戶還是戰勝競爭對手哪個更重要?編者認為,這要根據創業階段的不同而決定。在創業初期,正是各顯神通、逐鹿中原的時期,誰能贏得更多的客戶,誰的生存空間就更大,存活時間也就更長。因此在創業初期,企業管理的目標往往是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當創業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該細分市場內的競爭對手經過大浪淘沙,隻剩下僅有的幾家,這個時候市場份額質量和利潤則是企業管理追求的主要目標,此刻如果還是片麵追求市場份額地擴大,很可能會賠錢賺吆喝。
3. 正確看待市場份額和價格戰的關係
很多創業者一提到爭奪市場份額,首先想到的就是價格戰。這固然是搶奪顧客的最直接的辦法,但是這種辦法的副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首先,通過價格戰得到的市場份額非常不穩定,這種市場份額很難長期保持,隻要競爭對手也采取同樣的策略,對整個細分市場而言造成的後果隻能是兩敗俱傷;其次,即使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市場份額,也不一定能夠得到長期收益,因為價格戰使行業平均利潤率穩定下降,而市場容量基本停止增長,這種情況下,市場份額就成為利潤的“空頭支票”。
四、員工賣力是管理的基石
員工是企業最小、最微弱的部分,但這一部分也是企業得以發展的基石。隻有吸引員工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企業才能煥發出無限的活力。因此,在管理中,讓員工更加喜歡、熱愛這一工作,是領導團隊最基本的任務。
創業項目能否生存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凝聚力,能否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讓創業團隊或基層員工與項目融為一體,共同為創業項目的發展竭盡全力,因此讓員工賣力自然成為創業項目管理的基石。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讓員工賣力呢?以下幾點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發。
1. 充分了解創業項目的員工
作為創業者,要能充分地認識你的員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創業者如果一旦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員工,工作開展起來會順利得多。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一個能夠充分了解自己員工的創業者,無論在日常溝通,還是人際關係上他都將會是個一流的管理者。了解員工是一個過程:初期,創業者通常應從員工的出身、學曆、經驗、家庭環境以及背景、興趣、專長等入手,同時還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員工的思想,以及其幹勁、動機、價值觀、正義感等;隨後,當手下員工遇到困難時,你能預料他的反應和行動,並恰如其分地給員工雪裏送炭,這就自然會贏得員工對你的信任和忠誠;最後,知人善任,如果創業者能夠使每個員工在其工作崗位上發揮最大的潛能,給自己的員工足以考驗其能力的挑戰性工作,相信一定會讓員工為創業項目殫精竭慮。
2. 通過各種渠道傾聽員工的心聲
在企業管理中,聆聽員工的心聲,是團結員工、調動其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一個員工的思想出現矛盾和困惑,會失去工作熱情,要他卓越地完成你交給他的任務是不可能的。此時,作為創業項目的管理者,應通過多種渠道耐心地聽取他的心聲,找出問題的根源,解開他的心結,才能有助於整體管理目標的實現。
3. 以真誠的尊敬親切對待下屬
沃爾瑪的人性化管理,讓管理者與員工融為一體,拚命為它賣力工作,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關鍵,那麼沃爾瑪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人性化管理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須以真誠的尊敬親切對待下屬,不能靠恐嚇和訓斥來領導員工。創始人薩姆沃爾頓認為,好的領導者要在待人和業務的所有方麵都加入人的因素;如果通過製造恐怖來經營,那麼員工就會感到緊張,有問題也不敢提出,結果隻會使問題變得更壞。薩姆沃爾頓自己就是一個好表率。美國《 華爾街日報 》曾報導,沃爾頓有一次在淩晨兩點半結束工作後,途經公司的一個發貨中心時和一些剛從裝卸碼頭上回來的工人聊了一會兒,事後他為工人改善了沐浴設施,員工們都深為感動。創業初期,尤其需要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來贏得員工的心。
4. 門戶開放:讓員工參與管理
門戶開放是指在任何時間、地點,任何員工都可以口頭或書麵形式與管理人員乃至總裁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建議和關心的事情,包括投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不必擔心受到報複。若他的上司本身即是問題的源頭或員工對答複不滿意,還可以向公司任何級別的管理層彙報。門戶開放政策保證員工有機會表達他們的意見,對於可行的建議,公司會積極采納並實施。任何管理層人員如有借門戶開放政策實施打擊、報複行為,都將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甚至解雇。這也是實現向上溝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創業初期,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層級,更適合采用“門戶開放”策略,讓員工參與管理,調動起積極性。